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能性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可能性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三、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引入新课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做游戏,是吗?那么在今天上课前,我和大家一起先来玩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这个游戏大家都会玩,是吧?可别小看这个小游戏,它里面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不信我们玩玩看!我说石头剪子布之后,大家同时出手势,不许变哦,我们一起看看有多少个小朋友能赢老师。(师生共玩)
谁赢了老师?谁输了?(学生举手表示)怎么还有几个小朋友没举手呢?有输,有赢,还有平的,你们在玩游戏之前想赢老师吗?那为什么想赢,有的小朋友没有赢呢?(引导学生说出可能赢,可能输,可能平)
现在我们再玩一次,这次我告诉你们我要出剪刀,(再玩一次师出剪刀),这次结果怎么样?(引导生说出出石头一定赢老师,出布一定输,出剪刀一定打平)
师小结:我们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时候,如果我不告诉你们我出什么,可能是老师赢,也可能是小朋友赢,我们双方都有赢的可能性,但当我告诉你们我出剪刀,小朋友们就一定会赢了,这里面藏的数学知识,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二)实践体验,探索新知
1、可能性
过渡:嗯,小朋友们做游戏都特别厉害,下面我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
师:(出示一只盒子)瞧,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盒子)老师往袋子里放3个白球和3个黄球。(现场放)接着,我从这个盒里任意摸一个,请小朋友们先猜一猜,老师能摸到什么?(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
师: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摸之前,我先用手在里面搅几下,闭上眼睛,然后任意摸一个。(师摸)是什么?(白球)好。我再来摸一个,小朋友先猜猜,会是什么?瞧,是什么?(黄球)我再摸一次,会是什么呢?(黄球)那么通过你的观察,老师摸出的球,出现了什么情况?(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板书:可能)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⒉、不可能与一定
师:现在我要拿走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球,肯定摸到白球吗?(不一定,是可能是白球)为什么呢?
(里面有2个白球还有3个黄球,所以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白、黄球其中的一种。) 师再拿走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能摸到白球吗?(能)为什么?(白球还有一个)
师再拿走一个白球,现在可能会摸到白球吗?
生:不可能。
(板书:不可能)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确定?(里面没有白球了。)
师:对了,我们现在摸到的不可能是白球。那你们认为会摸到什么球呢?(黄球)你们也是那么确定,说说道理。
(板书:一定。)
3、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发现了一件事情的发生通常有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这三种情况。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不可以确定,这时就该用“可能”;有些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这时就用上“不可能”。还有些事情结果是可以确定的,这时我们就会用上“一定”。
(三)举球游戏,巩固新知
师:还想玩游戏吗?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看ppt,上面有4个小箱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小球,现在我们从每个箱子中抽,与结果连线。
(四)探究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
1、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
大家看下面三个地方的'小学情况,我们应该用那个词来说呢?小组讨论,老师请同学来回答。(根据海南,哈尔滨,还有武汉的天气情况来分析)
2、学习例二
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能性,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你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对这几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进行判断吗?
(ppt出示生活中的现象,生判断并说理由)
(五)谈收获与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可能性”的知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收获?课后找一些生活中具有可能性的事情说给爸爸、妈妈,好朋友们听听,好吗? 总结:像这样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是数学课里面的知识,它包含“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种情况,它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请同学们回去留意一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看看谁最有侦探头脑,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
四、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 可能
不可能
可能性教案 篇2
学具准备:
学生学具:
1、每组一盒 3红3白(号盒子2红2黄2白,号盒子5白1红,发给左侧两小组)
2、分好6个小组,按坐的顺序定好1-6号,中间一人组长,培训组长、示范摸球。
教师学具:
1、四个硬纸板盒子(其中13号打印,塑封;还有一个用作放球用);三块黑卡纸;4红4黄4绿吸铁石。
2、教师有3个盒子,一号1白1红1黄(例题演示),二号7白(备10白1红),三号4红3黄(用作猜球练习)。
3、备红粉笔1支,确认磁性黑板,在黑板上布好点,放好12个吸铁石。
教学过程:
一、摸球
师:同学们一定在想,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怎么是杨老师?不过,杨老师上课可不空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盒球礼品,想不想看看?
生:想(很兴奋)
师:咱们看看。(满面含笑摸出一个球,高举这是一个),
生:齐答:黄球
师:(放进去再摸出一个),里面啊还有(生接:白球),还有(生接:红球)
师:(欣喜)这红球漂亮吗?(漂亮)想要吗?(想)
师:这红球可不是心里想要就要得到的.,我得把这几种颜色的球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小朋友们去摸,如果你摸到红球,就把它送给你,想不想试试?
生:(斩钉截铁)想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三个盒子,都装了些什么球呢,瞧(贴,这是1号盒子,这是2号盒子,这是3号盒子)现在,如果你特别想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红球,你会选择到几号盒子里去摸?1号、2号还是3号?
生1:第3个,生2:第3个,生3:第3个。
师:想摸3号盒子的举手。哇,你们都想摸第3个盒子?奇怪,为什么你们都选3号?
生:因为3号盒子全部都是红球。
师:追问:全部是红球怎么了呢?
生1继续:随便摸哪个球都是红球。 生2:先摸哪个球都是红球。
师:都这么想吗?还有补充吗?是呀,盒子里全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会怎么样啊?(贴一定摸出红球:数学上,我们可以说)
可能性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3.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解释并设计游戏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实验法、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投影出示)
2.提出问题: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绿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绿球。
追问:从上面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确定 不确定)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提出问题:从上面图3或图4的口袋中摸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从③号和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投影出示)
指出:这里有4张圆盘,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留的区域有以下几种情况,你能将它们连起来吗?
先让学生各自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多媒体演示)
2.做第2题。(将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放在一个盒子里。
(1)任意摸1个球,下面几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还是一定发生或可能发生?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和可能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摸球游戏。(注:不透明容器,一个是黄球多,一个是球同样多)二个学生来各摸10次。估计袋中黄球多还是白球多(师:你是怎样想的?)
二、实践感悟
1、透明容器(一黄、一白)摸球比赛: 规则:男生摸白球,女生摸黄球,摸得多的取胜。 师:你想如何放球?(生:男:白球多一些;女生:白球多一些) [预测:学生有争议,并学生说明反对理由。板书:数量不一样――不公平] 师:哪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呢?(生:球要同样多。板书:数量相等―――公平。)
2、开始比赛:(站在男生一方的举手,站在女生一方的举手。认为打平的举手)
(1)比赛并记录
[预测:有可能男生胜,有可能女生胜。问败的一方,我们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为什么会败给对方呢?生:一次不能定输赢,再来。]
(2)修改游戏规则。再比 师:问输的王一方:你们服输吗? [预测:服;不服。还要摸] 师:问男生和女生,再比你们一定能赢吗?板书:一定 (生:不一定,一定,可能)
(3)板书课题《可能性》 师:同学们,你对事物的可能性是如何理解的?
(4)、小结:虽然两种球的.数量相等。也不能说他摸到的数量就一定相等。可以用一个数学语言《可能性》相等。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3、是啊:足球比赛,球先给哪个呢?我们的裁判怎样做的呢?你认为公平吗?关于抛硬币。世界上5位数学试验结果。(课件)
三、互动生成 设计摸球游戏。(摸一次)
A:
1、一定能摸到黄球。
2、可能摸到黄球。(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3、不可能摸到黄球。
B:
1、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都要说出想法)
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3、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相等。
四、例2变式练习
(一)4张红桃牌:(设计成判断题(任意摸一张)并说出理由。)
1、我一定能摸到红桃A。( )
2、不可能摸到红桃A。( )
3、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大。( )
4、摸到红桃扑克牌的可能性大。( )
5、摸到的一定是红桃扑克牌。( )
(二)红桃4换成黑桃4(再判断,怎样说才正确)课件
(三)两张梅花6,一张梅花8和10.(任意摸一张)
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
2、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说一句话。
(四)讨论你认为可能性相等和一定相等有什么区别。
五、总结
我们学习可能性的三种说法:板书: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两个转盘、盒子、红球24个、蓝球6个、漂亮的卡通人物、硬币、多媒体课件,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
(动画播放: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它看见玉米地里的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走着走着,来到桃树底下,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棒着几个桃子走到一个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它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多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2、猜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
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
师: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
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捉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还有可能捉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验证
1、试验准备。
(1)介绍试验材料。
师: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
(2)说明试验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摸球试验,摸球20次,根据摸球的情况完成好摸球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观察统计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二)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小?
(3)提出注意事项。
师:最后还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摸球时不能用眼晴看,摸球试验结束后不要打开盒子哟,能做到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记录表和统计图,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试验,教师巡视。
(2)观察、汇报。
师:谁把你们组的试验结果汇报一下?
生汇报。
3、推理、验证、归纳。
(1)观察。
(集中展示各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6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呢?
生发现: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
师:(疑惑地)咦!每个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呢?
(2)思考。
师:这都是你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师:好!莫老师数三声,我们就一起把盒子打开。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红球有几个?蓝球有几个?看了这些颜色球的数量,再联系刚才的试验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红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蓝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
师:也就说,在摸球试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与球的数量有关。)
师:如果让你在自己小组的盒子里再摸一次,你觉得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好,请六个小组长一起来摸摸看。
(3)归纳。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球试验发现了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球的数量有关。哪种颜色球数量多,它的可能性就......(大);哪种颜色球数量少,它的可能性就......(小)。那可能性小是不是就代表没有可能摸到呢?
三、应用、拓展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事情的出现与可能性的大少有关,你们能运用可能性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1、转转盘。(课本106页的“做一做”。)
师:看,这里有个大转盘,想来转转吗?莫老师手里有许多漂亮的图片,你来选一种颜色格,如果你真的转到那种颜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个图片,谁想来试试?还有谁想来?
(生可能会选黄色)你为什么会选黄色格呢?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多,红色格的数量少,所以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大。)
转转试试看?
不行,每次都是你们赢,我得换个转盘,这次如果你还是转到黄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张更漂亮的图案,谁来转?(指名3名学生上台转)
师:为什么只有()个同学拿到图案?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少,蓝色的'数量多,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小。)真聪明!那就把这张图案送给你吧?
3、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转盘(出示幸运转盘)。
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购物,经常让顾客参与购物转奖的游戏。他们为什么把一等奖的部分这样设计呀?
(因为一等奖的奖品很贵重,所以要让人们转到一等奖的可能性小,转到其它奖的可能性大。)
师:你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真是棒极了!
2、设计转盘。(练习二十第4题。)
师:看了这个转盘,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这样有趣的转盘?
(1)课件出示设计要求。
请同学们在书本109页上涂一涂。
(2)谁想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作品)
问:在设计转盘时你是怎样想的呢?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3)。
师:在设计第一个转盘时我们只要使得红色格的数量比蓝色格多就行了,在设计第二个转盘时只要使得蓝色格的数量比红色格多就可以了,你们都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转盘了吗?
4、解决问题。
师:今天还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小猫扑蝴蝶)
师:小精灵明明带着他的魔棒来了,还有谁来了?(小猫)
师:听,小精灵有问题要问了:天空中有7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小猫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小猫是不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黄色的蝴蝶。)
师:看来确实是扑到黄蝴蝶的可能大。现在天空中还有几只黄蝴蝶和几只红蝴蝶?小猫再随意扑一只,扑到哪种蝴蝶的可能性大呢?
(天空中还有6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还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我们一一看。(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红蝴蝶。)
师:(疑惑地)咦!不是说小猫扑到黄蝴蝶的可能性大吗?怎么会扑到一只红蝴蝶呀?
(因为天空中还有红蝴蝶,所以还是有可能扑到红蝴蝶的,只不过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一点。)
师: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并不是说不可能扑到红蝴蝶。
听!小猫又有问题想问了:你能想办法让我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大吗?(增加红蝴蝶的只数,让它的只数比黄蝴蝶多。)
(师用课件演示:小精灵用它的魔棒增加了7只红蝴蝶。)
5、猜一猜。(练习二十第10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这里有四个盒子,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硬币,你来猜一猜,可能会在哪个盒子里?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认为在一号盒子里的举手,认为在二号盒子的,三号盒子,四号盒子。
师:下面我们来揭晓,哦!原来在2号盒子里。也就说只有X个同学猜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猜对的人少,而猜错的人多呢?
汇报:因为硬币只能在四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三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多,猜错的可能性就大。
师补充:虽然猜对的可能性小,但我们也是有可能猜对的。
四、、延伸
1、延伸。
师:其实,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少的数学家做过研究,最典型的是掷硬币的试验。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枚1元的硬币,将硬币掷出,结果会怎样?掷到哪一面的可能性大呢?今天的作业是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一做这个掷硬币的小试验,自定试验次数,老师建议次数多一点,这样试验结果才准确;并将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情况做好统计,明天把你的试验结果记录表拿回来全班一起交流好吗?
2、。
(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你觉得老师表现得怎样?
(3)师:刚才《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还没讲完,想听完吗?
出示录音:小兔子看到小猴追上来,马上串进草丛里不见了,这时太阳快下山了,小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师:看了这个故事结果后,你们有话要跟小猴子说吗?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要像小猴那样三心两意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大小
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来自网!
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2、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P106“做一做”
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习
P1094
第4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1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2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
P1095
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交流,体验事件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布袋,白、黄两种颜色的球,彩球。
学生准备:彩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掷硬币游戏:投影仪显示
1. 出示一元钱硬币,告知学生正面与反面.
2. 游戏规则,猜一猜可能是哪面朝上。(正面,反面)意见不一样,是为什么?
3. 观看几次掷的结果,发现硬币有正面朝上,也有反面朝上。
总结:掷一枚硬币,结果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二、摸球游戏,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
(一)感受“可能”
在1号箱子里放入3个黄球,3个白球
1.猜一猜,可能摸到什么球,并说说原因。
2.摸一摸(摸之前都要先摇匀)
3.总结: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板书:可能)
(二)摸奖比赛,感受“一定”“不可能”。
师:这种摸球游戏你们会玩了吗?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组摸球比赛,每一个组都有一个口袋,每人只摸一个!老师在里面装了一些球,谁先摸到白球谁就有奖,开始。
师:有谁摸到白球了吗?(没有)
师:任何一名同学都不可能摸到白球,猜一猜这是为什么?
生:袋子里没有白球,都是篮球。
师:倒出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师:袋子里全是篮球。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摸出的一定是篮球(板书:一定)确定吗?
摸出的不可能是白球(板书:不可能)确定吗?
总结:掷硬币,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在装着篮球的袋子里,不可能摸到白球,一定摸到篮球。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现在要请同学们当一个聪明的小法官,来判断一下了,愿意吗?记住,你认为可能的用手势“○”表示;不可能的用“×”表示;一定的用“√”表示。
三 联系实例——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一定”、“可能”、“不可能”判断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性的问题还有很多,大家会判断吗?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判断一下,跟小组内的成员商量商量,记住把理由想清楚.
①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②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而东西。
③三天后下雨。
④太阳从西边升起。
⑤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⑥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有不同意见,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总结:同学们表现真不错,都会用数学的眼睛来看生活中的事物了。知道有些现象是确定的,如地球转动;有些现象是不确定的,如天气。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完成课后练习
2.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
3.说说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吗?小组里说一说,一会来交流一下。
同意的给予掌声,认为不对的说说为什么。
五、看书质疑,巩固提升。
1. 改变条件,“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相互转化
阿凡提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有一次呢,一个黑衣人带着一袋金币来刁难阿凡提:如果你能把这袋金币抛向空中,落到地面时全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袋金币就归你了。否则,你就得赔我一袋金币。
师:你们觉得阿凡提可能得到这袋金币吗?
2. 从前有一个忠臣被奸人陷害,被皇帝。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要抽生死签。抽到生签就能免一死,抽到死签就马上处死。这时候这个大臣面对几种情况?一个奸臣为了置他于死地,向皇帝进谗言,偷偷地把两张签都换成了死签,这时候大臣还有可能活下来吗?一个士兵偶然知道这件事,很伤心地悄悄告诉了大臣,不料大臣知道后,反倒很高兴,抽完签后竟然没被处死,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六、紧扣课题,互动结束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你们该跟老师说什么?听要求和我再见: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男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不可能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跟我再见的一定是三(2)班的同学。好,再见!
可能性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并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1、教师抛一元硬币,让学生猜哪面朝上。
2、为什么有人猜正面,有人猜反面呢?
3、小结:在没有看到结果前,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出示三种颜色的球:红球、黄球和绿球,告诉学生这些颜色的球被装在了三个黑塑料袋里,选三位学生上来参加摸球游戏,一共摸5次,摸到红球次数多的获胜。
2、摸球游戏(1) 让三位学生从上面三个布袋各选一袋,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人各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再让学生将球放入袋中,搅拌一下,再摸第四次,并记录结果。(一人摸到了5个红球,一人摸到有红球也有黄球,还有一人一个黄球也没摸到)(2) 观察记录下的摸球记录结果
3、交流汇报(1) 提问:谁摸的红球多?如果让你摸,你想在哪个袋子里摸?为什么?(2)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全是红球)提问:在这样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板书:一定)(3) 你最不想在哪个袋子里摸?为什么?(4)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没有红球)提问:在这样的袋子里会摸出红球吗?(板书:不可能)(5) 还有一个袋子里可能有什么颜色的.球?(6) 将袋子里的球倒入透明的罐子,让学生看(板书:红球 黄球)提问:在这个袋内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球?(板书:可能)
4、小结: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黄球的袋内摸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书P99“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讨论交流(2)让学生来装球,然后摸
3、判断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1) 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2) 后天下雨(3) 20xx年10月11日是星期三(4) 老师明天穿黑色的衣服(5) 每天有48小时(6) 秋天过去是冬天
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里的事
四、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确定的,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课后再细心观察,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事情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和老师、同学、家长交流。育才小学 沈璐
可能性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
教材简析:
在小学阶段,苏教版教材对可能性知识的教学共安排了四次(见下表)。本节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有关可能性内容。 二年级 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三年级 用经常、偶尔、差不多描述一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四年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六年级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本节课将可能性和摸球等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借助活动的素材用语言描述可能性。一定和不可能是用来对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可能则是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但无论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都存在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这是教学中的难点,难在无法用语言描述,难在无法在一节课中用事实证明,难在学习对象是二年级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弱。对随机思想渗透的.时机和程度是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和难点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摸球,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2. 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摸球事件发生的结果。
3. 能根据摸球的结果设计事件,并进行解释。
4. 能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抛硬币、转盘和掷骰子事件的结果。
5. 尝试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已经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数学与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不确定事件,感受随机性。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定位起点 出示故事乌鸦喝水的三幅图,请学生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分别说一说这三幅图上的故事。
【设计意图: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进行描述,可以充分了解他们对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三个词的理解,定位孩子们对可能性知识的已有认知水平。】
【可能性教案】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案09-23
可能性教案(优秀)06-18
可能性教案锦集八篇04-03
可能性教案模板七篇04-08
可能性教案范文十篇04-08
关于可能性教案汇编六篇04-13
精选可能性教案模板合集6篇04-06
精选可能性教案模板合集5篇04-06
可能性教案模板锦集六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