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11-08 08:15:5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大班教案集锦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敲、拍、打、划等动作使纸盒发出不同的音响,模仿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音响节奏,并运用于故事配音中。

  2、幼儿能较准确地利用纸盒为动画片配上音响效果。

  3、幼儿在创作中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满足。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十个好朋友》《冬冬和亮亮》。

  2、日常生活声音磁带。

  3、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4、纸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纸盒能发出不同音响的特点。

  1、出示纸盒:提问:这是什么?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问:你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的?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个别幼儿回答并演示(动词:拍、敲、打、划 像声词:咚、哗、嗒、彭等)

  二、模仿故事中及日常生活中的音响。

  1、这个纸盒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

  2、听故事磁带,教师现场配音。

  3、提问:老师,用纸盒在故事里模仿了哪些声音?蹦蹦跳跳的声音节奏怎样?老师怎么模仿的?我们学一学。扫地呢?走路呢?抹桌子呢?

  4、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一下都学会了,你们会模仿别的声音吗?听,这是什么声音?" 在听声音的基础上模仿各种声音。

  提问:

  (1)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2)我们怎么模仿呢?试试看(依次模仿:敲门、闹钟、马蹄、关门、跑步、走路、炒菜、拍球、拍灰)

  5、学习给故事配音。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会模仿这么多声音了?你们想给故事配音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听可以给哪些声音?"

  (1)听故事。

  (2)讨论可以配些什么声音。

  提问:冬冬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给他配上声音呢?

  亮亮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配上声音呢?

  (3)放故事磁带,师生共同配音。

  四、为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

  教师:"它们是谁?你们想给这些动画明星配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干了些什么?"

  (1)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教师提示人物的动作。

  (2)讨论配音内容及方法:

  杰瑞做了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撞墙、被摔)汤姆做了些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洒水、被砸)

  (3)练习幼儿快速反应,做游戏、听口令、快速给鼠与猫跑步的音响及其它音响。

  (4)配音,一半为杰瑞配音,一半为汤姆配音,然后再交换配音。

  五、结束。

  今天小朋友都为动画明星配音了,成了"小小配音师",你们想不想为其他的动画明星配音呢?我们下次再为其他明星配音好吗?

  活动延伸:

  1、区域游戏:在语言区提供一些动画片的插图,让幼儿通过观看、回忆,并模仿里面的语言。

  2、游戏活动:在表演区让幼儿声形并貌地表演,感受配音表演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3、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并进行模仿。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学习韵律,随乐段、乐句和节奏较准确地做出动作。能根据情节提示记忆动作顺序。2、初步学习创编小手说话、转圈和跷跷板的动作。3、在比较拥挤的空间下,与同伴亲密交流,体验身体运动和音乐活动的乐趣。

  准备:

  磁带《加沃特舞曲》

  过程:

  一)引题:今天老师请你们在地板上做游戏,喜欢吗?

  二)学习A段动作

  1、师:我的手要和腿说话,你们想听吗?教师打节奏。(拍手、拍腿)

  2、师:现在我的手要和左边小朋友的腿说话了(教师示范)要求幼儿看清自己和谁的腿说话,并练习。

  3、听A段音乐练习一遍。

  三)学习做B段动作。

  1、师:你们知道小手说的是什么吗?原来它在说:屁股转圈圈,小脚出去玩(教师示范,幼儿练习,提箱幼儿不碰到别人)

  2、师:后背也想去玩,后背和腿玩跷跷板的游戏。手也来玩,玩起了爬山的游戏。在老师带领下做动作。

  3、师:爬到了山顶,胜利喽!我们真高兴。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我们高兴的心情呢?(幼儿练习拍手,手做“V”形,口喊“耶”

  4、在老师帮助下理清动作顺序。

  师:刚才我们玩了什么游戏?转圈——伸腿——跷跷板——爬山——胜利。

  5、听B段音乐,在老师带领下做动作。

  四)在老师带领下完整练习2遍。

  五)按幼儿意愿自由练习1遍。

  六)创编小手说话、转圈和跷跷板的'动作。

  1、师:小手还能和哪儿说话?身体的哪个部位也能转圈?跷跷板还能怎么表现?(幼儿逐一探索新的动作)

  2、不跟音乐练习

  3、跟着音乐练习,表演。

  七)跳《幸福拍手歌》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说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和特点。

  2、尝试口头仿编儿歌,发展创造力。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说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和特点。

  2、难点:幼儿用“如果狮子……,还是不是狮子?”的句式,创编儿

  歌。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创编儿歌。

  三、活动准备:

  《狮子和蛋》幼儿用书、不同形态的狮子图片,图画纸、

  彩笔。

  四、活动过程:

  1、教师模仿狮子的吼叫声,请幼儿猜猜老师扮演的.是什么动物。

  (通过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3、教师朗诵儿歌《狮子的噩梦》:

  狮子的噩梦

  如果狮子没有鬃毛,

  还是不是狮子?

  如果狮子没有牙齿,

  还是不是狮子?

  如果狮子长出斑点,

  还是不是狮子?

  哎呀呀!一场噩梦,

  吓坏了狮子。

  4、提问,理解儿歌内容:

  1)、狮子的噩梦是什么?(认读字卡:狮子)

  2)、你认为没有鬃毛的狮子像什么?你喜欢吗?

  3)、你认为没有牙齿的狮子像什么?你喜欢吗?

  4)、你认为身上有斑点的狮子像什么?你喜欢吗?

  5)、你觉得狮子如果变成那个样子,心里会怎么想?

  6)、你想为狮子设计怎样的新形象?

  5、幼儿学习朗读儿歌。

  6、请幼儿用“如果狮子……,还是不是狮子?”的句式,创编儿歌。

  五、延伸活动:

  出示不同形态的狮子图片,请幼儿观察,并动手为狮子设计一个新形象。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重点学唱副词部分。

  根据琴声及老师体态和手势的暗示,探索学习副歌部分,并唱出旋律的起落。

  能够用动作表现小猪憨态可掬的形象。

  活动准备:

  《猪之歌》动画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

  学唱副歌部分,根据老师体态及手势的暗示,唱出旋律的起落

  活动过程:

  看动画片《猪之歌》引入主题。

  你喜欢这个动画片吗?你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看图片,(一)学习副歌。

  这是谁?它在干什么呢?睡觉时干什么?我来学一学。

  这只小猪是怎么打呼噜的?我们来听一听。

  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学唱副歌。

  小猪在打呼噜时声音一样吗?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小猪为什么在这睡觉?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它才会在这儿睡觉?

  通过观察图片,学唱歌曲。

  (1)看图片(二)

  小猪长得什么样?学小猪走路。

  它在哪儿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图片(三)

  它在干什么呢?

  树干怎么样呢?接下来它会怎么做?

  (3)图片(四)

  小猪是怎么做的?

  出示图片(二、三、四)说出歌词,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

  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幼儿学唱歌曲。

  给歌曲起名字。

  幼儿边唱边表演。

  请个别孩子表演唱。

  教师小结

  在这首歌曲你喜欢这只小猪吗?为什么?

  在这首歌曲小猪的缺点是什么?

  在事情坚持到底了吗?那小朋友以后做事应该怎样做?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

  2、关于各种标志的PPT。

  3、各种标志的卡片,如:禁令标志: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的标志等。 4、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播放PPT

  师:“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屏幕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第二环节: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㈠、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标志朋友好吗?看看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哪些标志朋友!”(播放PPT)

  ①(1)、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禁止入内。

  (2)、看看这个标志,上面都画了什么?这是禁止通行。

  (3)、再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禁止鸣笛。

  ②哪个是禁止入内?哪个是禁止鸣笛?哪个是禁止通行?

  ③这是什么?(禁止入内)这是什么?(禁止通行)这是什么?(禁止鸣笛)

  (运用三段式教学法,加强幼儿的记忆与理解)

  师:“我们都在哪里见过他们?”

  师:“小朋友,你们再观察这几个标志都有哪些地方长的一样呢?”

  总结:禁止性的标志一般都是用红色的圆圈圈起来并带有一个大斜线,表示不许,不让,禁止。看到这种标志都是禁止,不许做的。

  ㈡、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我们的红色标志朋友,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黄色标志的朋友好不好?”(继续播放PPT)

  ①(1)、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注意安全。

  (2)、看看这个标志,上面都画了什么?这是当心触电。

  (3)、再看看这个标志,上面画的什么?这是小心楼梯。

  ②哪个是注意安全?哪个是当心触电?哪个是小心楼梯?

  ③这是什么?(注意安全)这是什么?(当心触电)这是什么?(小心楼梯)

  (运用三段式教学法,加强幼儿的记忆与理解)

  师:“我们都在哪里见过他们?”

  师:“小朋友,你们再观察这几个标志都有哪些地方长的一样呢?”

  总结:这些都是警告性的标志,警告性的标志一般都是用黄色的颜色表示,可以用三角形或者圆形圈起来,表示提醒人们注意,小心,当心,看到这类标志,都是注意,当心,小心的'意思。

  第三环节: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

  师:“下面呢,这些标志啊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了,我们帮这些标志找找名字好不好?

  (播放PPT,请幼儿根据刚刚总结的规律给标志找名字)

  第四环节:动手环节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幼儿园什么地方缺标志?你们帮老师设计一个标志好不好?(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动手设计标志)

  活动延伸:

  1.将没有设计好的标志设计完。

  2.请设计完的小朋友讲讲自己设计的标志有什么意义?应该放到哪里?

  3.根据幼儿的解说,将标志挂到对应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6

  一、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认识自己的成长,体验上小学的自豪感。

  2、分享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重温与老师、同伴在园生活的快乐,感谢老师和帮助自己的人。

  3、尝试用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给朋友送祝福,制作毕业纪念册。

  4、通过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喜欢小学。

  5、通过搜集与小学相关的各种物品,如:书籍、文具、游戏材料等,体验小学生的生活,积极为上小学做准备。

  6、与老师共同策划、准备、举办毕业庆祝会,邀请爸爸妈妈参与,体验毕业快乐和忧伤的情绪。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1、我在幼儿园三年了(社会)1、我和小学生在一起(社会)1、有趣的图书(美术)1、毕业纪念册(综合)

  2、甜蜜回忆盒(语言)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语言)2、悄悄话(语言)2、我的理想(社会)

  3、为全园做好事(综合)3、小书签(美术)3、我的进步周记(综合)3、老师,再见了(音乐)

  4、参观小学(社会)4、毕业歌(音乐)4、打电话多联络(社会)4、礼物(语言)

  5、比较轻重(数学)5、认识钟(数学)5、记录时间(数学)5、一星期有七天(数学)

  三、主题环境: 1、收集和小学有关的各种物品,如:课本、作业本、文具和小学生的各种游戏材料等。

  2、在语言角增添文字图片、田字格本、铅笔、橡皮等。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能反映三年幼儿园生活的图片、影像资料。

  四、指导要点: 1、平时能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生活向小学生看齐,照顾身边的弟弟妹妹。

  2、更主动、积极的与同伴交往,珍惜同学间的友情。

  3、有一定的时间概念,会辨别时钟,尝试自我调控时间。

  4、主动去阅读更多的图书。

  五、区域活动: 名称指导要点

  美工区*幼儿相互画像,我画你,你画我。

  *制作连环画:我的成长故事。

  *提供多种美工材料,制作离园纪念册、小礼物等。

  *提供多种形状的卡纸、废旧图书等,制作并送给朋友的名片。

  角色区*提供《毕业歌》、《老师,再见了》的歌曲,让幼儿继续学习歌曲,并能根据歌词合作创编动作,经行歌表演。

  *举办小小音乐会。

  益智区*提供各种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以及豆子、沙子、米、水等,玩数量守恒的游戏。

  *提供操作练习单,让幼儿进一步学习整点、半点的计时方法。

  语言区*将反映幼儿在园各个时期生活的图像、物品及不同表情的脸谱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并大胆向同伴讲述。

  *排练毕业献词。

  科学区*提供水槽、水盆、瓶瓶罐罐、记录纸等,引导幼儿探索水的流动。

  生活区*提供订书机、胶水、双面胶等,让幼儿为班级修补图书。

  建构区*提供各种建筑材料,让幼儿拼拼搭椅颐堑挠锥园。

  关于主题活动“我上小学了”的思考:(斜体的为调整部分)

  一、主题目标的调整:

  1、知道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珍惜幼儿园三年的时光。

  2、喜欢幼儿园,分享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重温与老师、同伴在园生活的快乐,感谢老师和帮助自己的人。

  3、知道自己就要毕业了,能用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同伴、弟弟妹妹告别。尝试用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给朋友送祝福,制作毕业纪念册。

  4、向往小学生活,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的不同,并逐步树立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5、知道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及用途,了解正确使用和爱护学习用品的方法,能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6、和同伴、家长共同体验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这美好又难忘的时刻,与老师共同策划、准备、举办毕业庆祝会,邀请爸爸妈妈参与,体验毕业快乐和忧伤的情绪。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一周:活动安排主要围绕感受在园的成长过程,回忆在园三年的美好生活。

  我在幼儿园三年了(社会)甜蜜回忆盒(语言)我的进步周记(综合)

  参观小学(社会)比较轻重(数学)

  第二周:以和书交朋友为主线,激发孩子喜欢书,和书交朋友,并感受从书中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哥哥姐姐回来了(社会)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语言)小书签(美术)

  小猫钓鱼(综合)认识钟(数学)

  第三周:围绕感受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爱,体验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

  为全园做好事(综合)悄悄话(语言)送给弟弟妹妹的礼物(美术)

  打电话多联络(社会)时间小主人(数学)

  第四周: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毕业活动体验成长的快乐。

  毕业纪念册(综合)我设计的名片(美术)老师,再见了(音乐)

  告别冷餐会(社会)一星期有七天(数学)

  三、主题环境的创设:

  1、将幼儿绘制的连环画《小猫钓鱼》布置在主题墙上。

  2、“我的进步周记”,持续观察记录。

  3、将幼儿小班时的集体照和毕业照贴主题墙上,供幼儿对比回忆。

  4、将幼儿寻找的“安全使用学习用品”的调查记录展览在延伸墙上。

  5、将幼儿绘制的“我们的一日安排”时间表贴在墙上。

  四、家长工作:

  1、请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个书包,介绍每一种学习用品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与幼儿共同回忆从小班到大班三年幼儿园生活中点点滴滴有趣的、感人的、快乐的、印象深刻的事。

  3、指导孩子在家中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按时进行各项活动,知道珍惜时间。

  4、在家中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并且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任务,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任务意识。

  5、请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毕业活动予以配合,如:拍毕业照、毕业典礼、告别冷餐会等。

  6、注意幼儿夏季饮食卫生,勤洗澡洗发,保持皮肤清洁。

  活动名称:《书是我们的好朋友》(综合)

  活动目标

  1、知道书的作用很大,愿意在图书中学本领。

  2、学习看图示剪纸,加深对书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功能的书若干本:立体书、能拉动的书、会发出声音的书、图画书等。

  2、剪纸书,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书展,感知书是各种各样的。

  1、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书布置展示出来,共同欣赏。

  2、提问:这些书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了解书的作用。

  1、出示图画书,提问: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三、简单介绍书的来历。

  作者编写——出版社编辑出版——印刷厂印刷——从书店买回来。

  四、学习看书剪纸。

  1、出示一本剪纸书,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一本什么书?我们可以向这本书学习什么?

  2、幼儿自选书中的某一种剪纸图案,学习看图示剪纸。

  3、讨论:你剪成功了吗?出现了什么困难?(引导幼儿就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明确基本线条、箭头的含义)

  4、相互欣赏作品,共享剪纸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提供彩色蜡光纸和剪纸书,幼儿可以继续看图书剪纸。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5-19

(经典)大班教案04-02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经典)10-16

[精选]大班教案10-17

(精选)大班教案05-01

大班的教案05-29

大班教案[经典]08-19

大班教案【经典】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