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外婆家。
2、激发幼儿对外婆家的喜爱之情。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外婆家的相关视频;红、黄、蓝三色笔。
活动过程1、教师用与幼儿聊天的方式,引出话题。
◆休息天有没有上外婆家去?
◆外婆家有哪些好看又好玩的地方呢?
结合外婆家的相关视频进行讨论。
2、出示范例图,告知幼儿怎样涂色。
"小弟弟不认识外婆家的路,妈妈告诉他,你只要将小路上的石头涂上颜色,就知道外婆家在哪儿了。"3、教师演示握笔和涂色的方法。
4、幼儿用红、黄、蓝三色笔涂小路上的石头。
5、教师观察幼儿握笔和在规定范围内涂色的情况,对部分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6、涂色完毕,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提问:
"你们帮小弟弟找到外婆家了吗?"7、幼儿相互观看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社会《外婆辛苦了》活动时,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认识外婆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外婆在哪里工作、干些什么(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小班后期孩子完整语言有待培养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还增设了小朋友与外婆“通电话”的游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积极主动的自主选择制作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因孩子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我在准备制作材料时,应有层次上的要求。幼儿能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外婆对孩子的爱,了解到外婆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外婆的喜爱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发,还需依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组织实施此次活动前首先对原教材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这首儿歌简单、易懂、情景性强,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表演,因此活动目标定位在:在朗诵、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能用多种方法大胆表现儿歌。另外为了让儿歌更有结束感,对原儿歌又进行了修改,在儿歌的最后又加了一句"美丽的春天来到了!"
在新授儿歌的过程中,我始终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努力使幼儿达到"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理解地学"的目的。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 享受说儿歌的乐趣。
2.能使用身体语言表达儿歌内容。
3.能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制作的'花、草、青蛙、小鸟、蜜蜂头饰。
2.春天的背景图及活动的教具。
3.花、草、青蛙、小鸟、蜜蜂的家各一个。
4.小魔棍一根
[活动过程]
一、 幼儿欣赏图片说:"春姑娘帮老师请来许多她的好朋
友,请你们看看都有谁?"(花儿、小鸟、小草、蜜蜂)
二、 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内容并学说儿歌。
1."春姑娘送给我一根小魔辊,它的本领可大了,只要
先说一句魔语,再轻轻一点,就会变出神奇的东西。如果老师用魔棍点一下花儿、草儿、青蛙、小鸟,他们会怎样呢?"允许幼儿充分想象后,边说魔语"花儿笑"边点击并揭开花心,露出笑眯眯的花儿。
请幼儿说魔语用同样的方法揭开另一朵花心。
2."如果用魔棍点击草儿呢?请注意听老师说的是什么魔
语?草儿怎样了?"幼儿想象后老师边说"草儿摇"边自己在后面晃动小草。请幼儿说魔语点击小草。
3."小青蛙着急了说:'快用给我点一下吧!我想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幼儿充分想象后,老师边说'青蛙跳'边自后面扯动青蛙,使青蛙跳起来"。请幼儿尝试。
4."小鸟也要试一试,请你们猜猜我说的是什么魔语?"幼儿猜后,教师边用唇语说出"小鸟叫"边扯动小鸟。请幼儿说魔语并尝试。
5."有一位小客人说,必须先说魔语,才会出来。是谁呢?"老师边说"蜜蜂嗡嗡唱歌谣。"边出示蜜蜂。请幼儿尝试。
三、 老师重新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朗诵儿歌(魔语),鼓励幼儿加上相应的、不同的动作。
四、 请幼儿表演儿歌。
1.老师手持"魔棍"扮演春姑娘,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带上自己喜欢的头饰分别站在"自己的家"里,随着老师的魔棍,分组边说儿歌边进行表演。
2.以春姑娘请好孩子表演的方法,请幼儿在最后加一句"美丽的春天来到了",请所有的幼儿都跑出来跳起来一起说。
3.可请幼儿互换头饰边说儿歌边表演。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提供相应的图片及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煎鸡蛋的过程,了解鸡蛋从液态到固态的变化。
2、尝试在黑色底板纸上用棉签、水粉等材料表现煎鸡蛋的形态。
3、在看、闻、尝、做的过程中享受煎鸡蛋带来的愉悦,体验成就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鸡蛋在锅里变化的'过程,并能用水粉棉签画表现煎鸡蛋的形态。
难点:在绘画过程中能够较好控制棉签,表现煎鸡蛋的形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生鸡蛋是液态的;有过棉签水粉画的经验。
2、物质准备: 食品材料:生鸡蛋3-4只,电磁炉一只,不粘锅勺一套,牙签若干。 操作材料:黑色底板纸,黄白水粉颜料,棉签。 摄像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回忆吃鸡蛋的经验,引起幼儿兴趣。
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吃过鸡蛋吗?你吃的鸡蛋是怎么做的?(各种做法)
你们知道煎鸡蛋是怎么做的吗?我们来请陈老师做给我们看看吧!
二、观察教师煎鸡蛋的过程,发现鸡蛋在锅中的变化。
幼儿通过视频观察煎鸡蛋的过程,通过看、听、闻、说的方式了解鸡蛋受热过程中的变化,感受煎鸡蛋的颜色及外形特点。
三、棉签水粉画“煎鸡蛋”(背景音乐)
1、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并尝试画荷包蛋的方法。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用棉签绕圈涂画的方法。
2、请幼儿做小厨师用棉签水粉画的方法来“做”煎鸡蛋。
3、展示,小结。
4、请幼儿品尝煎好的鸡蛋。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的很温馨,富有生活气息,和幼儿平时的生活结合的很紧密。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被调动了情绪,怀着很高的兴致进行绘画,画的快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向老师申请再做一个“煎鸡蛋”。艺术活动的开展就是这样,要让每一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从而丰富美的情趣。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许多会滚动、会转动的物体。它们给幼儿带来了惊喜,令幼儿着迷、遐想。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和玩耍的欲望,我设计了《骨碌碌玩具店》活动。此活动以参观骨碌碌玩具店各个展区为主线,让幼儿尽情地玩各种滚动玩具,并在游戏中认识各种滚动玩具,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的乐趣。活动中,通过创设参观玩具店、汽车轨道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想象和趣味中玩滚动玩具,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推推乐”、“兜兜乐”“大家乐”等游戏,让幼儿在玩滚动玩具的过程中体验挑战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探索简单的科学道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滚动的玩具,乐意玩滚动的玩具。
2.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体验玩滚动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搜集一些圆形、圆柱形的自制玩具。
2.球、玩具车、彩虹伞、羽毛球拍、布、音乐、录音等。
活动过程:
1.骑车入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呀!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家“骨碌玩具店”,你们想不想去。骑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一辆跟着一辆走。准备好了吗?出发……(幼儿每人一辆小车一个跟着一个)
师:我们开车来的真快!“骨碌碌玩具店”到了,我们把停到停车场,来到老师身边来,我们走路快还是骑车来的快,为什么?
幼:因为车上有轮子,它会骨碌碌,就能很快的带我来。
2.创设情境,乐意玩滚动玩具
(1)快乐“车吧”,自主玩车。
师:“骨碌碌玩具店”漂亮吗?(听录音1)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骨碌碌玩具店。今天我们骨碌碌玩具店免费让你们来玩。小朋友们要遵守玩具店的规则,不能弄坏玩具,不能大声说话,玩完后的`玩具要把它们送回家,能做到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吧!看这是什么?(车吧:放有各式各样的车)
师:看这里还有车道呢?(三组车道:s路、十字路、上坡路)怎么玩?谁来玩一玩?小朋友们可以选一辆自己喜欢的小车玩。
师:我们要做文明小司机,排排队不推也不挤。
幼:幼儿自主玩(可放轻音乐)。
提问式小结:
师:小朋友们车能够骨碌碌吗?哪里骨碌碌?(教师启发引领幼儿回答。)
(2)创意玩具,自由玩耍。
师:“骨碌碌玩具店”还有许多好玩的,把车送回家,我们接着参观!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
幼:好多玩具。(快乐吧:各种自制的能够转动的玩具。)
师:这些玩具是骨碌碌玩具店特有的,别的商店可没有呀!小朋友们,你们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你们来试试他们能够骨碌碌吗?
师:小朋友可以交换玩一玩?
师:还能让他怎样骨碌碌?
小结:圆形圆柱形的都能够骨碌碌。
(3)骨碌骨碌“球”吧,大家一起乐
师:请宝宝们把玩具送回家,我们接着参观,还有更好玩的等我们呢!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什么?
幼:这里是球。
师:想办法让球骨碌碌,自己去玩一玩,试一试吧!
3.快乐游戏,巩固提高
(1)游戏:推推乐
师:和小球骨碌碌真好玩,我好想和球做游戏呀!
师:你们看羽毛球拍怎样和小球做游戏?来让我一起推推乐(出示羽毛球拍)。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精选]小班教案10-24
小班教案[经典]11-08
小班教案07-20
(经典)小班的教案10-26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经典】02-20
小班教案(经典)03-11
小班的教案09-11
[经典]小班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