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用数学》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用数学》,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用数学》1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23例4用数学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3+74+95+67+812+6
13-727-836-547-263-5
2、计算:
45+4956-27
二、新授
1、教学例4
出示挂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指出:对评比牌前面的灌树挡住了,你有办法知道每个班红旗获得情况吗?
2、小组讨论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看条件
3、小组汇报
如:二(2)班16-3=13
注意:强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4、问:谁知道二(1)班、二(2)班得几面红旗呢?
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没办法知道。因为被树挡住了。
问:那他们可能得几面红旗呢?
你是在怎么知道的?
三、练习
1、P23做一做
2、练习四第1-4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用数学》2
第2课时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 36÷6= 7×3= 5×7=
7×4= 24÷4= 18÷3= 7×7=
3÷3= 6×7= 30÷6= 12÷2=
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过程。
小结: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3、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花朵图:一共有几朵花?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
(3)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 28÷4=
(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讨论,并在教科书上例2的空格里填数。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8÷4=7的.过程。(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所以28÷7=4、21÷7=4。)
教师板书: 28÷7=4 想: (四)七二十八
28÷4=7 想: 四(七)二十八
(5)总结出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师:比一比28÷7、28÷4与20÷5、36÷6,思考: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2、做教科书第72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的第一组,核对时指名学生说出想法,再集体讲评。突出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的直观感知,渗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4,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然后列式解答,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5、6题时,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同桌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觉反思、领会,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表达出来,与同学共享。让学生根据对除法含义的理解独立列出算式,再启发学生用乘法口诀算出结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算式的联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用数学》3
第6课时 用8的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会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除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生进行对口令练习,复习8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4的图,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
师:这是一条漂亮的花边,长16厘米,如果我们把花边平均剪成2段,第段长多少厘米?平均剪成8段呢?
学生小组交流后完成书上的`填空,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想相关的乘法口诀,帮助我们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一组一组地完成,时间两分钟。
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
2.学生两人一组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完成后交流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想想做做”第5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16 ÷ 2 = 8 16 ÷8 = 2
二( )十六 ( )八十六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应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一起探索,共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看法,创造良好的师生合作、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热情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心与心、情与情真诚的交流。
【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用数学》】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08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6
数学教案: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2-2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2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01
二年级数学教案11-08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7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2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5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