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舞》教案

时间:2021-09-15 14:34:11 教案 我要投稿

《问候舞》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问候舞》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候舞》教案

《问候舞》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初步学习跳集体舞。

  2、能根据尾音的变化,及时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并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3、努力尝试在交换舞伴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体验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组织幼儿玩“听铃鼓摇奏声音的长短变化及时交换同伴”的游戏

  4、乐曲——《问候舞》。

  5、手腕花若干,分两种颜色(红色与蓝色)

  6、红苹果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欢乐的情绪,并在空拍处按节拍做出合拍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

  二、学跳集体舞《问候舞》

  1、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照过镜子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教师与一个幼儿玩游戏,提醒两个人的动作是一样的。

  (2)教师先引导幼儿提议用一个动作替换的前一个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教师:谁来想一个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和全体幼儿玩“照镜子”游戏。(跟钢琴)

  教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轮流来做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学。

  3、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集体操练。

  教师:请手戴蓝色花的男小朋友举手,向前一步走,(放下)

  请手戴红色花的女小朋友找到好朋友,男小朋友向后转。

  找到好朋友了吗?

  (2)站双圈,面对面随乐玩照镜子的游戏。(跟钢琴)

  4、学习交换舞伴。

  (1)以游戏形式,听语言指令,外圈移动交换舞伴。

  教师:你见到了好朋友是怎样和他打招呼的呀

  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做动作。(握手、挥手、拥抱等)

  (2)听音乐换舞伴。(跟钢琴)

  5、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教师:刚才我们玩了几个游戏?我们把这几个游戏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好看的舞蹈。

  (2)教师邀请舞伴演示。

  教师:我请一个好朋友和我一起跳。(跟着钢琴声跳一遍)

  (3)幼儿站双圈尝试,了解舞蹈结构。

  师:听着音乐,我们照镜子时做什么动作?

  (4)幼儿随乐完整舞蹈。(一遍)

  (5)再次随乐完整舞蹈。(跟着磁带音乐)(一到两遍)

  教师:小朋友跳得真好看,这一次我们要加大难度了,跟着录音机里面的音乐来跳一跳。

  6、结束活动

  幼儿从双圈回到单圈,坐下。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下次我们再想一些更好看的动作加到舞蹈中去。

《问候舞》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听音乐撕纸做衣服、即兴造型等不同方式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熟悉旋律、节奏特征,初步学会听音乐跳集体舞。

  2.在富有创意的氛围中发展听音辨音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发展想象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3.感受与同伴一起和谐地随节奏跳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具:未做好的跳舞用连衣裙每人一件(连衣裙上部已经由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装饰好图案,由塑料马夹袋制作;下部的裙摆用皱纹纸做,供幼儿听音乐撕纸用)。

  2.教具:①已完工跳舞用连衣裙一件;②帮助幼儿梳理音乐结构的圆形小图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

  (1)幼儿听音乐“问候舞”进场,围成圈后原地坐下。

  (2)引导幼儿聆听“问候舞”,让他们从整体上感受乐曲旋律、节奏特征,建立对乐曲的初步印象。

  (3)出示已做好的纸裙。

  指导语:“我有一个好消息,今天这里要举办节日舞会,我们一起来跳舞——你们看,这是我自己做的舞蹈衣,你们想要吗?”

  二、用多种创意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在游戏中理解乐曲结构特点

  (1)听音乐撕纸制作跳舞用纸裙,分段具体感受旋律,学会听辨尾音。

  ①完整播放音乐一遍,教师示范(正好撕完前面一半的裙子)

  ②分段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听辨尾音次数的不同,并分段逐步撕纸制作裙子。

  (2)教师用图形小图标,帮助幼儿梳理乐曲结构,使他们建立对尾音的记忆。

  ①启发引导。师:“宝宝的衣服制作了一半。现在宝宝们有没有发现每段音乐结束的地方,我们撕的次数一样吗?”(幼儿回答: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段的时候撕几下?第二段呢?第三段呢?第四段呢?”(幼:“第一段撕两下,第二段撕了三下,第三段撕了四下,第四段撕了一下。”)

  ②再次播放乐曲,用小图标在白板上作标示。巩固幼儿对乐曲结构的理解。

  (3)完整播放音乐,让幼儿撕另外一半纸裙自由体验,完成裙子的制作过程。

  师:“小朋友们做好了衣服的花边,衣服变得更漂亮了。现在大家把

  衣服穿起来吧。不会穿的小朋友可以请你旁边的好朋友帮助你。(幼儿相互帮助穿纸裙,教师指导。)

  三、引导幼儿听音乐尝试跳集体舞,在尾音处即兴创编不同的动作,巩固其对乐曲旋律,节奏的理解

  (1)集体完整随音乐跳一次舞。指导语:“穿上自己做的裙子,真漂亮!接下来舞会开始了,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跳舞吧!”(幼儿已有集体舞基本步的经验积累。)

  (2)分段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在尾音处即兴创编不同动作。

  指导语:“小朋友在听到音乐中出现“当”的一声时,就停下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给同伴看吧!”

  ①幼儿边跳基本步边尝试,听到尾音(教师提示“当”声)时自由创编一个动作造型。

  ②引导幼儿大胆创编舞蹈动作。指导语:“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跳舞,感觉真不错。刚才在“当”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动作的?(幼儿反馈)除了可以做这个动作以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请宝宝开动脑筋来想想。在听到我说“当”的时候请把你想到的动作做给大家看看。”幼儿创编新的动作造型,进一步巩固对乐曲的认识。

  (3)师幼随乐完整地跳一遍集体舞。

  师:“现在每位小朋友把基本步和自己编的动作连起来,表演这个舞蹈吧。”(放音乐,幼儿以圆圈形式跳舞前行,在尾音处摆不同动作造型。)

  四、鼓励幼儿结伴听乐曲“问候舞”,进行跳舞表演,在愉快合作中结束活动

  (1)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来跳舞,当听到“咚”的时候和你的舞伴摆出一个好看的造型。再听到一个“咚”的时候换一个造型。”在教师带领下,幼儿自由选择,两两结伴跳集体舞。

  (2)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表演,与客人老师两两结伴听音乐跳集体舞。

《问候舞》教案3

  活动二:韵律活动――问候舞(艺术)

  目标

  1、尝试与更多的同伴合作跳舞,体验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2、能熟悉乐曲的旋律、结构特点,初步学会跳集体舞。

  3、能根据尾声的变化及时变换舞伴。

  准备

  1、欣赏画面舞会的场景。

  2、组织幼儿做听摇铃鼓声音的长短变化及时交换同伴的游戏。

  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舞会录像,并熟悉乐曲的旋律。

  2、再次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尾音的变化。引导幼儿拍出尾音,一声拍一下。

  3、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集体跟着老师学做舞蹈动作。

  4、教师完整地表演舞蹈,提醒幼儿在尾音变化时要迅速换舞伴。

  5、幼儿随音乐熟悉舞蹈动作。

  6、幼儿熟悉动作后,在尾音处的握手动作可换成造型动作,先进行单人造型,

  进而要求做双人造型及多人造型。

  动作建议:

  1、1-4小节:双手叉腰,自由小跑步。

  2、5小节:按节奏拍手。

  3、6小节:双手叉腰,自转一圈,脚做小跑步动作。

  4、7―8小节:同5―6小节。

  5、9小节(尾音):二人握手,尾音5出现时立即与舞伴握手,尾音的长短,次数

  不固定听到3、5音,立即放开舞伴,自由小跑步结束活动。

《问候舞》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循环往复的曲式与尾音的长短。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尾音的长短变化。

  3.体验与同伴共同跳问候舞,表现音乐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报纸人手一份、白纸一张、记号笔、音乐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乐曲旋律,听辨乐曲中的尾音。

  ◆完整欣赏音乐,听辨乐曲中的尾音。

  ◆提问:老师做有变化的动作时乐曲中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音?

  ◆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来配这个音?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听音乐做身体声势。

  2.感受乐曲结构和尾音长短变化。

  ◆幼儿边欣赏乐曲边看老师画图谱。

  ◆提问:在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重点提示幼儿欣赏尾音的变化。

  ◆撕报纸:师幼听音乐撕报纸。

  ◆提问:给你一张报纸,你能把尾音的长短撕出来吗?怎么撕呢?

  3.表现尾音的长短变化。

  ◆问候舞:随音乐的尾音长短变化边说"你--好"边握手再把手弹回来。

  ◆幼儿围成圈,教师发起邀请孩子跳问候舞。

  ◆幼儿创编邀请动作,再跳一次问候舞。

  教学反思:

  虽然这次孩子们的表现都不错的,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孩子的参与性没有那么高,我觉得如果下次在进行这个活动,我应该让能干的孩子去找一些积极性不高的孩子,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问候舞》教案5

  中班韵律活动问候舞

  上周五我园承办了对“全市农村园骨干教师园本教研的的研讨”活动,作为我园韵律活动《问候舞》教研组的成员,我有幸担任了执教者的工作。在教研活动结束之时,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1.改变――发展:本次的教研活动在去年的由托幼办开展的“教研观摩评比”活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认可的了。也正因为如此,在开始接到本次活动的通知时,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那我们就把上次的教研活动内容原封不动的再次进行展示。可是本次活动的研讨观摩对象是农村园教师,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教科所要求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教研活动进行改动,以满足观摩对象的需要!“改变”这是必须要做到,因此,我们教研组抛弃了即成的东西,对研讨问题进行重新制定,相应的,改变教学环节设计、说课内容,总之,对一切都进行改变!我们的改变,让我们在原本教研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了提升,在观摩的现场互动研讨中,我们能够以轻松的心情进行发展的建议式的教研,得到了主办单位、观摩者的.认可,

  小语:一节活动,多种研讨――改变着活动,发展着自己

  2.虚――实:在本次的教研活动的教学中,我们抛弃了观摩课中花俏的“道具装饰”,仅仅以一个“花园宝宝”面具贯穿始终;抛弃了大量的“课前经验丰富”,让孩子在课堂活动中,从不会到会,展示真实的课堂教学,做一节“不完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的环节中,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的同时,更是紧记研讨活动问题,开展符合研讨活动开展的教学活动,努力的脚踏实地的上一节常规公开课。

  小语:虚实中见真谛。

  3.和谐――矛盾:作为一次教研活动的研讨,思想火花的撞击是需要,也是必要。试想,没有矛盾、冲突,又怎会去实践、去验证,从而得到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呢?就拿本次活动最后成功展示上,大家对是双圈站位展示,还是单圈站位展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持己见!那么,寻找理论来论证自己是最有力的条件。因此,大家都个自己寻找自己说需要的“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正因为有这个矛盾,所以,大家在寻找的过程中又一次成长了不少。 小语:和谐是目的,矛盾是过程。

  4.……

  在本次教研活动,我得到了很多,这不仅仅是看得见的荣誉证书,更多的是内心对于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一种方向上的明确。我的文笔不够好,不能够将内心的所有感触都化做文字来赞赏,但,我会尝试将本次教研活动中的所学、所感、所得,运用推广,真正的体现教研的最终目的。

《问候舞》教案6

  活动意图

  集体舞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的娱乐性舞蹈,突出的是大众性和参与性。其特点是队形简单动作简洁,交换舞伴重复舞蹈。集体舞形式多样,有二人、三人、多人,单圈、双圈、自由式、行进式等。本次集体舞选择的是双人行进式。伴奏的乐曲悠扬、轻快分A、B两段:A段有4个乐句,节奏工整旋律轻快,幼儿便于记忆;B段有5个无旋律的三拍子节奏,适合于幼儿相互问候交换舞伴。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集体舞是比较难组织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因要随音乐舞蹈还需在特定的乐句找准位置交换舞伴而出现混乱现象。所以,本次活动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象、直观的图谱、腕花帮助孩子理解队形、位置,让他们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舞动奇迹。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舞蹈音乐,学习在双圈行进中问候朋友,交换舞伴。

  2、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步伐,与旁边的舞伴保持一致。

  3、体验集体舞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电子琴、录音机、CD片

  2、图谱一张,幼儿人手一个腕花。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候,切入主题

  教师向幼儿问好,引入主题——集体舞:你好,朋友。幼儿由场外分男女两队,分别入双圈就座。

  (二)安排座位,确定双圈

  谈论和朋友的问候方式:点头、握手、敬礼、拥抱等等。

  (三)欣赏乐曲,律动热身

  1、倾听音乐,在教师的提示下分辨出乐曲的AB段,并练习徒手打击节拍。

  2、了解A段的4个乐句是行进乐曲,在老师的提醒下按照乐句做跺脚、拍腿、拍手、拍肩。

  3、B段三拍子的乐句是交换朋友(舞伴),提醒幼儿边念儿歌:握握手、敬个礼、握握手、敬个礼。。。

  (四)图谱演示,明确角色

  认识队形——

  1、教师以红色圆圈○代表女孩子,兰色○代表男孩子,在题板上分别演示幼儿站的位置。

  2、通过图谱演示,引导幼儿认识队形的内外圈,知道自己的位置。

  3、通过演示红色圈的转动,帮助幼儿理解如何交换舞伴。

  认识手的变化——

  3、通过现场演示,感受此次集体舞带来的造型美感。

  (五)规则提示,初次尝试

  1、无乐曲伴奏下,请幼儿合着教师的节拍做前进、后退、开花等动作。

  2、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控制步伐与舞伴协调的前进、后退。

  (六)找到舞伴,配乐舞蹈

  1、幼儿围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圈,认准自己的好朋友。

  2、分乐句行进舞蹈——A段

  第一乐句:内圈前进-内圈幼儿手拉手向里走;外圈原地踏步拍手。

  第二乐句:外圈前进-外圈幼儿高举双手越过内圈在圆心开花;内圈幼儿原地拍手。

  第三乐句:外圈后退-外圈幼儿高举双手套过内圈幼儿的头部,退到外圈;内圈幼儿原地拍手。

  第四乐句:内圈后退-内圈幼儿退回原位拍手;内圈幼儿转身与外圈朋友面对面站立。

  B段——相应的儿歌:握握手、敬个礼、换朋友、敬个礼、转过身。

  学习移动位置、交换舞伴,找到新朋友,与新朋友敬礼。

  3、听辩音乐,循环交换舞伴,体验集体舞带来的快乐。

  (七)口令提醒,轻松舞蹈

  最后一段乐曲,幼儿和好朋友手拉手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一、本次活动呈现的是一节原生态的集体舞教学。

  没有过多的教具、太多的修饰,目的是希望幼儿在较少干扰的状态下初次体验与感受集体舞带来的快乐。由于本班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与尝试集体舞;加上之前的经验积累不多;改变了活动环境;听课人员太多而干扰了孩子的专注性学习,从而影响了最后听音乐连续舞蹈的流畅性。

  二、之前的活动设计,一直考虑的是每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力求逐一攻破,达到教学目标。

  构成集体舞是三个基本要素:音乐、动作、队形,要想把集体舞有序有有效的进行就必须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关键点。

  1、在熟悉音乐的环节中我把律动植入乐曲之中,轻松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风格与节奏变化。

  2、本次双圈行进式的集体舞中的男女生前进后退比较难,我就结合口令提示:123456拉手、2234伸手拉手、开花后退回到原位,明确清楚,便于记忆操作;B段的无旋律三拍子,我就结合简单的儿歌——握握手、敬个礼、换朋友、敬个礼;口令合拍紧凑,衔接自然。

  3、在交换舞伴的环节是容易出现混乱的时候,所以,活动一开始我把椅子摆成两个同心圆,幼儿分男女生坐在椅子上,活动时再把椅子叠放在傍边。这样幼儿就非常清楚的知道里圈与外圈,避免重新因整理队形带来的混乱。

《问候舞》教案7

  设计意图: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音乐教育。也有人称为是"从钢琴凳上 (老师)、座位上(孩子们)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我班曾组织过奥尔夫音乐活动,孩子们对奥尔夫音乐活动有一些经验,而且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本次活动选自《奥尔夫音乐"跟我摇摆"》教材,我将多个素材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改变与组合:借助"围着一棵大树",让孩子巩固节奏(X X | X X X 0 |),掌握集体舞中"拍手游戏"的部分;运用"宝宝的礼物",使活动张弛有度,动静交替。力图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激活幼儿参与的热情,为孩子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体验。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X X | X X X 0 |。

  2.学习《问候舞》,掌握新的集体舞中"互换朋友的方法"。

  3.体验集体舞互动的乐趣,增进伙伴间的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有集体舞的经验;玩过节奏游戏《围着一棵大树》。

  物质准备:奥尔夫音乐《围着一棵大树》、《问候舞》、《给宝宝的礼物》音乐。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激发参与热情。

  (一)出示节奏图谱,巩固节奏型。

  1.出示节奏。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节奏吗?"

  2.说出节奏。

  "谁用把这个节奏读出来?"

  (二)创编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个别示范。

  "谁能用身体动作,把这个节奏表现出来?"

  2.完整表现。

  "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节奏游戏吧!请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X X | X X X 0 |"

  二、分步学习,掌握舞蹈要领。

  (一)学习动作:拍手游戏。

  1.独自拍手,练习节奏。

  "我在花园散步,看见一棵大树,你看我是怎样做?"(教师带领做拍腿、拍手的动作)

  2.互动拍手,掌握韵律。

  "我还可以这样拍。"(教师示范)"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幼儿练习)

  (二)学习动作:交换朋友。

  1.迁移经验,创编交换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换一位朋友吗?"

  2.介绍方案,新授互换方法。

  "我们还可以这样换!"(教师示范新的互换方式)

  (三)学习动作:搭建小桥。

  1.教师示范。

  "刚才我们围圈走的时候,发现老师干什么了?"

  2.要领讲解。

  "我是怎样走进队伍的呢?"

  三、完整表演,解决舞蹈难点。

  (一)提出难点。

  "小朋友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二)商讨策略。

  "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验证方案。

  "让我们用想到的办法来试试!"

  四、手指游戏,放松幼儿心情。

  (一)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支问候舞,小朋友们都跳的非常出色!"

  (二)鼓励表扬"老师今天带来了8样礼物,来奖励大家!请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接受我的礼物吧!"

  活动反思:

  一、本次活动呈现的是一节原生态的集体舞教学。

  没有过多的教具、太多的修饰,目的是希望幼儿在较少干扰的状态下初次体验与感受集体舞带来的快乐。由于本班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与尝试集体舞;加上之前的经验积累不多;改变了活动环境;听课人员太多而干扰了孩子的专注性学习,从而影响了最后听音乐连续舞蹈的流畅性。

  二、之前的活动设计,一直考虑的是每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力求逐一攻破,达到教学目标。

  构成集体舞是三个基本要素:音乐、动作、队形,要想把集体舞有序有有效的进行就必须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关键点。

  1、在熟悉音乐的环节中我把律动植入乐曲之中,轻松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风格与节奏变化。

  2、本次双圈行进式的集体舞中的男女生前进后退比较难,我就结合口令提示:123456拉手、2234伸手拉手、开花后退回到原位,明确清楚,便于记忆操作;B段的无旋律三拍子,我就结合简单的儿歌——握握手、敬个礼、换朋友、敬个礼;口令合拍紧凑,衔接自然。

  3、在交换舞伴的环节是容易出现混乱的时候,所以,活动一开始我把椅子摆成两个同心圆,幼儿分男女生坐在椅子上,活动时再把椅子叠放在傍边。这样幼儿就非常清楚的知道里圈与外圈,避免重新因整理队形带来的混乱。

  小百科:舞(拼音:wǔ)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问候舞》教案】相关文章:

1.《帽子舞》教案

2.《舞者》阅读答案

3.《孔乙己》教案

4.《短文》教案

5.《枣儿》教案

6.《蛋糕》教案

7.《快乐》教案

8.《火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