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

时间:2024-12-12 10:57:2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舞蹈教案范文集锦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舞蹈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舞蹈教案范文集锦九篇

舞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图片等资料,使学生简单了解管弦乐队中几种常见乐器的名称、音色特点等知识。

  二、欣赏管弦乐曲《霍拉舞曲》及器乐曲《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能够用恰当的体态语言表现出乐曲的情绪。能够通过对比说出两首曲子在情绪上的相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聆听管弦乐曲

  对比两首曲子在情绪上的相同与不同

  教具准备

  电脑光盘 电子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随音乐律动

  二、师生问好

  复习旧课

  一、复习本单元的两首歌曲(要求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加上动作表演)

  1、整体复习

  2、学生分组表演。观看的同学在看后要能够对表演的同学给出恰当的评价。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是否准确、得体。

  二、复习音乐知识

  1、复习切分节奏,注意强弱规律。

  2、视唱含有切分节奏的部分旋律,进一步巩固音的唱名。

  学习新课

  一、欣赏管弦乐队演奏时的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有哪些乐器是你认识的。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2、听一听老师用电子琴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采用选择法)

  小提琴? 圆号?

  小号 ? 小鼓? 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复习歌曲及基础知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特别是乐理方面的内容,更应该少量而经常性的学习。(以感受为主)

  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于管弦乐队的了解有多少,并且可以提高他们对于管弦乐的兴趣,从而提高欣赏效果。

  二、聆听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乐曲的情绪

  3、熟悉A B 乐段,感受两个乐段之间的.不同,区分乐曲A B A乐段。

  4、配合节奏学习快四舞步。两个同学为一组,结合教师教的舞步,自己再创编一些新的花样。

  5、请要表演的孩子为大家表演双人舞〈加伏特舞曲〉A乐段。

  三、聆听管弦乐曲《霍拉舞曲》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你能听出乐曲开始时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乐器呢?

  2、请孩子们模仿小提琴演奏者的姿势演奏一下,注意配合节奏进行。

  3、还在那些地方听到了小提琴的声音?请你举手示意。

  四、总结本课内容,提出希望 在欣赏时,尽量结合前面所讲的有关乐器方面的知识进行。所提的要求及所问的问题一定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引导孩子通过仔细听辩来解决这些问题。毕竟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舞蹈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烟花舞

  活动目标:

  用肢体动作表现烟花燃放的情景。

  通过合作表演,模拟放烟花的情景,体验“放烟花”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选一段节奏欢乐的音乐。

  用各种颜色的皱纸,裁成细长条,数量是幼儿人数的3-4倍,按颜色分类放在筐里,分别放在活动室的四周。

  活动过程:

  回忆烟花燃放的情景。

  ——放烟花是小朋友在过年时候最开心的事了,你们还记得烟花在空中时怎么样燃放的'吗?(一束一束的、先升上天空再散开、扭来扭去的、一闪一闪的、像柳树一样倒挂下来的……)

  ——烟花燃放时有哪些颜色?

  让烟花跳起舞来

  ——让我们把烟花燃放的情景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吧!

  ——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舞蹈,鼓励幼儿表现出烟花燃放时的动态。

  ——出示皱纸条,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条,设想怎样用皱纸条来表现烟花的样子。

  ——幼儿自由结伴,借用皱纸条合作表现烟花燃放的情景。

  欢天喜地“烟花舞”

  ——请个别幼儿展示烟花舞动的样子,其他幼儿可自由模仿。

  ——教师将幼儿的动作加以组合,并配上音乐表演。

  ——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烟花舞”。

  ——鼓励幼儿动作到位、节奏正确,能愉快、大胆地表演。

舞蹈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 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

  三、内容安排:

  (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

  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

  (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5)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

  (6)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训练要求:

  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3、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1)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3)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4)拧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5)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训练要求:

  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二)学习简单的现代舞动作

  1、基本脚位

  2、上身练习:头部、膀子、胸腰、腿部、胯腰、后腰

  3、仰卧起坐、蝶式、胯部练习

  4、踢腿:正踢、旁踢、后踢

  四、课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舞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面条在锅里的不同形态,并常识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柔软。

  2、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面条、电磁炉,红、绿皱纸条。

  在地上画两个大圆圈,分别代表"锅"和"盘子"。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煮面条。

  讨论生面条的样子:摸一摸、看一看,面条还没下锅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用动作学一学。

  讨论面条下锅后的样子:水沸腾的时候,面条也在锅内翻滚,你觉得它像什么?让你想到了什么?它又和刚才比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煮熟的面条的样子,现在它熟啦,变得怎样了?你怎么知道的?

  请大家一起尝一尝,感觉面条的柔软、滑溜。

  二、模仿表演。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在柔软、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身体笔直地站立。教师说"下面条喽",幼儿跳进"锅"里,身体慢慢变软,在"沸腾"中舞蹈。

  --"厨师"用手臂当大筷子,将煮得软软的"面条"夹到"大盘子"里,每根"面条"都要表现出"软软的"。--在煮得软软的"面条"上撒一些葱花(绿色皱纹纸条)。再撒一些辣椒(红色皱纹纸条)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生活,便于幼儿观察理解,模仿表现,又有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表现内心的感受,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同时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无论孩子的表现优美、滑稽还是笨拙大家都很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在设计引导语时,本节活动始终体现了游戏性,让孩子们想象与同伴一起用身体组成美味拌面的环节,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要求。

  不足:

  活动中总喜欢叫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忽略了其它小朋友,我要渐渐改掉这个毛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使自己的课一次比一次上得成功。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舞蹈教案 篇5

  教学提示: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3.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舞蹈动作:

  1.双手叉腰,头左右摆动。

  2.换着迈左右脚,双手摆动。

  3.招手。

  4.左手叉腰,右手指向前方,数数。

  5.身体右倾。

  6.身体微微下蹲。

  7.身体左倾。

  8.摆手。

  9.双手上举,做抱的状态。

  10.双手伸展开,平举。

  11.双手叉腰,随着音乐起蹲。

  数鸭子曲谱、歌词、舞蹈动作以及动作分解图。

舞蹈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小班弟弟妹妹一起跳舞,尝试教他们跳简单的'集体舞。

  2、体验大带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磁带及录音机2、 大班幼儿已学会朋友舞,并能自哼自舞;小班幼儿熟悉此音乐活动过程:

  1、 通过邀请《朋友舞》让大班和小班幼儿相互问候。

  2、 大班幼儿表演《朋友舞》,小班幼儿欣赏。要求: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

  舞蹈内容;前奏4小节: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拍手,到第4小节时能找到朋友面对面站立。

  乐曲1—4小节:1、2小节双方用双手合音乐拍对方的双肩;3、4小节双方拥抱、合音乐拍对方的背。

  5---8小节:5、6小节双方敬礼致意;7、8小节双方握起合拍上下晃动。

  9—12小节:9小节双方握手蹲下。

  10小节双方握手站立并将手举高。

  11—12小节重复9-10小节。

  13—16小节同前奏。

  3、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一一结伴,教小班幼儿舞蹈动作。

  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班幼儿运用语言、动作等,提示鼓励小班幼儿进行学习。

  集中展示:请几组比较成功的对子朋友进行展示。

  3、 集体跟音乐练习。

  4、 集体进行朋友舞:一遍音乐交换一个朋友,要求大班幼儿主动寻找小班幼儿做朋友。

舞蹈教案 篇7

  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舞蹈课教案。

  2.通过严格VI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学习内容

  地面训练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够部:横叉、竖又、压又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

  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穷、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盖腿

  中间训练

一、腰: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二、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

  三、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

  2.大射燕、探海

  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

  四、五跳:

  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

  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五、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变位跳、交叉跳

  六、大跳:

  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

  4.变身跳

  技术技巧:

  一、转、

  1.平转2-3个

  2.斜线平转:8个

二、翻身类: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点翻身3-5个

  教学方法与要求:

  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

  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准确地动作示范,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达。

  四、因材施教、集体授课与个另辅导相结合。

  五、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对象及时进行调整

  1,重点在老师要会技巧,言传身教和经验积累。

  2,技巧的基础是练好倒立,而且开技巧前的起范儿很重要。

  比如手是扩指手型,手的方向(打侧手翻指尖对旁,前桥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过程中,每个技巧的发力点是哪里,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力,肌肉一定要收紧。可以让孩子们多做些腹背肌的练习…单腿前桥和单腿后桥

  3,教前桥,首先要解决倒立,下腰的基础问题。

  先让学生练倒立,要求又轻又稳,崩腿崩脚尖,落到把杆上没有声音,教案《舞蹈课教案》。倒立熟练之后在进行前桥的练习。手落地手直,脚落地脚直,注意协调的圆;放轻松。关键在腰和肩,手要具备基本的支撑能力,在操作的时候头看前面,别看地面,让孩子准备做倒立,老师在旁边,当孩子做动作的时候老师用手顶一下孩子的腰,让他知道什么地方用劲。

  技巧主要是通过力度、幅度、速度来体现。我们要把情感与气韵融在一起,让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随感而变,顺情而化。加强力度,空中腿一定要180度然后在脚准备掂地时拉肩单脚掂地时要挑腰左脚最好是在腰起来后在放下!(这做单一的练习)熟练之后可串起来!

  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练习舞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就好了。

  4,教侧翻时脚打直,注意最开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个身体要保持直立,臀部要收,低头。双手也要成一条直线。

  不是往外甩开的,手脚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脚要往内收,就是手的方向。

  注意学生腿弯是因为心虚,或者习惯性弯腿等原因。先让孩子把侧手翻玩好。等手翻玩的直了顺了就能带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诉他们--蹬腿,摆腿,提腰,展手。

  5,教古典舞中点翻身时头保持一个点不动,侧腰和后腰要挑住。

  这个不能放松。其实点翻就是从左边侧腰画个圈在回到左边侧腰的一个动作。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觉。就会感觉很顺。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于感觉主力腿的压力重,转的很难受,找不到别人转的很顺的感觉是因为右边的侧腰和后胸腰没有用力。

  6,教压腿时三种正确姿势

  (1).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根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

  (2).侧压腿

  身体侧对肋木等支撑物,右腿支撑,脚尖稍向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上举,左掌放在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髋部和腰部在这个练习中将得到锻炼。

  做这个动作易出现两腿不直、身体向前弯曲。所以在练习中应注意,支撑腿的脚尖外展,被压腿尽量向身体正前顶髋,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举,向头后伸展。同时,将腿向肩后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直到脚尖能接触到后脑勺。

  (3).后压腿

  背对肋木,并腿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提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髋部、腰部和颈部可以得到练习。

  该动作要求双腿直膝,支撑脚要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髋,腰后展。做这个练习时两腿容易弯曲,因此可请同伴帮忙顶起自己被压腿的膝盖,用一只手下压腰、髋,帮助把腰挺直。

  7,压腿的五大注意事项

  压腿时为了避免拉伤或者跌倒,一定要注意以下5要:

  (1).要稳--单腿站立时必须站稳,最好能有个扶手,避免摇晃失重跌倒;

  (2).要轻--压腿用力不能过猛,以免对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损伤;

  (3).要缓--压腿的动作宜缓慢;

  (4).要短--每次3~5分钟即可;

  (5).要松---压腿之后不要马上就结束锻炼,还要做一些踢腿练习来放松调整。

  8,舞蹈基训中有数学--没有音乐伴奏时,我们就用数数字来代替节奏;表明各种舞姿中抬腿的高度,我们运用了45°,90°等等数学用语…。

  舞蹈基训中有物理--旋转时,势能转变为动能;跳跃时,人体在尽力克服地心吸力;抬腿时,身体各部分要保持平衡…。数学和物理都有定律,因而舞蹈基训也应有定律,现试举几例,不知可否成立。

  △单腿舞姿,当主力腿向下运动时(或从半脚尖成全脚,或从直腿变半蹲),动力腿应往相反方向用力上抬,以保持舞姿的完整性。同理,单腿落地的中跳或大跳,当着地腿有韧性地下蹲时,做舞姿的腿应渐

  渐向上,保持动作的延续性和轻快感。

  △旋转动作,立劲是基础,转劲是动力。练习旋转,先要打好基础--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稳,这样才能转得好、转得多、转得漂亮。

  △旋转和跳跃,都要找身体--主要臀部以上的上身--向上的感觉,做到臀部上收,腰背上立,头部上钻。一个人大部分重量在上身,这一部分上去了,整个人就容易上去了。

  △小跳靠脚背,小跳练脚背。小跳小巧玲珑,快速多变,主要靠双脚或单脚推地绷脚的力量来跳.速度愈快愈如此。通过小跳的练习,则可培养出离地即绷脚、绷脚落地的好习惯。

  △中跳和大跳,要高中求远。有了高度,才能在空中形成舞姿,才能在空中完成动作的变化,才能给观众留下飞翔感。因此在中跳和大跳中,应首先想办法尽可能长时间地摆脱地球的吸力,至于远度,由于惯性的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在体育的田径运动中,跳远运动纪录是跳高纪录的三倍,就是最好的证明。

  舞蹈基训和一切事物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把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都找出来,并应用于实践中,那末它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舞蹈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1、让幼儿知道水仙花是福建特产,誉满全国,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让幼儿学会基本动作,做到动作优美协调。

  活动准备:

  水仙花若干盆,音乐磁带,三用机。

  活动过程:

  1、幼儿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仙花,启发幼儿讨论并回答:“水仙花的故乡在哪里?水仙花长得什么样?”

  3、教师请幼儿欣赏舞曲,并让幼儿谈谈听完乐曲之后的'感受。

  4、教师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曲子,并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想像乐曲表现的动作。

  5、请个别幼儿来示范他想像出的动作,教师进行指导,让幼儿的动作更加优美。

  6、教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1)先全班一块儿学习基本动作。

  (2)请个别幼儿示范舞蹈动作,教师讲解。

  (3)幼儿找一位朋友,分小组进行练习。

  7、幼儿听音乐进行表演。

舞蹈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一些生活习性。

  2、大胆创蝌蚪成长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录音机、磁带、小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让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进入活动场地。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VCD幼儿舞蹈《小蚂蚁》引题:

  问:你们知道舞蹈里小朋友是模仿什么动物做这些动作的呢?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创编舞蹈好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图片我们看看它是谁?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出示图一

  (1)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干什么?

  (2)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先长出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二)

  (3)小蝌蚪接着长出什么呢?(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三)

  (4)最后小蝌蚪长成什么样?(幼儿回答后出示图四)

  (三)指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试看把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用动作来表示好吗?

  1、创编小蝌蚪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请全体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

  2、创编小呼天抢地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后)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创编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12下一页

  (3)放音乐全体幼儿自由表演

  (四)让幼儿学习将自己的创编的几个舞蹈动作结合起来,组成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1、放音乐请个别幼儿学习创编舞蹈。

  2、师和幼儿共同评价表演幼儿的创编情况

  3、师与幼儿共同讨论选择动作创编成完整的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4、放音乐,师带着幼儿一起学习表演舞蹈两遍

  5、师简评幼儿表演情况

  三、结束部分

  1、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青蛙有什么本领?那我们现在就来扮演一下青蛙,一起去外面的田地里捉害虫好吗?

  2、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表演并出声场。

  上一页12

【舞蹈教案】相关文章:

舞蹈的教案07-13

舞蹈的教案05-30

舞蹈教案06-14

《舞蹈》教案09-26

舞蹈教案(优)07-25

舞蹈课教案11-07

舞蹈教案范文09-29

高中舞蹈教案11-17

中班舞蹈教案12-05

幼儿舞蹈教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