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案

时间:2024-06-26 13:00:52 教案 我要投稿

《一面》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面》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面》教案范文

《一面》教案范文1

  【教学准备】

  1、短片:

  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歌曲(VCD):

  《五星红旗》。

  3、课件:

  重点品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播放课件:

  同学们,看完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

  在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

  通读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

  互相认读生字词,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五星红旗)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画出有关句子。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机解决问题:

  ⑴ “手举五星红旗”部分:

  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⑵ “脖系五星红旗”部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⑶ “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① 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

  ②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

  ③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⑷ “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① 小组讨论:

  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② 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什么呢?

  中国留学生:……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红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中的意义。

《一面》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导学

  1、出示鲁迅图片,问: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师:过渡语:鲁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距今年已经有73年了,他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我们通过文字资料、电视、电影能知道一些关于鲁迅的事。谈谈你认识的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鲁迅有关的略读课文。(板书课题:一面)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略读课文,谁能来说说略读课文可以怎么学?(学生反馈)

  (交流:鲁迅的资料。)

  2、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想想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

  反馈:认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再交流交流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过渡语:我们这节课围绕前2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因为我们今天刚学习第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等把前2篇关于鲁迅的文章都学完后,再来交流这个问题。

  1、请看学习提示一(幻灯片):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提示:我们都学过哪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回忆方法,并根据适合的方式完成提示一。

  (交流反馈:)

  2、是呀,作者只见了鲁迅先生一面,但是这一面却对作者的影响很大。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来的?

  (反馈:课文的第30、31自然段。齐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反馈: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总是昂着头

  反馈: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师:好,请你把作者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读出来。

  (板书: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三、深入感知体会写法

  师:过渡语:鲁迅到底有什么力量,使得阿累一直用他作榜样激励着自己呢?在作者的眼中,鲁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幻灯片)默读课文3—29自然段,找到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并在句子边写写自己的想法。板书:外貌(反馈:齐读3个句子)

  2、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比较异同,体会写法。

  (1)比较一下这3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反馈:都写了他很瘦。)

  a、从哪些词看出来?

  (反馈:瘦瘦的、大病新愈)

  b、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他平时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可以结合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还可以是自己的想象。(多追问:他平时吃的是什么,他每天工作几个小时,他都写了些什么书,他在给青年回信时会说些什么)

  反馈:生说

  师:过渡语:是呀,鲁迅的工作很忙碌,而生活很艰苦,所以他瘦的叫人担心。鲁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幻灯片)这些话正是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态度的写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读第2句,看看除了“瘦”,鲁迅先生还留给作者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出来?

  反馈:很有精神(头发胡子)

  相机指导朗读:是的,尽管繁重的工作、艰辛的生活毁坏了鲁迅的`健康,但击不垮他的精神和意志,请你朗读第二句,把虽身体瘦弱但是仍精神抖擞的鲁迅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个人读——齐读

  (3)再读读这3次外貌描写,说说有什么不同。

  反馈:(板书:远看、近看)

  a、追问:从哪里看出来第三次比第二次看的更仔细?

  反馈:

  b、追问:第二次外貌描写和第三次是差不多的,有必要写第三次吗?用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交流:(板书:特写)

  c、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6~28自然段,想想作者还从鲁迅身上感受到什么?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交流:(继续补充)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言行)并说说在作者眼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那么在作者眼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呢?)

  小结:通过外貌描写和言行描写来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

  四、总结课文感悟提升

  作者对鲁迅的认识仅仅是从这一面开始的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反馈交流:相机出示幻灯片:这几句话是对鲁迅一生最好的写照。大家一起读。

  师:过渡语:阿累早在和鲁迅见面之前就非常熟悉鲁迅的事,熟悉鲁迅的书了,这一次见面只是更拉近了他和鲁迅的距离,使他更坚定地沿着鲁迅的足迹前进。再读最后2段,让我们再次把鲁迅和阿累的形象印在脑中。

  五、作业设计:

  1、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2、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六、板书设计:

  19一面

  外貌——瘦精神抖擞直接描写

  语言间接描写

  表情

  动作

《一面》教案范文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殷勤、失业、窘相、厚实、面孔、苗头、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的课文都与鲁迅有关,编者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鲁迅,了解鲁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到目前为止,相信大家一定对鲁迅有了不少的了解吧!谈谈吧!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总是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

  “鲁迅爱帮助别人,尤其是穷苦的老百姓。”

  “鲁迅对青年总是很关心。”

  师:是的,鲁迅的文学成就令我们仰慕,他的精神品质更令我们钦佩。他对青年一直很关心,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共接待来访青年500多名,给青年回信3500多封,关心过的青年不计其数。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回忆。

  板书课题“一面”,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青年和鲁迅只见了一面。”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赶快读读课文吧!

  2、检查生字,点生读

  地窖、赫然、鲁迅译、懊悔、莽撞、

  窘相、捻着、踌躇、摩挲、颓唐、

  捏着、熏黑、憎恶、虐待

  3、交流课文内容

  “1932年秋,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

  (三)聚焦外貌描写,研读体会写法

  1、虽然“我”与鲁迅先生只见了一面,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瘦”

  2、文中多处对鲁迅的外貌进行了描写,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黄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我费力地从里衫掏出那块带者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3、鲁迅先生为什么那么瘦?

  “长期工作得不到休息”

  师:的确是的,鲁迅先生是被工作拖垮的,直到逝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写作《因太炎先生的二三事》。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都在写作、工作,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个了革命事业。

  4、这六处外貌描写除了写鲁迅先生“瘦”之外,还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有精神”(教师板书:瘦而有精神)

  师:从哪几处外貌描写能看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是的鲁迅先生瘦而有精神,你能通过读,展现“我”所见到的鲁迅先生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处外貌描写。(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6、体会描写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师:仔细读这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发现?

  “这两处描写有些重复。”

  师:我们把期中任意一处删去行吗?为什么?

  “不行,因为第一次是鲁迅先生向我走来,里我较远。第二次,我与鲁迅先生面对面,距离更近,看得更为仔细,连烟嘴的颜色都写出来了。”

  (教师板书:由远及近)

  “第二次用了四个分号,好像鲁迅先生的样子在我的脑海已经定格了一样。”

  师:再读这六处外貌描写,你还能总结出其他描写人物的方法吗?

  “作者先总的写鲁迅先生很瘦,再分别写了他的脸和手的瘦。”

  (教师板书:从整体到部分)

  (四)解读人物,感悟品质

  1、过渡:作者通过六处外貌描写,把鲁迅瘦而精神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那么鲁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课文又向我们揭示了鲁迅的什么品质呢?快速读课文。

  2、全班交流

  师: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他对青年很关心。”

  (教师板书:关心爱护青年)

  师:从哪你能看出来?

  “他把两本书只卖给我一元钱。”

  (教师板书:廉价卖书)

  “他向我极力推荐《铁流》这本书

  (教师板书:推荐书)

  师:这两本书《毁灭》和《铁流》都是写的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鲁迅认为,这两本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食粮,所以向我大力推荐《铁流》这本书。

  3、分角色读读我与鲁迅的对话。(同桌读——指名分角色读)

  4、为了突出鲁迅的品质,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5、读完这部分,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学生质疑。

  “我不懂,为什么青年没有说出鲁迅的名字?”

  师:谁来帮帮他?

  “青年肯定是怕鲁迅的身份被暴露了,才没有说”

  (五)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1、过渡:我与鲁迅先生虽然只见了一面,但是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想,“一面”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2、交流

  “鲁迅先生给了我极大的精神鼓舞,即使我受尽非人的虐待,哼都不哼一声。”

  师: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这句话是青年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一面》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升国旗仪式录像。

  2.教师导入: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

  3.心灵对话: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4.导引课题: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所在词语,多读几遍。(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

  a.拿出小组自制的词语卡片进行认读,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互相教读不认识的字词,并想办法快速记住。

  b.轮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3.集体交流反馈。

  a.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快速认读。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b.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c.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有些需要深入读书方能解决的问题可写在黑板上,暂不讨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窄、摔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及收获,组长带领组员把大家的收获进行整理归纳。

  a.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我为什么不接受老板的条件?

  3.集体交流: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示描写面包店老板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品读,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其态度变化的原因──被我的爱国行为深深打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三、动情朗读,升华感悟。

  1.通过认真读课文,你觉得我和面包店老板是怎样的人,你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或作者说些什么?请学生畅所欲言。

  2.带着对作者及面包店老板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请一组同学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议。

  四、研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1.读了课文,同学们被我的爱国情感和中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所深深感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先写漂流过程:出发、遇险、来到小镇面包店;再写来到小镇后的情况:向老板求助,和老板谈交换面包的条件,拒绝用五星红旗交换,被老板救助)

  五、拓展练习。

  1.摘抄文中感人的语句。

  2.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写一写自己读过课文的感想。

《一面》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红旗图,这是什么?我们的国旗.

  2.视频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当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你的心情时怎样的?

  3.有一个人他用生命捍卫着国旗的尊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一面五星红旗》

  4.请你用庄严的声音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深入课文

  1.课文什么地方特别令你感动?

  2.交流:a“我”在国外去飘流丢失了背包后,宁愿挨饿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

  3.b,面包店老板愿意支付所有“我”的治疗费用

  4.师:“我”宁愿挨饿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可“我”到底需不需要面包呢?(需要)请拿笔从课文中划出他当时的处境?(生画句子)

  5.出示: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读

  6.想像他此时的'状态怎么样?(疲惫,饥饿)“荒无人烟”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很荒凉,一户人家也没有.)

  7.你们能把你体会到的心情写出来吗?(着急,害怕)怎么样把你感受到的着急读出来呢?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

  8.后来,我终于走到了一个小镇,来到了一家面包家店,遇到了一位老板.请大家读后面部分.

  9.这位老板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同桌一起读4-12.(冷漠,自私——热情,大方)猜一猜,那个面包多少钱?这么便宜的东西,他都不愿给我,要和我公平交易,可后面,他却愿帮我付医药费,再猜猜,这医药费大概会要多少钱?为什么这个老板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这样吧!我们读课文,找句子,再小组讨论.

  10.课件展示:我摇摇头,吃力地收好……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趔趔趄趄”这个词体会到“我”当时非常虚弱,走路都很吃力,可我也不愿用红旗换面包.从“摇摇头,吃力”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他拒绝得很坚决.)试读,指读

  老板被我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是啊,我热爱五星红旗,除了这儿,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种热爱.

  出发时我手举五星红旗(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国旗重于一切.)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当时是极度疲惫,饥饿,当他知道可以用红旗换面包是,他会想什么?)写一写

  的确,从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文中的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一直以来,也有许多人用实际行动维护着祖国的尊严.五星红旗作为我们祖国的像征,无处不在.课件播放: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联合国升起五星红旗,南极升起五星红旗,香港、澳门回归升起五星红旗.申奥成功、载人肮天……所以,我的行动感动了面包店的老板,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心爱的五星红旗在鲜花中微笑.(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我”面包店老板

  国外去飘流丢失了背包后,宁愿挨饿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面包店老板愿意支付所有“我”的治疗费用

  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对“我”敬重和理解

【《一面》教案】相关文章:

《一面五星红旗》教案09-14

《一面》教学反思04-04

一面小学作文11篇08-30

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07-12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04-21

艺术教案中班教案01-08

幼儿教案音乐教案05-31

拼音a教案大班教案参考06-08

小班教案起床啦教案11-17

《组歌》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