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画披萨饼。
2、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品位的披萨。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卡纸做的锅若干、颜料、各色纸彩纸片
2、抹布、披萨饼的图片、围裙、厨师帽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律动《开汽车》
1、听说森林公园里,新开了一家披萨店,那里的披萨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图形刺激
1、组织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披萨的外形和品种。
(1)哇什么地方到了?(披萨店到了)
(2)你去吃过披萨吗?披萨好不好吃?你吃过的披萨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味道的,饼上面有些什么?(鼓励孩子自由说一说)
2、学习制作披萨饼的方法。
(1)听说森林披萨店的生意可好了,一会儿饼就买玩了,所以他们想请一些小厨师来帮忙,那小朋友想不想来当小厨师?
(2)我们来看看这个披萨饼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锅,接着在锅里放入香喷喷的鸡蛋面粉。用食指蘸一下颜料,然后涂在锅里,像绕圆圈一样,从里往外绕,越绕越大,把整个锅底都涂满。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海鲜(彩色的小纸片)等即成。
三、想象创造
1、好小厨师们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开始工作吧!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喜欢的披萨饼,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不同品种的披萨来。
四、作品赏评
你做的是什么批萨?我们把做好的披萨饼送到森林披萨店去吧!
【活动反思】
皮萨是孩子喜欢的并品尝过的一样食品,深受孩子的喜爱。漂亮的颜色,是整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皮萨。但基于小班幼儿的美术技能较为有限,我将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孩子粘贴能力上,并欲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颜色的感受力,能将味道与颜色联系起来。
小班的孩子,有过粘贴美术作品的经验,旨在培养孩子的结构感知和布局能力。同时对皮萨颜色和味道的联系性产生探索兴趣。因此,在第一次试教时我制作了一个皮萨,以其夸张的造型引起幼儿的兴趣,给幼儿欣赏、想象的一个平台。幼儿的创作环节是比较顺利的。但在第一次试教时碰到过问题,原因出在我的示范上。我在撕贴的时候是这样示范的“选张你喜欢的纸——蘸点浆糊——涂在纸上——贴在纸盘上——在彩纸上涂胶水——撒上各色彩纸屑,在示范的时候,我感觉贴得很慢可是,让孩子们操作时有的说不会,这是配课的刘老师说“范老师您可以在示范一遍,这次慢一点。”经过再次示范孩子们基本都能自己来完成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⒈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⒉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标志。
⒊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⒋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
记号笔、蜡笔、白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标志
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标志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⒉标志能够很清楚地提醒我们前方是什么。
二、生活中的标志
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标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⒉(出示各种标志图)你们看懂了哪些标志?它们是什么样的?表示什么意思?
⒊例如介绍理发店的标志:这是理发店的标志,如果你想理发,只要看见这个标志,就可以进去了。
⒋原来标志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地方,它是一种简单而清晰的图示语言。
三、讨论设计标志
⒈你们想设计标志吗?你想设计什么标志?(幼儿自由讲述)那这个图案应该怎么画?
⒉小结:标志的图案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⒊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为我们班的各个区域设计一些标志。
⒋你们想为我们班的哪个区域设计标志?那这个图案应该怎么画?
四、设计标志
⒈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标志,那我们就分组设计吧。
⒉幼儿设计,教师巡回观察。
五、展示标志
⒈(展示一些标志)师:你看懂了哪个标志?它标志什么意思?
⒉师:你设计的标志表示什么意思?你打算把它贴在哪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帮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对属于自己的新物品及生活区域生一种亲切感。引导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标志,并粘贴在杯子、床铺、个人柜子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生活中对号使用物品。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结束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学习。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是如何为孩子解除疑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结合我园自治区级课题“家庭、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共同优化幼儿成长环境的模式探索”研究和幼儿发展的迫切需要考虑,我们针对过去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展了“我要上小学”这一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各项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在预设主题活动中我们有了《参观小学》的活动,但是原来的设计没有幼儿比较和记录的内容,讲述生成的过程。 (例如此活动的生成过程:听到参观完小学后在卫生间谈论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并且有很多幼儿加入 ,说到激动处有些幼儿孩子还在用手比划甚至画了起来…….由此,生成新的活动由原来的参观简单了解到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有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和讲述的方法,学习比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2、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整理文具,建立对小学初步的感性认识。
3、 激发幼儿想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经验。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来看看这是哪儿?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请幼儿讲述参观小学后的发现,并指导幼儿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调查表大班综合:我眼中的小学大班综合:我眼中的小学。
①师:“我们也参观了小学,现在请你来说说你参观小学后新发现。”(幼儿轮流表述,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②“小朋友说了很多有关小学的情况,那我们拿出调查表,把你记录到的情况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幼儿相互交流表述,教师加以引导)
3、游戏:对对碰。
师:“大家说了很多幼儿园与小学的情况,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对对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什么呀?就是刚才大家找到的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的地方。”。
二、教师引导幼儿按有关时间、环境、教师、学生类的,分组交流、比较、记录、汇报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1、分组记录、汇报。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不同,那我们分成小组,根据不同的内容记录在一张大表上。每6人一组,每组自选一个记录员,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桌上的标志再记录。”(幼儿自由分组记录)
2、请每组的代表讲述这一组的记录情况,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有没说到的地方可以加以补充。
3、教师总结幼儿园与小学的相同之处,指导幼儿与听课教师互动,增加幼儿自己的信息量。
师:“大家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那我们去问问她们对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
4、幼儿讲述自己得到的建议。
三、整理小书包。
师:“下课铃声就要响了,让我们像小学生一样去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背上小书包跟王老师一块走出活动室。”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小蜗牛。
2、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美术教案 篇5
(一)课程题目
设计素描--结构分析阶段
教学目的: 结构分析素描的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形式及其结构分析的观念,通过对物象结构的分析来深入对于空间的自我感受(诸如对形体观察与感受的程度,力量在空间的运动作用,直觉的空间判断,心智的推理等等)。通过素描对于艺术创造的这些隐性作用,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生命世界。
(二)搜集资料
1、搜集骨架型结构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
2、搜集积量型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
从所搜集的资料图片当中,体会骨架型结构和积量型结构的不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利用这两类结构对物象进行分析。
(三)体验练习
1、从所搜集的若干骨架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勒其骨架造型。
2、从所搜集的若干积量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画其积量造型。
3、以自然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造型。
4、以人造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造型。
(四)课题作业
1、单体人造器具或简单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2--4张
学时:6--10学时
2、单体自然物象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1--2张
学时:6--12学时
3、多个人造器具或复杂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2开纸
数量:1--2张
学时:12--20学时
作业要求: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结构、空间、形态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
(五)作业展示
(六)交流讨论
讨论题目:1、"形"与"体"的感知及其联系。
2、形如何向体转化?
3、动物、人、植物、器物等结构中的骨架与积量的转换。
(七)课后记
经验:授课思路条理,使学生较容易理解;
训练步骤清晰,使学生较容易驾御。
不足:学生对如何由形转化为体的认识不熟练;
学生对物象的骨架分析从直觉到知觉都不甚熟练。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11-05
【经典】美术教案01-10
[精选]美术教案09-01
(精选)美术教案11-15
美术教案【经典】10-05
[经典]美术教案12-04
美术教案[经典]12-07
美术的教案10-10
美术教案(经典)10-18
美术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