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案

时间:2024-07-01 08:00:03 教案 我要投稿

女娲补天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女娲补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女娲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正确书写“塌”,会认、理解“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词语并能运用。

  2.学习体会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及其方法。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补天的原因。

  4. 读出第一自然段韵味。

  教学重点:

  1.掌握形声字的特点,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

  2.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词义读出课文的韵味。

  教学准备:

  学生:1。读三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勾画出生字;

  2.课本、习字本、文具。

  教师:提前在黑板板书一个田字格、调试好课件、深刻理解熟悉教案、认真练习“塌”字、了解女娲造人的故事、体会女娲的精神、了解中国古代神话。

  教学过程:

  一、 猜谜导入

  1. 同学们读过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好朋友,看到这些好朋友你们说出这个故事的名称吗,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出示西游记、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

  2.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一个我国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师板书:女娲)。

  谁来读一读。请你。(女娲)正确。

  你来。(女娲)响亮。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3.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神,大家耳熟能详的,主要是“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两个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师同步板书),请大家齐读一遍课题。

  4.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两个问题)

  1、 为什么要补天。

  2、 怎样补天。

  (板书)

  二、初读感知,把握文脉

  1. 孩子们,老师告诉过大家,读书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现在我们就先来读读课文吧。

  出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一下。

  2. 检查反馈,扫清生字障碍:(出示)

  塌下? 围困? 挣扎? 熄灭 ? 冶炼

  指名读——练习句子理解冶炼,课文中指冶炼什么。

  用什么进行冶炼。用神火把五彩石化成液体的过程就是——冶炼。

  3、读了课文,谁能用上这几个词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第一段,探究“为什么。

  ”

  (一)女娲补天的原因

  1.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师在课题后板书:原因)

  2.请浏览课文,告诉我:课文中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是哪些自然段。

  3.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勾画出女娲补天的原因。(勾好了请用举手示意老师。)(老师巡视,发现孩子们的答案可能有两种分化,一种只勾画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一种勾画完整。

  )

  4. 如果天只是塌下一大块并没有对人类造成什么伤害,女娲会补天吗。

  5. 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请同学们对照订正自己的答案。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生看大屏幕,齐读)

  (二)识字“塌”

  1.同学们,在这段话的第一句里,有一个生词(师点击课件“塌下”变红、加点),请看,大家也在书上把它勾下来吧。请齐读两遍。

  3.(课件点击出示:倒塌、塌方、冲塌、天塌地陷)

  一起来读一读,每词两遍。(生齐读)

  B、正确书写“塌”

  1.这么有意思的一个字,我要把它写好。

  请孩子们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塌”字,你观察到什么。

  2. 你真会观察。老师想把这个字写好,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吗。

  3.你们的观察真仔细。有了你们的帮助老师一定能把这个字写好。(师范写,边写边复述孩子们刚才提醒到的地方)(板书:塌)

  4.你也想把它写好吧。请打开习字本, 同学们着急可写不好字,想着你们刚才提醒老师的地方,写一个“塌”字,然后和同桌互评,写得好的为同学画颗五角星表扬他,还不规范的帮他指出来画面小旗鼓励他。

  现在开始吧。

  5. 听了同学的评价后你肯定能写得更好了,再写一遍,完成后把本字放回课桌的左上角。

  C、联上文理解“塌下”在文中的意思。

  1.还记得“塌”在文中能组成什么词语吗。(生起说:塌下)

  2.我们把“塌下”送回句子一起来读读带有这个词的句子。(生齐读“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想想“塌下”是什么意思。

  3. 文中为什么不用“掉下、落下”而要用“塌下”呢。

  生活中我们一般说什么掉下、落下。(花盆、砖头)那“塌下”呢。

  仔细看这个句子你可能还会得到启发哦。

  看塌下的是一、、(生抢答:大块)所以用“塌下”更准确。

  4.请孩子在文章中找一找你还会有所发现,文章中天“塌下”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板书:轰隆隆)

  你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吗。

  听到这样的声音时你有什么感受。

  5. 那你想想打雷时的情景,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6. 这儿不是打雷也不是地震,是天空塌下一大块时发出的声音,请第一排的孩子一起读这个词。(第一排学生齐读“轰隆隆”)(一、二、三排的孩子读;全班齐读。)

  7. 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呢。

  用文中的语言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

  8. 天哪,太可怕了。

  个别读→我们一起来把整句话读一遍。(全班齐读,读出了天塌下时的可怕。)

  D、联系下文理解“塌下”在文中的意思

  1.同学们从塌下时“轰隆隆”的响声中体会到天空“塌下”一大块时的震撼, “掉下”“落下”, 这两个词是远远不能表现出天“塌下”的震撼力。

  你们可真会学习。

  2.关于“塌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再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还不仅仅是声音的可怕,还有更可怕的是——)(师点击课件出示该句)

  3. 我们脚下如此坚实的大地怎么都会被震裂了。(板书:震裂)(天上塌下的那块太大了、太重了。

  所以,文中不用掉下、落下而要用----生接说:塌下)

  4.不但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而且山冈上还——生齐读: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学生能读出句子的韵味)(板书:火,水)

  5.这时怎样可怕的一场灾难呀。

  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

  (三)认识“挣扎”

  1.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地上生活的人们又会怎么样。

  2. 这些都是因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所以(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因为塌下一大块,所以(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因为天空塌下一大块,所以(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这里采用老师引读,学生看课件读句子回答,读出情感)

  3.因为这一切的一切——许多人被获围困在山顶,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板书:围困、挣扎)这就是女娲补天的原因(板书:原因)。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

  4. 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

  5. 人们在这场灾难中拼命的想要逃脱,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表现现在人们的动作。请马上把它圈出来。

  (挣扎)

  6.你刚才仿佛看到人们是怎样挣扎的。(用力的)那就用力地来读这个词。其他同学,你仿佛看到人们是怎样挣扎的。(着急、大声的)那你就着急、大声地来读这个词。

  还有吗。

  7.可怜的人们一边挣扎一边在想,会想些什么呢。(生说)看到这样的场景,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很难过,很同情)

  8. 这时的人们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也许刚刚和亲人失散了,也许正眼睁睁地看着亲人被洪水无情地卷走了,而无助的人们只能在水里挣扎。

  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生配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师小结,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孩子们今天可真会学习。(指板书)从一个“塌”字展开学习,从“轰隆隆”的响声中体会到了天塌下时的震撼。请孩子们请关上书。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女娲补天的原因吗。如果能把这些词语都用上,就更了不起了(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

  五、设置悬念

  是呀。

  谁来救救这些人啊。谁有能力来救救这些生命垂危的人啊。谁。

  (生大声说:女娲)女娲是怎么拯救这些人的,她又是怎么补天的。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吗。

  这些疑问留到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作业布置:

  出示作业:

  1.我国古代有很多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神话故事名篇导读》,大家可以读一读。

  2.抄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请大家任选一题来完成。下课。

  七、板书设计

  轰隆隆

  火水

  震裂围困挣扎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l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人们不怕艰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前的语文教学论老师总是强调:语文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文意兼得,要让学生训练语言,感受文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二者的互相整合,既让学生能力基本的语文能力,包括理解词语含义和谴词造句,甚至延伸到写作能力,以积累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同时,我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朗读,在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加深学生对女娲那种为拯救人类而勇于奉献的精神。然而,经验的不足让我设想的效果与实际效应颇有差距,在各个环节中留下了些许遗憾之处。

  (1)细节处理不当。一堂近趋于完美的语文课堂在细节上的处理方法总是那么得当,那么恰到好处。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时,第一行应空两格,我却忽略了,孩子对格式的概念或许就在那一刹那间定格了;学生的某个小动作,有时也被我忽视了,这将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在训练语句时,原本准备的“虽然…但”这个语句却一时间忘记训练了……总有那么多细节留下很多缺憾,语文教学更应注重细节,在日后教学过程中,我将一步步改进。

  (2)与学生交流不够。本节课我准备得比较充分,但真实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的过程,但是我深入了解学生,没有完完全全地走进学生的世界。

  (3)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到位,教师应在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更需要教师的言语鼓励,这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精神,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在课堂中虽然有做出评价,但评价方式应更多样话,评价语言也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

【女娲补天教案】相关文章:

《女娲补天》教案05-16

女娲补天教案07-22

《女娲补天》教案09-07

《女娲补天》教案优秀06-26

女娲补天教案15篇08-30

女娲补天教案(15篇)03-13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04-25

女娲补天读后感05-06

幼儿教案音乐教案05-31

艺术教案中班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