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可能性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可能性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和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准备:
黄球3个红球1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一定能摸到红球。在怎样的情况下,我可能摸到黄球?在怎样的情况下,不可能摸到黄球?
2.在怎样的情况下,摸到红球与黄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二、学习新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2.请大家看,老师口袋里放了几个红球?又放了几个黄球?(3个黄球、1个红球)
3.如果每次摸1个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
4.分小组摸一摸,把摸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5.出示书上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另一种是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条形图。
6.在小组充分摸球的情况下,请学生把摸球的结果,在书上予以记录。
7.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8.全班进行交流:在黄球与红球不一样多的情况下,红球如果多,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果黄球多,那么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大,也就是说:在两种球不一样多的情况下,哪种球多,那种球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三、巩固练习
1.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1题。
做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在书上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3”朝上的次数。在条形统计图里你发现了什么?
2.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2题。
在布袋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可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1)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
(2)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四、课堂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有没有什么疑惑?先在小组里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可能性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情境图,第10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结合已有的经验,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做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原因。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倾听、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用具: 杯子4个、盒子6个、袋子8个、彩色球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平常都玩些什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子、布,谁来和老师玩呢?在玩之前,大家先猜一猜我们两个可能是谁赢?我们两个再玩?这回你猜谁可能赢?(应该有学生一会儿猜我赢,一会猜学生赢。)刚才猜我赢的同学,你这回为什么不猜我了?(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不可能你每回都赢。)
师: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会对结果有一个猜测,有可能我会赢,也有可能他会赢,这就是一种可能性。(揭示课题,板书《可能性》)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活动一:摸球,体验“可能”(盒里装3个黄3个红)
规则:小组1人摸一次球,记住自己摸的球的颜色,再放回盒子。把盒子摇一摇,再请另一个同学摸。。
2、活动二:有奖摸球,体验“一定”“不可能”(盒内装6个黄球)
师:刚才同学们摸球了,有趣吗?
师:现在还想摸吗?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玩具商店的'老板正举行摸球有奖活动。如果你摸出的是红球,将会得到这个奖品(出示奖品)。谁来摸呢?
(指名一男生到讲台前来摸球,他的手刚要从盒子里拿出来却被老师按住。)
师:他摸的是什么球?(让学生猜测)
师:他用上了“可能”这个词,真好!请你拿出来吧。
(男生将球拿出,是黄球,孩子们发出一片惋惜声。再指名一女生,又摸出了一个黄球,孩子们又是一片惋惜声。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
师:(再指名一女生)这一次摸到红球了吗?(停顿,让孩子们在脑子里猜测)好,请拿出来。
师:(再指名一男生)他能得到这个奖品吗?(他摸到的还是黄球。孩子们有些骚动。)
师:还想摸吗?(还是会有不少孩子举起了手。)
师:有没有人有意见?有没有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盒子里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你想知道真正是怎样的吗?
(教师打开盒子,让学生看到了六个黄球,众生哗然。教师将球一个一个拿出来,最后将盒子倒扣过来,孩子们都笑了。也许有学生的声音:“上当了!”)
师:上当了?是,这是玩具店老板搞促销的活动,为了吸引大家去商店购物。这个盒子里面装的都是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
师:(板书:不可能。)从这个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估计学生会说出一定是黄球)
师:(板书:一定。)
3、为什么大家从小组的盒子里能摸到红球,或黄球呢?(再次明白“可能”)
师:你猜盒子里装有什么球? 再打开盒子验证。
4、修改玩具店老板的摸奖盒中的球,再次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师:不仅是摸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是可能会发生,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课本第105页例2,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一下: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一定发生就用√来表示;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就用×来表示,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就用○来表示(师板书符号)。
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解决。
(针对最后一题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同学会产生较大争议,出示资料: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6.5万人。引导学生对事情不能进行正确判断时,应多查资料再分析判断。)
师:像一定和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是确定只有一种结果的,我们称之为确定事件(板书:确定),而可能发生的就属于不可确定事件。(板书:不确定)
2、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也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一些事情吗?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说得准,说得多。
四、实践活动,活用新知
1、 有选择地放球。(每小组有一杯球,内有红球、黄球和蓝球,有3个空袋子。)
出示条件:(小组合作)
(1) 1号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 2号袋中摸出的不可能是蓝球。
(3) 3号袋中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
(4) 每个袋子里装5个球。
师:现在请同学们动手装一装。注意:往口袋里放球,一个人把子口袋撑开,其他的小朋友往里面放球。
(学生装好后)小组长站在前台,让同学们看到袋中的球。师:为什么要这样装?
五、总结评价,深化新知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有疑问的地方?
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像这样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是数学课里面的知识,它包含“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种情况,它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请同学们回去留意一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
可能性教案 篇3
活动一:完成调查表
活动二:接力长跑
活动三:有奖游戏
教学内容:
教材P93《铺地砖》
教学目标:
l.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能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 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
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与设计
一、汇报课前调查情况,做好设计准备
师:要铺地砖,我们必须先选地砖,那选地砖时必须要考虑哪些条件才能选好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各种地板模型及规格。(40×40,50×50)
二、联系实际,小组讨论计算。
1、出示卧室地面的平面图,并介绍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5米,宽4米。
2、师指定50×50这种规格,让学生计算需要此种规格的地砖多少块。
(估计学生都用“客厅地面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所需地砖的块数”这种方法计算)
50×50=2500(平方厘米)=0.25(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25=80(块)
80×8=640(元)
师指定40*40这种规格,让学生计算需要此种规格的'地砖多少块。
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16=125(块)
125×5=625(元)
通过计算用40*40地转铺地更省钱
三、活动小结,发散联想
师:通过本节活动课你受到什么启发?在日常生活中(或在布置装饰家居时)还有哪些方面的计算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估计学生都用“客厅地面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所需地砖的块数”这种方法计算)
50×50=2500(平方厘米)=0.25(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25=80(块)
80×8=640(元)
师指定40*40这种规格,让学生计算需要此种规格的地砖多少块。
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16=125(块)
125×5=625(元)
通过计算用40*40地转铺地更省钱
可能性教案 篇4
复习目标
1、 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
2、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3、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在一定条件下,肯定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不可能事件 ;必然 事件与 不可能 事件都是确定 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 不确定 事件。
2.在“转盘游戏”中,哪个区域的面积大,则指针落到该区域的 可能性 大。
二、典型例题
例题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一年有12个月; (2)掷一枚一元硬币,停止后国徽朝上;
(3)明天要下雪; (4)1/4周角=1直角;
(5)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6)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7)一条鱼在白云中飞翔。
分析与解:(1)、(4)是必然事件;(6)、(7)是不可能事件;
(2)、(3)、(5)是不确定事件。因为(6)中2月只有28天,不可能有30日,所以是不可能事件。
注意:在判别事件是确定还是不确定,关键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弄清它是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还是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
例题2:医院的护士给病人注射青霉素类药水时,要先做皮试。但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人对青霉素过敏,但护士为什么每次都这样做呢?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
分析与解: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它总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不能确定每一个注射的病人都不会过敏,因此“青霉素过敏”这一事件是可能事件。为了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先做皮试,此种做法不是多此 一举。
注意:“不太可能事件”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它仍有可能发生。
例题3: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一块地板上爬行,这块地板由黑白两种不同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地砖铺成,爬行一段时间后,蚂蚁停在哪种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分析与解:
因为白色的块数是10,黑色的块数是6,白色区域的面积大,所以蚂蚁停在白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
注意:有关可能性问题,有时可通过比较各种区域所占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例题4:袋中有4只红球、2只白球、1只黄球,这些球除了颜色以外完全相同,小华认为袋中共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球,所以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 白球、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小强认为三种球的数量不同,摸到红球、白球、黄球的.可能性肯定也不同,你认为谁说的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
注意:此题中摸到各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球的颜色有关,与该球的大小、形状等其它因素无关。
三、课时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并能用“不可能”、“有可能”、“几乎不可能” 等词语描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初步学会求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伴充分交流的良好学习方式。
四、课外作业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能够对一些问题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 识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 件发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够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转盘、纸杯、白球、黄球、红球、盒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课间喜欢做游戏吗?在游戏前怎样决定谁先玩 的呢?石头、剪刀、布这三种手式哪种最厉害呢?想和老师 比试比试吗?如果老师和人们一起玩,你们认为有什么结 果?学生发言(可能赢、可能输、也可能平)师生共同班几 次,充分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有关可能性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索,学习新知
活动一:摸名片
学生制作自己的名片,注意写清姓名、性别、属相、班级、爱好、电话号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摸名片游戏,游戏后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结果。 集体交流:汇总每小组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摸出属牛的同学比较 多,而摸出属鼠的同学比较少呢? 结论:有的小组属牛可能性大,有的小组属鼠可能性小。有的小组 属牛和属鼠的可能性一样大。 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事情存在可能性的现象?
活动二:抛纸杯
1、猜想: 纸杯抛向空中落地时有几种可能。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到 底谁说得对呢?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
2、实验: 每个人重复抛5 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与同伴说一说,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并写下来。
4、结论: 纸杯抛向空中落到地面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杯口朝上、杯 口朝下、躺在地面上。
活动三:摸球
1、出示盒子(里面两个黄球,一个白球) 任意摸一个球,摸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分组实验加以证明。 小结:任意摸一个球,有2 种结果,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白球的可能性小。
2、再放入 个红球,会出现哪种结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哪种球的可能性小,能摸出黑球吗? 实验验证。 小结。
3、出示盒子(2 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小组讨论并填表。
4、扩展练习: 前几天老师在一个商场门口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 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布袋里红、绿两种玻璃球各5 个,只需 元钱,如果你在场你会不会去玩?为什么?学生模拟摸球游戏。
小结:在布袋中能够摸出5 个绿球可能性非常小,这只是生活中最简单的骗术,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形形色 色的陷井,我们识破这些陷井的办法就是学好科学知识,用 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理解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时,任意摸一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会是相等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红球3个 黄球3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
(1)谈话:如果从中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怎样?(一定摸出红球)
(2)往口袋里加入3个黄球,如果从这样的口袋里摸一个球呢?(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
2.揭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会不会发生难以确定,只能说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1.摸球。
(1)猜测。
(出示上述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透明口袋)
谈话:不看球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学生自由猜测
(2)验证。
谈话: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摸一摸)
①明确活动要求。
谈话:摸前先把袋中的球搅一搅,然后不看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进行记录,把球再放入口袋中,如此,一共摸40次。
②明确统计方法。
提问:怎样能记住每次摸球的结果呢?
以前我们用过哪些方法来记录?(画、涂方块)
可能性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了解有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用分数表示。
2、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同学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同学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白球1个、黄球3个、红绿两种颜色的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述、情境:庆“庆六一”联欢会,教师要求每人都要扮演节目,节目的形式有: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等。用抽签的方法决定。
小华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
2、讨论:小华肯定能如愿以偿吗?为什么?
[点评]:给同学发明机会留有空间,让同学开动脑筋,捕获生活中的现象,将所学的知识和同学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一情境,是同学经历过并且有体验,所以他们知道小华有可能抽不到唱歌,有可能抽得到,但抽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这些签中只有一张签是唱歌,这就自然引出课题:可能性大小。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学习(板书)可能性大小。
二、实验探究
1、摸球活动。
活动规则:准备3个黄球,1个白球,球的大小一样,放进袋子里,搅拌一下。
(1)同桌活动。每人摸10次,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把摸出来的球放进去,搅拌后再摸第2次、第3次……填好摸20次的统计表(可用“正”字)。
(2)同学分组活动。
(3)观察:第一次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一样吗?
(4)四人一小组活动,填好摸40次的统计表。
(5)观察讨论:汇总后的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接近?
(6)小结:摸的次数越多,结果与预测结果越接近。
[点评]:这一活动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学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2、练习教材89页中的1—4题。
(1)同学独立考虑,进行练习。
(2)集体交流,讨论学习情况,并说明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1、在一个正方体中标出1、2、3三个数,符合下面要求:数字1和数字2的可能性都是1/6,数字3的可能性是2/3。
2、摸奖活动。
(1)盒子里有4红、2绿,两种颜色的铅笔,要求先说出你想摸一支什么颜色的铅笔?可能性是多少?然后到盒子里摸,假如说的和摸的颜色一致,就可以拿走这支铅笔。
(2)盒子里有红色、蓝色、黑色三支一样的笔,假如随意拿出2支笔,可能出现多少种结果?
[点评]:这是同学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富有情趣和挑战性,为同学提供充沛发展的空间。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评]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同学的学习过程,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同学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同学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可能性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数据,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
P90--91
教学目标:
1、 经历和体验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 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你们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吗?
2、打开袋子验证:3个红球,3个黄球。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1、想一想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说明:袋子里有红球、黄球。摸到红球和黄球都是有可能的。
2、猜一猜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会口袋,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学生各抒己见。
讲述: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和猜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次呢?
引出课题,并板书。
3、说一说。
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讲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你知道"正"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吗?
教师讲解示范画"正"示范的书写格式。
4、 摸一摸。
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由3个红球,3个黄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摇一摇,然后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组长就在红球的后面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过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摇动口袋。小组同学轮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
想一想,每组4个同学,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
学生活动。
⑴每组组长负责记录,并把记录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⑵组长汇报摸球结果。
⑶问:统计的结果和你开始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
⑷讲述:在袋子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从袋子里每次摸一个球,摸球的次数又比较多,那么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摸一个球,默祷红球的机会和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玩中交流,内化提高
1、想想做做1
⑴请每组拿出一个小正方体。
问:知道这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上都有写数字,小组内轮流看一下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
⑵活动规则:把小正方体抛30次,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其它同学统计并填表格。
学生活动,并填写表格。
⑶收集各小组数据,并完成班级各小组的汇总表。
⑷问:看着合计栏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⑸讲述:通过观察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的)
2、想想做做2
谈话:在布袋子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⑴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
想想口袋里该装什么铅笔?
小组同学合作装铅笔,问:你为什么这样装?
⑵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
问:你是怎样想的?
⑶每次任意摸一枝铅笔,摸50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应该怎样装铅笔?为什么?
四、反思,知识
谈话: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92--93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3、 通过积极参与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4、 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谈话:老师想在这个布袋里放一些红球和黄球,你能出个注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若干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2、学生交流并反馈。
3、:当布袋里放入同样多的红球和黄球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4、谈话:如果布袋里放入的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不一样多,摸到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二、开展活动
1、摸球活动
问:如果在布袋里放3个黄球,1个红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
⑴猜想
同桌猜一猜。
⑵实验
四人一组讨论分工、记录摸球结果的方法;小组活动。
⑶分析数据:统计的记过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嘛?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吗?如果我从这个布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问: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的方法和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一个条形图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⑷推测
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办?
⑸练习
如果老师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数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断摸球结果吗?
袋子里8个全是黄球。
4个红球,4个黄球。
7个红球,1个黄球。
2、掷小正方体活动
问: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写"1",一个面写"2",一个面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哪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
猜想。实验验证。分析: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
3、装铅笔活动(想想做做2)
出示课本图片,谈话: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提出活动要求:玩两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第二次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每次活动都按下面的'程序进行:同桌进行操作;交流,说一说是怎么装的?怎么想的?
三、活动
今天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
教学内容:P94--95练习九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的综合练习课,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94.1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并填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不同形式。
评讲:图中每一格表示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将"经常"、"偶尔"等表达方式与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根据地使用"经常"、"偶尔"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从而发展数学思考。
2、P94.2、3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经常"、"偶尔"等词的含义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让学生在获得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相应的词语。
问:看了这几个转盘后,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用"经常"、"偶尔"来说明转盘的转动情况吗?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经常出现的?哪些事情是偶尔出现的?
3、P95.4
出示题目图画,要求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再用线连一连。
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么想的?
4、P95.5
出示统计图表,观察图表,了解题目要求。
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及分工合作情况。
讨论活动步骤,教师及时给予纠正与帮助。
小组活动。
汇报活动结果。
评讲:从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果在你们组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
如果我们班想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
5、P95思考题
明确题目要求。
问:这道题中的要求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么涂色?
学生活动。
组织交流讨论。
二、全课
三、作业:
准备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各1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每次任意摸一张,摸20次。先估计每次摸的结果,再把实际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中。
你能涂出条形图来表示摸牌的结果吗?
问:如果再放进3张红心的牌,任意摸2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
可能性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3.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解释并设计游戏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实验法、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投影出示)
2.提出问题: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绿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绿球。
追问:从上面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确定 不确定)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提出问题:从上面图3或图4的口袋中摸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从③号和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投影出示)
指出:这里有4张圆盘,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留的区域有以下几种情况,你能将它们连起来吗?
先让学生各自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多媒体演示)
2.做第2题。(将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放在一个盒子里。
(1)任意摸1个球,下面几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还是一定发生或可能发生?
可能性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并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1、教师抛一元硬币,让学生猜哪面朝上。
2、为什么有人猜正面,有人猜反面呢?
3、小结:在没有看到结果前,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出示三种颜色的球:红球、黄球和绿球,告诉学生这些颜色的球被装在了三个黑塑料袋里,选三位学生上来参加摸球游戏,一共摸5次,摸到红球次数多的获胜。
2、摸球游戏(1) 让三位学生从上面三个布袋各选一袋,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人各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再让学生将球放入袋中,搅拌一下,再摸第四次,并记录结果。(一人摸到了5个红球,一人摸到有红球也有黄球,还有一人一个黄球也没摸到)(2) 观察记录下的摸球记录结果
3、交流汇报(1) 提问:谁摸的红球多?如果让你摸,你想在哪个袋子里摸?为什么?(2)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全是红球)提问:在这样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板书:一定)(3) 你最不想在哪个袋子里摸?为什么?(4)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没有红球)提问:在这样的袋子里会摸出红球吗?(板书:不可能)(5) 还有一个袋子里可能有什么颜色的球?(6)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红球 黄球)提问:在这个袋内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球?(板书:可能)
4、小结: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黄球的袋内摸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书P99“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讨论交流(2)让学生来装球,然后摸
3、判断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1) 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2) 后天下雨(3) 20xx年10月11日是星期三(4) 老师明天穿黑色的衣服(5) 每天有48小时(6) 秋天过去是冬天
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里的事
四、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确定的,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课后再细心观察,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事情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和老师、同学、家长交流。育才小学 沈璐
【可能性教案】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案09-23
可能性教案(优秀)06-18
可能性教案锦集八篇04-03
可能性教案模板七篇04-08
可能性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4-13
可能性教案范文十篇04-08
关于可能性教案汇编六篇04-13
精选可能性教案模板合集6篇04-06
精选可能性教案模板合集5篇04-06
可能性教案模板锦集六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