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感受画面中的内容,并试者感知《星月夜》和《向日葵》的不同之处。
2、创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学会色彩的初步运用。
3、提高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投影仪
2、凡高的作品
3、水粉颜料、油画棒、纸、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凡高的《星月夜》——这节课《向日葵》
(2)出示图片,问:看后有什么感觉?
2、仔细欣赏
(1)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3)画家画这幅画时用了什么颜色?
(4)向日葵的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5)画面中的向日葵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啊?
(6)教师小节
3、评价
(1)你觉得这幅画美吗?
(2)你喜欢这幅画吗?
(3)你觉得这幅画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4、听音乐细细欣赏
5、出示《星月夜》和《向日葵》,让幼儿进行比较
(1)同样是凡高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线条、色彩)
(2)你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6、引导幼儿创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
7、作品展示及评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在在上次欣赏活动后组织的一次孩子们的绘画实践活动。绘画的方式也是在前几次线描画的基础上再进行技巧方面的提升,及在用粗的勾线笔绘画的基础上再提供细的水笔进行粗细线条的组合,且绘画时对花纹图案的选择和运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多种图案组合在一起。由于在欣赏的时候孩子们孩子们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了向日葵画面的美,对绘画向日葵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内容:美术欣赏《幼儿园的画》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大班幼儿作品的欣赏,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绘画用具、颜色搭配和绘画方法。
2.在指导幼儿观看绘画录像与照片过程中,学习绘画姿势。
3.引导幼儿对不同内容作品的欣赏,了解图画的作用,激发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班绘画作品一幅
活动过程:
一、欣赏大班绘画作品,引导幼儿对绘画工具及图画的兴趣
1.通过绘画作品展示,引导幼儿了解与图画有关的问题。
(1)教师展示大班绘画作品,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是图画)
(2)图画中都有什么?各是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说出图画中的内容)
(3)画画时我们都需要哪些工具?(引导幼儿想到图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
(4)你喜欢画画吗?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用处?(帮助幼儿了解画画可以装饰环境,可以把心里想的用画来代替等)
(5)你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吗?大班的哥哥姐姐画的`可好了,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好不好?(激发幼儿去参观大班绘画的热情)
2.引导幼儿遵守参观秩序。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参观时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幼儿说出保持安静,要有秩序,听好指挥等)
二.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大班绘画,并做出参观指导
教师边带领幼儿参观,边请幼儿观察:
1.大班在绘画过程中有没有声音?(引导幼儿发现绘画时是安静的)
2.他们用什么工具画画?(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绘画工具,教师给予名称提示)
3.他们是怎样拿笔的?(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和食指握笔或用动作表示)
4.不拿笔的那只手放在哪里?(提示幼儿另一只手按住画纸)
5.你看到哥哥姐姐画的什么?(引导幼儿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绘画的内容及色彩)
6.你喜欢她们画的画吗?自己想画吗?(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喜欢画画)
(参观过程中,不断提醒幼儿保持安静,有秩序,不打扰哥哥姐姐画画。)
三、教师总结
教师带幼儿回班,总结参观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观察到的内容,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画画的看法)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休息的时候看一看我们教室里的图画,选出你最喜欢的好吗?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仓前的鱼米文化,激发幼儿织渔网的兴趣。
2.尝试利用本土材料麻绳大胆的编织渔网。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编织疏密、大小不同的渔网。
教会幼儿编织、打结的方法。
活动准备:
实物渔网一张;麻绳若干;事先画好的各种水里动植物图片;回形针一包;各种捕鱼撒网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播放捕鱼撒网的PPT图片)小朋友,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是用什么来捕鱼的?你知道渔网有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师小结:我们仓前是个鱼米之乡,以前住在运河边的人就是靠捕鱼来生活的`。捕鱼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渔网,今天呀,我们就要一起来织渔网。
二、欣赏图片
1.引导观看各种渔网的图片。
2.启发幼儿本土材料麻绳编织各种疏密、大小不同的渔网。
三、学习织渔网的方法。
(出示实物渔网),快来看看,老师这里有一张网,是怎么织出来的?请一名小朋友上来一起和老师合作织渔网。先把麻绳的一端用手拿住,任意将每根麻绳两两打结,距离大小差不多。等第一层全部打完后,接下来的每一层要交叉两两打结,一直打完。最后打开就是渔网的形状了。
四、幼儿制作
鼓励幼儿利用麻绳两两合作进行编织活动,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将作品布置在特色区墙面上,将事先画好的各种水里的动植物用回形针张贴在渔网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
编织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今天的美工活动中我们的孩子是第一次尝试接触编织。因此,活动前,我进行了大量的铺垫活动。比如:安排了语言活动《京杭大运河》、生活活动《系鞋带》等,同时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各种打结的方法,以及和幼儿讲述一些以前仓前运河边人们捕鱼的情景。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编织渔网的兴趣很浓,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到了两两合作操作的环节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不怎么会打结,有的在打结的过程中把线理错了,渔网变成了一个个大洞,总是织不出满意的效果。时间一长,有的孩子就失去了耐心。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索性鼓励他们说,刚才你们的渔网其实很好呀,我们可以另外找线把大的洞补起来呀。于是,我把孩子们的半成品先张贴在墙上,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编织,并挂上各种事先由他们自己画好的水里的动植物。由于美工活动比较费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总是来不及,所以我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发现总有孩子围在渔网前看看补补,或是再去添画、做几条鱼。一个看似挺难的活动,就在这么不经意间成型了。
小百科:顾名思义渔网是捕鱼用的网,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渔网。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0-10
美术教案[经典]12-07
【经典】美术教案01-10
(经典)美术教案09-26
(精选)美术教案11-15
美术教案【经典】10-05
美术教案11-06
美术教案(经典)10-18
[经典]美术教案12-04
美术教案【精选】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