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时间:2024-09-07 01:20: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篇1

  一.目标设计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教学过程

  (一)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青年时曾漫游全国各地,后应诏入京,三年后离开,长期游历,安史之乱时,因参加王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李白思想教复杂,总有报国之志,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他是继屈原之后的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本诗是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远调时写给他的`,表达了对他的同情。

  2、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友人。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四)合作学习:

  1、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2、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3、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再简单讲解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描写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泣血悲啼之鸟子规,渲染一种哀愁气氛,融情于景,既有漂泊之感,又有离别之恨。“杨花落尽”正是春天季节,诗人没有选取明媚春光,而是用杨花描写此时景物,可见独具匠心。“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凉,道路之遥远、艰难,诗人虽无悲痛之语,悲痛之意自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句为抒情:抒发了对好友的不幸遭遇担心与关怀之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好友到龙标。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用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作信史,代转自己的一片情意。如此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现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时不在,而且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做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五)名句欣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简要赏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本诗,并搜集整理与月有关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诗人

  我————月————君

  (寄)(随)

  愁心相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人世:背景、作者。

  2、诵读诗:学会诵读,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3、赏析诗: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品读背诵全诗,体会作者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待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事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王昌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二、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三、背景介绍: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四、标题解说: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五、听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六、感悟诗意,鉴赏意象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渡过五条溪水。

  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夜郎以西。

  诗中写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有何内涵?

  杨花、子规、明月

  “杨花”即柳絮,有漂泊无定之意。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明月”代表思念,自古以来就有遥寄相思之意。

  七、品诗欣赏

  1、写杨花,子规的啼鸣这两个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2、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3、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4、本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有声有色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八、合作学习

  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愁1、对朋友远行的担忧;

  2、对社会的愤慨不平;

  3、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4、对朋友遭贬的同情。

  九、写法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愁心”寄与“明月”?

  作者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自己和朋友都可看见她,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诗人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十、板书总结

  写景叙事:扬花子规闻道过五溪

  抒情:愁心明月轻风直

  主题: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十一、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柳永《雨霖铃》李白《古朗月行》《把酒问月》《月下独酌》

  十二、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调动你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其中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相关文章:

闻王昌龄教案02-25

《闻》的教案11-19

大班龙的教案07-29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08-29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10-15

中班健康教案闻气味的鼻子07-0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07-05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精华)10-23

《中华第一龙》教案10-24

变色龙教案范文十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