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2-03 10:21: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常用[6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看看猜猜,了解常见车辆的特点和用途。

  2、重点观察消防车、洒水车的图片,观察比较它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3、能大胆质疑,并乐意解答同伴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幼儿已阅读了有关的百科全书。

  2、介绍车辆的录像或图片,实物投影仪。

  3、教学挂图《谜语》。

  活动过程:

  1、交流阅读百科全书的.体会:

  说说、看看自己在书中看到的各种车辆。

  2、观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常见的车辆:

  完整欣赏录像或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车?它们有什么用?”

  “你最喜欢哪辆车,为什么?“

  重点观察消防车、洒水车的图片:

  ----“这是什么车?”

  “这两辆车有什么相同处?”

  “比较一下,它们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看看这辆车的用途。”

  3、猜谜语:

  结合图片、幼儿用书《谜语》进一步了解各种车辆。

  共同游戏“猜谜语”:

  ----“你们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问题?”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好的封口方法,并用标记作记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袋已开袋的饼干,大记录表一张。

  2、人手一只已开封的食品包装袋(如:暑片的包装袋)保鲜袋,毛线、双面胶、塑料夹、封口夹、五角星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出示已开袋的食品,提问:

  (1)食品吃不完,就这样放着,过几天吃感觉会怎样呢?

  (2)为什么吃上去不香了?

  2、幼儿讨论交流——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办让食品吃上去还是香香的'?

  3、幼儿实践交流。

  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

  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怎样封住袋口的?

  4、实验比较记录。

  (1)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幼儿实验,将保鲜袋装满空气后封口,看哪种方法不漏气。

  (3)进行记录,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下贴一个五角星。

  (4)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经验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没吃完的食品要封口,还有什么时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样封口?下次,我们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将塑料袋封口。

  四、活动延伸——继续探索其它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球的弹跳高低与气的关系,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2、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乐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皮球或者汽球,充气筒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幼儿玩球、引起积极探索的兴趣。)

  1、幼儿玩拍球游戏。

  老师:小朋友们好,前几天啊老师看到一些小朋友在玩皮球,在玩的过程中呢他们就吵起来了,因为他们在比一比谁拍的气球更高,那今天老师要请我们班上的两个小朋友来拍皮球,大家看看谁拍的`小皮球跳得高。

  2、说说自己的小皮球。

  老师:我们来说说谁的更高啊?你的小皮球能拍起来吗?为什么你的气球拍不起来?

  (幼儿思考并回答)

  老师: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见,那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为什么有的气球拍不起来吧!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和老师一起给没气的皮球打气。(不要打得太足)。

  幼儿拿皮球,老师给皮球打气,鼓励幼儿听一听充气的声音。

  老师:刚刚我们往皮球里打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气呢?

  2、幼儿再次拍球,验证自己想出的办法并再次发现问题。

  老师:皮球拍起来了吗?

  (充好了气的就可以拍起来,而没有充好气的就不能拍起来)

  老师:我们刚才用的方法正确吗?你们觉得皮球跳的高吗?

  (让幼儿先观看没有充多少的气的皮球体会一下跳的高吗?而充的比较足的皮球跳的高,为什么呢?)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办?

  3、幼儿和老师再次给皮球充气,幼儿检查是否给皮球充足气。

  老师:请你们检查一下皮球有没有充足气。

  幼儿再次玩球,感受充足气的皮球能够弹跳的很高的现象。

  三、活动结束。

  老师:好啦,那请刚刚那两个小朋友再来拍拍小皮球吧,哇,他们拍的都很高了呢,原来啊,充满了气的皮球就能拍的更高,希望小朋友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不要争抢也不要生气,大家都要动脑筋要相互交换玩具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

  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

  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

  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

  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

  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2、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

  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不容易转动的东西,

  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转动起来,你可以一个人探索,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

  3、幼儿操作探索,尝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4、集体交流与分享。

  教师:我发现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那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了,

  现在谁愿意讲你探索的最好玩的方法告诉其他小朋友?

  评价语:真棒!原来可以用那么多中方法使这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

  五、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物体转动更持久呢?

  请小朋友在课外继续探索并把你们的发现告诉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

  幼儿园科学游戏教案,幼儿对于科学都是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的,教师们如果想要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教师们可以让幼儿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小游戏来培养,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到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吸管摩擦起电后可以吸附纸片

  2、体验吸管摩擦起电现象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35根吸管,两只气球、红黄蓝三色鱼数条,红黄蓝框三个

  三、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出示吸管,碎纸片)

  1、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念咒语:磨一磨,擦一擦,1234567,变!(吸起碎纸片)

  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动作)

  2、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先幼儿猜想,后教师实践)

  3、幼儿操作: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啊?那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一起变变变。

  (教师巡回指导,一边念咒语多次操作)

  4、交流经验: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讲讲经验,你是怎么做的,用???哪些部位?

  (二)帮猫妈妈钓鱼

  1、引入情境:猫妈妈刚刚打电话给我,她听说我们小朋友会变魔术,很好奇。猫妈妈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小鱼,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她来钓鱼,红色的小鱼放在红色的鱼框里,蓝色的小鱼放在蓝色的鱼框里,那黄色的呢?那我们要用什么好办法来帮猫妈妈钓鱼呢?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帮猫妈妈把鱼送回去后,进行经验交流:你钓了多少条小鱼?有没有放对位置?

  (三)结束环节

  1、用气球摩擦头部,猜猜气球会不会黏住头发?

  2、两个气球同时摩擦头部,看看两个气球会发生什么现象?

  我们回家后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

  园任导师评议:

  1、时间没有掌控好。

  2、由于是科学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多探索多思考。比如在“多部位摩擦”的环节中,老师可以抛出这个问题,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然后自己来交流总结。老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多说,幼儿是主体。

  自我反思 对于这堂课,除了我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控制以外,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堂课非常迎合幼儿的口味,在整堂课中,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相当高,并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学习探索的.乐趣,让我更欣慰的是在这堂课结束后幼儿还念着上课教的咒语:“磨一磨,擦一擦,1234567,变!”我觉得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相当重要的。

  另外,我也非常可以接受夏老师给我的意见,在“多部位摩擦”的环节中,我可以抛出这个问题,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然后自己来交流总结。所以在下次的科学活动中,我要注意到这一点,让幼儿多说多动手。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透过猜猜、看看,比较黄豆、赤豆、绿豆,并说说其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豆罐(黄豆、赤豆或绿豆)。

  2、相对应的豆制品及照片。

  3、豆宝宝介绍自己的豆制品的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幼儿摇摇、听听、猜猜豆宝宝。

  师:“这天,我们那里有很多的豆宝宝,你们愿意和它们一齐玩吗?”

  幼齐:愿意。

  师:“那好,我们轻轻把小椅子下面的豆罐罐拿起来,请你轻轻地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宝宝?”(幼儿自由交流)

  (2)幼儿打开罐子,看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种豆宝宝?

  幼A:黄豆。

  幼B:红豆。

  幼C:我的是绿豆。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透过摇摇、听听、猜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引入了活动中,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2、自由探索。

  (1)听听、看看、说说三种豆宝宝的不同。

  师:“老师这边也有三个豆罐子,我来摇一摇,你们听听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齐:不一样。

  师:“为什么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

  幼A:因为里面装得豆豆不一样。

  幼B:有的豆豆小,有的豆豆大。

  幼C:因为有的是绿豆,有的是赤豆。

  幼儿自由取出一粒豆宝宝,看看长得怎样样的?和旁边的.小朋友的比比,看看是不是一样的?

  师:“看看你的豆豆是长得怎样样的?和你好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A:我的豆豆是红色的。

  幼B:我的是绿色的,是绿豆。

  幼C:我的是黄豆,比多多的绿豆大。

  幼D:我的和米沂的也不一样的,我的是红色的,她的是黄色的。

  (评析:孩子们在简单愉快地氛围中自由探索、自由讨论,透过和好朋友的豆豆的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孩子们的知识,是他们自己找到的、自己发现的,因此在此他们也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知识。)

  (2)送豆宝宝回家。

  师:“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那把你手里的豆宝宝送到它们的家里去吧!”(幼儿根据豆豆的标记送它们回家。)

  (3)幼儿讨论:你喜欢哪种豆宝宝?为什么?

  幼A:我喜欢黄豆宝宝,它能够变成豆腐吃的。

  幼B:我喜欢绿豆宝宝,我吃过的。

  师:“对,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此刻,我们就去参加一个豆制品展览会,看看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3、幼儿交流讨论:

  (1)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幼A:我的变成了豆腐。

  幼B:黄豆宝宝变成了豆浆。

  幼C:我的是绿豆汤,是绿豆宝宝变的。

  幼D:豆沙是红豆宝宝变的。

  (评析:透过这一环节,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家常见的、常吃的一些豆制品还是能够认出来的。孩子们选取自己喜欢的食品,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把豆制品送到相应的豆宝宝那里。

  (3)看照片,请豆宝宝检查。(听录音)

  (评析:孩子们自由选取,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送它们回家,再看照片、听录音让孩子们自己检查、自己发现错误,以他们为中心,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同时在集中注意力看听时,对豆制品已经有了必须的认识。)

  4、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豆宝宝很开心,要谢谢你们。豆宝宝不仅仅能够做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要多吃、常吃豆制品,让我们身体长得棒棒的!

  活动评析:本次活动采用农村特有的资源:黄豆、赤豆、绿豆,这三种豆也是孩子们常见的、比较熟悉的,较为他们理解。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摇摇豆罐、听听声音、猜猜豆豆,一系列的自由探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简单、愉快地氛围中,不仅仅掌握了一些豆豆的特征和用途,还明白了它们所做成的相应的豆制品,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以孩子为中心,自主性有了必须的提高。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9-01

中班《滚动》科学教案12-21

中班科学教案10-2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12-18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10-13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10-17

中班科学教案12-2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23

中班科学教案03-10

中班科学教案【热】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