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过桥

时间:2024-11-25 07:00: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数学过桥

中班数学过桥1

  设计思路:

中班数学过桥

  1、活动来源与主题内容。在马路边的主题进行了四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看看说话马路上的车,一起找找幼儿园在哪里,认识幼儿园附近的路和标志性的建筑。有孩子们熟悉的超市,医院菜场等等,很多幼儿介绍自己到幼儿园路上有桥,而且针对桥孩子们还讨论到大桥小桥还有拱桥。并且我们还一起说了说拱桥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

  2、本班幼儿在数数方面的经验,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顺着数20以内的数字,但是让幼儿尝试倒着数难度比较大。而且有时数着数着会顺着数,联想到顺数倒数和拱桥的形状特点,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从具体形象上理解了顺数和倒数的特点。

  活动名称:

  过桥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数字的顺数,倒数,了解不同的数数方法

  2.在数数中提高数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准备:

  标有数字的桥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观察桥)

  1.今天接到了小牛的邀请,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可是去小牛家要经过一座桥,这是一座怎么样的桥呢?(这座桥中间高,两旁低,有十个台阶)

  2.每个台阶上都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总结:这是一座标有数字的桥,中间高,两旁低,桥上的数字分别表示这是第几台阶。比如1表示第一台阶,2表示第二台阶…

  二、我来过桥(学习顺数,倒数的方法)

  1、我们要准备去小牛家了,怎么来过这座桥呢?

  个别幼儿上前尝试。

  (1-2-3-4-5-6-7-8-9-10,我上桥走了10个台阶。)

  小结:原来走上桥的时候我们是从小的数字开始数,后面的数字都比前面的数字大1)

  2、走到了桥上,要怎么走下来呢?

  (10-9-8-7-6-5-4-3-2-1,下桥也走了10个台阶)

  小结:原来走下桥的`时候我们是从大的数字开始数,后面的数字都比前面的数字小1)

  3、设疑:如果我回家的时候已经走到了第五个台阶,请你动动脑筋帮助我一起走下去好吗?

  (上桥:6-7-8-9-10,下桥“10-9-8-7-6-5-4-3-2-1)

  总结:原来啊,上桥的时候我们是顺着数字往上数,下桥的时候是顺着数字往下数,我们在数数的时候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倒着数就是从大的数字一个接一个往小的数字数。)

  三、交流讲评

  1、数字顺着数的时候应该怎么数?

  2、数字倒着数的时候应该怎么数?

  3、游戏《跳房子》巩固顺数倒数。

中班数学过桥2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2、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并尝试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现出来。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故事中小熊敢于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的优点。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小熊走上小竹桥(面对挑战时)的心理

  活动准备

  1、有走独木桥的经验

  2、课件

  3、小熊和熊妈妈图片、小木桥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与幼儿谈话,理解、感知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朗诵儿歌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儿歌的情感。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2、根据图片学习儿歌。A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B学习儿歌中的对话: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好孩子,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够走过桥。

  三、朗诵儿歌,创编动作。

  1、集体朗诵儿歌。

  2、加上动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励孩子们做勇敢的好孩子。教师:你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过桥》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这首好听的儿歌,有人把它编出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4、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主体的地位。在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听从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表演的角色,使孩子们活动的更加自由,更加开心。

  5、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练。显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时对于幼儿的回答可以让孩子们充分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为了怕后面的学习时间不够,教师对此方面的内容有所忽略,如果在这部分能够放手大胆的让孩子们发挥的话,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中班数学过桥】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小熊过桥教案09-28

幼儿园中班教案:过桥12-26

小羊过桥教案03-03

小熊过桥教案03-29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04-14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04-14

小学《兰兰过桥》教案11-14

大班语言小熊过桥教案06-07

中班数学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