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时间:2022-02-25 08:36:0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

  教师贴春,夏,秋,冬

  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

  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

  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

  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准备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

  2、合作调查。

  3、汇报交流

  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打开书90页。涂一涂。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自由说

  四、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应用

  小明看到同学们都表现这么棒,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会,可不知该买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组用喜欢的方法调查,分组统计,完成统计图。

  六、游戏

  同学们经常玩剪刀石头布,今天我们每人玩10次,看自己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平局几次,用自己的方法来统计。(学生每人1张白纸,用来记录)

  七、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自由说)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教师:瞧!小明、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

  (课件播放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lkg等)。

  教师: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斤、公斤、两等。

  教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究讨论,获得方法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

  教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中掂一掂。

  教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教师板书:克(g)。

  教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教师:这是一枚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1克。

  板书:一枚2分硬币重1克。

  (2)掂一掂,感知1克。

  教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那枚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教师:下面请大家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盘子里面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1克。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之后通过交流汇报,提炼出找的方法:用一枚2分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对比着来掂一掂就找到了。为后面的估量作铺垫。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教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1克的?

  教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认识天平

  教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教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举起1克的砝码)这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 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O”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

  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教师:瞧,7粒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大家都取出1克重的黄豆,掂一掂。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考验大家,有信心吗?

  教师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3.认识千克

  (1)认识千克。

  教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的实物。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谁到黑板前来拿拿这两样物品?

  教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

  教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

  教师板书:千克(kg)。

  教师:有谁知道多少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千克等于多少克?

  教师:对,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掂一掂,感受1千克。

  教师:老师这里有2袋盐,每袋都重500克,那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

  学生1:1000克。

  学生2:1千克。

  教师:很正确!现在,同学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2袋盐,请大家先拿起其中一袋,掂一掂。

  教师:再将这2袋盐都放在同一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很好!再闭上眼睛,掂一掂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

  教师:好!下面请大家凭借刚才的感觉,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

  教师:看看藏在物品里的标签,谁找得最准?

  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吗?

  教师:现在请大家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拿1克重的物品,每个同学都来掂一掂、比一比,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教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盘秤的刻度盘。

  教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盘秤。谁来说说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盘秤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

  教师(用课件演示放入1千克装的洗衣粉后,指针指着1)现在表示洗衣粉有多重?如果指针指着5呢?

  教师:很好,仔细观察盘秤的刻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有多种表述,只要合理即可,重在使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以1千克为标准去量。

  教师用课件出示弹簧秤。

  教师:这是弹簧秤,看看弹簧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后,指针指着1 0

  教师:谁能说出现在称的西红柿有多重?有几个?

  教师: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用课件出示体重秤。

  教师:看看这台体重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站上之后,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的刻度处。

  教师:这名学生有多重?当指针指在20和25这两个数之间时,就要从20开始往后数。指着30呢?

  教师:通过对这三种秤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回答,都以千克作单位,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1千克等,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1.口答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重150( )一个西瓜重6( )一个鸡蛋重50( )

  一只公鸡重2( )一个汉堡重280( )一桶油重5( )

  一支铅笔约重180( )

  2.完成第106页第6题

  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3.一抓准

  (1)介绍全国劳模——张秉贵。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非常能干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比如全国劳模张秉贵,他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大家都叫他“一抓准”,无论顾客要多重的糖,他用手就能够抓出来,他的手就像一台秤!

  (2)明确要求:我们每组都有一篮橘子,一会儿请大家从这个塑料袋里往外抓橘子,不用秤,看看哪组同学取出的橘子最接近1千克。

  四、回忆交流,总结反思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通过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第二课时

  1、课前让每位同学去任选看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

  2、调查表

  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

  1千克(苹果)( )个

  1千克(盐)( )袋

  2、同学汇报自身是如何进行调查的。

  3、动手实践:

  师的桌面上陈设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猜出1个苹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物品估计的重量称的重量1个苹果( )克( )克( )克( )克

  4、从同学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如课本89页第7题。

  5、解决问题

  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教学反思: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比赛项目?

  【说明:创设学生喜爱的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本课教学目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尝试统计,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

  反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如:

  狗

  猴

  长跑

  5只

  6只

  8只

  狗

  兔

  猴

  跳高

  长跑

  一共

  5只

  2只

  6只

  5只

  8只

  13只

  反馈:先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反馈:我们再请完成第二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

  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

  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加跳高和长跑比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

  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较合适呢?(把它们分开)

  引导:是的。可以把它们分开统计,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明确: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比赛项目分,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

  【说明: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需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把具体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原有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方法的过程中来。】

  2. 再次统计,解决问题。

  谈话: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先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再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好吗?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列表统计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列表方案,出示相应的统计表。

  要求:请小朋友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反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统计表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格)

  狗

  兔

  猴

  长跑

  5只

  2只

  6只

  13只

  跳高

  长跑

  一共

  5只

  8只

  13只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调整统计表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提问:观察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是的,第一张表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第二张表是按运动项目统计的。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清楚每张表格是按什么标准进行统计的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为了使统计表所表达的信息更清楚,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栏,注明表中每个项目的意思(课件演示修改统计表的过程)。像这张表格,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第一行表示各种动物的名称,就写上动物种类,第二行是每种动物的只数,就写上只数,后面的每个数就不要再写单位了。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习惯上放在数据的前面,用合计表示。

  师生共同修改第二张表格。

  3. 观察统计表。

  提问:通过小朋友自己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动物运动会的统计任务。看了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明: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而是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从尝试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探索并完善统计方法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和实际作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既能增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又能从整体上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 拓展应用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统计表,并组织交流。

  【说明: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统计活动,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需要灵活处理。】

  四、 全课总结(略)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4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认识了乘法并且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分析

  实验或教研主题

  各单元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 认识除法

  目的: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重点:让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二、 口诀求商

  目的:

  1、让学生参与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比较熟练的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

  法;

  2、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

  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认图形

  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四、 加和减

  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五、 位置与方向

  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他的三个方位。

  3、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

  六、 量长度

  目的: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和量线段的长度;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的重要性;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会恰当地选用长度单位,发展空间观念。

  七、 乘和除(一)

  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推导7、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8的乘法口诀合用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8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和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3、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学会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实际问题,并能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简单的解释,体会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

  八、 时、分、秒

  目的:

  1、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1秒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几时几分。

  难点:接近整时的时刻认识。

  九、 乘和除(二)

  目的: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这些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在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学会计算表内乘、除法范围内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十、 观察物体

  目的: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所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一、统计与可能性

  目的: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

  2、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培养统计意识,能用方块统计图表示问题的解决,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十二、期末复习

  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7-9的乘法口诀,时、分、秒的认识等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7-9的乘法口诀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等计算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察物体和确定位置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 学 措 施

  1、对于“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的教学:提供现实的数学活动素材;给予广阔的自主探索空间;组织多样的讨论交流活动;赋予数学的深层思考机会。

  2、对于“加和减”的教学: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入规则的学习;在主动的实践操作中发现规则;在多样化的算法比较中提升规则;在认知结构的构建中完善规则。

  3、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认图形”的基本手段是折、减、拼;利用图形进行直观思考是“观察物体”的核心环节;理解量的实际意义是“量长度”的重要前提;描述和交流是“位置与方向”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5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数据,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1格代表2个单位),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兴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准备:统计表,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图.

  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今天农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谁记得最好?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农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位你们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出示)你们喜欢它们吗?现在农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个动画人物里面,咱们班喜欢哪个动画人物最多?喜欢哪个动画人物最少?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喜欢这几个动画人物的情况。(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体验统计。

  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知道了收集、记录数据的一些方法。谁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方法呢?(可以用画圆形、正方形、打勾,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现在我们要统计全班同学喜欢动画人物的情况,选用哪种方法最快,哪种方法最好?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种方法,统计到哪个动画人物,你喜欢你就站起来,坐着的同学数数一共有多少?一定要细心,不要多数、漏数。(全班讨论)

  师:刚才记录喜欢动画人物情况的过程就叫“统计”(板书课题)我们把统计的数据填到表格中,这张表格就叫统计表,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喜欢各种动画人物的人数,如果想一眼看出喜欢哪个动画人物的人数多,喜欢哪个动画人物的人数少,还可以整理成什么?

  生:……统计图

  2.引导学生通过生成的数据,让学生动手画统计图。

  ①请同学们先观察手上的表格,想一想,每格代表几?先标上数据。

  ②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

  3.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2个单位。

  4.根据画好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从这个统计图,我们知道了什么?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③假如下次我们班要放动画片,我们应该选择放什么动画片?

  四、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①从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超市的经理,你打算怎样进货?

  五、畅谈收获、自我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6

  教学內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班级情況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二十一名,大部分来自移民家庭,经过两年的学习,这个班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探究,乐于合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品盒,大家想看看吗?(出示课题:看一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观察姿势,不能左瞧右看,随意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

  2、观察后要说清楚自己看到的是几号面,这些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我相信大家都能按要求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圆满完成观察任务的,有没有信心?(出示标有序号的长方体)

  二、参与活动,探究新知。

  (一)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也有不同。

  1、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

  2、通过讨论、交流,指名不同位置学生代表发言,说说自己看到了几号面?是什么形状?

  3、师:同样一个长方体,怎么有的同学看到的面是正方形,有的看到的面却是长方形呢?

  4、生讨论、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课件演示)

  (二)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师:我刚才听有的同学说只看到一个面,有的同学却看到了两个面,还有的同学看到了三个面。请看到一个面的同学挥挥手、看到两个面的同学点点头、看到三个面的同学拍拍手。

  提问:为什么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在不同位置观察时,看到的面的个数不同)

  2、同学中有没有看到更多个数的面?那么,在同一位置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呢?

  3、生再次保持不变的观察姿势和位置,进一步细心观察,并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课件演示)

  5、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不仅观察仔细,善于动脑,还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真棒!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做一个拍手游戏,想不想做?(师带领学生做拍手游戏,回顾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三)认识各个面的名称。

  1、师:老师带来的礼品盒上标有数字序号,同学们说的时候很方便,可是生活中不可能给每个物体的面上都贴上这样的序号,怎样才能正确说出各个面的名称呢?其实,人们已经习惯给物体的各个面起一个名字了,大家在书上26页迅速地找一找,看看各个面都叫什么?

  2、谁能给老师的礼品盒上各个面贴上他们各自的名称?(出示另一长方体纸盒和名称标签)

  3、师:一般,我们把物体朝上的面叫“上面”,那么朝下的面呢?和观察者正对的面叫“正面”,那背后的面呢?相对于观察者右侧的面叫“右面”,那左侧的面呢?

  4、出示不同的长方体并变换位置,让学生指出各个面的名称,使学生加深对各个面名称的理解,知道这些面的名称不是固定不变的。

  三、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游戏一:猜一猜。出示26页情境图,先说说每个人各站在讲桌的什么位置,再猜猜他们各会看到讲桌的哪些面?最后动手连一连。(课件演示)

  游戏二:练一练。出示27页“练一练”4题,今天智慧爷爷买了生日礼物要给一位朋友过生日,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也去凑热闹,他们各自看到礼物盒的那一面呢?先说说,在连连。(课件演示)

  游戏三:标一标。出示27页“练一练”1题,同学们还认识了物体各个面的名称,看谁能准确快速地标出“正面”“上面”和“右面”。(课件演示)

  游戏四:摸一摸。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摸摸它的各个面,并对同桌说说每个面的名称和形状。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2。3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

  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 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5)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一袋精盐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现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盐是1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袋腌制盐和两袋精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加上什么符号呢?

  1千克=1000克1Kg=1000g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

  (5)一箱苹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

  2、称一称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分别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老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个健康的身体,好吗?

  4、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一头可爱的小猪,紧接着来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还下了一个大鸡蛋,它们来是想让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一件它们的烦心事,你们愿意吗?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们的体重给弄混了,你们能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重量吗?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五)课后实践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8

  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2、物体质量的估量。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

  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她们买了6个苹果,重1千克。

  生:1盒饼干110克。

  生:一桶豆油5千克。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克”

  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一颗钮扣。一个橡皮头。 ……

  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

  生:34克。

  师:好!请同学们掂一掂,感觉一下34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学具袋里还有什么?

  生:牛奶!

  师:快来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

  生:220克。

  (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g即克的英文缩写)

  师:那请你赶快掂一掂,感觉一下吧! (学生活动)

  师:请同学们从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

  (学生猜)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

  生:500克。

  师:那两袋呢?

  生:1000克。

  (板书)

  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克”的关系

  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袋盐,(出示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

  生:1千克。

  (板书)

  师: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师: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1千克的盐。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千克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都掂过了吗?

  生:掂过了。

  师:那1千克盐和我们刚才的2袋砂糖比较,哪个重?

  生:盐重。

  生:砂糖。

  生:一样重。

  师:怎样知道物品的轻重?

  生:用秤称!

  师:说得好极了,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到的?

  生:(回答)

  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电子秤台。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1千克盐和2袋砂糖哪个重了吧?

  生:可以了! (教师称重,学生观察)

  师:都指在1千克处,说明什么?

  生:同样重。

  师:所以…… (板书)1000克=1千克。

  四、小组合作,称量物品

  师:我们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种秤?

  生:弹簧秤。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弹簧秤,谁会使用弹簧秤?

  生:(演示) (师辅助)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称一称?

  生:想!

  师:好!下面请小组长到台前来领物品。

  (组长来领)

  师:请小组成员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约有多重,再用弹簧秤称一称,看到底是多重? (学生活动)

  师:称完了吗?

  师: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称的什么?质量大约是多少?

  生:我们组称的大米,大约是1千克。我们组称的苹果,大约也是1千克。

  五、认识电子秤

  师:大家在市场买东西时,经常会看到什么秤?

  生:盘秤、电子秤。

  师:哪位同学认识电子秤,下面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好吗?

  生教大家认识电子秤。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你这位老师很有耐心,讲解也很细致,谢谢你!

  师:昨天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请看画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苹果和鸡蛋一共多少千克?

  师:他的问题谁来答?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

  生:鸡蛋比苹果多几千克?

  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1千克,鸡蛋重2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所以鸡蛋比苹果多1千克。

  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

  生:想!共6关。

  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88页1题)。

  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88页2题)。

  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89页4题)。

  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89页5题、6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

  第五关:问一问、答一答(教科书上89页7题)。

  第六关:看一看,算一算(教科书上90页8题)

  师:你们可真棒!一连闯过了6关,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八、师生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看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对话平台

  1.说一说。

  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指名汇报。

  (2)试着做一做。

  2.想一想。

  由情境入手,领会理解运算顺序。

  (1)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2)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3.试一试。

  试着做一做(29+25)÷9。

  学中做

  1.做一做。

  完成做一做的习题。

  (1)先说一说计算顺序。

  (2)再独力计算。

  2.比一比,算一算。

  16+24÷818-9×230-6÷3

  (16+24)÷8(18-9)×2(30-6)÷3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在〇里填“<”、“>”或“=”。

  7+7+7+8〇7×4+17×9-〇7×7+7

  30÷5+1〇30÷(5+1)9-2×4〇(9-2)×4

  8+32÷8〇(8+32)÷818+36÷9〇(18+36)÷9

  (2)判断。

  ①(8+6)×7与8+6×7都要先算乘法。()

  ②81减去6乘以6的积,列式为:(81-6)×6。()

  ③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大家喜欢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平面图形藏在了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

  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

  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过对“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问题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程度,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

  1、长方形特点。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

  (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边和角)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的长度一样。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两条边一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师:大家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发现了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边是相对的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对边,除了上下这组对边外,还有左右也是一组对边,所以在长方形中,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2、正方形特点。

  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你能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的方法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请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将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对角重叠,发现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所以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教师板书:四条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太棒了,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都找了出来,请再仔细看一下黑板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它们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体验,降低了对特点认识的难度。

  3、认一认

  师: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请你自己看答题卡的认一认,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长长的边叫做长,短短的边叫做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叫做边。(教师板书:长、宽、边)

  师:长方形中有几条长?几条宽?

  正方形的四条边中,只有这一条叫边吗?

  生:长方形中有两条长,两条宽。(边指边说)

  生: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叫做边。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后,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边的认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概念

  1、你能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格子图中)

  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

  2、、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操作折一折,集体交流、讨论,教师最后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三道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三道题目是巩固对长方形特点的理解,可能稍微有些难度,但通过动手折一折,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进一步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1

  教学目标预设:

  1、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能熟练地读、写乘法算式,能正确地将加数相同的加未能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养成学生勤于动脑、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相关资料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

  学生准备:

  积木若干块。

  教学重点: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淘气最喜欢摆积木了,我们看它摆出了什么图形?(出示积木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一说。

  ①学生仔细看图,指导思考提问:一排有几块积木?共几排一共有几块积木?

  ②请学生汇报交流。

  ③根据学生交流问题,选择一个进行引导,例如:横看,每排7块,有5排,共有7×5或5×7块。

  2、做一做。

  ①让学生独立解答提出的其余问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②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出不同的几个几。

  三、教学效果测评

  1、看图写乘法算式。

  小朋友们除了玩积木,还喜欢玩其他的游戏:

  ①你能算一算玩游戏的一共有几人吗?(书P6.1左图)

  ②中途,老师为大家送来了饮料,一共送来了多少瓶呢?(书P6.1右图)

  2、填一填。先让每位学生都独立做,然后指名学生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并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如:求5个6的和是多少或求6个5连加是多少等。

  3、送信游戏。

  教师将全部算式制成算式卡片发给学生开展送信游戏。(书P6.3)

  四、拓展性练习

  出示书P9.4情境图,让学生看图提问题,解答后进行小组交流。比一比,哪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2

  一、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木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着重讨论侧面的`不同点。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饼干盒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下面三幅图是谁看到的?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长方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长方体,四位同学坐在

  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用图画出来。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说说你看到的是长方体的哪一面,画的是哪种图?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

  (4)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是什么样的?

  (5)请小组长把长方体和图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观察正方体和球

  每个小组的学生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画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页、第7页。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呵呵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

  3.熟记乘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4.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还记得吗?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进了《儿童乐园》,认识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乘法,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复习旧知

  1.读一读。

  (1)2×3= 6 3×2= 6

  (2)5×4=20 4×5=20

  (3)3×7=21 7×3=21

  2.说出乘法算式。

  (1)6个8相加:6×8或8×6

  (2)9个2相加:9×2或2×9。

  (3)3个5相加:3×5或5×3。

  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加法:7+7+7+7+7=35(个)

  乘法:7×5=35(个)或5×7=35(个)

  三、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你玩过积木吗?玩积木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生1: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

  生2:一排排的积木真整齐!

  生3:我看到一共有5排积木,每一排都有7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么多的积木,到底有多少块呢?

  (老师听到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数了:1、2、3、4、5……,一直数到了35。原来,这些积木有35块。可是,这样一块一块地数太慢了。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又快又对地数出积木的块数吗?咱们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数的吧!有的小朋友在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积木并不是随意摆放的,它们的摆放是有规律的,横着看,每排积木的块数都是7,就可以7块7块地数,有这样的5排,数5次就可以了。7、14、21、28、35。嗯,这样数快多了!也有小朋友发现,竖着看,积木的摆放也有规律,每列积木不仅颜色相同,块数也一样——都是5,就可以5块5块地数,有这样的7列,数7次就可以了。5、10、15、20、25、30、35。嗯,这样数也很快!)

  师:同学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积木,发现积木摆放的规律,一排排、一列列地数出了积木的块数,可真了不起!

  师:你怎样数出了积木的块数?我们用这两种好方法再数一数积木的块数吧!先横着一排排地数:7、14、21、28、35。再竖着一列列数:5、10、15、20、25、30、35。

  师:积木数完了,一共有35块。你能根据数法,列出算式吗?拿出纸和笔,试着列一列。写好了吗?老师把大家写的记录了下来:

  (1)横着看:每排7块,有5排。

  7+7+7+7+7=35(块)

  (2)横着看:每排7块,有5排。

  7×5=35(块)或5×7=35(块)

  (3)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

  5+5+5+5+5+5+5=35(块)

  (4)竖着看:每列5块,有7列。

  5×7=35(块)或7×5=35(块)

  师:观察这四组算式,你想说些什么?

  (对,第一组算式和第二组算式都是横着观察积木的,都是求5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点是,第一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了5个7相加的和,第二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了5个7相加的和。

  第三组算式和第四组算式都是竖着观察积木的,都是求7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点是,第三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7个5相加的和,第四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7个5相加的和。

  比较一下,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当然是乘法了。看来,大家已经知道了乘法的优点,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些同学还是不太习惯用乘法。希望这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尝试。

  看着第二组算式,在这两个乘法算式中,7表示什么意思?5又表示什么意思?横着看,每排有7块积木,有这样的5排,7就表示了每排积木的块数,5表示了7的个数。求5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我们用乘法7×5和5×7来表示。

  看着第四组算式,在这两个乘法算式中,5表示什么意思?7又表示什么意思?竖着看,每列有5块积木,有这样的7列。5就表示了每列积木的块数,7表示了5的个数。求7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我们用乘法5×7或7×5来表示。)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有几块积木

  7×5=35(块)

  5×7=35(块)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更正解地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对分类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3.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拼组与对分类统计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七巧板、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点明课题

  (一)情境创设:课件呈现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这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

  1.学生汇报交流;

  2.教师补充:除了这些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复习这学期已经学过的知识:平面图形和分类统计。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师生合作,复习整理

  (一)平面图形

  1.平面图形的特征

  (1)课件呈现多个杂乱排列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根据认识,将这些图形分分类。

  (2)组内交流:你是怎么分辨长方形的?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哪些知识?再整理汇报。

  (3)指名回答: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4)讨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5)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

  (6)说一说:圆与以上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2.图形的拼组

  (1)拼一拼:

  ①用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学生拼好后,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你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拼成的?

  ②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学生拼好后,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你拼出来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拼成的?

  (2)设计图案:

  ①请用七巧板设计一幅的图案。

  ②汇报展示: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分一分:课件呈现P94第3题的20个图形。

  (1)让学生分别回答是什么图形?

  (2)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特别是在学生说出第11、15、17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要特别强调让学生说出:你是如何想的?

  (3)教师提问:刚才我们都弄清了每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了,那每一类图形到底有多少个呢?我们下面就来统计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活动,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积累数学教学活动经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注意在相互研讨中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二)复习分类与整理

  1.按形状分一分

  课件呈现第3题的第二个统计表:

  (1)提问:我们想把这些图形按照形状来分分类,你有什么好方法?可能有学生提出:

  ①可以一类一类的找出来。

  ②可以按1~20号的顺序将每个图形在类型分别确定下来,再在相应的形状下面画一个符号表示个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统计表。

  (3)汇报展示,核对数据。

  (4)解决问题:哪种图形最多?哪种图形最少?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2.按颜色分一分

  (1)你认为:这些图形除了按形状分类,还可以按颜色来分类。谁来说一说:按颜色分,可以分成几类呢?

  (2)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第3题的第一个统计表:你会统计吗?

  (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统计表;

  (4)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5)解决问题:哪种颜色的图形最多?哪种颜色的图形最少?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3.自己定标准分一分

  (1)除了上面的两种分类标准,你能不能定一个标准,将这些图形卡片分成两类呢?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标准:

  (3)每人按自己定的标准再来分一分。

  4.观察发现:学生完成后,选择一种与前面的两种统计表一起展示,让学生观察:

  (1)他们都是将这些图形分成几类?

  (2)这些分类的标准虽然不同,但每一种统计表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

  (3)引导学生发现:不管是什么分类标准,他们统计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复习活动,让学生对分类与整理进行系统的复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能自行制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看待事情的意识。】

  三、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一)解决练习二十一第14题

  1.情境创设:同学们看,这是隔壁班的小朋友拼出来的三幅图,漂亮吗?课件分别呈现第14题的三幅图。

  2.拼这些图案,都用到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时,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空白的统计表。

  3.你能独立完成这个统计表吗?让学生独立完成。

  4.解决问题:

  (1)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哪种最少?

  (2)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①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不同方法:一是数出题中所给图形的总数;二是直接把统计表中分类计数的结果加起来。

  ②你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统计时,统计结果的和与所给出的统计对象中总数是相等的。

  (3)小明摆了4个火车,一共用了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经历统计与制作统计表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感悟习题背后隐含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练习二十一第15题

  1.情境创设:课件呈现第15题的餐桌图,师:同学们看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摆放很杂乱,有必要将这些东西整理一下。

  2.独立完成象形统计图,完成后交流汇报,集体核对,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作图的习惯。

  3.独立完成统计表:完成后集体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师:你是怎么得到每一项数据的?让学生明白:可以直接利用已经完成的统计图来完成统计表,不需要再逐项去计数。

  4.解决问题:

  (1)碗比盘多几个?

  ①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

  ②还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得到这个答案吗?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方便?

  (2)哪种餐具最多?哪种最少?

  ①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

  ②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呢?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方便?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三)查漏补缺:每班教师根据学生所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经历整个统计过程,巩固学生对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理解,同时结合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的内容,使学生直观感受统计图、统计表在整理、分析数据方面各自的优势,感受统计图、统计表的价值,感受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四、全课总结,畅谈感受

  (一)全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二)畅谈感受:通过本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或者你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梳理,概括、归纳所学知识,学会总结学习感受与体会,并将这些与同学交流。】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

  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 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

  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 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

  2.我会判断。

  3.找错误。

  七、游戏:

  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

  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

  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

  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

  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教案四篇

2.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

4.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

5.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

6.数学二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7.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9.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