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27 20:27:5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3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设计理念

教师、学生与文本互动对话促成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认读“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12个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课前准备

  师:制作幻灯片;生:询问大人,查一查资料(关于蔬菜、庄稼、水果,在一般情况下,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笑”

  (通过师生相互送微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孩子们,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老师,现在我是怎样的表情?(教师做笑的表情),是啊,因为你们个个坐得端正,我很高兴,所以把微笑送给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把微笑送给老师呀?(愿意)笑一个给老师看一看。(生笑),你们太可爱了。

  2、孩子们,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笑了,你们笑了,连石榴也笑了。读课题:15石榴笑了(A注意读准翘舌音和轻声音节;找准关键词读:什么笑了?石榴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质疑“笑”

  (教学生学会质疑的良好习惯)

  1、我们都说,聪明的孩子们最喜欢提问题了,读了课题,聪明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吗?

  (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过渡:简直太棒了,下子就提这么多的问题,表扬他。其实呀,这些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里等着我们呢,请孩子们打开P110去读课文,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2、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谁字音)

  3、因为大家读书很大声,生字宝宝也笑了,竟跑到了屏幕上,,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幻灯片1(读生字词,读准字音)全体读---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体会“笑”

  (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师生互动对话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强化语感。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并生成发展。)

  过渡:请你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一幅图,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你的发现。(相机抽生回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抽一生读---师指导按节奏读全体读)

  出示幻灯片2 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树上∕挂满了石榴。

  出示幻灯片3 换词练习:树上挂满了石榴。还可以这样说:树上结满了石榴。

  2、你明白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理解‘笑’—成熟的意思”

  3、出示幻灯片4: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仿说句子:我一进教室,就拿书出来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聪明的力力很认真地听了妈妈的话,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全体读第二自然段)

  2、问:力力是怎样想的?

  3、抽一生回答(石榴什么时候笑呢?我逗逗它,它会不会笑呢?)

  4、谁能读出问号的语气来?(相机抽两生读---全体读)

  5、力力想了哪些办法来逗石榴笑的?结果石榴笑了吗?(相机板书:力力 逗 不笑)

  6、分男女读(男当力力,女当石榴)

  7、从刚才的朗读,你认为力力是个怎样的孩子?(幼稚可爱的孩子)

  8、指导朗读(出示幻灯片5)读出幼稚可爱的孩子。(重读“唱歌”“跳舞”“讲笑话”“还是不笑”)

  A、抽生读;B、全体读

  过渡:这时力力没有其他办法,好心的秋风姐姐来帮忙了?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范读,你发现了什么?(请你认真倾听教师读“呼”后面的破折号,注意长句的停顿)

  2、相机抽两生回答亲读(呼----呼---呼秋风来了;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嘴。)

  3、抽生读----1、2大组读第一句,3、4大组读第二句。

  4、教师又范读(请你一边听,一边观察教师的表情,说说教师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5、抽一生回答(用高兴、兴奋的心情读)

  6、因为我喜欢力力,感谢秋风姐姐,石榴笑了,我也就笑了,我看看,你笑了吗?(个个笑得多灿烂呀)请你们也用高兴的语气又面带微笑来读读这一段。

  7、全体朗读

  8、理解“秋风来了”---秋天到了。(相机板书秋风 来笑了)

  9、文中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好像人在笑一样,你认为是哪个词?(咧),请做“咧开嘴”的动作。

  10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风来了,石榴为什么会笑呢?(因为石榴是在秋天成熟的,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听到了秋风吹的声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听到还些声音?(生说)

  11、课间操(全体起立,边说做动作)

  五、知识拓展,升华“笑”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良好课外求知的习惯。)

  1、在课前我们提出了不懂的问题,通过一节课的读书学习,现在你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出示(出示幻灯片6)

  A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石榴为什么要笑?

  B在一般情况下,蔬菜、庄稼、水果,在什么时候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样儿的?

  (相机告诉学生,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东西通过催熟,冷藏,成熟期已不受季节限制了。)

  2、全体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性政/lw/Index.html>论文的特点。

  2.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3.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学习重难点

  文艺性政/lw/Index.html>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

  学习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次教师加以理论上的指导了解文艺性政/lw/Index.html>论文的特点。以此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板书课题及作者。)

  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

  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2)

  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三、合作学习

  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

  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安排:

  投影、生字卡、录音。

  板书安排:24.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花木兰 花将军

  胜利归乡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填空。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 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 初读指导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 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 指名分节读课文。

  (3) 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 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 指名读。

  2. 口头填空。

  花木兰 ( )。

  3. 小结。

  4. 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背第一段。

  二. 精读训练

  1. 理解第二段。

  (1) 自读。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

  (2) 读后交流。

  理解"文书""征兵""年老多病"。

  (3) 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以看出她怎么样?

  (4) 指导朗读。

  2. 理解第三段。

  (1) 观察图一。

  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道她英勇善战。

  (2) 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读后交流。

  (4) 指导读第一句。

  (5) 指名读第二句。

  理解"赫赫战功"。

  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女英雄",结尾又说她是"花将军"。

  (6) 指导读第二句。

  (7) 指导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征 病 幼 男 胜 利

  四.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词语。

  2. 背诵第一、二、三段。

  二. 精读课文

  理解第四段

  1. 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 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 读后交流。

  4. 指导朗读、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脱 穿 将 勇

  四. 作业

  抄写字词。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1-0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2-2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1-30

小学语文教案11-2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24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10

小学语文咏柳教案07-24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7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01-11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