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31 19:42:1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必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必备)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教案《牛奶营养好》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情景化的活动中,自然萌发感谢奶牛的情感并感受泥工制作的乐趣,了解奶牛的特征以及牛奶对人们的益处,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牛奶营养好》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奶牛的特征以及牛奶对人们的益处;

  2、在情景化的活动中,自然萌发感谢奶牛的情感并感受泥工制作的乐趣。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了解奶牛和奶制品的特点。

  知道为什么要感谢奶牛,自然萌发对奶牛的谢意。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已积累有关牛奶的经验,并自带两种奶制品;

  2、幼儿情景表演准备,录像准备,“奶牛妈妈”角色准备;

  3、黑色橡皮泥,奶牛图片、垫板刀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情景表演“蒙牛酸酸乳”广告片)

  2、“酸酸甜甜”的是什么?你们还喝过什么牛奶?

  3、讨论:这些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观看录像,走近奶牛;

  1、观看第一遍录像,提问:

  (1)奶牛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了解奶牛身上的花纹以及硕大的乳房等主要特征)

  (2)你还看到了什么?(知道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

  2、观看第二遍录像,提问:

  1)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

  (2)你想对奶牛说什么?(激发幼儿自然萌发对奶牛的谢意)

  3、讨论:草、奶牛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教育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交流讨论,营养美味的奶制品;

  1、今天,小朋友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奶制品,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个别介绍自己带来的奶制品。)。

  2、集体互相交流自带奶制品的种类、包装、味道等。

  小结:奶制品种类多、包装精美、味道好,它们中都含有牛奶的成分,小朋友们都很爱吃。(再次激发幼儿对奶牛的感谢之情。)

  (四)欢快体验,亲亲“奶牛妈妈”;

  1、“哞,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与小朋友亲切交流)

  2、“你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喝奶?牛奶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幼儿与奶牛妈妈交流牛奶对人们的益处。)

  小结:牛奶中含有对人身体有益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钙质,它几乎含有所有的营养物质,吃酸奶还有助于消化,提高免疫力。

  3、多吃奶长得高、身体棒,我们应该感谢谁呀?(幼儿谢谢奶牛,与“奶牛妈妈”亲切拥抱。)

  4、泥工《给奶牛穿新衣》,表达对奶牛的热爱之情。幼儿用团、压、搓橡皮泥的技能给奶牛身上装饰花纹。

  (五)延伸活动,共享美味。

  师幼共同品尝好吃的奶制品,表达对奶牛的谢意。

  活动评析及反思: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们更是和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和动物为伍,对动物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这个活动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幼儿探索的对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前的自主搜集资料、积累有关经验;活动中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以及活动后的经验拓展和提升,较好地体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整个活动也体现了幼儿自主构建的全过程。活动进行得比较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蒙牛酸酸奶”和“奶牛妈妈”的动漫形象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活动中气氛活跃,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活动中还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对离日常生活较远的奶牛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较好的突破了重难点的教学。幼儿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对奶牛的特征以及牛奶的来源、种类、味道、作用等进行主动地探索和交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被情景引发出来的为什么,激发了幼儿热爱和感谢奶牛的情感!

  其次,整个活动较好地实现了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伴随着活动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进行。当孩子们知道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一头奶牛一天能产三十斤奶,够一个小朋友喝两个月;看到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牛奶制品琳琅满目;了解到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时,他们都由衷地发出“哇――”和“啧啧――”的赞叹声,自然而然地萌生了对奶牛的谢意。当“奶牛妈妈”出现时,孩子们的拥抱和亲吻将这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活动最后,大家互相打开奶制品包装袋,分享自带奶制品,互助、合作和分享的良好社会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此外,在活动中还注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幼儿畅所欲言,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有关经验的积累、丰富的材料准备、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孩子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整个活动尊重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社会、健康、艺术等领域内容互相渗透,寓教育于轻松愉悦之中。幼儿在丰富自身生活经验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了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也提高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例如在交流讨论的环节时,座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交流面,材料的摆放也给幼儿的互动带来不便,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注意细节部分的考虑,为幼儿的学习提供合理的活动空间。

大班教案 篇2

  一、主题来源

  阳春三月,春意浓浓,世界万物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慢慢苏醒过来。饭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后操场的草坪上找春天,当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讨论着自己的发现时,徐季超小朋友拿着一片小小的羽毛来到我身边,用他稚嫩的声音问道:“赵老师,这是什么鸟身上的羽毛呀?”

  旁边围观的孩子都抢着说:“我知道,是燕子身上的。”“不对,是麻雀身上的”……这时候,徐季超又抬起头来问:“赵老师。是不是有人用枪打了小鸟后,小鸟的羽毛才会掉下来的?”看到孩子们这么关注这片轻轻的羽毛,而且还想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构想,就是让孩子们去了解鸟、发现鸟的秘密,从而去关注鸟、爱护鸟。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鸟”的主题活动。

  (分析: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特别关注,从而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质疑。那么碰到这种问题时,成人应给予相应的关注,让孩子的联想得以实践,让孩子的疑惑得以解决,这样孩子的这种瞬间产生的好奇心的火花才不会熄灭,并且会生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二、调查已有经验

  为了了解孩子对鸟的已有认识,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孩子们说说“我知道的鸟的名称”,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鸟的名字,当苏开明小朋友说到“雕”时,胡陈超马上说出他自己的意见:“我知道,雕就是老鹰。”这个观点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争论,有的说:“雕和老鹰的名字不一样,所以雕不是老鹰。”

  有的说:“雕和老鹰长得一样,所以雕就是老鹰”……争论不休中,有的孩子为了证实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就走上来问我:“赵老师,雕到底是不是老鹰?”

  我故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今天小朋友问了这个问题非常好,回家以后你们就去找这方面的资料,看看到底谁说得对。”于是,我们首先就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终于获得了答案,原来雕不是老鹰,但是它们是同一科的,都是猛禽类。

  (分析:由于孩子的知识经验不丰富,容易混淆事物,所以对事情就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发争论。但是我觉得这些争论正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导火索,有了争论就有质疑,有了质疑就会产生问题,重要的是老师如何点拨这根导火索,如何让孩子的争论变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三、收集资料、交流介绍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很多鸟的资料,有图书、图片、识字卡、鸟的羽毛以及实物鸟等等。

  一天,张心仪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蝴蝶图片,她向大家介绍说:“我带的鸟的名字叫蝴蝶。”这时,翁少航听到了马上站起来说:“不对不对,蝴蝶不是鸟。”其他孩子也争论起来,我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蝴蝶是鸟,一派认为蝴蝶不是鸟。我们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聪明的王若愚小朋友把手举的高高的:“我知道,是‘蝴蝶是不是鸟’的问题。”经过我的提点后,孩子们的问题产生了,而且学会了概括和提炼。以后,他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去深入探究。徐季超带来了他观察后的发现:“我发现蝴蝶有触角,小鸟没有的。”赵君磊带来了他姐姐的一本生物书介绍说:“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小鸟是从鸟妈妈生的蛋里出来的。”由此,我们得出了结论:蝴蝶不是鸟。

  又一天早晨,贡弈桢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图书,他向大家介绍说:“有的鸟是不会飞的,企鹅就不会飞。”汪凯迪觉得很奇怪,马上问:“为什么企鹅不会飞呀?”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后来,贡弈桢把他带来的图书和同伴一起分享后才发现,原来企鹅的翅膀已经退化了,所以不会飞了。发现了鸟的这个秘密后,季雨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我看到动物园里的孔雀也不会飞,是不是有很多鸟不会飞呀?”根据这些问题,孩子们乐次不疲地去寻找着、探究着。

  (分析:孩子们在接受同伴信息的同时自己也在反馈、思考,在和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就会产生疑惑、发现问题,只要成人稍加点拨,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另外,孩子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去关注它、想办法解决它,那么,孩子才会保持长久的提问习惯,也会更深入、更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参观、采访

  孩子对一些图片资料上的鸟是不满足的。因此,我们就带孩子去实地参观了我们镇上唯一的一个鸟店。一来到鸟店,我们就被淹没在一片叽叽喳喳、百鸟争鸣的鸟的海洋里。孩子们满怀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新奇,恨不得伸手去摸一摸、抱一抱。他们拉着鸟店里的老爷爷,争相提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王若愚:老爷爷,那只绿色羽毛的鸟是鹦鹉吗?它会说什么话呀?

  胥冰清:老爷爷,这只长长尾巴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翁少航:老爷爷,那种红色羽毛、一点点大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徐嘉浩:老爷爷,这些鸟喜不喜欢吃饭?

  赵君磊:老爷爷,这些小鸟关在一起要不要打架的呀?

  汪凯迪:这些小鸟的嘴巴很尖,会不会咬我们的手指呀?

  季雨:这些小鸟要不要经常洗澡的?

  徐燕:老爷爷,这些鸟食都是些什么东西呀?

  ……

  一次次的提问,在老爷爷一次次耐心地解答中获得满足。于是,孩子们知道了很多鸟的名字:娇凤、鹦鹉、八哥、芙蓉;他们也知道了要经常清洗鸟笼,经常给小鸟清理羽毛;他们还知道了那些小鸟喜欢热闹,喜欢和同伴住在一起……

  (分析:环境是培养孩子问题意识的源泉。孩子们在环境中感受、体验、发现和思考。因此,我们应多带孩子进行实地观察和采访,在自己的发现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五、喂养鸽子和娇凤鸟

  参观过鸟店后的一天,王若愚小朋友带来了一只鸽子,徐季超小朋友带来了一只漂亮的娇凤鸟。教室里多了两只活生生的小鸟后,孩子们可喜欢了,一有时间就去看小鸟,和小鸟说话、聊天,还把自己的饼干和饭菜省给小鸟吃。在喂养小鸟的过程中,我经常听到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也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季雨:鸽子怎么经常在叫,是不是肚子饿了?

  赵卿如:鸽子最喜欢吃我带来的米,它要吃很多米的。

  赵铮:鸽子好象很不开心,经常走来走去,是不是口渴了?

  汪致远:我发现鸽子要吃很多东西,娇凤鸟吃得少,是不是鸽子肚子大呀?

  汪凯迪:为什么娇凤鸟不喜欢吃米、喝水?

  翁少航:为什么小鸟不要吃我的饼干呀?

  大约喂养了两周后,周一的早晨,我刚进教室,几个孩子就来告诉我,娇凤鸟死了,很多孩子都陷入悲痛中,他们都来问我:“赵老师,小鸟怎么会死的呀?它为什么会死呀?”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很多孩子说出了他们的猜想:

  汪凯迪:我们礼拜天在家没有给它喂食,是不是饿死的?

  胡陈超:是不是我们两天没有给它喝水,渴死的?

  季雨:是不是我们小朋友太吵,把小鸟吵死了?

  苏开明:是我们没有问养鸟的爷爷怎么养小鸟,我们不会养,所以小鸟才会死的。

  徐志程:是不是我们两天没来,小鸟很孤单,寂寞死的呀?

  ……

  孩子们伤怀的话语深深地震动着我,他们对这只相处了两个星期的小鸟充满着感情。后来,他们都建议把小鸟埋在地下,种点花陪伴小鸟,让小鸟不再孤单。

  (分析:孩子们特别喜欢小动物,而且特别喜欢亲手去喂养小动物。在喂养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往往就会把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动物联系起来,于是,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成为他们日后探索的东西。老师应多让孩子观察实践,多倾听孩子的问题,寻找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让孩子的问题真正成为其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六、宣传爱鸟、保护鸟

  在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鸟对大自然和人们的好处,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他们自发地组成了爱鸟小分队:有的做起了鸟窝,准备放到大树上让小鸟住进来;有的画起了宣传画,准备向大家介绍怎样爱护小鸟;有的在设计保护鸟类的标语,准备贴到树上、大街上,让大家一起行动;有的做起了宣传小旗……在这些行动中,孩子们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动手做鸟窝前,季雨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鸟窝用什么材料做?”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有的说用铁皮做,有的说用铅丝做,有的说用纸盒做,根据孩子的能力,我们就选择用纸盒做。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包装盒。在做的过程中,汪凯迪、赵铮又发现了新问题:“小鸟从哪里进去?小鸟怎么透气?”于是,他们又想到了为鸟窝开门和窗,而且开出了各种形状的门窗。做好了鸟窝,孩子们正想挂到树上去,却发现正下着雨,徐志程着急地说:“赵老师,这些鸟窝要被雨淋湿的,要烂掉的,怎么办呀?”

  又一个新问题产生了:“怎样才能让小鸟的家不淋湿?”孩子们又开始动起了小脑筋。

  徐季超说:“在鸟窝上撑一把小伞。”

  汪凯迪说:“把鸟窝放在密密的树叶下就不淋湿了。”

  汪致远说:“在鸟窝上套塑料袋,雨就进不去了。”……

  (分析:一个个问题在孩子的探索中产生,又在孩子的探索中得以解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出了新的问题,又有了新的探究行为。其实,孩子一直在重复这样的过程,这种重复将激励孩子更主动地去提出问题,更深入地去发现、探究……)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在本活动中,幼儿将初步感知溶解现象,了解哪些物品能溶解,哪些物品不能溶解。

  二、活动准备

  糖、盐、菊花晶、奶粉、洗衣粉等;花生、小石子、沙子、扣子等;记录卡;透明玻璃杯、筷子。

  三、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教师出示糖、小石子,请幼儿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后会怎么样?

  2、幼儿猜想。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二)试一试

  1、引导幼儿把糖、石子依次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糖放到水里不见了,石子还在水里)。

  2、问题:糖到哪里去了?

  (1)引导幼儿把糖放进凉开水里,溶解后用筷子尝一尝。

  结论:糖跑到水里了。(或糖溶化在水里了)。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三)猜一猜,试一试

  1、教师把其它物品发给幼儿,请幼儿猜一猜,把它们放进水里后会怎么样,并把自己的猜想写在记录卡上。

  2、试一试,自己的猜想对吗?你发现了什么?

  3、请幼儿把试验结果写在记录卡上。

  (四)说一说

  1、教师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应用获取的知识经验讨论,盐为什么会越来越轻,棉花为什么会越来越重。

  2、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讨论,把盐和棉花放进水里试一试。

  附:故事:小马过河

  在清清的小河边,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老马经常驼着东西从河这边运到河对岸,小马经常晒晒太阳,撒着欢儿地跑,他们快乐地生活着。

  小马一天天地长大了,老马却一天天地变老了。这一天,老马对小马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我当然愿意。”小马高兴地说道。“你把这袋盐运到河对岸的'牛伯伯家吧!路上要小心哟!”老马叮嘱道。小马驼着这袋盐很快过了河,上了岸才感觉背上的一袋盐怎么变得越来越轻了。来到牛伯伯家,小马不好意思地说:“牛伯伯,我来的时候驼的是一袋盐,不知怎么回事,现在只剩下半袋盐了。”牛伯伯说:“没关系,请你把这半袋棉花驼回去交给你妈妈。”小马驼着半袋棉花欢快地跑着,过了河,上了岸,小马觉得背上的棉花越来越重了。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要求】

  1.通过玩大积木,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4.发展幼儿平衡协调能力。

  5.让幼儿尝试着进行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来搭积木。

  【活动准备】

  每人两块大积木(形状各一)、音乐磁带、录音机、花若干盆放于场地一边,小红旗2面、水桶8个、盛满水的大盆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边听音乐边分散玩积木。

  师:我们每人都有两块大积木,大积木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幼儿尝试练习)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单脚站立在积木上,间隔跳,几个小朋友合作将积木拼起来走、跳等)

  2.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传送大积木。

  幼儿把大积木放在场地中间,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纵队。

  听老师口令“开始”,排头幼儿将大积木传给身后的幼儿,一个传一个,看哪个小组传得快。

  4.游戏“给花浇水”。

  场地布置:

  OOOOO|……小……|小

  OOOOO||

  OOOOO|……河……|花

  OOOOO||

  师:(1)前面有一条河,小朋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

  (幼:用大积木搭座桥)

  (2)请四组幼儿搭四座小桥,比一比哪一组的桥搭得好。

  (幼:积木间隔着摆放)

  (3)请小朋友试着过小桥。

  (幼儿尝试练习)

  (4)小朋友过桥的时候身体向前不要摇晃,脚踩稳在积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两侧保持身体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们要给河对岸的小花浇水,第一个幼儿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个桶过小桥,跑到花面前给花浇水,再拎空桶回来,把桶传给第二个幼儿,再以此类推。

  (游戏玩2次,给获胜方一面小红旗)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游戏情况,表扬动作正确、拎着水桶顺利过河的幼儿。

  2.放松活动:放“划船歌”的录音,幼儿把大积木当成小船,坐在“船”上边唱边表演划船动作,活动结束。

  小百科:积木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固体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装饰着字母或图画,容许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进行建筑活动积木有各种样式,可开发儿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种动物等。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身边的事、物都很感兴趣,什么事情都想知道。在将近国庆节之时,幼儿周围也陆续出现了有关"国庆节"的事物,如,电视广告、商场广告、布置等等,幼儿也朦胧的知道"国庆节"快来了,那是祖国的节日。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我决定利用这次机会,让幼儿对自己的祖国有所认识。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水平,我设计了《祖国之最》这个内容,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活动前,我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引起幼儿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感情,充分感受国庆节的快乐、自豪。

  目 标:

  1、围绕话题谈论,能用连贯的语句谈论自己所知道的"祖国之最"。

  2、能专心的倾听别人说话,相互补充。

  3、通过对"祖国之最"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 点:

  了解"祖国之最"的含义,并通过认识一些"祖国之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 点:

  正确理解"祖国之最"的含义,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知道的"祖国之最"。

  准 备:

  1、中国地图2、有代表性的标志或小图片,如:天安门广场、长城、大熊猫等。

  3、实物投影仪、纸条、器皿、五角星.

  过 程:

  1、出示地图导入。

  出示地图问"小朋友们看黑板上挂的是什么呢?"

  2、小结引出游戏。

  3、进入游戏。

  (1)、开始第一环节

  (2)、第一环节结束,数星星进入第二环节。

  (3)、数星鼓励,进入第三环节。

  4、数星结束游戏。

  5、总结延伸。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很好地考虑教学的内容、过程和学生的个体需要,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意识地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做出选择,并且,对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次课较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其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选择,自主决定。让学生去选择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信任。信任,就是最好的尊重。

  二、关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时,难点在于收集完信息之后,不会进行选择和整理,另外有些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的信息始终充斥着课堂,浪费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本节课为了避免这两个问题的发生。老师先来收集相关信息,并分成若干信息卡片,暗示学生信息分类,同时要求学生甄别与课文关系紧密的信息,这就做到信息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

  三、关于学生对语言积累。

  我们常说,厚积薄发,没有深厚的语言及文化积累,薄发就勉为其难了,于是本节课着重语言积累,如理解“辽阔”这一个词,并不是让学生查词典,把它的意思生搬硬拉的让学生理解,而是使词语润物细无声地扎根于让学生的心。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资料悟,进而让学生想,最后让学生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学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大班教案 篇6

  一、 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预防感冒知识。

  2、学习擦鼻涕的正确方法。

  3、回忆感冒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小白兔、小刺猬、小青蛙手偶或图片各一份。

  2、动听优美的背景音乐。

  3、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回忆以前感冒时候去医院打针、吃药的情景。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欣赏童话故事《感冒的快乐小兔》

  1。孩子们,你们知道这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吗?小兔生什么病了?出现了什么症状啊?

  2。小青蛙、小刺猬去看他的时候,小白兔为什么不见他们。

  3。朋友们用什么方法关心小兔的`。

  2、通过谈话,归纳感冒的主要症状。

  1。你感冒过吗?你感冒出现了哪些症状?有什么感觉?

  2。感冒了你们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咙干痛、头痛等,身体非常不舒服。

  3、师生共同讨论感冒的原因。

  1。人为什么会感冒?

  2。感冒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谈一谈感冒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3。有鼻涕怎么办啊?(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搽鼻涕的方法:用干净的餐巾纸或是手帕捏住一只鼻孔,擤鼻涕,在捏住另一只鼻孔擤鼻涕。。

  4。师生小结:当我们受凉或是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时要及时看医生,按时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等。

  4、幼儿简单了解预防感冒的知识。

  1。感冒时身体舒服吗?我们怎么预感冒呢?

  2。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3。幼儿讲述预防感冒的方法和措施 ,教师记录在表格上。

  4。师生共同小结:经常锻炼身体可以预防感冒,在天气变冷或变热时要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和生病人接触,还可以多吃大蒜,喝板蓝根冲剂,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5、带领幼儿到户外游戏,锻炼身体。

大班教案 篇7

  主题由来: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蚊、蝇开始孳生。班上出现蚊、蝇时,孩子们便急忙叫老师拿苍蝇拍打它们。但孩子对苍蝇和蚊子区分的不是很清楚,有时明明是苍蝇落在地上,孩子们总喊“老师,有蚊子!”而且他们还常常到我这里来给我看他们身上被蚊子咬的包。他们总是问我老师,它们为什么这么脏、这么坏?为什么咬我们?怎么咬?我们怎么都不知道?……根据孩子们的好奇心,并结合季节,我们与孩子共同开展了消灭蚊蝇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壁报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家园合作

  资源利用

  1、观察、了解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能区分它们。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现对蚊蝇的憎恶。

  3、通过消灭蚊蝇,初步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苍蝇和蚊子都长什么样?

  蚊子为什么要叮我们,苍蝇叮不叮人?

  它们小时候长什么样?

  1、主题背景墙:活动中逐渐创设“苍蝇”、“蚊子”在哪里?背景墙。

  2、信息栏:请家长根据主题,帮助寻找相关资料和图片,利用泡沫板展示出来。

  3、作品展台:利用玩具柜、窗台展示幼儿作品。

  图书区:增加幼儿昆虫介绍的.书籍和有关蚊蝇的故事磁带。

  益智区:增添有关的拼图、镶嵌玩具。

  电脑区:相关介绍蚊蝇的一些软件资料和游戏。

  利用楼道墙面向家长展示主题活动网络图。

  出示本主题的教育目标及主要内容。

  提出家园合作建议。

  环境:教室、院子、公园、社区、家里等一切有蚊蝇的地方。

  幼儿园资料室相关资料;家长收集的资料或图片。

  故事:《小红脸上的包》、《他问什么肚子疼》

  谜语:“蚊子”、“苍蝇”

  电脑软件:蚊蝇的习性特征介绍

  图片:蚊蝇外形特征图片

  实物:自制蚊蝇标本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火车舞,能跟着音乐协调地做小跑步动作

  2、迁移文学、美术活动中角色出厂的顺序并通过观察、模仿初步掌握"火车舞"的邀请方法。

  3、知道通过邀请,火车会越来越长,人会越来越多,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共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认识过火车,知道火车头与车厢的形状及关系。

  活动过程:

  一、由美术作品导入,。引起幼儿对"火车舞"兴趣。

  二、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启发幼儿探索开火车和火车跑的动作。

  三、鼓励幼儿集体听音乐学双手环绕及小跑步动作。

  四、引导幼儿学跳邀请舞"火车舞"。

  1、教师扮火车头,邀请一名幼儿跳火车舞。

  2、引导幼儿按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根据图片顺序,教师带幼儿跳邀请物"火车舞",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邀请和变更火车头的方法。

  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火车舞",体验与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六、带幼儿听乐曲《旅行列车波尔卡》玩开火车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07-20

《绳子》大班教案12-11

《动物》大班教案12-12

《转动》大班教案12-14

《春天》大班教案12-15

《微笑》大班教案12-15

大班《春》教案12-28

大班《弹簧》教案12-08

《牙齿》大班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