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24-06-26 13:41: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着重理解夹竹桃的韧性,以及第三自然段的衬托作用。

  2、仿照课文中月光下的夹竹桃引发的幻想,也能写一段话。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作者季羡林先生说:“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却是——(生接)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大千世界,繁花似锦,季先生独独爱上了这不是最名贵,也不是最美丽的夹竹桃,一定是有原因的。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说说你看到的两盆夹竹桃是什么样的?

  (一盆红色的,红得像——火一样,一盆是白色的——白得像——雪一样。两盆花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雪上有火。)

  3、出示夹竹桃图。

  师:这就是季先生家的两盆夹竹桃,看着这样的两盆夹竹桃,你有怎样的感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4、让我们一起体会这两盆夹竹桃的奇妙有趣。(齐读)

  过渡:这样奇妙有趣的夹竹桃怎能不让人喜爱、留恋呢?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认真地读读第四自然段,走进夹竹桃的精神世界,你会对夹竹桃有更深的认识的,可以将你的认识在有关的语句边上写一写,还可以和边上同学交流交流。

  2、指名交流:说说现在你眼中和心目中的夹竹桃。

  (1)“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①从“悄悄地、一声不响”可以知道夹竹桃谦虚,不张扬,默默地奉献着。

  (你有一双慧眼,看出了夹竹桃的可贵品质,还有谁想补充,从这句话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②从“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句话中知道夹竹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你能告诉大家这“一嘟噜”指什么吗?

  (一簇花黄了,又长出一簇,多么顽强的夹竹桃啊!谁能读好这句话?)

  ③指名读。(你给我们展现了一株默默绽放的夹竹桃)

  再指名读。(夹竹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齐读))

  (2)你们还在其它语句中读到了什么样的夹竹桃?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①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夹竹桃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特别茂盛或特别衰败)(每天都开得很鲜艳、旺盛)

  ②夹竹桃不会因为气候的好坏而发生变化,始终开得很旺盛。

  ③夏天下暴雨它不怕,秋天天气冷它也不怕,非常坚强。

  ④不论什么季节,不论什么气候,夹竹桃始终在——(生读,点红:迎风吐艳)

  引读:你看,春天,在和煦的春风里,百花争艳的时候,夹竹档它在——迎风吐艳

  夏天,很多的花在暴雨中凋零的时候,夹竹桃它还在——迎风吐艳

  秋天,当菊花在清冷的天气里傲放的时候,夹竹桃它也在——迎风吐艳

  ⑤夹竹桃真是无日不迎风吐艳,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两人读)

  (评价:你让我们看到了激情开放的夹竹桃。你给我们展示了稳健开放的夹竹桃。)

  ⑥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3)你还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看到了什么样的夹竹桃?

  (或直接出示:“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从这句话中,你们又读出夹竹桃的什么呢?)

  ①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夹竹桃要开三季,花期十分长。

  ②夹竹桃从春天到秋天,坚持不懈地开放。

  ③点红:“无不奉陪”,说说在这儿“无不奉陪”是什么意思?

  (第一种花都奉陪,每一个季节都奉陪)

  从这个“无不奉陪”中你又知道了什么?(默契奉献、不抢风头、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④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

  一起感受一下。(齐读)

  ⑤夹竹桃奉陪的是怎样的情景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季先生家的院子。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A、院子里每一季都有很多花在开放。

  B、每一季的花都很美丽。(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院子里的'花?)

  C、院子里那么多美丽的花都只开一季。(如果学生说不到这点,提示:院子里的花的确很美,但美中不足的是……)

  ⑥引读第四自然段:是呀,院子里,一年三季,花开又花落,万紫千红,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

  ⑦夹竹桃的生命之歌是如此嘹亮,夹竹桃它——(指旁书读)[默默奉献、生命力顽强、坚强、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这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板书)

  ⑧这韧性令作者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叹,也令我们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叹:引读——“这一点韧性……”

  ⑨现在谁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整整一个自然段来写院子里的花吗?

  (用院子里的花衬托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过渡: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夹竹桃的妙处还体现在哪儿?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夹竹桃妙处还体现在哪儿?

  2、指名回答

  (1)香气毫不含糊。

  (2)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板书:引起幻想)

  3、引起了我怎样的幻想呢?自己读读这一部分内容。(屏幕出示)

  指名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幻想读一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美妙的幻想中。(配乐引读)

  (我幻想它是——我幻想它是——我幻想它是——)

  4、多么奇妙的夹竹桃啊,我想幻想成什么,它就能变成什么?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幻想的世界,也来写一个幻想。

  出示:我想它是。

  (1)学生写。(2)交流。(3~4人)

  5、是啊,夹竹桃韧性可贵,月光下又是如此美妙、富有情趣,怪不得季先生说——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板书:爱)

  6、让我们带着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喊喊它的名字。(齐读课题)

  7、同学们,夹竹桃原本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花儿,但在季先生的笔下,却是如此美丽和高尚,因为季先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也用双眼去发现美吧!

  五、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事物,写出它独特的美丽。

  板书设计;

  韧性

  爱

  “我”————→夹竹桃

  引起幻想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夹竹桃的奇妙。

  3、认识双重否定句,能读出强烈的肯定语气。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夹竹桃的韧性。

  2、读出双重否定句所表达的肯定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味夹竹桃花色之妙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夹竹桃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是哪三方面?

  2、上节课,我们还欣赏了季羡林先生家的两盆夹竹桃,一盆红得——似火,一盆白得——似雪,这两盆花红白相映,如同亲密的好伙伴融洽地开在一起,这情景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应该是——【板书】【妙】。

  板块二:感悟夹竹桃开放之妙

  1、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季先生家的小院,去发现夹竹桃更多的奇妙之处。打开语文书,自学感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夹竹桃开放的句子,反复读上几遍,想想妙在哪里,写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几个词,也可以是一两句话。

  2、交流。根据学生发言,出示相关语句。

  语句一:“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你觉得妙在哪里?从哪里读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哪个字最能体现?把带“又”的句子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一起读。我觉得两个“又”字还不够,再加几个。出示句式:一串花谢了,又……,一团花落了,又……,一簇花枯萎了,又……,满枝花飘落了,又……,就这样,谢了开,落了开,枯萎了再开,飘落了再开,不断地开,不停地开,此时你的头脑中闪现了哪些词语?(持续不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不知疲倦、永不停息)这就是它的妙处。再读读这句话,还能发现别的妙处么?(点击课件,给“悄悄地一声不响”划线)读一读划线部分,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写了一种花与它截然不同,找一找,是哪种花。 迎春花一开,整个春天就热闹了,其实,何止是迎春花,春天,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开得花团锦簇,然而,……,夏天,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夜来香开得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然而,……,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在秋风中怒放,然而,……一年三季,院子里的花开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然而……,这样一比,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默默无闻、谦虚、谦逊、毫不张扬、不争不抢)这也是它的妙处。把这句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

  语句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这句话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夹竹桃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迎风吐艳的?它都经历了哪些考验?和煦的春风是不是考验?大自然为它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如果开不出花,那不是要让别人笑话了么,所以,和煦的春风也是考验,是一种特殊的考验。谁来读一读这三种考验?读出不同。女同学读出考验之多,男同学接下去读。男同学读出考验之残酷严峻,女同学接下去读。面对种种不同的考验,面对残酷严峻的考验,夹竹桃一起接下去读,面对众多考验它不害怕,不退缩,迎面而上,此时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勇敢顽强、不屈不挠、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始终如一)这还是它的妙处。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这里的“无”和“不”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连在一起意思就是(每日都迎风吐艳)出示读一读。“无日不迎风吐艳”表示更强烈的肯定语气,这种句式叫双重否定句。读好“无日不迎风吐艳”,再来读读句子。读出强烈的肯定语气。

  语句三:“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妙在哪里?开放的时间有多长?几个季节?几个月?多少天?270天都奉陪谁?只是这三种么?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写到的花,你最想了解谁的花期。师介绍。这些花的`花期也挺长,但和夹竹桃比起来,那就显得短了,夹竹桃花开三季,它们呢?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真奇妙。指着板书说,妙就妙在花期特别长。读读这句话,读出花期之长。这儿的“无不奉陪”意思就是(全都奉陪)“无不”虽然表示否定的意思,但连在一起却表示更为强烈的肯定语气,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然后再读句子,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夹竹桃的花期之长,还领悟到它与众不同的品性,它的坚持,它的谦逊,它的顽强,如果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把“韧性”圈出来,读书时,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印象会更深。指着“妙”字说,夹竹桃不仅妙在花期长,还妙在它有韧性。出示句子:“这一点韧性,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齐读,读出反问句强烈的肯定语气。

  4、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用了183个字,写了14种花的开放情况,只字未提夹竹桃,现在你知道这样写的作用么?通过比较,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长,有韧性,这就叫对比衬托。学习课文时,把前后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这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拿起书,放声读读第四自然段,把夹竹桃的妙处,有韧性记在心里。

  板块三:体验夹竹桃花影之妙

  1、夹竹桃的妙处可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也别有一番妙趣。默读第五节,思考:月光下的夹竹桃的花影妙在哪里?

  2、交流。

  出示语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参差的叶影,迷离的花影是怎样一种情景?(叶影长长短短,大小不齐,花影模模糊糊,看不清楚。)月下夹竹桃的花影就是因为看不清,猜不透,所以让人浮想联翩,它都引起了季羡林哪些幻想呢?听老师配乐读文,想一想,你觉得季先生的这些幻想怎么样?(有趣,妙不可言)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画面,认真读一读,读出趣味来。点名读,评议:你觉得这幅画面妙在哪里?(虫子像海轮,夜蛾像游鱼,墨竹变成活画)读书时,抓住文中打动自己的地方,用心去体验,用情去读,就能读得趣味盎然。你觉得他读得有趣么?哪里最有趣?读的同学心里是这样想的么?这真是心有灵犀啊,你读出了心声,也拨动了他的心弦,真情换来了知己。季先生把墨竹幻想成活画,你把墨竹读成了活画。太妙了!同学们,在你们听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三幅画面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对,句式基本相同,整齐的句式,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拿起书,齐声读读这三幅画面,感受这其中的无穷奥妙。

  板块四:总结全篇抒发心中之妙

  1、在季羡林先生的眼中,夹竹桃是如此的奇妙,如此的有趣,难怪他说,出示句子读:“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因为对夹竹桃的这一份独特情感,所以他才会说,出示句子读:“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文章的开头点题,结尾部分交代了喜爱的原因,这就叫首尾呼应,点明主旨。

  2、这篇课文紧扣奇妙一词,分别写了夹竹桃花色之妙,花性之妙,以及夹竹桃花影之妙。这三个“妙”字,有的美仑美奂,令人赞叹,有的震撼人心,令人惊奇,有的妙趣横生,让人会心一笑。你能读出这三个“妙”字的不同么?(提示学生可给这三个字加上标点再读,或是组成不同的词语再读,也可以添加字数变成短语再读。如:妙,妙!妙!;妙,真妙!妙极了!;美妙,奇妙,妙不可言。)

  3、其实课文不止这三妙,还有一妙隐藏在课文之后的作家卡片中。出示课件,布置作业:在作家介绍中,人们把季羡林誉为“学界泰斗”,但是著名女作家宗璞却称他为“夹竹桃知己”,有的读者竟然给他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夹竹桃先生”,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事迹,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和同学一起探讨。第三课时我们将进行交流并练习背诵第四五两段。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石榴》的第二课时教案05-08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03-02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01-08

《猫》第二课时教案优秀06-18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案04-16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03-08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03-07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04-28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03-07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