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1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正确的读出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2、激发幼儿学习数概念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带有编号的车票若干张、小椅子连成的火车厢、棋盘、棋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着音乐《火车开开》去森林小区
导入:小朋友们,森林小区要搬迁了!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火车开来了,(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我们赶快拿着火车票上车吧。这些是火车票,你们要按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一会列车员会检票的。
二、给小动物们搬家
1、森林小区到了,我们快下车吧。看,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横队迎接我们。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5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3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猪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5的小动物是谁?
三、给小动物搬家(集体活动)
我们一起给它们搬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猫住在第5层,从左边数第9间房子;
b.小兔住在第4层,从右边数第7间房子;
c.小猪住在第3层,从左边数第10间房子;
指导要点:幼儿能按照要求将小动物放到图片上。并能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动物的住处。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帮助森林小区的小动物们搬到了楼房,你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做我们开始做的游戏——乘火车吧。
音乐再次响起,小朋友们按数字找出自己的位置随音乐《火车开开》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2
设计背景
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对数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节数学教学活动课由此而来。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2、学会用序数词第几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3、在游戏中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教室。
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4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7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兔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6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狗住在第3层,从左边数第6间房子;
b.小猪住在第5层,从右边数第8间房子;
c.小猴住在第7层,从左边数第4间房子;
四、游戏乘火车
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现在我们一起个游戏乘火车.游戏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学中,我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哪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十几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知道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操作和交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难点】
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理解几十几的意义,掌握几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2捆10根、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他是按什么顺序说的?还可以怎样说?
这里最大的数是几?20后面还有很多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板书课题)
二、操作研究。
1.今天的学习中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你们愿意吗?数出23跟小棒,把它们摆在桌上,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
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比一比。(两位小朋友上台展示)
问:有什么不一样吗?你更喜欢哪一种?
比比看,谁摆的又对又清楚?(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说明:1捆是10根,2捆是20根,再添3根是二十三根。
提问:看着大屏幕,你能过说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23吗?
指名回答。
小结: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2个十,3根是3个一,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
现在老师请你拿出23根小棒,想想看怎样最快?
学生再次练习摆小棒。
2.刚才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按要求摆出指定的数,看谁摆得最清楚!
摆24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24?
摆29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29?
3.刚才我们已经摆出2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出示动画)
仔细观察,你又想到了什么?
说明:29根再添上一根是30根,这时,单根的小棒又满10根了,又可以捆成一捆,现在有几捆小棒,是几个十?
延伸: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四十九,五十九添上1呢?
指名回答。
4.谈话:小朋友说得非常棒,现在你能很清楚地摆出八十五根小棒吗?试试看!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现在请小朋友接着一个一个数到九十九。
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数,教师巡视。
下面请小朋友看着小棒一起来数一数。(集体数数)
下面我们不看小棒,谁能从八十五一个一个地数到九十九?
指名回答。
刚才小朋友已经摆出了九十九,想一想,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学生动手摆一摆,同桌讨论。
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99再添上1是100,这时,单根的小棒又满了10根了,又可以捆成一捆了。
现在有几捆小棒?是几个十?
10个十是一个百(板书)
现在你能10个10个地从10 数到100吗?
现集体数一数,再指名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小朋友们认识这些数了吗?
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吧!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数一数我们教师里有多少张桌子,有多少把椅子?
你有什么好办法,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有道理即可。
集体交流: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数出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还可以通过班级的人数知道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小朋友爱吃香蕉吗?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香蕉,仔细观察,你知道有多少根吗?
怎样数最简便?你会5个5个地数码?
学生数数。
那么我们能不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现在没有图了,你会数码?
从七十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
我们刚才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的)
你能2个2个地数吗?谁来试一试。
谁还能5个5个地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一桶羽毛球:你知道里面有多少个羽毛球吗?
出示第一张图片,提问:谁来说说这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出示第二张图片,提问:第二幅图里又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合起来是多少呢?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朋友们说得非常棒,老师准备了一些糖果送给大家,你知道这里有多少颗吗?
引导这么多的糖果,怎样数才会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生:每数10个就圈一圈。
请小朋友自己圈一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
指名回答。
6.猜猜看。
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今年多少岁?
根据学生的回答,说猜的结果是大了还是小了。
你们还想知道谁的年龄?小朋友们回家去了解一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今年各多少岁?
四、全科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数,想想看你还在哪里发现过这些数?
(指名交流)
小结: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课后,请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找一找我们身边哪儿还有这些数,请你告诉老师或者同学们。
活动反思:
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课件感受具体的事物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其中重点问题“‘33’的两个‘3’表示的意义一样吗?”让学生对数位的认识更多深入清楚。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5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
在教学100的读写时,先通过复习100的认识,再结合课件演示100的组成,接着通过计数器认识数位“百”,紧接着学习关于100的读写。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学生对100的认识由浅入深,对100的读写印象深刻,成功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
当然,在这节课上,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每个例题讲过后的紧跟练习不够多,练习内容也不够深入。课后作业没有给学生充分动笔的时间。另外,课堂提问面还不够广,有一些同学没有被问到,课堂生成的问题不够,也没有细致处理。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再细致些,再考虑全面些。争取进一步提问课堂效率,做好高效课堂。在教学100的读写时,先通过复习100的认识,再结合课件演示100的组成,接着通过计数器认识数位“百”,紧接着学习关于100的读写。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学生对100的认识由浅入深,对100的读写印象深刻,成功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
当然,在这节课上,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每个例题讲过后的紧跟练习不够多,练习内容也不够深入。课后作业没有给学生充分动笔的时间。另外,课堂提问面还不够广,有一些同学没有被问到,课堂生成的问题不够,也没有细致处理。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再细致些,再考虑全面些。争取进一步提问课堂效率,做好高效课堂。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4
这是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活动,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因此由儿歌导入,以情境故事进行引导幼儿认识序数1—10。并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使幼儿能够掌握序数词,会口述物体在序列中的正确位置。
活动目标:
1.认识序数,能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口述物体在序列中的正确位置。
3.通过活动,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10)、水果图片、小火车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什么1,棍子1,什么2,鸭子2,什么3,耳朵3,什么4,帆船4,什么5,钩钩5,什么6,大肚6,什么7,拐杖7,什么8,眼镜8,什么9,汽球9,什么10,1个棍子打棒球;
会数数的宝宝就是我。
2.认识序数1—10。
(1)师:果园里的小火车来啦!请数一数有几节车厢?(10节)你们是怎样数的?(从左向右)水果都要装上火车了,请你来把水果放在车厢里吧。
(2)苹果放在第几节车厢?(幼:第1节)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从左到右)那苹果放在1节车厢,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幼:数字1)依次提问:什么放在第几节车厢,用数字几表示。并利用箭头指示数数的'方向。
小结:像这种排列顺序的数,称为序数。
3.感知序数。
(1)师:水果被小火车拉到水果店,老板把水果整齐的放在架子上了,请你认真观察一下老板摆放的水果,你有什么发现?
(2)师:每排都有一个水果与其他几个不太一样,刚才小朋友都是从左向右数的,现在小箭头的方向变了,我们一起看箭头的方向,从右向左数,请你顺着箭头的方向数一数,苹果摆在第几个?依次请幼儿按从右向做的方向说说水果的排列。
小结:序数是有方向性的,方向发生改变,序数也会改变。
4.完成幼儿用书p7页作业,请幼儿从右至左的方向数一数,找到不同的那个水果把答案写在对应的( )里,自主完成练习。
活动延伸
指令游戏。
教师扮演火车头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唱: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出发了,火车火车我问你,你到哪里去,带着我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火车到站了,师问:我后面的第4个小朋友是谁,喊出他的名字。我前面的第3个小朋友是谁,请他跳一跳。
游戏反复进行3次,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变化自己的位置。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10 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学中,我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哪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案10-02
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案10-14
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案07-16
5以内的序数认识教案12-26
中班数学认识10以内的序数教案11-25
《认识5以内的序数》中班教案09-16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序数01-17
学习10以内的序数教案11-25
感知10以内的序数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