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

时间:2021-10-08 09:05:3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1

  早前购买了一个视频会员,因为学习的原因没有用到多少,难得放假便想着找一部电影看看。《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我按照电影评分找出来的一部片子,因为新版在前所以先看的新版。

  虽然之前也听别人说起过这部电影,但一直以来对这类电影不怎么在意,听起来也只是和其他名著电影差不多,便不是那么急切,这次看过后到时觉得不愧是经典。虽然我不看弹幕,但在不影响观影细节的情况下还是会打开弹幕,因为不是所有弹幕都是那么无厘头。就是因为其中一些说新老版本不同的弹幕内容吸引了我,所以在看过新版之后,当天我就又看了老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不得不说新版除了故事本身以外的环境因素都做的比老版的好得多,大概是因为技术进步和资金充足的原因;单就故事本身来说,老板整体处理比新版好一些,这只是整体观感。从细节来看,人物塑造方面新版改动较大,但观赏效果更优;老版人物尊重原著并没有在外貌上下功夫吸引观众,所以演员形象并不是那么讨喜,尤其是那个公主的妆还很吓人,可能也是为了营造气氛。

  在叙事的细节上,新版没有老版的英国12评审团这一幕,老版没有新版提到侦探和阿姆斯特朗的关系这一幕,所以在最后的选择时,老版侦探没有人情关系却把选择权交给车长朋友和新版侦探有人情关系侦探却不避嫌做出选择的安排我都不太喜欢,因为这对这个角色的塑造而言都是不好的一面,而且结合当时环境,不管交给谁来选择似乎都会倾向于选择简单的那一种。

  还有最后的揭秘环境,我还是比较喜欢新版侦探拿枪的整齐而严肃,老版的四散而坐并且侦探手无寸铁,不得不让人担心侦探是否会遇害;最后的告别,新版确实唯美且值得回味但是没有最后车内场景,老版却是侦探还没走其他人就在举杯庆祝了。因为已经看了两个版本的电影,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去读一读原著,局限于英语水平只能读译本,还是电子版的,可能选的不太好,直觉上就有一些语句错误。

  在仔细阅读过原著之后,再结合看的电影,整体都是最大程度的在尊重原著,但可能因为艺术手法不同,所以做了很多的改动,就像新版电影里有弹幕指出不喜欢查探包厢的视角,老版电影弹幕里也要有说人物形象的,但是这都不影响故事本身。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原著里最开始火车直接被去掉了,从坐船开始;原著最后没有下火车,新版本可能为了续集多加了一部分;原著上火车的原因是为了去处理案情,新版里却是为了度假;原著在揭秘每个人身份时大多数都是独处情况,电影里是聚集在一起处理的。非要说细节总能挑出毛病的',但我们看电影不是为了这个来的。

  经过三个版本的交叉影响,不得不说原作者和导演真是优秀的人,故事讲得非常好,电影也很值得一看。当然我个人还是喜欢新版,有书还是会先看书,真要是喜欢这个故事还是推荐读一读原版内容,不要让自己受到演员的影响。就像中国的名著改编影视,没看过原著的情况下我尽量不去直接看电视,避免自己带入不必要的感情。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2

  上节我们讲到,十二个生命因一场绑架案而扭曲堕落,他们举起不该举起的正义的刀刺向魔鬼的心脏,迸出解脱,罪恶却也倾泻而出,该如何审判他们,用法律还是用人性?这样的复仇发人深省,当我深夜躺下凝思这个问题时,我似乎连星星都厌恶,因为它也属于灰色,在宇宙的黑暗中,借光而行。

  当法律与正义相偏离的时候,当救赎与犯罪同登场的时候,我们似乎陷入了善与恶的人性漩涡,如果我将以暴制暴的复仇简单的归咎为人性之恶,我是否是所谓正义的帮凶?这或许应该辩证的看,如果没有罪的人抛出第一块石头,是不是大家都是无罪之人,就像如果影片结尾火车开向了教堂,神父会不会以上帝之名,原谅这样永远不该原谅的罪行?我开始否定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些看似可怜的人又何尝不是自私的人,他们为了心中那一丁点愧疚,或是自责,而以一个生命坠落的代价来偿还,我想这样的偿还并非是为那无辜冤死的人,而是为他们自己内心永远填补不完的黑洞,亦或是痛苦的深渊,这就好比,孩子偷拿了糖果,便会自觉地乖一点,弥补曾经或大或小或不为人知的过错。就例如电影中那个因睡觉而弄丢雇主家孩子的保姆,深觉自己的罪恶,甚至为此信了教,难道她是为了弥补过失乞求死后完整的魂魄吗?我想她自然做不到不疯魔不成活的赤诚信徒,也自然不会予他人善终,或许仅仅为了让自己舒心,好过一点罢了,甚至为了自己心中的私心杂念,七情六欲而将罪恶的刀无情地插入一个和她甚至不相熟的所谓的恶人胸中,这大概率不是所谓信仰之徒的作为,或许是以佛之手为刀,斩私心之乱麻。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讲,曾经的幕后杀手也同样是可怜的,也许他的罪恶无法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样的脱辞勾消,但他也无辜地成为了十二个人内心伤痛的替罪羊!

  可似乎善恶就是这样复杂的交织,不可剥离,庄子云“为善无尽名,为恶无近刑”,古人似乎在千年前就预料到现代文明中善恶之辩更为显眼,因此加以提点,何意?大概是说“做善事是应该的,但是做善事不一定能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做坏事不触及刑罚,就很难被定义为真正的恶行”,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大肆宣扬的善事很难成为真正的善意,也似乎是对传统“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推翻,冥冥之中有声音在喊“可为善,不可为谴心之善;可为恶,不可为触刑之恶”,善恶本身的定义并不单纯,如果看见我这样纠结,我想庄子定会跨九万里驾鲲而来,告诉我真正的救赎,是在经一番善恶鏖战后顺其自然忠于内心的选择。

  人性是复杂的,复杂在深不可测,变幻莫测,但又是极简单鲁莽的,因此有了善恶之辩,有了法律与良知的决斗,人性经不得细品细究,否则丑恶会暴露无遗。但既然我们无法定量与裁决人性,那便把经由程序正义实现实体正义作为人类法治的终极课题,我仍愿相信美好,因为我相信我们正在无限接近正义。

【东方快车谋杀案观后感】相关文章:

1.左耳观后感

2.《上甘岭》观后感

3.《边城》观后感

4.《宠爱》观后感

5.青春观后感

6.京剧观后感

7.《海王》观后感

8.榜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