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飘》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飘》读后感1
懵懂之时,把人生交给了父母,任由他们牵着走;青春期时,把人生交给了叛逆,躲着父母走;再后来,稍微成长了些,愿意与他们边走边聊。
褪去了昨日的稚嫩,今天,更愿意将心灵捧出,跟随别人去体会精彩却不敢有的别样人生。
她,斯佳丽,米切尔夫人的最爱,也让众多男子拜倒于她的石榴裙下。我默默地关注着她的一举手一投足。于她,我刚开始是羡慕,羡慕她天生丽质难自弃,羡慕她轻而易举大小姐,羡慕她母疼父爱可娇气,羡慕那完美的一切……然后是厌恶,厌恶她不守妇道、风流自大,厌恶她仪仗美貌戏耍姐妹,厌恶她赌气牺牲幸福使查理弗兰克相继受骗,厌恶她轻蔑欺负善良的梅西小姐。再后来,我开始同情她,战争无情地夺走了她的一切,父母的相继离世,两任丈夫的意外牺牲,她不得不担负起一切,与命运抗争……慢慢地,我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她。那种为生存下来而与生俱来的随时而变,不愿恪守陈规,设法摆脱生活恶咒的勇气那种为了家园和家人生活而勇于担起本该男人的担子,也许为了私心照顾分娩的梅丽的壮举,无论他们怎么想,我还是想为她点赞,那种倔强,那种坚强,又怎能不是我一直苦苦追寻的。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她的成长。每个人在生活中总是要变,在这变与不变之间,重要的是成长。十六岁的自私自大可以原谅,我们十几岁时也有份轻狂,又怎能要求她多份沉稳。时光是最好的人生导师,它在无声无息之中会教会我们很多,当然也会打破我们过多完美浪漫的泡沫,正如斯佳丽,最终真正了解了自己刻画描绘的`心中男神阿什礼,觉悟了,找到了自己的真爱瑞特·巴特勒,不过已失去了太多,希望有情人经磨难终成眷属。她也勇敢地担当起母亲的角色从对韦德的不管不问到关心她所爱的教育,嫉妒他对梅丽比自己亲近,她确实成长了,我们需要成长。
《飘》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颇多感触。每个人都需要信仰与精神支柱。杰卡尔德的支柱是埃伦,阿什礼的支柱是梅丽。支柱倒下了,他们也崩溃了。而斯佳丽与瑞特的不羁性格,也是他们在不同社会时期生存下去的利器,人生有多种活法,主角还是配角,好与坏只是他人的评价,只要快乐,只要无伤大雅,怎样的人生自己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知道自己要什么,找到自己的信仰或支柱勇敢地走下去,同样是一生。不同的是活法,三思而行。《飘》展现于我又一个精彩人生。
《飘》读后感2
“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奉献,值得为它奋斗牺牲的事物,因为它是唯一永存的东西。”
这是杰拉尔德在开篇对年轻女儿的忠告与教诲,生来便是天之骄女的郝思嘉,或许当时还并不明白这其中深意,但在经历国家的支离破碎,土地的分崩离析,友人亲人的生命逝去,爱情的似真似幻之后,我想她应该会对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亚特兰大,讲述了在南北战争中人民的生活。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人物形象复杂而又鲜明,他们身上的矛盾感尤为突出。其中,郝思嘉最甚。她骄傲又自矜,如天边闪耀的星星,夺目也灿烂,美艳不可方物。我佩服她的勇敢与奔放。她敢于表达自己对卫希礼的爱意,又热情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战争后,她从娇小姐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顶梁柱”。她坚强又独立,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得土地与财富,在风雨飘摇中以一己之力支撑整个家族。
对于国家,土地神圣不可侵犯,是主权、社会生产的基础。对于郝思嘉来说,土地象征着利益、名誉、财富,是整个家族唯一能依傍的东西。她珍惜自己的一切:土地、朋友、家人、爱情,甚至是一件漂亮衣裙。没有人比郝思嘉更懂珍惜,因为在战火中,一切都显得那样珍贵,只有土地踏实的.质感,才能让她感到安心。土地如宽厚的母亲安慰着她亲爱的孩子,用厚实温暖的质感,给予人力量。
但在玛格丽特的笔下,却始终没有赋予爱情踏实如土地的定义,反而如这本书的名字“飘”荡漾如波,留下涟漪片片。郝思嘉始终无法认清自己的内心,她在追求爱情的路途上跌跌撞撞却没有得到完满的结局。在故事的最后,初升的太阳冉冉,光芒洒满大地,郝思嘉的身边,只留下了陪伴她一生的陶乐庄。好友媚兰的逝世,卫希礼,白瑞德,也都离她而去。土地的确永存,但在故事的末尾是无尽的悲伤,看似功成名就的思嘉,在余下的日子里,是心灵的无尽空想与孤独。她只能与这土地为伴。尽管追悔莫及,但那些珍贵的人和事都离她远去。
战争后支离破碎的山河家园,她只有这永存的土地,在飘零中永存的土地。郝思嘉从来都不畏艰难,她敢于开拓,勤劳勇敢,永远不向命运低头;她脚踏土地,也追求自由,让我从中受到许多启发。郝思嘉和她所珍爱的土地一样勤奋肯干,踏实坚韧,迸发出生命极大的力量。我的生活中大小困难接踵而至,我自然要学会这份坚强与勇敢,勤劳的耕耘获得宝贵的收获。在考试的失利中再站起来,在挫折中越挫越勇,这便是土地的精神。而它的永存更体现其宝贵,也教会我珍惜一草一木,一花一水。
在这本书中我试着读懂大地无声的语言,与思嘉身上的那份坚韧。十分幸运的是我在努力学着面对困难,越挫越勇,开拓进取,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靠自己的双手取得成就……
再读《飘》,我想那富有智慧的大地还能教会我更多更多。
《飘》读后感3
于我而言,走遍大江南北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喜欢南国盛夏的碧翠,也喜欢北方寒冬的雪白,可是在心底更喜欢的是那种行走在陌生土地上的无羁无绊的自由。看了《背包十年》后,突然有一种想要放纵自我去追逐儿时梦想的感觉,我明白当我长大之后,所有的绝对自由已经远远地离我而去了。
想想此刻的生活,由于长大所带来的职责在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有价值时,也让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去做自我真正喜欢的事情,很多时候人在干着心不由己的事情,然而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地做一件自我想要的事情呢。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充满着许多的梦想,然而坚持下来的人却少之又少,于是就多了很多的遗憾和追忆。可是作者却能够至始至终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刚开始时从有一份固定的职业变成一无所有的职业旅行者,这让他承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可是即使有那么多的.不理解,他依然坚持,最终最终有了别人的赞助,梦想的旅行最终成为了现实。成长与梦想,自由与坚持,无数的人在苦苦寻觅,殊不知,其实只要能够总是做着自我想要做的事情就能找到。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没有乐趣,人生让我们失望,那是因为我们的梦想已经让我们遗忘在久远的回忆里。社会的群体性让人无法能够真正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约束而成为自由人,生活的负担又总是让人做起事来瞻前顾后,于是我们的最初追求就永远的丢在记忆里了。可是也不用担心,其实只要自我能够勇敢地站起来,迈出追风少年的脚步,生活依然会那么灿烂,人生能够还是那么精彩。
《飘》读后感4
在飘的第十五章里,自从她生了那场病以后,她感觉到瑞德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说不准自己对这种变化是否喜欢。他变得清醒了,安静了,有时还有点心神不定似的。他现在时常回家吃晚饭,对仆人更和气,对韦德和爱拉也更亲热了。他从来不提过去的事,无论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而且常常以沉默的态度让思嘉也不要提起。思嘉也乐得安静,因为相安无事总是比较好的,所以生活过得十分愉快顺畅,至少表面上是如此。渐渐的瑞德和邦妮已经在彼此的心中互占第一位了。
《飘》读后感5
《飘》讲述了19世纪60年代南方人物在美国内战背景下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其中女主角思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思嘉来说,我抱着一中矛盾的心理,一半的遗憾,一半的爱。作为一个农民的女儿,她生活在一流的圈子里,有无尽的宴会,许多好男孩围着她转,所有这些优越的生活使她成为一个虚荣的人,她也有强烈的嫉妒和报复。为了报复英迪亚和霍妮嘲笑她的人,她选择嫁给她不爱的可怜的查尔斯,但查尔斯很快就死了,以至于她甚至不记得查尔斯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战争摧毁了塔拉农场。在她经历了最艰难的生活之后,她不知所措。为了交税,她欺骗了姐姐的男朋友弗兰克,嫁给了他,以便得到他的钱。思佳很残忍,她知道如何玩手腕。同时,她也毫无顾忌。她从不关心名誉和别人对她的看法。她无所畏惧。在亚特兰大,她与南方人看不起的“北方人”做生意,雇佣囚犯工作,开酒馆,嫁给同样被唾弃的投机者瑞德......她不在乎别人的意见,尽管每个人都在诅咒她。
可悲的是,思佳从来不明白什么是幸福。她手里拿着幸福,却不懂得珍惜。相反,她固执地追求“天上的星星”。虽然她够不到,但即使够了也有什么用呢!所以直到最后一刻,她才知道梅兰是那么爱她。梅兰,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将永远站在她身边;最后,她意识到,如果她对艾希礼了解更多,她就不会再爱他了。如果她对瑞德了解更多,她就不会失去他。真遗憾!
然而,我喜欢思嘉的勇敢、坚韧和能力。她答应艾希礼好好照顾梅兰,然后把她扛在肩上。在战争中,她带着梅兰和梅兰刚出生的.孩子回到了被摧毁的塔拉。面对最受尊敬的母亲去世和父亲因为想念母亲而心情不好,思佳没有摔倒,而是用细嫩的双手撑起了家。她犁地、捡菜、摘棉花,这样一个大家庭就不会挨饿了。然而,不久前她还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上等人啊!思佳是一个乐观的人,她经常告诉自己明天会是另一天,这句话深深地激励了我,是的,明天会是新的!
《飘》读后感6
刮了一阵风,把拉拉吹了起来,袋鼠妈妈很着急拉住了拉拉的尾巴,小猪拉住袋鼠妈妈的尾巴,后面一个拉住一个尾巴,一个拉住一个脚。可是它们都飞上去了,拉拉感动急了。小猫害怕问拉拉你要飘到哪。
拉拉说我也不知道。那你为什么要飘呢?小猫生气了,拉拉不感吭声了。小松鼠说你可别飘到太阳上可烫了。梅花鹿说:你也别往月亮上飘可晾了。大家都在担心,拉拉要飘到什么地方去呢。两只小袋鼠最开心,拉拉你往星星上飘我们要去摘星星。好了好了大家说这次就当作飞行旅行把。
这么一说小猫不再害怕了,拉拉的肚子里还在咕噜咕噜冒气泡,袋鼠妈妈说,你可别把肚子胀破啊,你一胀破我们都会摔死的。拉拉开始打喷嚏,气全跑光了,大家终于降到草地上了。大家都在草地上打滚,打完了滚,大家就往天上看,天上还有红红的云,有白白的云,大家朝天一看红云怎么这么高,我们怎么去了那么高的'地方呢!每个动物都觉得自己很伟大。
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只要不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二(5)班第一。
《飘》读后感7
看过《飘》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她和我很像。她倔强,要强,不是那种大家闺秀类型的,可是我总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觉得我应该从她的事迹中学到点什么吧。
首先,先提提她的外表。不能说她完全和我一样,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同的。比如相貌,这点我不能否认,她很漂亮。她的漂亮可以把任何一个男孩子迷倒,不论年轻、老幼。她有一双迷人的绿眼睛,纤巧的身子,白皙的皮肤,睫毛黑而弯,多么美的可人儿!光看她的外表,是看不出她的思想、性格的。凭第一眼看,她是一个温柔、端庄、文静的女子。但谁也不知道,她的仪表是在爱伦(她的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做出来的,其实她的内心十分的火热、活泼。
她不喜欢读书(在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联盟的人们都是这样),喜欢野餐、聚会。她爱玩,好动,这点倒是继承了杰拉尔德(父亲)的爱尔兰血统。她大胆,不像媚兰和其他女孩子那样安分又过于弱不禁风,只会说:“是,太太”“好的,太太”。她放肆,但又听妈妈的话。在美国的那个时代,女孩们没有真正的自由,只能示弱,用他们的话来说:“女人们只有向男人们示弱,男人们才喜欢。”好像只有男人们最为重,女人们只是为了嫁人,只是为了讨人喜欢而已。
我最不喜欢这样的观点,说得我们女孩子一文不值,只是为了服侍男人而活着。而斯佳丽不是,她敢说敢做,有自己的主见,不甘示弱。她有其他女孩子没有的特点,更使得男孩们对她穷追不舍了。
可是,维希礼没有,他也爱着斯佳丽,可是,从没向斯佳丽表白过。他知道,他和斯佳丽是不同性格的人,他喜爱读书、听音乐,而斯佳丽喜欢打猎、骑马。于是,他和媚兰订婚了。媚兰是个知书达礼的女孩,她了解维希礼,可她没有斯佳丽的火热,没有她的活泼。当斯佳丽知道这件事后,自然就愤怒了,她向维希礼表白了,但维希礼拒绝了她的告白。
极度的气愤使她做过了头。因为这时,一个害羞、腼腆的男孩向她求婚——斯佳丽此时没有心情理他,她心里只有维希礼,只是“哦”“啊”地回应了,想不到她竟会答应他地求婚!被希礼气昏了!
但,结果是——两个礼拜结婚,结婚一星期后就去参加南北战争了,两个月后死了!在斯佳丽还是懵懵懂懂地时候,就这样来去匆匆了。她成了寡妇!
我也气愤!不过,她才17岁啊!正当青春年少的时候,要让斯佳丽这样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思绪就这样停止吗?寡妇装是一身黑的,斯佳丽不能再穿漂亮有花纹的衣服了!分明就是摧残妇女嘛!寡妇不能跳舞,不能和其他男人搭话,不允许守寡没到一年的女人参加社交场合!怎么能这样!这对一个17岁的`少妇太不公了!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遭别人的指指点点的!
我讨厌这样的社会,我同情斯佳丽!但是,归根究底还是只能怪她自己了!如果当初不被气愤冲昏头脑,明智一点,理智一点,就不会和查尔斯结婚了,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也许她还是那个活泼可爱、敢爱敢恨的女孩呢!
我厌恶那个时代,它剥夺了女孩们的人身自由,剥夺了女孩应有的权利,女孩们也是有尊严,有思想的!还有的是,斯佳丽也给了我教训,凡事不能过分要强,要理智地思考问题。我想,我虽然和斯佳丽出奇的相似,但也有和她不同的地方。我自然同情她,也要通过她来进行自我改善,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的!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出色的女孩!
《飘》读后感8
炮火、子弹,射穿了和平,打破了平静,硝烟,扰乱了生活。废墟上,唯有那红得动人的野玫瑰拨开了愁苦的思绪,点点红色,染红了大地,斑驳了天际,触动了心弦。
那一本厚厚的《飘》,读起来却没有一种疲惫和不耐烦的感觉,反而常常会会心一笑,不禁觉得这不愧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世界名著。没有矫情的痕迹,没有高大全的虚假,没有夸张的情节,不知不觉,就已经叩开了自己的心灵。而这本小说里面,最能打动的人的,莫过于女主角郝思嘉。
如果要我用一种花来形容这位女主角,我觉得没有比野玫瑰更合适的了。她既有玫瑰的惊艳与芬芳,也有玫瑰伤人的刺,在乱世中,依旧高傲地抬起头,怒放在一片劫后废墟里。她不像娇嫩的豌豆公主,因为厚厚的床垫下一颗小小的豌豆就彻夜难眠,她是一颗坚硬的咖啡豆,煮开了,就是一壶香浓的咖啡。
南北战争爆发之前,郝思嘉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她拥有了让
生活在几百年后的我依旧羡慕的一切,疼爱她的父母,阔绰的房子,时时
刻刻等着服侍她的黑奴,威武漂亮的马,还有等着向她求婚的追求
者。但是,战火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烧毁了,或许就是因为这样,
在一片荒野里面,那颗不断成长的心才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正是因为她已经失去或抛弃从前的一切,她才成长为一个
佳人,一个穿越时空,感动万世的佳人。
关于生活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在郝思嘉的.眼里,生活一定是玫瑰色的。但是,那一场战争,残酷地脱去了她生活中那一层玫瑰色的纱罩。
从前万人瞩目的郝小姐,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可以呼来唤去的黑奴,失去了痴迷的追求者,失去了疼爱她的母亲。从前阔绰的庄园一下子就只剩下荒芜的土地,从前调皮不谙世事的她,眸子里一下有了威仪。从今以后,生活对于她而言,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每一天担惊受怕,精疲力竭,不再是那个娇贵的郝小姐。
这一个过程,感动我们的,是郝思嘉忍住泪水,深夜赶马车回家的模糊身影;是她弯下腰一点点播种的单薄身影;是她杀死闯入家中的敌人时颤抖的身影。但是,支撑这个瘦弱身躯的坚强,或许是更能触动灵魂的。
正是因为坚强,郝思嘉才能忍受苦难,一路前行。对于一个千金小姐而言,一下子接受生活的磨难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极难忍受的。但是,当她知道家里已经是一片破败的时候,悲痛却是那么的短暂,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那么短暂。理智让她忍住了泪水,不至于让悲伤夺取自己与生活搏斗的力量。她想到了责任,对家的那一份爱尔兰式的感情和责任让她扛了下来。她一心只想让自家的庄园支撑下去,不管曾经怎么样,不管现在怎么样,只想着将来会是怎么样。于是,哪怕是黑奴都不愿意干的话,她都干;哪怕是父亲已经失了神,常常忘记母亲逝世而给郝思嘉带来痛苦,她也维持着那一份冷静与坚毅。在生活的弯道上,她转得是那么顺利,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惊慌,但是不经意间,她已经走出了从前的罗帐,看到了生活的本质,也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从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干练的女主人。
正是因为坚强,郝思嘉才能挺住压力,孤独前行。这一段成长的路,是一段一个人的荆棘路。的确,伟大的灵魂,常常都是孤独的,因为它已经突破了现在,不是现在的人所能理解的了。在那个乱世里,郝思嘉已经突破了过去平静生活里的种种束缚,而周围的人还是没有从过去走出来。所以,在别人眼里,她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甚至恼怒的异类。而这个异类,用她的不一样,让历史铭记。我们看到了她当家时的强势,但是正是因为她的威仪,她才撑起了这个家;我们看到了她开店时的投机,但是正是因为她的果敢,她才抓住了机遇;我们看到了她服丧时的放纵,但是正是因为她的潇洒,她才把握住了缘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在苦难来临的时候,在承载着家庭重担的小船快沉没的时候,她果断地抛弃了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小姐的架子、腐朽的礼教、回忆的痛苦,于是,她才能够掌好这艘小船的舵。虽然,她智慧的选择换回来的是别人鄙夷的眼光,她也毫不在乎,她坚强的内心足以将这些毫无价值的指责排挡在外,做好一个掌舵人。
正是因为坚强,郝思嘉才能在上帝毁掉原有的一切之后,在荒原上重新播种。因为她是野玫瑰,坚韧的枝干让她能够在风雨中不卑不亢,丝毫不改怒放的容颜。这,就是对生活的勇气。
《飘》读后感9
长大后,我们很少会说,“一切都是很有希望的样子。”可是却有这样一个女人,出生于大种植园主家庭,虚荣任性,骄傲自负,对一切男人都采取暧昧的态度,但在面对战争后被摧残的庄园时,却选择同那些黑奴一样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当自己的庄园受到北方骑兵的入侵时,选择勇敢地举起了枪。土地是她唯一想要紧紧抓在手里的东西,战争让她变得坚强独立,也让她变得冷酷无情。可是她在爱情面前又如此柔软,艾希礼是她浪漫和天真的源泉。她是一个矛盾体,身体里住着一个强大的男人和一个柔弱的少女。也许少女会偷偷跑出,但男人却主导着她的精神。她活得这样的矛盾又令人艳羡,想要强大的时候,有精神和智慧去支撑,想要示弱的时候,也有人愿意为她亮一盏明灯,温暖心灵。
无论今天经历了何种不堪回首的事情,感受到了何种不堪忍受的痛苦,郝思嘉对未来总是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与期待。明明战争的残酷,母亲的逝世,父亲的发疯已然让她俗不可耐,但心底那份狂热的天真却又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惊奇。“乐观”这个词不适合用来形容她,她不是乐观的,但她是坚强的,那份坚强使她对一切伤害可以选择遗忘,从而满怀着希望等待明天的来临。乐观的人精力是有限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总会在被人戳中心事时陡然遇到瓶颈,但郝思嘉的坚强却给她提供了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水井,在心爱的白瑞德离开自己之后,她又再次说出那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对困难的不服输不会停止,她像是一个身穿铠甲的勇士,不害怕那些刀枪长矛,凭着一腔孤勇,一直向前进军。
她不是传统的那种温柔型女子,也不是那种思想开放的新时代女性,她是千千万万的我们,带着一点虚荣心,在喜欢的人面前会经不住害羞的`女子,但她又显得如此不同,“不管内心多么痛苦,都要好好吃饱,好好睡饱。”她也许令人讨厌,但她却又给人力量,坚定地,去抵挡那些伤害的力量,“因为你曾做到,所以我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怎样一个角色,无论是暴戾的,虚伪的,糟糕的,还是温柔的,真诚的,优秀的,只要我们明白这将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而且不断努力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对着那些将要面对黑暗说,“我向往光明。”
世上的人来来往往,不知几人心里有所憧憬或是有所希望。匆匆忙忙,人生不过弹指间的事情,浑浑噩噩的一辈子也结束的仓促。在战乱的年代,索性放弃生命原来有着无限的惊喜,只得在年老之际悔恨回忆青春。说来郝思嘉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介平凡肉身,但灵魂却因为那心底的坚强而显得夺目。因为对土地的执着守护,她的青春,她的热情,她的勇敢,她的智慧,她生而为人的不同都显得这样让人倍受鼓舞和欢欣。
人生在世,活的坦荡而又赤诚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因为生命中有负不完的责任,我们要考虑的麻烦也太多,于是我们心底唯一想要守护的初心也慢慢地消失。别人的看法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干扰到我们,所以我们太过容易放弃。思嘉的生存方式在有些人看来未免过于自私又不负责任,活得随心所欲,恣意潇洒是要付出代价的。但生命太过短暂,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所以不妨抓住当下的每分每秒,去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所有,去拥有自己想要拥有的一切,只要我们开始,那么坚持,勇敢,走在未知的路上,路边篱笆是繁花相送还是荒凉凄清,因为内心不断燃烧的火焰,因为我们心底的赤子之心,因为有“让繁花之上再生繁花”的情怀,也有“走过荒凉河岸仰望星空”的底气,我们可以努力地,拼命地,去热爱生活,去感知生活,用最灵敏的触角去试探那些可能性,即使跌倒,我们也能说毫不后悔,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回忆起来都宝贵而值得。
她活得多认真,生活是她的对手,每天都是比赛,精神高度集中,以防生活突然对她的袭击;可她又活得多俏皮,活泼一点,可爱一点,找到那些苦难夹缝里的温情,得以支撑能够一直战斗下去。在一个竞技场上,她是优秀的参赛者,能够摘得生活的桂冠。
大概人生在世,变幻莫测,唯有未知的一切可能和内心灵魂尖梢处的执着使得日子有所期待,因为认真地努力,即使今日的我悲伤绝望失去,但也能不惧怕地说一声,“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后感10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唯一作品,这部小说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成为了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讲述美国内战时期的小说,它并没有在战争场景上花费太多笔墨,而是从塔拉深闺中的骄傲——郝思嘉的视角,讲述一个女性,如何克服战乱之苦、面对残酷现实,并成为一个不畏困难的生活中的强者的故事。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是郝思嘉的座右铭。毫无疑问,思嘉是一个乐观的人,然而乐观得复杂。她不是事事轻松洒脱的乐天派,在看似平静中总有着丰富的内心活动;她也不是格式化的“受难者”,面对人生的重重苦难和跌宕起伏时,她不让自己被动地成为苦难的承受者,她有着生活的热情、对爱情的憧憬,她的坚韧顽强中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可能性。
郝思嘉虽出生于南方种植园主家庭,可她一直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并反对着那些束缚她自由的规矩。她尽管在妈妈埃伦和黑人嬷嬷的严厉管教下显得仪态端庄、很有教养,可她绿色的眸子却将她骚动任性的真性情暴露无遗了。她敢爱敢恨,不是一个被教养塑造的完美的人,她是有点不安分的,有时甚至任性和自私。她爱上风度翩翩的卫希礼,却对南方世俗的道德传统、条条框框一屑不顾。在宣布卫希礼与表妹韩媚兰婚事的野餐会上,思嘉单独找到希礼,表白被拒后,毫不犹豫地给了希礼一巴掌,又一意孤行地嫁给了韩媚兰的哥哥查理作为报复。可是她根本不爱他,在查理死后她没一点伤心,反而感到解脱,甚至因穿丧服不能参加舞会而愤怒。在战争重建期间,她为了保住种植园塔拉,不择手段,甚至抢了妹妹的未婚夫。经营木材厂时,她比男人更精明。她向一切旧传统所设定的条条框框发起挑战。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是一个有责任心、爱家人、爱塔拉、永不气馁的人,是她,在战争重建时带领大家振作起来。只有思嘉,在面对无尽的恐惧和绝望时,才能重又燃起希望。思嘉在战败和废墟中完成了自我蜕变,她叛逆疯狂,她挑战着教条陈规,她不屑于往日的荣光,她的绿眼睛总看着窗外,正是这样的个性使得她在战争和文明的坍塌来临时,能够面对惨淡的现实,从而催生出迎接新时代和未知命运的巨大勇气,蜕变的勇气和坚韧能够化为无穷的力量。
可她有时候又像一个孩子,任性、固执,对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很执着,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却又不愿放手。或许她认为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可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理性、傲慢白瑞德是唯一一个真正了解到思嘉真面目后还真心爱她的人,可她却辜负了他的爱,追求着不切实际的希礼。
如果她了解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少女时期的梦。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强加给希礼,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希礼穿上,而后自认为爱上了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瑞德,才是她真正爱的人,只是,她被希礼华丽的衣服所蒙蔽了双眼,一直都不知道罢了。
可当认清了现实,却为时已晚。瑞德爱思嘉的路上总是有希礼,可思嘉又不真爱希礼,这就产生了一种误解,直到最后瑞德说,他的爱已经枯竭了。可思嘉是不知道什么是失败的,她接受了这一令人痛苦的事实。她说“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她坚信,所有的困难痛苦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明天又是另外一天”,这不是无赖之徒“明日复明日”的挥霍放纵,也不似浴火凤凰的锵锵之音般的悲壮激烈,这像是一簇闪动的火苗,在灰烬的余烟中依旧灿然,闪动着微弱而温暖的光亮。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复又失去的旅程,总是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多或少,或好或坏,在这个旅程中,我们不断成长,渐渐明白自己想要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管怎样,未来还有太多变数,黑夜还很漫长,光明不会是永恒的,同样,黑夜也是。没有谁能预知明天的悲欢离合,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或许,当初的思嘉是因为太年轻,一如现在的我们,正当最好年龄的我们,认为只要换一个方式,一切就会好起来了。生命太完美,青春太完美,甚至连一场匆匆而过的夏天都太完美,可我们不必追求一个答案,我们都还在成长的路上。
《飘》读后感11
《Gone with the wind》,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世时出版的唯一一部作品,书名取自于恩斯特·道森的诗"I have forgot much,Cynara!Gone with the wind.",中文译名《飘》,借指旧式的南方农奴制生活,旧式的文明随着南北战争的风暴飘然而去。
《飘》是一部反映美国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以女主人公斯嘉丽为主线展开,描绘了主人公从美国内战前、内战时候和战后重建期间12年的生活经历。其间,斯嘉丽历经3次婚姻,在残酷战争和艰辛生活的重压下蜕变成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
斯嘉丽初登场时是一个美丽、倔强、骄傲的公主,表面上贤淑、优雅,这来自于母亲爱伦的严厉教导,但骨子里却继承了父亲爱尔兰血统的坚强、豪爽、率真、不拘小节、喜欢冒险,她蔑视南方的封建习俗,表现出与那个时代其他女孩不同的特质。她的`美丽与独特魅力使得书中几乎所有的年轻男子都钟情于她,但她却唯独倾心于十二橡树庄园的艾希礼。斯嘉丽主动向艾希礼表白,而艾希礼却选择了温柔善解人意的梅兰妮。斯嘉丽草率冲动地胡乱嫁给了自己根本不爱的查尔斯,幼稚地企图以这种方式报复艾希礼。
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平静的生活被打断,在面对战争、饥饿和贫穷时,斯嘉丽逐渐成长起来,从一个种植园主的千金小姐转变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战争时期在医院里当护士救助伤员的经历让她不再只是一个娇生惯养、自我中心的大小姐,而是学会了照顾别人;战争来临时她本可以自己逃走,但她强忍住心中的恐惧留下来,为即将生产的梅兰妮接生;黑夜里她艰难地赶着一匹瘦马,驾车带着奄奄一息的梅兰妮和她刚出生的婴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以及一个什么忙也帮不上的黑人小姑娘穿过纷飞的战火离开亚特兰大;当她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塔拉庄园,却发现家里已经面目全非,她紧紧握拳,向上天发誓将决不再饥饿;在母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父亲也倒下了时,她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撑起了整个家。烈日炎炎下,她放下小姐的架子像一个黑奴一样在地里劳作;为了保护塔拉和家人,她枪杀了一个前来劫掠的北方士兵……面对困苦,她从未有过退却的念头,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战争结束后,斯嘉丽一家生活依然困苦,为了挽救塔拉,她又一次嫁给了不爱的弗兰克。婚后,斯嘉丽独立经营木材厂,不顾社会舆论的谴责,用各种各样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推销木材,和男性同行竞争。经济的独立使她不再依附于男性,从而使她的人格得以独立,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小说的最后,梅兰妮的离世让斯嘉丽最终领悟到自己的真爱就是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丈夫瑞德。可爱人心灰而去,想要挽留业已太迟。重要的人一一离去,她渐渐地目睹自己又成了孤身一人。即便是在最爱的人也抛弃她的时候,斯嘉丽还是这样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永不放弃希望,是斯嘉丽自信的源泉。她坚信自己已然获得征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和开放的时代,不必去担心随时降临的战火。但是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虽然不一定会像斯嘉丽那样不幸,但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要经历许多历练。有的困难很容易过去,但有的则看起来很可怕。很多时候,命运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我们对它哭,它只会让我们更觉得痛苦;我们对它笑,它就会带给我们希望。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把握命运,把握明天呢。毕竟再多的痛苦与失败也只属于昨天,未知的明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珍惜每一个充满挑战的当下,让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又充满了希望和阳光。
《飘》读后感12
放假前语文课上老师的一句话:“《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主人公斯嘉,美丽,自私,勇敢,执著,坚强,不受约束的真实个性,很是值得大家认真一读。”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欲望。两天的时间,我仅用两天的时间将它从头至尾仔细的看了一遍,不说废寝忘食,至少也叫得上是如痴如醉。我被主人公斯嘉的美丽、勇敢、不管不顾、自由、执着吸引;我对斯佳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佩服;对她有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而愤恨;对她对白瑞特的爱和默默付出感而不觉而惋惜;对白瑞特最后的离开表示遗憾……
我承认斯嘉很自私,她可以为了泄愤勾引了已有未婚妻的查理,哪怕她对他无一点爱意,只是为了自己的任性而已。为了获得拯救塔拉的税金,她宁愿去找他深恶痛绝的瑞德,并以嫁给他为代价,知道得不到好处后,他又用欺骗的手段抢了自己妹妹的男朋友弗兰克,而不顾妹妹的痛苦和羞辱,这只是为了钱。
但是我们从斯佳身上看到更多的却是刚强,永不服输,无论是面对战争、母亲和父亲的去世、还是女儿的夭折,她都是最刚毅、最坚韧的一个。就是在小说的末尾,虽然生活给了她一个沉重的记忆,但她却依然努力活着,为着希望,勇敢面对未来。
斯嘉身上另一个让人难忘的的就是她的执着。对艾希礼的爱情就是最好的.证明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爱
然而也正因为这种坚持让斯嘉失去了那本应属于她的爱,白瑞德一直深爱着她但她却一直陷在艾希礼的爱情中不能自拔,当斯嘉认清她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仅仅是虚幻是光环时,她却失去了瑞德的爱!这就是小说中可悲的斯嘉,她无法把握、珍惜眼前的幸福,她用一生的精力和情感去追求一个光环,最后留下的是永远的痛苦永远的悔恨,一切都随风飘逝。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像斯嘉这种情形呢?我们身边已经拥有的幸福友情、亲情我们是否用心去体会了?不然的话我们是否也会像思嘉那样留下永远的遗憾?
当然这本书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再熟悉不过的那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要时刻饱含对未来的希望,哪怕面前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便认定了终生的失败,人只有像思嘉那样坚强、勇敢、自强不息、充满希望才能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
《飘》读后感13
心中微微酸楚而头脑震撼的感觉你可曾尝试过?每每想起都激动不以,希望分享却解释不清的经历你可曾有过?心情的起伏、震荡你可曾清楚感到过?我不曾相信只因一个故事可以深深感受,直到走进了《飘》的世界。
偶然的一翻《飘》让我沉醉于思嘉的爱恨情仇,在红土地上长大的'她,有着与别人一样的家庭、生活和少女的情怀,但不一样的是她的身上散发着不一样的气质,她看起来复杂、放肆还有点狡滑,但她的内心却是坚强、善良、自由与天真。也正因为这份天真,她追寻着自己相信的爱情,可到头来伤痕累累。不过还好,瑞德一直在她身边,小心谨慎的呵护她,瑞德的爱不显而易见,但却爱得深沉。瑞德说的对,思嘉与他很相似,他们都是在美国动荡的年代里优秀的人才,瑞德曾讽刺南方人只有傲慢,思嘉曾使红土地起死回生,他们都一样能干,可是在感情上却实在算不上精明,思嘉傻傻的爱着不值得爱的卫希里,瑞德傻傻的等着思嘉,终于思嘉幡然醒悟,瑞德却离开了。但是,我相信思嘉一定能追回自己的爱情,因为她天使般的美貌,心灵的坚强和执着,更因为她那自信的话语:“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思嘉的形象并不完美,她有着人性的弱点,但也正是这些,让我感觉她更美好,因为这样她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虽不曾无数次的读过这本书,却无数次为思嘉的魅力所折服,无数次为瑞德的爱情所感慨。多么敬佩玛格丽特米切尔能写出这样一本绝世佳作,不愧是她一生的心血。
《飘》读后感14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种植园主的女儿郝思嘉,听说心上人卫希礼即将与别人结婚,一气之下嫁给了自己不爱的查理。后来查理参军,不到两个月就在军营里病故了。1864年,北军包围亚特兰大,郝思嘉在白瑞德船长的帮助下逃回老家。可是老家田园荒芜,遭人洗劫,亲人相继病逝。思嘉为了筹到农庄的地产税,不惜勾引妹妹的未婚夫甘扶澜,“嫁”给了300美元。她后来差点被人xx,甘扶澜、卫希礼等人前去报仇,结果差点丢了命,多亏白瑞德相救,但甘扶澜还是被打死了。第三次婚姻,思嘉嫁给了有钱的白瑞德。两人虽过着奢侈无忧的生活,可她仍然忘不了卫希礼。直到女儿出生思嘉都依旧没有忘记卫希礼。女儿死后,爱她的媚兰也因小产死去了。媚兰死去的那一瞬间,思嘉恍然大悟,卫希礼既不爱她,又懦弱无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而白瑞德才是真正爱她的人,对她百般宠爱,为她不顾自己的生死,甚至为了不让她伤心,救了她的老情人……但此时,白瑞德已离她而去。郝思嘉决心要挽回瑞德,因为此时她依然年轻美丽,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了爱。
起初我读这本书时,我认为郝思嘉是个敢于追求的女子,后来看到她贪婪虚荣、为了钱不择手段时,我对她的好感荡然无存。当感情与金钱利益冲突时,她毅然选择了金钱,为此甚至把终生幸福当儿戏。但读到她用双手挽回农场,用斤斤计较赚来的钱换来自己与朋友们的生存时,我眼眶湿了。或许她的“不择手段”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确实如此,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大家庭,也保不住祖辈留下来的基业。她为了自己和朋友在社会中生存,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不过正是因为她认为婚姻是一场交易,所以当真爱来临时,她没有珍惜,只顾追求那只会给她痛苦的卫希礼,只顾得利用白瑞德的爱作为自保和赚钱的工具。当她想要珍惜时,爱已不复存在。郝思嘉用双手和婚姻换来了生存和财富,却丢失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倔强的郝思嘉是美国战后精神的象征。她爱土地,并像土地一样承受苦难,饱含激情……这使我联想到了“爱国”两个字。《飘》中其实蕴含了美国那种自强不息、默默反抗的爱国精神。郝思嘉的爱国精神是“阴柔”的,坚定不屈。而中国的爱国精神则是“阳刚”的,体现的是像黄继光、董存瑞那样的勇于为国牺牲。若是我们既拥有中国的爱国精神,又拥有美国的爱国精神,刚柔结合;在国家和谐的时候,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做社会的包袱;在国家困苦的时候,自强自爱,支持国家;在国家动乱时,试着帮助国家分忧,共同打击恶势力;在国家战乱时,全力打击敌人,做好国家的精神后盾……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昌盛繁荣、日渐强大!若是人人都如此爱国,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来吧!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成为一个同郝思嘉一类的爱国之人!
《飘》读后感15
《飘》又名《乱世佳人》,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小说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以"乱世佳人"斯佳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
这篇小说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全书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描写,还是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900多页的故事,众多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其中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媚兰的外柔内刚,瑞特的机智果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飘》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斯佳丽,这一在美国动荡年代所诞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优秀个性散发出无穷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
少女时代的斯佳丽,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子,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生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拥有美丽的容貌和智慧,因此她又拥有一般贵族小姐的缺点:骄傲、自大、虚荣、任性。尽管如此,良好的家庭出身、倾城的美貌,让斯佳丽的身边总是不乏热烈的追求者。斯佳丽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认为自己爱的特点只有阿希礼有,因而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爱一个人就应该了解一个人,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了解自己,自己到底爱谁。爱得深切,往往爱得盲目,对于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斯佳丽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对于她,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佩服的。斯佳丽很现实,甚至现实到众叛亲离的地步,她从不会顾及别人的感想,她只是在走自己的路,将别人的一切都抛掷脑后。对于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无法不讨厌!但同时却又不得不佩服她,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的执着,佩服她能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对未来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我很喜欢斯佳丽独立、自我、有想法有作为的"豪放"性格的。同时,对于其"不择手段"式的"自私钻营",对感情不纯真、不忠贞是很气愤的。曾经有好几次,我和不同的女孩子讨论过斯佳丽,希望了解从女性的角度怎么看待斯佳丽。得到的结果是,她们大多是很佩服欣赏斯佳丽在那个年代的勇气、能力和作为,而对于其没有节气式的"随便"却持宽容态度,认为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静静想想也确实如此,在斯佳丽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没有她那"强悍"的性格,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一帮朋友也保不住父亲留下的陶乐。斯佳丽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她坚强乐观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
斯佳丽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便会用她的一句话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
虽然《飘》大笔地描述了斯佳丽,她的光芒无遗是最亮的;但是她的表妹媚兰犹如黑暗中的一盏灯,宇宙中的一颗明星,她发出的光芒也是无法遮盖的。媚兰所拥有的美德照亮着、滋养着读者的心灵。缺少媚兰,《飘》就缺少生机,缺少人性的光辉。在媚兰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温柔善良,外柔内刚,她是一位无比美丽的女人。她理解丈夫,对丈夫爱得热切;她爱国,善良的她也爱她的敌人;她感激斯佳丽,从心底上,虽然她不知道斯佳丽对她的心情是多么复杂。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感激他人。媚兰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当战争终于结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来到她门前要求照顾而她们自己也没有过多粮食时,她还是尽她所能地帮助他们,因为她希望在远方也有一个好心的北佬女人给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饭吃。对,我们还要学会更多地帮助别人,把爱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媚兰对朋友的那份友情仍然是让我羡慕不已。记得桑费有句话:“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我想媚兰就是那种爱思嘉的朋友。她对思嘉感恩、感激,甚至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临死前终于让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在人的一生当中,谁能没有朋友?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贵的东西。对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办法--那就是真心!
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我非常欣赏瑞特,我最佩服的是他从军的时的勇气和执着,那份对国家的热情。他与从不同,他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他是男人中的经典,他是好样的。其实我们也要学习他生活处世的智慧,他可以在乱世中生存,也可以在监狱中出来我们要懂得生存之道。
有人认为瑞特是个背叛家族、偷机钻营的卑鄙小人。但我却喜欢他,他有智慧的头脑,但不失理智;他有很强烈的责任心,有值得令人依靠的铿锵的胸肩;他还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为了他的女儿,他可以放弃喝酒,放弃在外面过夜,放弃和能给他带来更多财富的但趣味低级的人的交往。他陪着自己的女儿玩耍,但又如亲生父亲一样对待他妻子带来的孩子。三个孩子都害怕他们的亲生母亲,却都乐意和他玩耍。这就是一个父亲的魅力!他不能不令我喜欢,不能不令我敬佩!
《飘》都是一部值得百读不厌的好书,它是一部波澜壮阔而又细致入微的宏伟史诗;是描述爱情的小说,也是描述苦难历程,迎难而上的小说。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展现的大多数价值理念也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不能只是感受,也要学习!
【《飘》读后感】相关文章:
《飘》读后感06-22
【热门】《飘》读后感12-04
《飘》读后感【热门】12-15
《飘》读后感【热】11-06
飘读后感模板06-09
(精)《飘》读后感07-07
白云飘语言教案07-20
《飘》读后感(精选15篇)03-29
《飘》读后感15篇12-30
《飘》读后感(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