- 相关推荐
手工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手工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手工课教案1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点心,如饼干、蛋黄酥、蛋卷、小小酥等。
2.橡皮泥、小盘子人手一份,各种辅助材料,如瓶盖、牙签、印章等。
3.轻音乐、欢快音乐、《饼干歌》音乐PPT(各种点心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智慧树中的?红果果?和?绿泡泡?要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了,来,我们一起来表演《饼干歌》。
二、带领幼儿观察、认识点心师:"瞧,老师今天带什么来了?""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点心吗?"(逐一认一认,请幼儿说出点心的名称)师问:?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形状的?大还是小??(分别请幼儿回答)总结:这些点心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扁扁的,有的是长长的,还有的'上面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还有一些图案。
三、请幼儿尝点心并欣赏各种点心图片师:?这么好看的点心,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请个别幼儿尝一尝,并请幼儿说出其味道。
四、带领幼儿一起学做点心师:这些点心怎么做呢?你会做哪一种?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圆、搓长、压扁的方法。
五、教师重点示范、讲解蛋卷的制作方法,即先压长、压扁再卷起来。
六、请幼儿用橡皮泥做?点心?(放轻音乐)教师:今天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做一盘点心送给听课的老师们,你可以做郑老师准备的这些点心,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吃的。做好了以后自己添加花纹,看看谁做的点心又漂亮又好吃!
七、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八、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请幼儿将各种自制点心放入桌上的盘子里并欣赏。
手工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材料,多种方法制作螃蟹。
2、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
活动重点:用各种材料制作螃蟹。
活动难点:边探索边操作。
活动准备:范例螃蟹(蜡笔螃蟹、纸螃蟹、橘子皮螃蟹)、剪刀、纸、
蜡笔、毛巾、牙签、泡沫、火柴(作酒精)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
师:这里有几只特制的螃蟹,我们一起看看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逐一讲解
1,图画这是我用蜡笔画的。
2、纸蟹这是用什么做的?(纸做的)
3、看这是我用什么做的?(橘子皮)
三、示范橘子皮螃蟹
取一块完整的橘子皮,剪一个椭圆形的.身体,两只像剪刀一样
的大钳,八条由粗到细的腿,用火柴做眼睛。(以上分别用牙签固定)
四、幼儿制作
自己选择是画呢,是折呢,还是用橘子皮制作呢?
鼓励幼儿尝试新的-橘子皮制作
五、讲评
1、展示个别作品
2、肯定每个幼儿的进步、成绩。
3、分类
青灰色(生)放于水塘里。
熟的放一盘招待客人。
手工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剪刀、棉签、吸管等工具、材料利用一次性纸杯制作风车。
2.在制作中,锻炼幼儿独立构思、学会与他人合作。
3.培养废物利用的良好品质和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杯若干、幼儿剪刀、棉签、吸管、水彩笔等
2.教师范例一个,制作步骤图一组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杯风车,激发幼儿制作风车的兴趣。
1.提问:你们看,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风车,看看这风车是用什么做的?
2.请幼儿玩一玩纸杯风车
3.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教师示范讲解制作纸杯风车的方法
1.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杯,在纸杯上沿边剪开。斜着向一侧折,穿上棉线,一只
吊式风车就做好了。
2.把纸杯从中间剪开,斜着剪开斜着折,中间插一根棉签,棉签插入吸管,纸杯风车就做
好了。
3.给纸杯花涂上漂亮的颜色,或者图案,这样你的风车就与众不同了。
4.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边观察步骤图边制作纸杯风车。
三、幼儿制作风车,教师巡回指导
1.分发材料和工具,幼儿自制风车
2.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做吊式风车,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做旋转式风车
3.教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幼儿作品
1.将幼儿做好的吊式风车吊在活动室美工区内,
2.幼儿可以自由玩自己做好的纸杯风车,可以对着风车吹气,也可以拿着风车快速向前跑,
这样风车就可以转动了。
五、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从美观、牢固性、有创意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延伸活动】
1.在美工区继续投放工具与材料,制作纸杯风车。
2.将幼儿制作的纸杯风车布置在活动室内外,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手工课教案4
活动背景
在幼儿园,很多小朋友们都知道有感恩节这个节日,可能是因为每年幼儿园都会举办感恩节的活动吧,虽然幼儿们知道感恩节,也和家长们一起过过感恩节,但是幼儿很少会送给家长什么东西,此次活动教案就是教会幼儿制作爱心卡片,送给家长,让幼儿能够初步知道感恩节要对父母做些什么。懂得感恩的`意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撕贴以及团圆的技能。
2、教育幼儿关心爸爸妈妈,培养幼儿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3、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心形的粉色卡纸(数量与幼儿数量相等)
2、各色皱纹纸若干。
3、浆糊。
4、做好的范例一份。
手工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表现郁金香花的特征,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练习撕的技能,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活动材料:
1、大红、玫红、橘黄色正方形蜡光纸、绿色蜡光纸。
2、白色A4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做好的完整作品。
(二)主题部分:
准备好各色的正方形蜡烛纸,老师欢迎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折纸:首先将正方形纸的'彩色面朝下,将一个角和对面的另一个角对齐,用手指将折痕压平,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三角形。接下来,将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角向上折叠,让它们翘起来,这样就折成了一朵郁金香花。“小花长在哪里呢?”(小草上)然后我们拿绿色的蜡烛纸,撕成小草的形状,有长有短。撕好之后,让小草和花都粘在一张纸上,看看谁更漂亮。用手指蘸上一些胶水,抹在小草上先让它长出一片美丽的草地,然后再将折好的花粘上去。
(三)结束部分:
漂亮的郁金香做好了,我们来一个郁金香画展吧!请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来参观。
(四)活动延伸:
鼓励托儿在操作材料上添画上一些其他的自然物。如太阳、小草、蝴蝶等。
手工课教案6
一、活动名称:《手工染纱》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目的注意及耐心细致的习惯,使其的意志力的发展得到帮助和成长。
2、在染沙的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学习如何染沙,而且当美好的事物因自己的努力而诞生,我们也会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3、因为有自己参与而实现的一个目标的活动中能帮助孩子练就良好的自我效能认知。
三、活动准备:
1、活性染料黄色、红色、绿色、蓝色
2、纱布若干、一次性手套
3、水、盆、盐、绳子4、音乐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围坐成一个半弧形
2、引用童话故事边示范边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和操作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故事:
"在另一个星球,有一块白色的纱精灵,不知什么时候,他开始想让自己有一件新的衣服,于是他决定离开家人独自旅行并去找到那件她梦想中的.衣服,于是有一天,一切准备继续后他便出发了,他飞啊飞,飞啊飞,这时他看见了水精灵,他便问水精灵:"水精灵,水精灵,请问我怎么才能找到一件适合我的新衣服啊。"水精灵回答到,我是可以帮到你,不过我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你得去找白色的盐精灵。"于是纱精灵又继续飞啊飞飞啊飞,在不远处他看到了正在散步的盐精灵,便问:"盐精灵,盐精灵,怎么才能让我穿到漂亮的新衣服?"盐精灵说:"我倒是可以帮到你,不过,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你还得找到染料精灵。"于是纱精灵又继续飞啊飞飞啊飞,这时他看到了粉末状,带有颜色的的东西便问:"请问你是染料吗?"染料微笑着点点头说:"是啊。"纱精灵便问,我想换件彩色的衣服,你能帮帮我吗?"纱精灵回答说:"当然可以啊。"就这样盐精灵跳进了水精灵的怀抱说,我可以帮你固色,使你的衣服长久保持漂亮,这时染料已跳进水里变成了漂亮的颜色。(需要一个人在教师讲故事的时候调颜色操作):"纱精灵,快来我这吧,游一游很快你就会穿到新衣服喽。"就这样因为有水精灵、盐精灵、染料精灵的帮助,纱精灵终于穿到了新衣服,就在这时他好开心,好想感谢他的朋友们,想跳只舞给他们看,可是,现在它湿哒哒的,所以他现在,只能暂时离开大家,等会和大家见面(一个人帮忙拿走纱布去晾晒)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纱精灵因为得到朋友的帮助穿到漂亮衣服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精灵王国,导致那里的纱精灵们都想让自己也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为这些白纱穿上彩色的衣服。
3、幼儿独立操作、教师讲解规则在刘老师请王老师老师发纱精灵之前,(有一个协助发纱的人)刘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那我要等所有的人安静下来。
(1)(规则建构)每个人只需要给一个纱精灵穿一件你认为漂亮的衣服。
(2)如果你发现你选择的那盆染料那有很多人,那一定要等待别人离开在去染,相信你们可以做到的对吧。
(3)盆里的染料和盐水都喜欢在盆里,所以你们要保护好他们,别让他们洒出来哦。
(4)染好以后就可以把你染好的纱精灵挂在我身后的这根绳上,等晾干在去拿自己染的那块。
(5)好了,现在我们这里已分好了4组,大家可以去染喽。
五、幼儿作品展示
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评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你认为这块漂亮的纱可以做什么?
六、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运用自己亲手染织的纱布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参与《彩纱精灵舞会》体验中国染织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
手工课教案7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编织的兴趣与探索能力,并学会用纸条编织井字结。
2.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大胆想象、尝试用折、剪、卷等技能将井字结变成各种形状的花。
3.让幼儿感受花朵的美丽。
教学准备:铅笔、剪刀、双面胶、彩色纸条若干、背景展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开的好美啊!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美丽的花?她们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PPT,带领幼儿欣赏各种样式的花朵。
二、尝试
1.引导幼儿大胆、自主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纸条变出花朵。
“这些花朵美不美? “在你们的材料篓子里有很多彩色的纸条,你们可以拿起来试一试,看看这些美丽的纸条能不能变成花朵。”
幼儿自由探索操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肯定幼儿自创的方法。
情况一:(有幼儿做出了花朵)“有些小朋友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做出了美丽的花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情况二:(没有幼儿做出花朵)“小朋友们尝试了很多种办法,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折,有的小朋友卷,但是都没能做出来。没关系,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可以做出美丽的花朵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教师讲解示范井字结的编织方法
1.用不同颜色的四张纸条编织井字结花朵。
“刚才很多小朋友都大胆尝试了,老师这里有一种用纸条编织花朵的方法,你们想学吗?”
2.教师示范,将叉开的纸条按规律穿插。
将每张纸条对折,并用铅笔标上数字1、2、3、4;强调握纸条的时候将有数字的一面朝向自己。
教孩子记住编织的技巧:
“先将纸条1横着拿,用纸条2从下面夹住它,注意空出一些距离。下面的纸条3夹住纸条2,纸条4夹住纸条3,再将纸条4从纸条1中间穿插进去。”
注意:(大的数字压小的数字)“2夹1,3夹2,4夹3、4穿1。上下左右拉一拉,每根纸条收收紧,一朵小花编好了。”
3.再次示范,请个别幼儿上来共同操作,让幼儿自主探索规律。
“2夹1,3夹2,4夹3、4穿1。轻拉“尾巴1和3”,轻拉“尾巴2和4”,四个纸条收收紧,一朵小花编好了。”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朵井字结花朵。”
1.对能力弱的幼儿适当给予帮助。
2. 提醒幼儿用剪刀、铅笔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如果要变成不一样的花只要将叉开的纸条用不同的方式变的不一样就行了。“小朋友们的井字结花朵都编好了,请你给它做出形状不同的花瓣,请你亲手将它种进我们的花园里,让老师的小花园里开满美丽的花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让幼儿变出各种形式的花瓣。
五、展示交流
1.展板:“我们的小花园”,孩子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板上。
2.点评:“你们的花朵太美丽了!”“你最喜欢哪一朵?他是什么样子的。”
六、延伸
1.带领幼儿在花园展板前合影。
2.我们再去幼儿园的小花园里看一看,还有哪些美丽的花,下次一起来做一做,好吗?。
手工课教案8
一 教学背景:
江西省铅山县古镇河口,江南四大名镇之一。铅山的林业,茶业等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日益发展,铅山以毛竹为原材料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的加工业逐渐繁荣,尤以武夷山等地的竹编花篮等工艺品更是远销国內外,享有盛誉。“五一”期间,本人带领学生来到了竹制品工厂,让学生先睹为快,大饱眼福,观看了工艺品整个制作程序,并让工艺品大师手把手教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回校后,我们以纸代竹,进行竹篮的再度创作,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有很强的创作欲望。
二 教学对象:
小学3——6年级学生
三 活动材料:
不同颜色的彩色卡纸3——4张,铅笔,双面胶,透明胶,美工刀,剪刀,60厘米长直尺,彩带,贴纸等。
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欣赏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竹编艺术。
2 学习纸编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敢于创作的精神。
五 教学难,重点:
1 纸篮的编制方法,技巧和松紧等力度的掌握。
2 创作出造型独特,色彩协调,有特色装饰的个性作品。
六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 学生回忆工艺品竹篮制作的整个程序,并通过投影机播放伴有音乐的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并萌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2 我们以纸代竹能编制出那么漂亮的作品吗?观看过程中老师分析每个环节的要点和基本技能。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整个制作程序。
“破”竹—— 编制篮底——编制篮身——“锁”口——制作提手——装饰点缀
(二)借鉴
1 裁纸带(同传统工艺中的'“破”竹):把各种彩卡全部裁成2厘米宽的纸带,以备编制用。 要求:纸带要裁的均匀,平直。
(三)展示:
老师展示自己精心创作的造型,风格,装饰等不同的几款作品。(学生惊讶,好奇,更有创作的欲望)
(四)讨论、创作:
1:2——3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创作。
2:讨论确定:篮子底部的长宽比例。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可设计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比例的篮底,确定用纸带的条数。
3 示范:
(1)老师作简单的示范,教学生的编制技巧(上下交错编制)。每两根纸带之间尽可能能编紧一些,这样的作品更结实,细致,耐看。
(2)底部编制完后,用透明胶把四个角固定好,以免放手后纸带变位,松散掉。 4 编制篮身(难点)
(1)老师讲解要点:
A:用不同颜色的彩卡纸带做成多个方形纸框(长宽比例和篮底的长宽一致)
B:按里外交错编制方法把第一条纸框编下,此时,由底部过渡到篮身(由二维变成三维),有一些难度,教导学生别急躁,要耐心,要配合,注意发挥团队的力量。
(1)学生讨论:根据自己的作品要求,篮身需编制的高度。
鼓励学生:篮身编制了两圈以上,造型初具规模,难题就迎刃而解,学生的自信心大增。
(五)篮口的制作(锁口)
要求:美观,牢固,造型独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可用卡纸,彩带,贴纸,大头贴等材料进行装饰。
(六)提手的制作:
提手可线,面结合,可刻制一些图案,可用其他材料缠绕等。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工艺品等大胆创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七)巡回指导:
1 、多激烈学生,要善于配合,敢于发挥,勇于创新。
2、不足之处及时指出。
七 作品展示
把小组创作出来的作品全部放在展示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配一些装饰品。如:篮子里放一些水果,花卉,千纸鹤,纸星星,玩具等,更加突出自己的作品风格。
八 教学随笔: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制作课。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材料,借鉴中国民间传统的工业进行创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兴趣,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课根据有关资料等再度创作纸编鸟笼等手工作品。
手工课教案9
活动目标
1、 合理利用费旧物品,培养环抱意识。
2、 使用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物品,培养幼儿对动手制作的兴趣。
3、 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的饭盒和盘子,泡沫、乒乓球或棉花,废旧光盘,饮料瓶盖等
2、ppt图片已经制作好的作品:台灯、椅子、花盆、镜框、包、小动物,陀螺等
3、水彩笔、剪刀、泡沫胶,双面胶,自粘纸。
4、摄制的录象(**随意丢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讨论师:出示一次性饭盒和盘子,看看录象中的他们把盒子放哪里了?你喜欢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观看录象)师:谁告诉我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应该把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放到垃圾箱里。2-3位)师:你们的这种行为真好,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你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引导:扔在垃圾箱里就没有了,能不能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们的环境呢?
师:谁来说说可以怎么办?(可以做成东西)师:可以做成什么东西?(花盆、椅子、包……)
二、参观制作好的物品,自由结伴探索讨论。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等一下请你们去参观一下小朋友与老师共同制作举办的一个"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你们几个几个结伴自由研究讨论一下,如何制作的,等听见老师的信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幼儿参观)教师指导观察:看看这个包的带你有什么发现?是怎么粘上去的'呢?看看煤气灶上面的盆子你有什么?旁边的开关是用什么做的?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镜框的下面的脚是怎么做的?
(剪两小块一样大纸盒,然后剪一刀,就能把镜框插上去了,另外一种是将饭盒带边剪下一块,然后贴在后面)边讲边演示一次。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脸谱是怎么做的?
(把饭盒分成两半,然后在后面划上两道,然后粘上布、线、纸)……
三、幼儿操作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东西,第一张桌子上的材料是制作台灯、包、船;第二张桌子上是制作钟、脸谱;第三张桌子上是制作镜框和花篮;第四张桌子是制作桌子、椅子和煤气灶,做好后,请放在"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中,等一下,我们要拿到外面去展览。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四、 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作乐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费旧的物品利用起来了,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手工课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介绍水果搭配的好处,讨论水果拼盘的意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合作设计并制作水果拼盘。
过程与方法:介绍水果拼盘的特点,讨论为什么要设计水果拼盘,展示优秀漂亮的水果拼盘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图案,制作水果拼盘。
二、教学重、难点:
1、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
2、培养同学们的合作协同意识
3、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同学的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在合作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加深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同学相互帮助、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新疆是一个生产瓜果的地方,香甜的瓜果,大家都喜欢吃,多吃水果也对同学们的身体有好处。水果的.搭配食用,是有利于我们营养的均衡。看上去漂亮的水果拼盘能促进我们的食欲,设计制作水果拼盘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2)简要介绍各种水果所富含的营养和味道。
2、教学活动过程
(1)将同学分为四组,每组6至7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并设计拼盘图案,讨论完毕向老师同学汇报设计思路、设计结果。
(3)老师发放水果等物品,学生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由各组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按照本组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制作本组水果拼盘。
(4)小组展示本组的制作成果,互相点评,交流心得和收获,选出优秀的作品。
3、课堂小结:
水果拼盘的制作过程中,考验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从中可以体现出同学们对生活的热情。能制作出漂亮精致的水果拼盘,不仅需要优秀的设计图案,还需要大家的耐心动手操作,更需要大家的协同合作。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劳动中,同学们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手工课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利用树叶拼贴制作出一幅较完整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力。
2、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幼儿尝试利用树叶拼贴制作出一幅较完整的作品。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大胆创意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一起捡落叶。
2、胶水、棉棒、手工纸及各种辅助材料(亮片,吸管,纽扣,扭扭棒等创意吧中的材料)。
教学活动与指导:
一、回忆经历,引入主题,激发兴趣。提问:昨天我们到小树林里去干什么拉?(捡树叶。)
师:我把你们昨天捡的树叶都带来了。你们看这些树叶的颜色一样吗?你捡的那片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的颜色不一样,我捡的那片树叶是xx颜色的。)
提问:那么树叶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重点指导:通过观察,了解树叶的各种颜色和形状。
小结:树叶的颜色不一样,形状也都不一样。
二、树叶变变变
1、提问:(举起一片树叶)你们有没有觉得这片树叶特别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好,那么我把你说的变出来,你相信吗?教师添画。
师:诶,你们看叶子在这幅画中是什么?(自由回答)哇,真的能变出来,你们真厉害!
2、教师取另一片树叶重点提问:那么你们觉得这片树叶又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意。
教师再次添画,并添加辅助材料(亮片等)。
师:又变出来了,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提问:(取另一片树叶)那么你们看看这片树叶能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将树叶变成xxx。
三、幼儿创作师:树叶真的能变出有趣的东西来,你们也一起来变好不好?要求:
1、可以使用美工创意吧中的各种材料,这里的材料你都可以尝试,但注意,先想好你需要什么材料,再去拿材料,需要多少材料就取多少材料。多出来的放回原来的地方。
2、垃圾扔到离你最近的垃圾箱里。
3、变好以后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把叶子变成了什么。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来介绍树叶变成了什么。
手工课教案12
设计思路:
在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每样东西都以它一定的形状呈现在幼儿面前,如幼儿见到自己母亲的脸是圆圆的,太阳是圆圆的,车轮是圆圆的,他们对圆充满着好奇,而采用圆形纸片折叠出的各种几何图形所拼搭出的动物、人物、物品等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画面更深深吸引了他们想去尝试的欲望,本活动是圆形折叠粘帖系列活动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启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目标:
1、学习将圆形折叠成正方形,并用正方形演变成飞鸟的身体和嘴巴的技能。
2、学习用辅助材料添画相关的内容,丰富画面。
3、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准备:
1、范例两幅。
2、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纸若干,胶棒,作业纸等操作材料。
过程:
一、引起兴趣。
出示范例,幼儿观察。
二、讲解示范。
1、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图片上有什么?飞鸟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的?眼睛是由几个圆形拼贴成的?(重点讲述飞鸟的嘴巴与身体)
图片上还有什么?这些形象你们会做吗?(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丰富画面)
2、示范飞鸟身体各部分的折法。
提问:图片中什么地方是你不会做的`,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重点学习飞鸟嘴巴、身体的折法。
3、粘贴。
复习飞鸟眼睛粘贴方法,能粘贴在恰当的部位。
要求幼儿掌握粘贴的顺序以及各部分粘贴的部位,尤其是鸟尾巴(粘贴在纸的反面)。
三、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圆形折成半圆形时要对整齐,折痕要明显。
四、结束讲评。
1、展示幼儿作品让大家欣赏。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幼儿之间互相交流操作经验。
手工课教案13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
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
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
(15-20分钟)
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看。
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
(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
(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
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手工课教案14
教学目的:
1. 让幼儿了解纸团粘贴的方法。
2. 引导幼儿体验画面的立体美和操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认真、仔细操作的良好习惯。4. 启发幼儿动手操作,大胆表现自己的意愿。
教学准备:紫红色绉文纸、绿色树叶、白纸、彩笔、胶水若干,大幅范画一幅,抹布每组一块。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活动。教师:秋天到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果树都结满了果实,不仅好吃也很好看。请小朋友说说,秋天都有哪些果树?(引导幼儿说出有山楂树)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棵丰收的山楂树。
2. 出示大幅范画,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画面的半立体美,激励幼儿动手制作的愿望。教师:小朋友,你们摸一摸这幅画,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教师走到幼儿中间,让每个幼儿都能摸一摸,亲自感受一下。)这幅画看上去怎么样?与其它彩笔画的画有什么不同?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的?(启发幼儿说出这幅画是用纸团成球,粘贴在纸上。)
3. 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今天,我们做的山楂树是用纸和纸球粘贴的。怎样做成的呢?先要在作业纸上画出山楂树简单的树形(树冠可以画成大圆形,也可以画成大三角形);随后,将紫红色绉纹纸用力团成一个个小纸球,再把团好的'纸球蘸上胶水,粘贴在树冠上;然后把树叶粘贴在适当位置;最后,用彩笔把树干涂满颜色。一棵丰收的山楂树就做好了。
4. 交待要求,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画山楂树时,只画出简单的轮廓。
(2)重点指导 幼儿用力团紧纸球和粘贴纸球的方法。
(3)提醒幼儿,纸球和树叶都要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4) 能力强的幼儿,粘贴结束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其它景物(蓝天、白云、小鸟等)
5. 评价作品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领;就是用纸球贴画。大家贴的都很好,现在我们互相看一看,谁的山楂树丰收了,果子又多、树叶又密。幼儿互相欣赏与评价,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
(1) 在美术角为幼儿准备有关材料,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苹果树、橘子树等。
(2) 幼儿的作品陈列在美术角内,供幼儿互相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
手工课教案15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在折纸上没有一点经验,通过学习让幼儿学会折纸的最基本的折纸技巧。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小鹿头,并涂画鹿的眼睛、鼻子、嘴巴。
2、 发展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性。
3、 培养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折纸的'最基本的折纸技巧。难点:掌握折纸的基本要领。
活动准备
1、 每组各种彩色正方形纸若干张;油画棒数盒。
2、 大正方形一长(教师用)
3、 折纸步骤失意挂图一张,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待幼儿幼儿回答后,:“那这幅画上有什么会和大家见过的不同?”“今天老师教同学们用折纸的方式来折小鹿头好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分析小鹿头的特征及折法。
1、 教师拿出一张较大的彩色正方形纸做范例,引导幼儿学会看图示和教师一起完成小鹿头。并与幼儿互动折纸的过程。
(1)教师把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有色的一面朝下,一个角和对面的角对齐(这时强调对折时应注意要边对边、角对角折,对好之后用手轻轻地将折痕抹平)
(2)这时正方形的纸就变成了三角形的了,再将三角形边上的两只角往下折,小鹿头就折好了(强调:在讲述耳朵的折法时应告诉幼儿是把三角形比较长的边往下面的外边折。)
(3)“小鹿头折好了,大家看看上面还缺些什么?”教师用油画棒为小鹿头画上眼睛、鼻子、嘴巴。
2、与幼儿一起看着图示回顾刚才小鹿头的折法,并重复重难点。
三、引导幼儿按图示折纸,独立完成小鹿头。
师:“小鹿头折好了,“大家想一想试一试?折折小鹿头?”引导幼儿按图示折纸,学习简单的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三角时要角对角、边对边、抹平,并涂上小鹿的眼睛。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现在小鹿要回家了,小朋友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请幼儿把做好的作品贴到教学挂图上,请幼儿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并选择个别小鹿 头进行简单的点评。(从折法、五官等方面入手)。
教学反思
本堂课幼儿积极性较高,非常感兴趣,幼儿手部的力量得到很打的提高,幼儿在折纸过程中比较抢先折,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对折纸的基本技 巧掌握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动手动脑能力。
【手工课教案】相关文章:
手工课小学作文01-01
手工教案06-12
美术手工教案05-21
手工活动教案05-30
手工灯笼教案10-27
[荐]手工教案07-04
大班手工的教案10-11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10
大班手工教案01-24
蜗牛手工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