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观后感

时间:2024-11-12 17:30: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博物馆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1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古村公园博物馆,我很开心。

  下了车,我们进入了博物馆。一个小姨走过来,给我们介绍了各个地区的.风俗。首先我们来到宝山亭,看到小球在管子里波动,根据音乐形成一个音条。然后,阿姨带我们去了一张桌子。学生们摸着屏幕敲锣打鼓。他们非常高兴。然后,我们走到一个古老的亭子前,参观了它。旁边是一个玻璃柜,里面有几块刺绣布。然后我们来到了中国馆的第一个区域,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古代和京剧。到了二曲,看了很多中国传统美食,听了普通话、河南方言、陕北方言等几种语言。在第三区,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鱼塘,参观了音乐亭、陶园等等。然后我们去了欧美,看了《奇幻之旅》。旅途中,不时有宝物向我们扑来,还有同学伸手去接!最后,我们来到了非洲。刚进入这个区域,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些动物模型。再往前走一点,一些鼓站在地上,我们拍手敲门。

  这次访问真的让我难忘。我希望下次能再来!

博物馆观后感2

  刘尔崧纪念馆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安良居委会广场路中山公园正面。

  刘尔崧(1899~1927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中央委员、中共两广区委工委书记、广州工代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等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广东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事变中,刘尔崧不幸被捕。4月,被杀害于珠江白鹅潭。

  1986年,紫金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刘尔崧建立纪念馆。20xx年4月重修。

  走进纪念馆坐西南向东北,单层一进三开间,中间突出为门楼,面阔23.5米,进深10米。门楼两条圆柱,楼面四周饰黄色琉璃瓦,墙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置前廊,麻石栏杆,形式古朴。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内陈列刘尔崧生平事迹史料、照片以及革命早期用过的驳壳枪。

博物馆观后感3

  今天,我和爸爸去河南博物馆参观、玩乐,非常高兴,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们在售票处买了门票,检票后进入博物馆。走进大厅,一眼就看见大厅中央一个嫦娥1号模型挺立在我的眼前,中间是红色的,两边是白色的',宽约3米,整体看来,非常壮观。解说员讲解的非常细致,我听得很认真,懂得了一些天文知识。

  我又来到展示实验结果的地方,那里真好玩!最有趣的还要算是地震了。8个人站在上面,服务员一按按钮,踏板就震动起来,开始是1级,然后级数越来越高,直到9级才停止了地震演习,我被晃得头晕脑胀,觉得非常好玩,学到了有关地震知识:只要人们破坏地球,就容易引起地震。

  我又玩了战斗机,我坐在战斗机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认真地操纵着战斗机,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很有趣。

  今天,我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玩得非常开心。

博物馆观后感4

  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已经是第二次了,从之前的老馆到现在的新馆让我再一次深切感悟了西迁精神,感触颇多,收获很大。溯源、西迁、致远三个主题带我回忆了西安交大发展的点点滴滴,他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同时也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交大西迁是非常打动人的'壮举,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成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名师先贤的率先示范,也离不开教职员工的无私奉献,大家以“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的信念,“打起背包就出发”的果敢和“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用汗水、智慧和情怀成就了西迁的壮举,铸就了伟大的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是我们西部人的骄傲,重温西迁精神,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党员,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下,高举“四面旗帜”,弘扬“四种文化”,努力践行西迁精神,传承西迁精神,立足岗位、勇于担当,在西安电大的转型发展中,树立大局意识,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博物馆观后感5

  今日我们再一次走进了军事博物馆。在科技周作为主场地的军博又开放了高科技的展区:磁悬浮高铁会像光束一样从眼前飞过;科学扶贫改变大山里农民的生活;VR科技创新让人们走进另一个世界......

  如果把去年的科技周的`成果比作一张蓝图,那么现在的中国已经构建着属于自己的科技摩天楼。让生活更便捷、让人民的联系更紧密、让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创新中又不乏实用性。

  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依旧是“更古不变”的主展厅——东风二号、歼7、米格15......无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机还是借鉴于他国所造,无一不在陈述着伟大的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无论多大口径的炮管、多长机翼的战机,都必定会将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唯有军事武装力量强大,科技才能够发展、人民才有生活水平可谈!

  那九星战机一定能守住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博物馆观后感6

  今天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一天!

  一大早我就和同学们、学生家长及老师一起坐大巴车去了山东省济南市的省博物馆。到了目的地,我们先去参观了昆虫系列的知识,然后又去看了长着又细又长的犄角、满身带着黑色斑纹的大蝴蝶,五彩斑斓的,好看极了!接着又去看了刻着古老图案的瓷器,各式各样、形状不一,富有许许多多的文化特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观赏的——“非洲大迁徙”那里面有各种各样在动物园里所看不到的动物模型,非常有趣!

  希望老师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因为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把自己没有听到的,没有看到的.,都可以借鉴一下,补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也通过这次的活动把我们不所熟悉的、有疑惑的问题都解答出来了,又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相关的科学知识。

  今天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在玩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我非常的开心!

博物馆观后感7

  20xx年XX月22日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的外面有一片较大的场地,场地里有只较大的模型恐龙。

  博物馆的内部很丰富,我们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只非常大的模型恐龙站在很高的台子上,体内好像发出一种声音。再往里面走一点,便能看到模型火山,火山几乎马上喷发出来了一样,“仿真还挺像的呢!”我不由地啧啧赞叹。再往里在走一点就更有趣了:有一块块宝石和玉石,其中,我和爸爸妈妈看见了一块很奇特的石头:海蓝宝。海蓝宝外面是似透明,而非透明的白色石块,白色石块里面好像裹着一块蓝色石块,非常漂亮。博物馆里不但有博物、文物,还掺杂着部分科技。例如我们在最顶层看见的`三个模型恐龙,我们去的时候就看见了最右边的一只恐龙在弹吉他。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恐龙的脚下有一个播音器,因此才唱出这动听的歌曲来。

  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时间去地质博物馆看一看,相信每次的收获肯定都不一样的。

博物馆观后感8

  今天是1月6日,我们三六班全体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自然博物馆。

  到了自然博物馆,我们首先来到了二层的展厅。展厅里有逼真的动物模型、绿色的'‘植物世界’、动物奥妙、神奇的非洲,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动物的模型,逼真的猎豹、犀牛、长颈鹿……进去的时候,那些大型动物差点儿把我吓一跳。

  随后,我们来到了地下一层,地下一层有一个恐龙公园和水生生物馆,我最喜欢的是恐龙公园。虽然里面的龙都是模型,按理说它应该是不会动的,但里面不知装了什么东西,那些龙时而动,时而不动,真像活了一样。

  最后,我们到了一层,一层的馆都跟动物有关,有无脊椎的、有爬行的、还有哺乳的,而且,我们还看见了恐龙的化石呢!那些骨头不知是真是假,反正都用支架支着,免得掉下来。虽然没有太多时间看名字,但那些骨头还是给了我不少乐趣。

  这次参观不仅仅带给我乐趣,还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博物馆观后感9

  星期一早晨,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背上小背包,坐上大巴,开启了轻松加愉快的研学之旅。

  坐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国家海洋博物馆。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首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主要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是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也是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作为筹建机构,承担国家海洋博物馆的.项目建设、藏品征集、藏品鉴定、藏品保管以及展陈设计等事项。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研学伴着我们的笑声结束了,我们还是有点依依不舍。

博物馆观后感10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第二馆——“扬州大运河”。

  第二馆是中华民族自治区第一站,是“三峡”建筑群的“游览胜地”。“扬州大运河”是中国第三站之一,是“扬州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第三馆是中国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座建筑。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华民族最丰富的一块宝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基石。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中国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石,也是我们的文明源泉。

  第四馆是“三峡之歌”,是我国自治区第五站之一,它是我国自治区第一座“三峡之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从中华古代帝王陵园的石碑,到唐诗宋词,再到宋元明清的历史……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中国智慧结晶。

  这些历史故事,给予我们的,不仅仅仅是中华的智慧,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种。

博物馆观后感11

  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是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在家只会通过书本等传递历史知识,让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成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于孩子的上进心有帮助的,对于提高孩子的视野是有帮助的,上海博物院确实是个好去处。

博物馆观后感12

  博物馆我巳经去了好几次了。今天一大早,爸爸带着我又去常州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共分三楼,一楼有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谢稚柳先生的画廊——二楼有神秘的`淹城展橱——三楼有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捐赠的红木家具厅,另外最吸引我的是少儿自然博物馆,整个展厅显得生机勃勃,趣意盎然。多种动物如——昆虫世界、鸟类王国等真是完美融合。我听爸爸说:“这都是用高科技以及通过电脑制作的”。真是美观奇妙极了。

  这次去了以后我还想再去,因为我可以学到许多知识。

博物馆观后感13

  《博物馆奇妙夜》是室友推荐给我的电影,06年的,挺老的一部片子。

  轻喜剧类型的,故事梗概的话请参考电影名字,就是博物馆夜晚发生的奇妙的事情。到了夜晚,博物馆的陈列都会复活,包括罗斯福、屋大维、哥伦布等等。这个雕像复活的梗让有种安徒生童话的既视感,虽然有点老套,但是考虑到年份,还是可以接受的。

  一般外国轻喜剧的片子想传递的`中心思想都是peace&love,这部剧也不例外。推荐去看这部电影有两个理由,首先它传递的历史知识还是挺丰富的,而且这种文化的传输一点也不尴尬;其次,搞笑成分不夸张,生活气息比较真实,科幻片中很现实的一部了。但是由于年代问题,里面的笑点可能get不到。

  如果想看那种很搞笑的片子来缓解压力的话,可以去看看《破产姐妹》这类的,贴近现实而且讽刺意味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非常搞笑。如果能理解到里面的每个笑点,那估计是污妖王没跑了。

博物馆观后感14

  今天,晴空万里,天气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

  走近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福建历史博物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进入博物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型塑像,里面记载着解放军同敌人英勇作战的场面。绕过塑像,我们走进大厅,大厅里放满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红军使用过的刀枪,有红小孩使用过的红鹰枪,有红军使用过的炊具,还有烈士留下的血衣……

  参观了历史博物馆,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不易的,是解放军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忘我牺牲的精神,没有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高贵品质,那么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日子,也不可能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今天参观博物馆我收获很大,我们只有不忘过去,好好读书,学好文化,长大为祖国,为做贡献。

博物馆观后感15

  通过一张张历史老照片和一件件物品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了交大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交大人从繁华上海来到古城西安,开拓奋进,为使交通大学成为屹立于祖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艰苦创业的拼搏历程。我感动于西迁教授们胸怀祖国、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深刻体会到亲身经历过西迁历程的老一辈专家学者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以及西安交大人对先辈们“饮水思源”的感恩情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努力成为“西迁精神”的新传人。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航,从“西迁精神”中汲取力量,学习交大人把个人价值融入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大格局中的无私情怀。不忘初心,勇担时代重任,争做合格党员,为西部建设和国家繁荣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文章:

博物馆的观后感12-13

博物馆观后感06-25

柳州博物馆观后感05-21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05-23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03-07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06-23

(热)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08

参观大庆博物馆的观后感07-23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