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8-24 01:19:1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四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不小心把几种不一样的东西混在一起。为了能让幼儿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了此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己发现方法。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尝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体会成功的喜悦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并学会用标记记录。

  2、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3、发展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带分离的物品若干如:花生肉和花生皮、米粉和赤豆,菜籽和黄豆、回形针和纽扣、小铁球和塑料球、玻璃球和跳跳球、糖和小石子等。

  2、工具:塑料筐,筷子,勺子、杯子、碗、磁铁、筛子、水等。

  3、视频仪、记录表、记号笔。

  四、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花生肉和花生皮)“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开来?”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记录表)老师用简单的标记把幼儿的分离方法记录在表。

  (自评:此环节设计的问题,能让幼儿大胆想像,有效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用标记记录的方法,符合了“做中学”的.科学原则,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并学会用标记记录。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发展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的能力。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分离花生肉和花生皮)

  1、老师介绍几种特殊的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尝试各种分离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记录结果,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一种分离方法,并说说原因。

  (自评:幼儿能使用各种工具大胆验证方法,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几种待分离的物品,让幼儿逐一认识。

  2、幼儿分组讨论本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由组长记录下来。

  3、幼儿再次尝试、验证。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并做好记录。

  4、请每组的一名幼儿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并说出最成功方法的原因。

  5、老师小结。

  (自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了用筛子分离物品,不仅完成任务,而且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引导幼儿探讨区别生熟鸡蛋的方法。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找找生活中利用分离原理发明出来的物品。 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并学会用标记记录。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发展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的能力。

  六、活动评析:

  该活动中的操作材料贴近幼儿生活,唯幼儿所熟悉,较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在“试一试”活动中启发和鼓励了幼儿大胆地自由尝试,找出多种分离各种混合物的方法。在“比一比”活动中,加大了探索的难度,不但要将混合物分离,而且要找出该混合物的最快、最好的方法。此次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图意对加法算式含义的讨论,让幼儿了解5以内加法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分析图意,并能根据图意列式。

  准备:

  1、船不同颜色衣服的宇航员,大小、形状不同的宇宙飞船。

  2、写有5以内加法的算式的钥匙。

  3、5以内数字若干。

  重点:

  了解图意对加法算式含义、了解5以内加法的实际意义。

  难点:

  仔细观察、分析图意,并能根据图意列式。

  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出示飞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宇宙飞船)

  2、宇宙飞船能上太空,让幼儿观察宇宙飞船上有几个宇航员,再让幼儿观察有几个宇航员在太空采标本,文友而一共有几个宇航员在太空,请幼儿列式计算。

  3、让幼儿观察宇航员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在进行列式计算。

  4、出示图片太空上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宇宙飞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意,在进行列式。

  5、小结:看懂图意,不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

  二、游戏:为宇宙飞船找钥匙

  1、出示钥匙引导幼儿观察

  2、讨论:怎样为飞船找钥匙。

  3、幼儿游戏

  三:延伸活动

  送宇航员回宇宙飞船。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区分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2、能指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复合方位。

  准备:

  1、9个格子的塑料地垫每组一块;幼儿画的脚印卡每组5-6个,富有动感的音乐。

  2、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7面<找找画画>,8种颜色的水彩笔。

  过程:

  一、我会分左右

  1、我说你做,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如,举起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肩膀,碰碰你的左耳朵。

  2、我说你猜。教师描述一物体的方位,幼儿根据教师的指示判断,寻找。如一物长得长长方方的,它在电脑显示器的右边,请你说说它是什么?

  二、自制跳舞毯:

  1、教师出示一块9个格子的塑料地垫和若干脚印卡。这是一块跳舞毯,脚印贴在哪,就表示脚要跳到哪里。

  2、以中心格为准,将脚印卡依次放在中心格的上,下,左,右。请幼儿快速反应并说出“脚印”都贴在哪个位置。

  3、将脚印卡依次贴在中心格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请幼儿说出以上复合主位。

  4、幼儿分组在跳舞毯贴脚印卡,边贴边说出脚印卡放置的方位。

  5、幼儿分组尝试自制的跳舞毯,一幼儿喊口令,另一幼儿跳到相应的位置上,其他幼儿做裁判,看看有没有按指令跳到相应的位置上。

  6、播放动感音乐,教师喊指令,让幼儿跳到相应的位置。

  三、幼儿作业

  1、找找画画请幼儿翻到活动材料《数学》第17面《找找画画》,根椐画面上的提示,给小花涂颜色。

  2、以红色小花为中心,说说其他颜色的.小花在红色小花的什么方位。

  3、请幼儿仔细听提示语

  教师说:请找到第一排第一幅图,找到红花上面的花,并用黄色水彩笔做好标记(在画上点上黄色,先不涂色)。

  4、幼儿听指令依次完成后,再完整涂色。

  四、结束部分

  完成的幼儿互相说说在什么方位涂了什么颜色。

  课后反思:

  选定科学活动《上下左右跳起来》课后,就开始写教案。我自己认为对大班孩子来说:区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是一个难点。所以我把课的目标定为:

  1、以自我为中心区分上下、左右。

  2、通过游戏,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复合方位。

  活动过程分三步走:

  一、我会分左右。主要是和幼儿一起复习上下,左右,我觉得只有孩子们分得清上下,左右,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为了让幼儿感兴趣,我把它分为:我说你做和我问你答两个小点,让幼儿在小游戏中复习上下,左右。通过复习,孩子们都能清楚地分辨上下,左右。

  二、学习区分左上等复合方位。通过给森林里的小动物搬家的游戏,让幼儿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位。孩子们都很愿意帮助小动物,通过这个游戏既让幼儿学习了复合方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又培养了幼儿的助人之心。

  三、游戏:跳舞毯。请幼儿站在跳舞毯的中间,听指令跳到相应的格子中。

  游戏分三步:

  第一次游戏是老师当指挥官,幼儿听指挥跳格子;

  第二次游戏是请能干的幼儿当指挥官,让指挥官请自己的好朋友来跳格子;

  第三次是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角色游戏。通过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跳起来,进一步学习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体验游戏的快乐。

  整堂课上下来,我觉得流程还算顺利,孩子们也都很投入,在前两个环节,孩子们都说的很好,就是到了跳舞毯游戏时,有几个孩子有点分不清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复合方位,但经过我和其他孩子的提醒,他们能马上改过来。

  不足:

  1、在第二环节中,搬家游戏后,还应加一个幼儿练习的环节,这样的话,可能在第三环节游戏时,效果会更好些。

  2、跳舞毯游戏中,当指挥官的孩子会直接从右边报到左上,这样,有的孩子就有点混淆,这说明游戏之前我的讲解不太清楚,孩子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总之,课是上好了,但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自己反思,只有不断反思,才会有进步!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准备:

  实体青蛙一只 蝌蚪若干只 找好的小区鱼池内有很多蝌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绘画记录现在蝌蚪的'样子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见的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把它现在的样子记住然后我们把小蝌蚪放养在小区的鱼池里下周我们在去看蝌蚪有没有变化好吗

  1、小朋友画蝌蚪。

  2、一起去观察小区的小鱼池内的蝌蚪。

  (四)、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一周后小蝌蚪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延伸:每隔一周会安排一次去小鱼池观察蝌蚪的变化并且记录。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0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11-05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7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02-16

(合集)大班科学教案10-31

大班科学教案[精]10-31

(精)大班科学教案11-01

大班科学教案《花》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