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中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有表情的复述故事大意。
2、知道遇事要多动脑筋,不骄傲,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3、知道不同水果的不同吃法。
活动准备:
1、小猴、小牛、小驴、喜鹊的头饰。
2、西瓜、香瓜、核桃梨等水果的图片。
3、《小猴吃瓜果》的六幅图片。
4、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请幼儿回答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颜色、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水果的吃法。
二、欣赏故事
1、教师出示小猴的头饰: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小猴子”他也喜欢吃瓜果,我们来听一听小猴子是怎样来吃瓜果的。
2、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欣赏《小猴吃瓜果》的故事。
3、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谁?”、“小猴子吃了那些瓜果?”、“小猴子是怎样吃瓜果的?”、“他为什么不听别人的劝告?”。
三、播放录音,熟悉故事。
1、教师播放《小猴吃瓜果》的故事,幼儿听故事
2、教师逐幅图的向幼儿讲解故事的内容,一边提问如“小猴子先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话”,“小猴子又遇到了谁?”、“他们又说了什么话?”,“小猴子是怎样做的?”可以让幼儿手拿头饰进行回答,也可以组知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3、可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故事复述。
4、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多次的出现错误?当遇到不会或是不明白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怎么做?能不能象小猴子那样做?引导幼儿总结出:遇事要多动脑筋,不骄傲,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故事表演:
幼儿互相帮助带好头饰,在老师布置好的果园里,一边听故事,一边表演。可提醒幼儿要把各种动物的对话说清楚。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在最近的自由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便是各种动物。他们喜欢聆听动物故事,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大家对动物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而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轻轻松松的学习数学,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活动的趣味性,我尝试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园里》。
活动目标:
1、巩固10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2、能对10以内数量比多少,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数字卡、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比一比(练习10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1、引导看图:图上是哪里?(动物园)
2、数一数共有几种动物?每种动物有几个?把数量记在心里。
3、幼儿根据每种动物的数量举相应的数字卡,共同验证。
小结:原来每种的数量我们可以用数字卡片来表示。
二、 学习与操作:“多还是少”(学习比较多少)
1、动物园里哪种动物最多?(猴子)
2、马的数量是多少?
3、马比谁多?比谁少?了解多少具有相对性。
小结:马比大象多,又比猴子少,和不一样的动物比,结果也不一样。
三、 操作比较:(进一步感知比多少)
1、请你们去给大象、鸵鸟、山羊、猴子比一比,在多的动物下面打个勾。
2、你发现哪个动物多?哪个动物少呢?
小结:原来,多和少不是一定的。要看它和谁比,就像鸵鸟和大象比,鸵鸟多。但是,鸵鸟和山羊比,鸵鸟又少了。
四、 游戏活动“找个朋友比一比”(巩固练习比多少)
1、每人拿数字卡,边说唱边找朋友比多少:“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数量多的站起来,数量少的请蹲下。”
2、数次以后,幼儿说说游戏中为什么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和谁比多了,和谁比少了,进一步体会多和少是比出来的。
<<<12>>>
3、幼儿交换数字卡后再游戏,巩固多和少的相对性。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选材符合幼儿当下的兴趣。
整个活动都围绕着动物展开,针对不同的动物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导入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导入的环节中,孩子们先看清楚动物园里的动物数量后,默默地记在了心里,然后通过举数字卡片的小游戏来验证自己数的数量是否正确,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不足之处:
1、幼儿的操作材料缺乏适宜性。
首先,人手一份数字卡片在第一环节操作好后,没有适合的位置摆放。孩子们纷纷将卡片推至桌子中间,导致成套卡片混乱,当进行第四环节前,孩子们还需要抽出一定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卡片,使整个活动现场出现争抢、混乱的现象。
改进措施:
将1——10数字卡片采用插排的形式分发给每位幼儿,这样幼儿在使用好卡片后,将10个数字从小到大插好,这样就会出现活动争抢混乱的.现象,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
其次,操作比较环节中动物园图片不便于现场观察比较。因为活动中只有一张大动物园图呈现在黑板上,当孩子们要操作“比一比”记录表时,需要时不时的观察动物园图片中不同动物的数量,这样的材料从活动现场来看是不便捷的。
改进措施:
将动物园图片成列在比一比记录表的下面做成一份操作材料,这样孩子们在上面记录比较动物多少的时候,可以直接参照下方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数量,同时,也便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手口一致数数得出总数后进行比较。
2、讲评环节,追求操作结果。
在每位孩子操作好记录表后,我追求孩子们的操作结果,看到有不正确的地方就一句话带过“这张好像不对了,哪里不对了。为什么?”随后,就急匆匆地进行了小结。
改进措施:
让幼儿发现问题,然后一起解决,说明理由。并且,多请几名正确的孩子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选择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让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述来激发他们的思考,真正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中班教案 篇3
预设目标:根据颜色进行分类,在唱数基础上手口一致的点数。投放材料:一大三小四只碗(碗的颜色与塑料熊相同)大碗放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塑料大熊、小熊各一个。
操作方法:
1、幼儿左手扶大碗边缘,右手伸出拇指和食指,做好两指抓捏的预备动作。将红色大熊和小熊一次拿一放到小碗里,边拿边点数:“1只、2只、2只红色熊。”
2、从大碗中取出蓝色大熊和小熊放到小碗里,边拿边点数:“1只、2只、2只蓝色熊。”
3、从大碗中取出黄色大熊和小熊放到小碗里,边拿边点数:“1只、2只、2只黄色熊。”最后,依次将小碗里的塑料熊放回大碗里。
观察要点:
1、幼儿将塑料熊放到小碗里的时候,能否手口一致进行点数。
2、能否按颜色将大小熊分别放到两个小碗里。
指导策略:
层次一:幼儿学习按颜色分类。
层次二:幼儿在分颜色的同时,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你来到了益智区玩起了大熊和小熊的游戏。看到那么多可爱的熊,你开心极了。你这只看看,那只默默。每只小熊都是那么的漂亮,让你爱不释手。要开始熊宝宝找熊妈妈了,首先你把不同颜色的熊妈妈一字排开,边排你的嘴里还说道:“黄色的熊妈妈、红色的熊妈妈和粉色的熊妈妈。”你妈熊妈妈们排的整整齐齐就像我们排早操队伍一样。把熊妈妈们排好队后,紧接着你就开始帮熊宝宝们找熊妈妈。黄色的熊宝宝找黄色的熊妈妈;红色的熊宝宝找红色的.熊妈妈;粉色的熊宝宝找粉色的熊妈妈。不一会儿,你就帮熊宝宝们找到了它们的熊妈妈。
行为分析:
在整个帮熊宝宝找熊妈妈的游戏过程中,你很认真也很专注 ,很顺利的就帮熊宝宝们找到了各自的熊妈妈。玩好后,你也把熊宝宝和熊妈妈们送回了家。夏夏,你真棒!
跟进调整:
小班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特别是这样的数学操作,玩了一两遍后就渐渐的失去了兴趣。怎样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吸引幼儿的目光,在材料上可以色彩鲜艳一些,在操作性上可以简单有趣一些,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数学操作更有趣味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同伴分享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磁带。
活动过程
一、揭题引趣:
1、歌曲“李小多”
师:李小多把大的果果分给张小弟,小的留给他自己,真懂事。
2、观察课件
提问:小老鼠也有一个苹果,猜一猜,他会怎么分果果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小老鼠分果果》这个故事吧!
二、观察画面(课件)理解内容。
(一)小老鼠和小青蛙
提问小老鼠在推大红果回家的时候龅搅寺榉唱κ撬帮助了它趺窗镏他的。小青蛙看到这又红又大的.苹果,想不想吃?你从哪里看出来得?你做个想吃的动作。可是小老鼠给他了吗?
:小老鼠说了声谢谢,但是没有舍的把苹果给他吃,推着大苹果走了。
(二)小老鼠和小乌龟
小老鼠说了什么话向小乌龟表示感谢的?小乌龟想不想吃大苹果呢?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可是小老鼠这次依然没有分给乌龟吃,但是这次他有点不好意思了,为什么?
(三)小老鼠和小鼹鼠
小鼹鼠是用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的?这一次,他会不会把苹果分给小鼹鼠吃呢?
故事讲到这里,小老鼠始终没有和帮助它的朋友分享它的苹果,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
(四)续编故事结尾
你们都认为他是一只小气,自私的老鼠,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1、提问为什么它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
2、既然这么孤单,他会怎么做呢?
三、联系实际生活
你有没有和你的朋友、家人一起分享过呢?
你们和朋友一起分享图书,分享食物,玩具,感觉怎么样?
:原来分享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好的东西,要互相分享,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延伸:出示几个苹果,今天我们帮助了小老鼠也让我们一起分享大苹果吧。可是这么多小朋友,只有这几个苹果该怎么办呢?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7-18
中班教案(经典)11-06
(经典)中班教案09-02
(精选)中班教案09-15
中班教案(精选)10-13
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9-04
[精选]中班教案08-25
中班教案[精选]08-22
【经典】中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