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09 09:18: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他,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他只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告诉我们面对不幸的境遇,要有信心,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说目标

  结合教材的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烘、卧、剩”等14个生字,会写“灰、讨、厌、蛋”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体会丑小鸭的丑给它带来的悲惨的遭遇。

  3、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用上课后的“读读写写”仿写一个小动物。

  教学重点:会认“烘、卧、剩”等14个生字,会写“灰、讨、厌、蛋”等8个生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丑小鸭的丑,在读中感受丑小鸭的悲惨遭遇。

  三、说教法

  1、根据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2、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采用课件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上,我多处让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比如:你是丑小鸭的朋友你会怎样嘲笑他?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想些什么?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并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课文,让他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自然,想象会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四、 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使用“读、说”等学习方法,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着说形容外貌的词组、使用准确的动词等,再加上想象情境、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五、说过程

  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你看过哪些童话?这时要倾听学生的发言,从而联系课后的“我知道”介绍安徒生的资料。(课件出示安徒生的资料)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人物,你们看它是谁?(出示丑小鸭的图片)想知道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吗?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它一起走近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浙江版小学思品第七册“勤学”的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努力学习不怕难》。本课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教材分三个版块:

  第二版是通过林林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把不少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烦恼提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学好知识呢?

  第二版块是读议《李欣的故事》。李欣是个学习勤奋的学习,由于转学,跟不上进度,可她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绩,为学生提供了榜样。

  第三版块是说创设情境,体验选择,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只有虚心好学,认真思考,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取得好成绩。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孩子的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然而有的孩子贪玩,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畏难情绪。《努力学习不怕难》这一教材的内容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服务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为了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习要不怕困难,才能取得好成绩。

  2、能力目标:对疑难问题能认真思考,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考试不作弊。

  3、知识目标: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

  其中“对疑难问题能认真思考,学习不怕困难,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对教材的三个版块进行了必要的补充、重新整合、编排,以游戏活动、对话交流为主要载体,将学生置身于他们学习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因素中,通过“实话实说”、“我当知心姐姐”、“讲故事”、“佳宾访谈”、“争当学习勇士签名”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在参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能有效地使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习得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生活的质量。

  活动一:“实话实说”。

  首先,在上课前几天,我就向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等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的情况,学习遇到困难时的处理情况等,以便在“实话实说、佳宾访谈”等学习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

  “实话实说”这一活动,我以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采访,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实话实说”:

  1、当你觉得自己最拿手的学科是什么?你是怎样学好它?

  2、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有位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奖了,你羡慕吗?你也想拿奖吗?你觉得你怎样做才能获奖?

  3、你在学习上遇到过烦恼了吗?

  以上三个问题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出发,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从正面引导学生,以引发学生参与“实话实说”这一学习活动的兴趣。后一个问题是为后一个活动“我当知心姐姐”的服务。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渴望自己有知识,有好成绩,是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因此在“实话实说”活动中引起悬念,“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有位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奖了,你羡慕吗?你也想拿奖吗?你觉得你怎样做才能获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动机。需要是学习最持久的内驱力。在谈话中,教师真诚地随机地用名言、谚语或评价学生的发言,或激励学生,或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这些名言、谚语,从而使学生初步明白“成绩来自勤奋”的道理。

  活动二:“我当知心姐姐”

  1、同学们,有一位叫林林的同学,也跟同学一样,在学习中有会遇到烦恼,林林还给知心姐姐写了一封信:(老师一边读信,一边小黑板出示林林的信。)

  “我学习成绩不好,特别是数学应用题做不出,只好抄同学的作业。现在,我知道建设祖国需要知识。可是怎样才能学好知识呢?我真苦恼。请您帮帮我吧!”

  2、读完林林的信以后,教师紧接着创设另一个情境:“同学们,现在你就是知心姐姐,请大家帮帮林林吧!”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以说,当知心姐姐是每个孩子的乐事。再说,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就是重新组织概念,以便克服某种困难或障碍,从而达到某种目标。问题解决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因为思维活动主要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这一活动的紧接上一活动,由远及近,从抑到扬,由已及彼,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三:讲故事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青少年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模仿而来的。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将以孩子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师着重推荐以下两个故事:一是李欣的故事,二是海伦、凯勒的故事。

  讲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故事情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思维和想象。故事情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思维和想象。正如柳斌所讲:“情境教育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搞活了,……”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讲故事比赛的形式,有助于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里,以感人的故事感化学生。

  活动四:“佳宾访谈”

  通过上面三个活动的学习,学生人认识水平已提高了一个层次,已明确学习要不怕困难,才能取得好成绩。此处的访谈从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选择三种类型的同学构成佳宾,一是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二是“李欣”式的同学;三是与林林相似的同学。访谈围绕以下三个主要问题进行:

  1、当你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时,你怎么办?

  2、家庭作业写不出来的时候,你怎么办?

  3、在素质评价中,有的题目做不出时,你怎么办?

  整个访谈过程是互动式的,对话式的,先由佳宾就主持人的三个主要问题发表意见,然后由现场观众提问。

  活动五:“争当学习勇士签名”

  这一活动,我安排了以下个环节:

  1、学习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3、举行“争当学习勇士签名”仪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和名字、日期都写在布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活动越是感兴趣,热情就越高,活动感知就越有深度和广度。思品与社会课的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观点指导行动”。“争当学习勇士签名”活动的举行不仅解决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问题,还解决了观点指导行动的问题,适时地引导学生指导自己的体验化作行动。

说课稿 篇3

  一、说目标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中阶段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现状和教材的分析我设立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感受体验不同国家合唱作品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合唱的类型和编制。

  能力目标:在学习合唱知识的同时,继续学习和巩固歌唱的基本要素,能尽量达到用正确的歌唱方法演唱重唱或二声部音乐作品的一个声部,并与其他声部融合。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合唱作品,培养学生感受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歌唱模块中的第四单元世界之光中的一节,本单元在整册书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在巩固和学习其他单元的时候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单元的内容要点是:

  (1)本单元要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各自不同的风格;

  (2)对比欣赏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的不同,归纳总结各自的合唱编制;

  (3)“实践”一直是整个歌唱模块的重心,本单元要实践的是歌唱艺术中的“重唱”,也可采用二声部合唱训练;

  (4)本单元还涉及到了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的统一,这一知识专业性很强,我们只作常识介绍,同时继续深化前三单元的歌唱基本要素。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要点,我将本单元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完成前三个内容要点,第二课完成第四个内容要点,第三课排练一首歌曲《含苞欲放的花》,今天我要上的是第一课世界之光——合唱艺术,根据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设立如下:

  重点:合唱的种类和编制

  难点:独立完成重唱或二声部合唱的一个声部

  关键:熟练掌握歌唱的基本要素

  三、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

  1、比较法:在导入环节里,让学生通过听辩比较四首来自不同国家的合唱歌曲,完成一道连线题,并感受体验各自的风格。

  2、探究法:在合唱的种类和编制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书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知识的探究,并结合比较法,归纳总结合唱的种类和编制,并亲身参与混声合唱的编制。

  3、讲授法:讲授法虽然是比较传统的授课方法,但是对于歌唱的要素和歌曲的排练过程中有很多专业知识,这些必须通过讲授传达正确的教育信息,让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并结合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学法模仿来完成歌曲学唱这一环节。

  理论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1、体验。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比较。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势、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

  3、探究。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合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四、说过程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新课堂、新学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1、听辨导入2、欣赏与探讨3音乐实践4、才艺展示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电磁感应”是在“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后进行的教学,使学生对“电与磁的联系”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具有承前的作用,是知识的自然延续;

  2、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发现,为电能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条件,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探究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3.知道发电机的原理; 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产生感应电流条件。

  三.说教法

  教学策略: 变演示实验为演示与多媒体课件播放相结合。 采用实验探究法。 辅助于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复习,引入新课

  (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从学过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轻松感受到从生活 到物理。

  1、磁生电 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以设问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演示:小吊扇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结合图16-35观察电扇内部主要构造:磁体 线圈

  说明磁场和线圈能产生电流(磁生电)

  介绍相应物理概念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什么情况下磁 能生电 ? (设问激发探究兴趣)

  [演示实验]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表、线圈、导线

  参照p52表格顺序进行探究。教材在安排演示实验时特别注重探究的顺序是为了方便学生归纳、总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进一步设问)刚才大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偏转,说明了电流的方向在发生改变,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控制变量

  (二)发电机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 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

  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呢?

  [演示1]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

  观察到小灯泡发光.灯闪亮(电流大小在变化)

  [演示2]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观察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

  这表明发电机发出的电的大小和方向是周期性变化的.

  那么它的构造是怎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动画演示(结合课件动画演示试验,有利于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实验现象)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昆明的雨》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昆明的雨及雨中特有的事物、人物、情景等,表达作者对昆明的生活的喜爱和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篇文章中平凡之物,平常之景,在他的笔下都充满美感和诗意,学生欠缺的正是对我们身边生活的体察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取材广泛,景物、滋味、人情、氛围都能撷来入文,但又能紧扣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怀念这根情感的线索,很好的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所有这些都使得这篇文章很值得品味。

  二、说学情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生已接触了几篇经典的散文,对散文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生活感悟有限,同时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性体裁,美感有余趣味性可能稍欠,学生要真正深入领悟散文的魅力还任重道远,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老师重在引导其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由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散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标: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说重难点

  结合本课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中的不足,我把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教学难点: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五、说教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我采用以下的教法:1、速读、精读、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2、讨论点拨法;3、对比阅读。

  六、说学法

  结合散文的特点以及学思结合的原则,我确立了这样的学法:

  1、朗读感悟;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我采用了这样的文字——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风景各异,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那么昆明的雨是怎样的情景,又带给人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来一探其实。

  既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同时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向往。

  2、作者简介: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要着重介绍。

  3、预习检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我设置了两个问题,一个认读词语,第二个是根据意思猜词,这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

  4、解读文本

  这是教学的重点,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以便循序渐进的理解课文。同时注重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如何阅读。

  第一部分: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此我设置了4个问题:(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2)课文是怎样引出昆明的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课文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什么?这些内容和雨有什么关联呢?(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这几个问题旨在把握课文内容及主旨。这是走进文本的第一步,采用速读的方法,教会学生提炼文章的关键词句,由点带面来把握课文。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而最后一个问题除了体会文章的情感主旨外,也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可谓一题两意。

  第二部分: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散文文质兼美,学习散文语言是绕不过的重点,这里我选了三段富有代表性的文字,让学生在其中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三个句子分别是: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很舒服。(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了。(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这部分就突出这样的思想。学生可能谈的不够深入,不要紧,思维的调动很重要,长时间如此的训练学生的能力是会提高的。教师在学生谈论后,可再进行一点分析,最终让学生对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风格有一定的认识。

  第三部分: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最终要为我所用,这里探究写法,实际就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导。我设置了两个问题:(1)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第一个是结构安排的特点,而第二个问题是选材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的关注、体察,很有思想价值。

  5、课堂小结,我设计了如下的文字: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本文即是作者对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捕捉与展现。愿我们在生活中能侧耳细听、俯身微察,发现更多的美 ,来点染我们的生活。

  既是对课文特色的再回顾,同时在强化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入大语文的观念。

  6、课后作业:比阅读本文与《雨的四季》,体会两篇散文在写作上的异同。

  7、板书设计:突出课文在选材写作上的特色,既便于把握课文又为写作提供借鉴之处,一目了然。 昆明的雨

  汪曾祺

  雨的特点---- 雨季长、明亮、丰满

  昆明的生活 物:仙人掌、各种菌、杨梅、缅桂花

  喜爱、怀念 雨中之 人:苗族女孩、房东母女

  (以小见大) 事;酒店小酌

  八、说教学评价:及时评价,让学生明确得失;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多鼓励,多表扬。

  九、说反思:本节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注重学法的指导,速读、精读、跳读等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便于学生很好的走进文本。注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创造性阅读,导而弗牵,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定位准确。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始终贯彻大语文的观念。当然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很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学生会不断的进步的。

说课稿 篇6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2课时——————《分苹果》,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

  一、首先我来分析教材。

  《分苹果》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认识除法的重要性,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与分享的愉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物体,勇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教学难点: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我认为,教学方法不应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个性优秀品质发展为主。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选择的教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服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故事情境导入法;2、激励法;3、多媒体辅助法;4、开放式教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分苹果的”这个故事情境贯穿课的始末,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呀,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哦,原来,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她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笑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大家看,她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哦,这么多又大又甜的苹果呀!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大苹果?

  师生一起数苹果。

  师:对,一共有12个苹果。现在笑笑想请同学们帮她把这些苹果分别摆到盘子里,你们愿意帮忙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笑笑“分苹果”。出示课题:分苹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师:笑笑拿出了4个盘子,要把这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怎么放最合理呢? 对,平均分。

  师:上节课我们在帮小猴子分桃子的过程中认识了“平均分”。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什么是 “平均分”?

  学生代表说一说。

  师:根据图上的情境,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比如:12个苹果放到4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

  师:平均每个盘里放几个苹果呢?就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注意边分边说你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动手分一分。

  师:谁能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汇报结果。

  师:那你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

  (学生介绍平均分的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2、师:苹果分好了。咦,乐乐发现盘子有点小,放三个苹果有点挤。他建议:

  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吗?哦,明明说:”当然可以,可是盘子不够呀。小朋友们,请你帮乐乐和明明分一分。(课件出示:这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几个盘子?)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分的结果?

  学生介绍分的结果及具体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通过动手实践二个二个的分,或者借助学过的乘法口诀,都算出了可以放 6 盘。

  师:其实呀,这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3、师: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除了每盘放 2 个,可以放 6 盘。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请小朋友动嘴说一说,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同桌摆,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

  1。小兔背萝卜

  ① 先数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②如果每只小兔拿4根萝卜,需要—( )只小兔才能运走?

  2、小松鼠装松果。

  (1) 出示“练一练”中的第2题的图片。

  (2) 互动活动:故事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举例:① 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每个篮子装3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③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④有9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

  3、排队做操。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①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想乘法口诀等。

  ②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每排4人,排6排; 每排6人,排4排;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

  1、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2、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 )个。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六: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猜字谜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示范制作方法。

  4、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水彩笔、剪刀、橡皮泥、

  胶水、彩纸等。

  教师:大屏幕、课件(有关鱼类的卡通片剪辑、各种各样生活中的鱼)、教具(鱼

  儿的头饰)、范作等。学生分组:分四(或六)人1小组。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以谜语形式吸引学生的视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向往。接着以炫美的海洋动画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三)观察发现,感知鱼儿结构

  用课件展示一张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美丽画面,并问学生是由哪些部位、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色彩丰富的画面,使学生一下就发现这些鱼都有什么部位、形状组成的,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回答。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四)欣赏作品,走进鱼儿世界

  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了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后,在此基础上也激活了原有学生对绘画制作方法的探讨,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是用彩泥做。”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出多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

  剪贴、彩泥制作、电脑绘画、布贴画、叶贴画等。针对所总结的方法课件一一展示或教师作品展示,如:用树叶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五)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请每一小组学生演示画、撕和剪的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来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同时教师出示或张贴几幅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动手能力。接着课件提出作业要求:1任选一种形式完成一幅或一件有关鱼类的美术作品。2.作业要求造型新颖,色彩丰富,形式多样。3.作品完成后可以给作品配一段文字。在学生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在此同时继续播放由多张海洋鱼类图片创建的画册,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

  (六)展示评价,情感得到升华:

  一段时间后,让先画完的学生讨论:哪条鱼儿最好看,为什么?让学生评出最好看的鱼儿,并说明原因。接着出示展板,展板上画有蓝色的海水,绿色的水草,白色的珊瑚……指导学生把鱼儿"摆"上布置美丽的“海底世界”,适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只小鱼,现在会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一起专注地来听一听,你正在说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发表感想。

  (七)游戏体验,融入快乐课堂:

  课件出示游戏画面,让学生亲自体验,在游戏中进入学习高潮。

  (八)课后拓展,渗透环保教育:

  询问学生,有的人看见鱼儿就不断捕捉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学生纷说。然后教师小结: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但不能随便捕捞鱼类,还要爱护鱼类,爱护海洋,不破坏生态平衡。让鱼儿更加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呀游!从中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小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谏太宗十思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关于文言文阅读,《普通语文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 、我对“新课标”的理解

  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必须采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三位一体”的理念,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b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C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过程与方法

  a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B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三、针对高一学生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辨析多义词,理解掌握“以、而、之”等虚词以及相应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3、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文章第三段内容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2诵读法3问答法4讨论法5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时数:两课时

  利用早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型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教师范读。

  第一课时:作者写作目的,1—2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

  第二课时:第三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积累成语。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语设计: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我们在感叹这对贤君良臣时,也会为魏征超人的勇气,高超的讽谏艺术所折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它流畅的艺术的文气,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心。2、解题: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3、疏通文意:(1)找学生朗读第一二段并纠正发生的错误。(2)齐读一二段,把握文言知识点。(3)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理清思路。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4、积累成语: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课文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研读一二段,在夯实文言知识点的同时,更要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那就是懂的固本思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代明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太宗虚心纳谏,创造历史有名的“贞观之治”。若大家也虚心纳他人建议,虚怀若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定会树立起光辉俊洁的人格。5、作业:课后多义词识记第二课时1检查巩固文言知识点。2学生诵读第三段内容3把握本段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4积累成语: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 长治久安

  垂拱而治课文小结:“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七、课堂机智处理1、抓好早读2、导语读出感情是引学生入境的关键3、朗读时,找水平较好的同学读(以免耽搁太长时间)

【关于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

2.关于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3.关于大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4.关于说课稿集合7篇

5.关于说课稿集合6篇

6.关于说课稿集合9篇

7.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8.【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