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10-20 02:01:35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社会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小班社会教案模板合集9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的意义。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

  物质准备: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献物品的统计表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片了解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的生活,激起幼儿援助的爱好和热情。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主动与长辈和同伴分享食物。

  2.幼儿初步掌握“请您吃…….”并能主动的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猴分桃子挂图,猴子的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小猴图片,香蕉食物每人一个。小鸡、松鼠、兔子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1)师:有一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看看他会是谁?小侯家有5口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小猴。这天小猴摘了许多的桃子,他想分给大家,小朋友你猜猜,小猴会把桃子分给谁?

  (2)师:你们想了这么多,那小猴在家里会分给谁呢?小猴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爷爷会对小猴说什么呢?

  (3)师:宝宝们真聪明,小猴对爷爷说:“爷爷,请您吃桃子。”爷爷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宝宝们你们猜猜,小猴又把桃子分给谁呢?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对小猴说了什么呢?依次出示奶奶爸爸妈妈。

  (4)小猴还想吧桃子分给她的好朋友,可是小猴现在有事,去不了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她把桃子送给他的好朋友好吗?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你想送给谁就把桃子放在她的小筐里,我们开始吧。

  二、小猴把桃子分给了大家,大家都很开心,你帮助了小猴,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放音乐)

  三、实践

  (1)宝宝们真棒,小猴为了感谢你们,他请你们吃香蕉,小猴说:“请您吃香蕉.”我们应该说什么呀?

  (2)宝宝们真不错,我们的小手是干净的,那宝宝们就把手里的香蕉剥了皮,送给客人老师吧,那我们应该对客人说什么呢?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以一个故事贯穿始终,游戏性强,幼儿参与的部分较多,所以整个活动幼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动中,回答问题活跃、积极、课堂纪律良好。

  在以后的活动那个中应充分体现幼儿为主,让幼儿脑、手都动起来,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只起引导所用。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具有同伴有困难要主动想办法帮助的意识。

  2、简单了解摔伤、高处取物、自己接水喝时怎样解决问题。

  3、粗浅懂得帮助同伴、保护自己。

  重点、难点:

  简单了解摔伤、高处取物、自己接水喝时怎样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情境图片、根据情境创编短故事、情境表演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三个遇到困难的孩子》,引题。

  1、边看图边讲述:“蓝帽子”喜欢运动,又一次因为鞋带松了,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受伤了,他大声问:谁来帮帮我呀?“绿衣服”喜欢玩玩具,他看见柜子上放着一个地球仪,想要仔细看一看,可是柜子有点高够不着,他大声问:谁来帮帮我呀?“小辫子”姑娘第一天上幼儿园,口渴了想喝水,可是饮水机有蓝色和红色两个接水龙头,她不知道怎么办,大声问:谁来帮帮我呀?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里三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他们的.困难是什么?(看图引导,个别讲述,大家倾听)

  二、分析、理解故事

  1、看图一:“蓝帽子”摔倒受伤。问: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帮助他呢?

  (1)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想到的办法。

  (2)引导幼儿根据想到的办法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2、看图二:“绿衣服“高处取物。问:个子矮取不到想要的东西怎么办?

  (1)引导幼儿说说怎样变高;知道自己借助凳子变高拿东西时要有大人在旁边保护才行。

  (2)引导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3、看图三:“小辫子”姑娘想接水喝。问:喝热水应该使用哪个龙头?万一水很烫怎么办?

  (1)引导幼儿说出:小班小朋友饮水机上喝水,要主动请老师帮忙,不能自己拧开水龙头,会烫伤。

  (2)引导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三、活动小结

  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告诉别人;身边的小伙伴遇到困难了要想办法帮助他,但是有危险的事情要请大人帮忙才行,小朋友们要知道保护自己。

  四、延伸任务

  1、在幼儿园看故事情境图,讲讲小朋友想到的解决困难的办法。

  2、回家请父母讲讲帮助别人的故事。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喜欢包糖果的欲望,感受包糖。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纸质的"糖果纸"若干;纸团、橡皮泥、绳子、吸管若干

  2、事先准备好一盘糖果,用手巾盖着。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电话铃响:"喂!您好!是山羊妈妈呀,哦!好的,我一定帮忙。"原来是山羊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它店里的糖果卖完了,要我们小朋友帮忙做一些糖果,送去给山羊妈妈。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糖果包装。

  (二)尝试操作

  1、"老师这儿有一些糖纸、糖果、绳子、吸管,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果包装起来,谁先来试试看?"请一至二位幼儿示范,其余小朋友仔细看,他们是怎么包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包的?"(把糖果用吸管穿起来,再用糖纸包起来,就是一颗棒棒糖了。)"还有谁包得和他不一样?试试看。"(请另一幼儿示范)小朋友,他又是怎么包的呢?"(把糖果放在糖纸的中间,然后在上面用绳子一拧,就像一颗扎了辫子一样。)

  2、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助山羊妈妈吧!(幼儿进入糖果店)

  (三)结束活动电话铃再次响起,"山羊妈妈,糖果包好了,我们这就给您送去!"10:05-10:15盥洗

  【活动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的宝宝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当他们去别人家做客,往往不知该怎么做。本次活动以去小兔家做客的游戏情景,通过幼儿在看小动物是怎么做的,间接的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做客礼仪。

  活动准备:

  纸造型(小兔的房子),小鸡的手偶

  活动目标:

  1、学说短句:“**,你好”、“**,我喜欢你”。

  2、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积极的应答态度与人交往。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说短句:“**,你好”、“**,我喜欢你”。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积极的应答态度与人交往。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情景

  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座“小房子”,

  师:你们看森林里新出现了一座小房子,你们猜,这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是小兔的家)

  师:我们看到这个门上贴着谁了?对了这是小兔的家,你们听出现了什么声音(插入敲门声)

  二、出示动物

  师扮演小兔子:这是谁在敲门呢?(出示小鸡)

  小鸡:小兔子你好,

  师扮演兔子:小鸡真有礼貌,我喜欢你(带领幼儿说小鸡我喜欢你)抱一抱

  2.又有敲门声响起了,这次是小羊

  小羊;小兔子你好(带领幼儿一起说)

  小兔;小羊,我喜欢你(带领幼儿一起说)抱一抱

  3.又来了一个小动物,这次是小猫眯呢,

  小猫:小兔子你好(引导幼儿说小兔你好)

  小兔:小猫,我喜欢你(引导幼儿一起说)抱一抱

  三、体验做客

  小兔家还有几把空椅子,我今天要邀请蕾蕾班的幼儿去做客,

  引导幼儿先敲门,问好,最后和小兔子抱一抱。

  四、延伸活动

  蕾蕾班的娃娃家也多了一位小动物,这位小动物也想要邀请蕾蕾们去做客,想去做客的蕾蕾们,要有礼貌的去哟。

  教学反思:

  本节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适合小小班的幼儿。因为小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敲门”的情景游戏贯穿,运用幼儿喜欢的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做角色,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在整个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没有忘记活动目标——学说“**,你好”、“**,我喜欢你”的礼貌用语,这样,不仅使幼儿获得了游戏的快乐,同时也在反复的学说练习中深刻巩固了礼貌用语。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会日常礼貌用语。

  2、做懂礼貌的`好宝宝。

  教学准备:

  玩具娃娃、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老师出示玩具娃娃,向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小朋友们,大家好!”

  鼓励幼儿用礼貌用语:“你好,小娃娃!”

  2、娃娃要走了:“小朋友们,再见!”幼儿:“再见,小娃娃!”

  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游戏一:接电话

  1、电话铃响了,“铃... ...”

  老师做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电话铃响了,“铃... ...”

  教师:“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请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幼儿分组玩打电话游戏

  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三、游戏二:做客

  1、教师组织幼儿到其它班级做客参观。

  2、做有礼貌的孩子,主动向其它班小朋友说:“你好”“再见”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果皮、纸屑应该放在垃圾箱内,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2、有初步爱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公园背景、小猴、小兔、香蕉皮的图画。

  2、玩具香蕉、糖果纸。

  3、有关环境的图片。ppt

  活动过程:

  1、演说"逛公园"。

  (今天天气真好,有一只小猴子到公园里玩,玩了一会它累了,于是从背包里拿出一只香蕉吃,吃完以后它把香蕉皮扔在了草地上。这时又有一只小兔子在逛公园,它感到饿了,吃点东西吧,就从口袋中拿出了一颗糖来吃,它吃完以后把糖果纸扔进了垃圾桶里面。)问:

  ①小猴和小兔在吃完东西以后,分别把垃圾扔在了什么地方?

  ②他们谁做的对?

  2、看图片。

  看图片前问:如果小朋友们都像小猴这样乱扔垃圾会怎么样?(会脏,会不好看,会臭,会不卫生,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老师带你们看一些图片,看一看乱扔垃圾会怎么样。(跟刚刚你们说的一样,结合图片再说细节,好看的地方变得不漂亮了,吸引蚊虫。)看图片后问:你们平时出去玩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如果遇到别人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做?

  3、讨论:

  如果身边没有垃圾筒,垃圾还可以放在那里?(垃圾袋,小纸盒,塑料小桶,小盒子)

  4、总结:

  以后我们不论在哪里,去哪玩,都不能乱扔垃圾,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在干净的环境里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做一个不乱扔垃圾的环保小卫士。现在我想带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找一找,有没有被乱扔的垃圾,我们去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2. 通过变向躲闪跑、跑与钻等动作配合活动,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 猫头饰或脸谱。

  2. 轻快的.音乐、手铃。

  活动过程

  1. 请 6 位幼儿轮流戴上猫头饰或脸谱,扮演猫勇士,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可以捉到老鼠。

  2. 与幼儿玩“猫捉老鼠”游戏:6 位幼儿两人一组,在地上对坐,手拉手举起来做出三个“洞”。音乐响起,另外 6 位幼儿扮演小老鼠自由走动,当教师摇动手铃,一位戴上猫头饰的幼儿便出来捉老鼠,6 只小老鼠便要立即跑回“洞”去。

  3. 请幼儿轮流扮演小老鼠和猫勇士玩游戏。

  4. 游戏活动之后,幼儿分享对活动的感受。

  活动评价

  能理解游戏规则,并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人数、活动场地或幼儿动作发展水平等条件不同,灵活掌握猫、鼠、“洞”的数量,调整活动的难度。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贴画小鸡的技能,体验贴画活动带来的快乐。

  2、能按照数量进行匹配,体验5以内的数序。

  3、体验孵鸡的艰难,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活动准备:

  一、美工区:圆片纸若干、箩筐、黑色蜡笔等

  二、数学区:夹子、动物卡片、果冻盒、彩色毛根、火车大卡片等

  三、音乐区:录音机、《下蛋了》磁带、"鸡窝"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粘贴好的'小鸡,"这只小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小鸡的贴画步骤。

  第一步:贴圆、画小尖嘴"鸡妈妈在孵蛋,过了很长一会儿,听到"督督督"的声音,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不一会儿,啄出一个小洞来,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贴眼睛"小鸡睁开圆圆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画小鸡的两只脚"可是小鸡站不起来呀?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助它,一、二、三、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小鸡向前走。小鸡走进花园,开心得玩起来。"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箭头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鸡吃毛毛虫》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4、教师介绍音乐区的游戏,提醒幼儿活动时要坚持。

  5、幼儿活动,教师加以适当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画、贴)来表现小鸡。

  6、活动评价。

  带领幼儿参观粘贴好的小鸡,让幼儿说说自己粘贴的小鸡在哪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01-18

小班社会课教案03-26

小班社会教案03-04

春天小班社会教案04-02

小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01-06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6-18

小班社会教案舒适的家09-26

小班社会教案我们是朋友11-21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四篇07-01

小班社会我的好妈妈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