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分钟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分钟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分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新字新词。
2、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
1、出示时钟,找出一分钟,数一数,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干什么呢?这一分钟会影响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课。
3、板书课题:“《一分钟》”。
4、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追着汽车跑?
5、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读准音:
翘舌音:钟、迟; 后鼻音:零; 鼻音:闹; 轻声:欠“呵欠”。
多音字:背---(背书包)---(后背)。
找出识字规律。
*熟字加偏旁:钟、零、闹、迟、悔。
*熟字换偏旁:快---决, 诲---悔。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三、指导写字:
1、看清部件与笔画。“包”里的部分要注意。
2、“迟”字里面的“尺”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3、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的匀称、美观。
四、初读课文,了解图意。一分钟教学设计|一分钟精品教学设计
1、自由读课文,了解两幅图的大意。
2、说图意。(元元在追汽车,可是汽车开走了。)
3、老师对元元说:“你迟到了”。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理解时间的意义及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测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流利。
2、听老师读课文,谈谈自己了解了什么?
3、讨论以下问题:
*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元元面对绿灯和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
三、回答问题,朗读课文。
(1)*闹钟响时,元元打了个呵欠,翻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此时元元是什么情况?懒----勤快)。该用什么语气读。(懒洋洋的口气)
*齐读第一自然段。
元元看到绿灯与远去的汽车时,为什么叹气,他想到了什么?(怕迟到)
此时的'元元还会想到什么?(自由畅想)
该用什么语气读第2、3自然段。(焦急、后悔)
(2)继续讨论以下的问题:
*后悔的元元怎么办?
*到了学校的元元面临什么情况?元元是怎样的表现?(学校已经上课了。)
四、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晚)一分钟 (迟)20分钟
要早起
一分钟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一分钟》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描写的是二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本课教学设计以读为主,通过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在愉快的请境中学习语文,培养语感,进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体会到“分秒必争”。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1、音乐磁带、生字卡片(闹钟形)、小黑板。
2、小实验:
⑴ 数一数:
一分钟我的'心脏跳了几下?
⑵ 试一试:
一分钟我能读几个学过的生字?
⑶ 比一比:
一分钟我能拍几下皮球?
⑷ 想一想:
一分钟我还能做些什么?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刚才的课前准备正好用了一分钟,一分钟过得可真快呀!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做了几个有关一分钟的小实验,谁来说说你的实验结果。
(注意表扬完成较好的学生。)
二、游戏活动,愉快识字
1、这短短一分钟,小朋友们做的事真不少。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一分钟认识的生字最多?
2、出示小黑板,红色标出生字及拼音:
闹钟 丁零零 哈欠 迟到 叹气 决定 后悔
要求:
自个儿说说你认识哪个生字宝宝,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认识它的?
3、(一分钟的轻快音乐。)学生自主识字。
4、指名反馈,评选出数名“识字大王”。
反馈时注意正音,同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各种方法认识生字。
5、认读巩固生字,并引导学生按识字方法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6、(出示无拼音词语。)认读词语:
⑴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认读词语,特别指导朗读“丁零零”、“哈欠”,注意轻声。
⑵ 读好“叹气”、“后悔”,体会词意。
三、谈话揭题,书写指导
1、一分钟的确很短,一眨眼就过去了,但通过刚才的一分钟识字游戏,我们深深体会到一分钟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鲁兵叔叔写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2、读课题。
3、书写“钟”:
⑴ “钟”是生字,我们不仅要记住它,还要写好它。看看“我会写”中的“钟”,你们发现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反馈:左窄右宽、悬针竖等。)
⑵ 师范写,生手书空。
⑶ 生书写,师指导。
4、书写“哈”、“叹”:
⑴ 再读读其余7个字,你们发现哪几个字和“钟”一样,也是左右结构?
⑵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这两个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口”字旁书写特点。)
⑶ 生书写──前后桌当小老师互评,打“”。
四、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后请生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师随机板书。)
2、生自由练读,并标小节序号。
3、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要求正确、通顺。
五、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听,丁零零,闹钟响了,该起床了,可元元呢?
(出示第一小节第二句。)
⑴ 读一读。
⑵ 想一想元元为什么不准时起床?
(随机指导朗读,读出侥幸、无所谓等语气。)
⑶ 演一演。
2、齐读第一小节。
3、再多睡一分钟,真的不可能会迟到吗?瞧(出示插图),可当元元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老师、同学、元元三个角度来描述图意。)
4、根据生反馈情况随机学习第二句描写元元的话和指导朗读第三句李老师的话。
5、随机出示第五小节第二句:
⑴ 读一读。
⑵ 想一想:
这时候,元元又会怎么想呢?
(随机指导朗读,读出后悔、懊恼、羞愧等不同语气。)
⑶ 演一演。
⑷ 首尾两句话对比朗读。
6、齐读第五小节。
六、结课
唉,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耽误了学习,元元后悔极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故事,帮元元把这丢失的20分钟找回来,好吗?
一分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珍惜每一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难点: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丢失的一分钟。
能理解一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一分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四张大桌子呈一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一空场地空场地材料准备:故事PPT一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一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一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一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二、第一次讲故事——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一分钟(一)讨论一分钟的重要性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一个放在楼下,一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显示的时间不一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零一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一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一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一样(不一样)。在金爷爷看来,一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一分钟爷爷浇好一盆花;转热一杯牛奶;削好一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二)体验一分钟的任务1)一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一分钟,感受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重点提问:一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一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一次体验活动在老师规定的一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要求:可以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数一数。等一会来告诉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重点提问:
你在一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二次体验重点提问:
(1)还是一分钟,和刚才的一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一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一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一步感知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一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小结:原来,一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三、第二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一)讨论金爷爷"失踪"的一分钟1、观看ppt:一楼的钟——八点二楼的钟——八点零一三楼的钟——八点零二(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2、重点提问:(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一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一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一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二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一分钟时间,那当他到二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一分钟。到三楼的时候又多了一分钟。爷爷少掉的一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二)联系生活,进一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重点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像老师这样希望时间停下来的事情吗?(鼓励孩子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小结: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的。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了。
四、活动的延伸我们一起学习看钟,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象金爷爷一样,做一个爱惜时间的人。
活动反思: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旁白者""画外音",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提供幼儿探索的材料、提供环境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学习的条件,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2、精彩的绘本和巧妙的ppt制作让孩子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
3、在一分钟时间内,提供各种适合大班孩子经验和能力的操作材料充分让孩子动起来,活起来,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一分钟教案 篇4
给别人快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一分钟就能做到。也许你会不屑一顾:“一分钟?能做什么?”不要小看一分钟,生活就是由无数个一分钟组成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一分钟能做很多事。一句祝福,一个微笑,一声赞美……一分钟真的具有让别人快乐起来的魔力。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拥有“有魔法的一分钟”的魔法师,包括我们的孩子。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
2.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大钟,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门卫爷爷不快乐(打开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不快乐的门卫爷爷。)
师:门卫爷爷怎么了?
幼:不开心,很难过……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爷爷在叹气;爷爷的眉头拧在一起;爷爷的头发乱七八糟,看来心情很坏……
二、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是多久。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可是,一分钟后门卫爷爷露出了笑脸。奇怪,这一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门卫爷爷变得快乐了呢?
幼:爷爷到超市买了很多吃的东西;有小鸟为他唱歌……
师:一分钟是多久呢?
幼:一会儿。
幼:妈妈说秒针走一圈,挺长的吧。
2.体验一分钟。
①第一次体验。孩子看大钟体验一分钟。
②第二次体验。孩子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如,有的孩子走了三十步;有的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等等。)
③小结: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钟。
①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为:然然边给门卫爷爷敲背边为他唱歌,门卫爷爷快乐地笑了。
②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些事能让爷爷快乐起来?
③小结:一分钟能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小事!这太神奇了,简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钟!真的那么神奇吗?请大家试一试。
三、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钟”
1.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快乐?
2.幼儿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让同伴和教师在短短的时间里快乐起来。
活动后记:
“有魔法的一分钟”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没有想到,我竟成了“快乐”的第一受益者。不时有孩子从我身边走过:“李老师,你真漂亮!”“李老师,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帮助吗?”“李老师,这是我的爱心卡片,我把它送给你,因为你也有一颗爱心!”……整个上午,所有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大家很默契,每做一件“让别人快乐的事”就会产生这样的对话:“你快乐吗?”“快乐!”“我也很快乐!”我想起一句话,“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也会留下余香!”接着,快乐开始走向家庭。不时听到家长激动的反映――“早餐时,孩子为我剥了一个鸡蛋。”“昨晚,孩子又为我敲背,又为我揉肩,还问我快乐吗!”“我家孩子总在说‘快乐’,我倒真被他说快乐了!”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分钟!由此,我想到一分钟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魔力,它能减轻焦虑和压力,让孩子的内心平和宁静,使孩子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快乐、健康的生活观。例如:
一分钟教师:每天可让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钟教师,也许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一分钟认字:每天只要花一分钟认字,日积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钟床头小幽默:睡前一个小笑话,能使孩子带着快乐进入梦乡。一分钟问题:当孩子生气要伸出拳头的时候,引导他用一分钟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拳头,怎样才能让我不生气?”
一分钟勇气:遇到困难时,用一分钟让自己安静一下:“没关系,我还有其他办法吗?”
一分钟忘记:也许同伴之间会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给自己一分钟,忘记不愉快!
一分钟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刚、共、定、经”,整体音节“元、已”。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洗、汽、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钢一刚。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氵、先、尺、辶、口、又、中、钅、冈、刂”等字拼字。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7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洗”字左边是“氵”,右边是“先”;“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共”的第六笔“点”,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叹”是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
2、学生自主练写。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我认为本课的着重点是识字,应该在课堂上突出字的教学重点。识字本来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接受比较被动,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生字,并培养识字兴趣呢,在听完其他老师优质课观摩评比小语赛后,给我的一点启示,我把它运用到这一课的教学中,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学的步骤。
讨论识字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比我预想的要精彩许多,孩子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孩子们的思维开拓了,课堂气氛很活泼。有的孩子下了课还一直追着我说自己想出来的识字方法。真正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让学生动笔写字之前,我设计了一个观察田字格生字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先不要动笔去写,而是先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格位置,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经过观察交流,学生在动笔去写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沉稳。
这节课和我的预设有些出入,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很大,但有些地方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正,比如要注重加大孩子的词语积累,鼓励孩子的创新思维,观察田字格的生字时,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的业务还很不成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各位老师多指正,帮我改进。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一分钟01-08
一分钟的优秀教案03-08
魔法一分钟教案反思11-04
【精选】一分钟教案4篇04-28
一分钟教案范文六篇05-17
有关一分钟教案3篇05-16
【实用】一分钟教案四篇05-20
一分钟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5-17
关于一分钟教案范文八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