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光和热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光和热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和热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小手的作用。
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初步仿编。活动准备:幼儿用小手做事的相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出示自己的手,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看,这是我的手,我有一双手,我的这双手能做许多事情,你们的小手会做事吗?你们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说说。
2、教师小结。
二、理解学习儿歌。
1、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一双手,他的小手也很能干,我们来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么事情。谁来说说?(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画,说说小手做的事情。)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有首好听的儿歌说的就是能干的小手,名字叫小小手,我们一起来听听。
3、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
4、学习朗读儿歌。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6、创编儿歌。
(1)我们小朋友的`小手还会干什么呢?
(2)我们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也编到儿歌里去好吗?
(3)请能力强的幼儿来仿编儿歌。
三、保护小手。
1、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那小朋友知道怎样保护它吗?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光和热的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自己
2、学会用最真实的文字刻画自己
3、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最真实的文字刻画自己
2、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爱自己
三、教学过程
(一)写作基础知识
首先,简介自己的基本情况。用简短、清楚的语言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在哪里上学写出来,使人对你印象深刻,语言要活泼,写法灵活多样,突出自己的特点。
其次,描写自己的外貌特点。外貌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外貌有特点的人往往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外貌之前,可以先照照镜子,认真观察一下自己的容貌、身材特征,也可以问一问父母或同桌对自己外貌的描述,然后加以整理。描写外貌要抓住特点,就是从五官容貌、身高、体重、穿着打扮等几方面挑选最有特点的来写,不要不分轻重主次,什么都写;而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一点儿,这样给人的印象一定深刻得多。
然后,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或特长,优点或缺点。习作中要写一写自己的性格。有很多词语可以形容自己的性格,比如,活泼开朗,天真无邪、勇敢无畏、稳沉、大方……而只有这些词语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具体小故事来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是自我介绍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一两个小故事来展示自己爱读书、爱下围棋、爱打乒乓球、爱唱歌跳舞、爱绘画书法、爱弹琴、爱小制作、爱玩电脑等方面的爱好或特长。也可写写自己的优点或缺点。人无完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是啊,习作中既可以展示自己的优点,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缺点。
最后,结尾时可以来个画龙点睛,写一两句精彩的语言来总结自己。
(二)范文赏析
我的自画像
我的姓名:潘高威。我的年龄:今年11岁了,在水南小学三(1)班读书。
我的外号:“潘老头”。我的性格:活泼、可爱的`阳光男孩。我的爱好:写字、读书、看书、写作文……不过我的最爱是写作文。我的作文为什么写的篇幅长,好词好句又用的多呢?因为我课外书读得多,看的多,家里还有一书架的书呢!
就拿去年暑假来说吧:有一天,我硬要拉着爸爸去新华书店买三年级的《小学语文同步阅读》。回到家里,我早已口干舌燥了,可顾不上什么西瓜,迫不及待地脱了外衣,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我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好快乐啊!我看书看得这么入迷,难怪爸爸和妈妈封我为“书痴”!
就是因为我把书中的好词佳句都记住了,写作文时把他们用进去,才写的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时候,妈妈为了我作文写的好,辛辛苦苦地找来了李芬老师教我学作文。我也不负众望,每次李老师都表扬我字写得好,作文篇幅又长。可我却想:我不能骄傲,加油!
讲了我的优点,该数数缺点了:调皮捣蛋、喜欢买零食、一上课“多动症”就会复发、那双小手怎么也举不高……我真想改掉这些坏毛病,做个乖小孩。
这就是我,活泼开朗的我。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那就赶快来浙江省,缙云县水南小学三(1)班找我吧。
(三)课堂练笔
介绍你自己。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自我介绍的方法,能够真实自信地展现自己,把自己的外貌写下来。
(五)课后作业
将修改后的作文重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光和热的教案3
设计思路:
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平时幼儿总会饶有兴趣地谈论有关水的话题。为此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为一体的关于水的探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持续的探究,并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表现。
活动目标:
1、倾听不同的水声,乐于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2、培养对水声强弱、水流快慢变化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产生进一步的欲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录像片段。
2、水粉、棉签、彩笔。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最近,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水的事情,你们能用耳朵听辨出水的声音吗?你们听到的水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2、讨论表现形式
(1)观看录像,启发幼儿边听边自由模仿。
(2)想像水是怎样说话、唱歌、飞跑或跳舞的。
(3)讨论怎样将水声变成图画。如:“滴答滴答”可画成一个个或一串串小点;“沙沙沙沙”可画成一根根细细的直线或斜线;“哗哗哗哗”可用点和线画成一片;“轰隆轰隆”可用连续不断的波浪和螺旋图案表现;大瀑布像纺纱织布,可大片大片地往下涂画。
3、边听赏边表现
(1)反复播放录像,启发幼儿自由选择色纸和作画工具,边听赏边作画。
(2)引导幼儿倾听、想像,并尝试变换不同的工具,借助点、线、面的组合和颜色的配合,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3)鼓励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相互欣赏、交流、学习。
4、欣赏感受
(1)重播录像,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自己的画面上寻找这几种水声。
(2)相互欣赏一些有创意的作品,可以是整幅画面,也可以是局部。教师可对部分作品提出建议,如:当几种颜色调和出现脏的颜色时,可适当用一些相似的'浅色或白色覆盖;当画面比较单调时,可增加色块等。
(3)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水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模样?有没有更美丽的(如游泳池中的水、喷泉等)?水是不是都是美丽的(如污水、洪水泛滥等)?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能用点、线、面的组合,表现自己不同水声的感受。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产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在活动中我做了示范,使幼儿在自由作画的时候被框住了。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比较激动,导致整个课堂氛围比较混乱,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
【光和热的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教案音乐教案05-31
艺术教案中班教案01-08
元日教案 《元日》教案优秀09-08
拼音a教案大班教案参考06-08
小班教案起床啦教案11-17
7的分解教案大班教案09-03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教案幼儿园音乐教案10-25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线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