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热)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一种方式?……孩子看,你完全不明白我是个人……成年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是你的‘授权’或者‘给予’。你不认为这是我天生的权利!是的,这就是你的生态。换句话说,你今天不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事实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想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玩自己的游戏,总是在心底喊:妈妈,你能理解吗,我们必须出去探索。这就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且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像以上一样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我从这么大的人离母亲太近,代表着自己的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概念开始。只记得去年当选李中年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前一天晚上,我妈才因为我的话我是明天颁奖典礼的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为什么不和我们商量呢?那一刻,看着母亲惊呆的表情,心里莫名其妙地涌起了一种快乐。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自己做决定,也是一个成功的决定。所以每当我想起这段经历,嘴角就忍不住扬起一丝骄傲的笑容。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我从没想过他们作为母亲,面对这样的话语和场景是如此的无法应付。那一刻,我第一次从他们的角度开始想象。一开始,我只是一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婴儿,大声哭泣,傻笑,流口水亲切地叫着母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一点成熟,一点一点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奔向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眼里,她只能站在远处,忧郁地看着我的背,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也许,在她心里,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我怀里无助地哭泣的婴儿时代,但我似乎一夜之间变得优雅,说话简单,自信,没有人,叛逆地说,我无话可说。这时,旁边的妈妈真的很心痛。
这时,回想起自己,在翅膀丰满之前,我已经尽力追求独立。我是否真的疏忽甚至无形中伤害了有中国保护教育心理的母亲。
经过一番冥想,我的眼睛又回到了我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冥想。突然发现,无论孩子多么叛逆,在母亲面前,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青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经常困惑,但努力适应和解决青少年,一个优秀、情感、坦率、诚实、幽默的青少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文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6-2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6-0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7-2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28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3-29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06-24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06-26
《亲爱的笨笨猪》读后感09-16
大班语言《亲爱的小鱼》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