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2-12-30 14:39: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合集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弟子规》读后感合集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

  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宏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醋,而我却慢吞吞地说:“等一会。”又一头埋在电视里,妈妈再三催促,我才不乐意地去买醋。

  当我读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知道了,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位,以免下次用的时候找不到。

  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子变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弟弟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背《弟子规》的用意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我正在大声读《弟子规》一书,感悟里面的精华所在。

  《弟子规》是一本写道德礼仪崇孝上进的书。在这本书中,每一段话都配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涵着一个道理,而这些道理就是这本书的精华。

  我最记忆深刻的就是“对饮食,勿拣择,食可适,勿过则。”

  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要挑食,否则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还要适可而止,不要暴饮暴食,吃饭过量就会损伤身体。我身边正好有一对例子:我有两个朋友,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爱挑食,假设有一盘带有葱的菜给她吃,她能用筷子一个一个把葱挑出来再吃;另一个特别能吃,只要有好吃的她就一口气吃完,所以肥嘟嘟的。而我正好,不挑食也不暴饮暴食。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与孝敬父母的道理:“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告诉我们要有爱心,与有道德的人亲近,多学习;“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教育我们出回要先通知父母,不让他们担心;“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是说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别人向你借东西,若有就借出去,不要小气……

  《弟子规》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简练。此书把内容容纳概括为三字,读起来流畅而压韵,真实精妙绝伦啊!

  我爱读书,爱读《弟子规》,爱它的每一个道理,读完后,我自然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崇孝,做一个孝女。

《弟子规》读后感3

  今年寒假,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背诵弟子规,写心得,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深受匪浅,改掉了我许多不好的习惯。

  《弟子规》记载着许多良好习惯与良好的礼节。说到收获,我体会到的还真不少。比如“有余力,则学文”这段话,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时候,不要边写边玩,一定要学会珍惜时间并把握住学习的机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童话故事》。外婆叫我去洗我自己的脏袜子,我也不乐意去。心想:”外婆真烦人。我正在看得起劲儿呢,就装着没听见!“当我正要接着往下读时,忽然”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一段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立刻就去洗袜子了。我发现,外婆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像这样的改变还真不少呢!现在,我常常听见外婆外公夸我比以前强多了,也懂事多了。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还明白了许多道理,对我的一生一定会有帮助,我以后会更加认真地学好《弟子规》,做一个有孝心有孝道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是我们国家流传的家庭教育的经典文本,现在也是我用来教育孩子,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一个很好的用书,这天我再带着他朗诵时,也是心有感触,读后感到即使是我们已为人父母,弟子规中的一些道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还是有所帮助的,如是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一句,结合着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发现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下面谈下我的读后感。

  是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的大致意思是如果有朋友或别人找你帮忙,当感觉事情自己并不好把控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的给人许下承诺,一旦许下承诺,在无法完成的时候,自己便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读后感到真的应该佩服古人的为人处世的哲学和智慧,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很热心的,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恨不得为朋友和亲人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但是有时候我们往往忘记了对待一些事情应该量力而为,也要遵循原则,比如上大学时你的英语成绩很好,一个很好的同学想让他帮你考四级,这就是需要我认真考虑的事情,因为第一这种事情违反原则,第二你也不一定确保帮人考过,如果这时你犹豫的答应了,那么以后的事情会更难处理,假如你临阵退缩,那么就对不起朋友,你若硬着头皮去考,却又有被抓住的危险,从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所以,遇到一些别人求助的事情时,还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想清楚再说吧,免得自己造难。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5

  教育古以“明人伦为本”,借鉴《弟子规》理念与今天企业的道德管理,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应倡导“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在员工的聘用之初,就把好第一道关。要把《弟子规》倡议“孝梯”、“仁爱”作为道德品行考察的标准,并把“孝悌”、“诚信”、“合作”、“耐心”、“自律”、“尽责”、“谦逊”、“勤奋”等品行作为员工选用与晋升考核的关键要素,向员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价值导向。

  其次,建立健全必要的职业道德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把道德教育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贯穿在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中,以道德培训推进业务技能培训,让员工自觉自愿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以德为先”、“重德深教”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的价值取向亲密融合,从而打造出企业全面道德管理的有机模式,使企业步入健康良陛发展的通道。

  最后,企业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以德为先”的价值观。企业领导若能把“孝梯”等风气带到自己的企业,以自身为榜样,企业的凝聚力必然增强,员工亦甘于奉献。否则,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试想,当领导者在言必称“道德仁义”的同时,身却有“克扣员工工资”、“产品偷工减料”等行为之实,企业的道德体系又怎会不是水月镜花。因此,要进行全面的道德管理,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

《弟子规》读后感6

  《弟子规》里面有两句话:“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在学校,我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比男孩还淘气,有时会摔伤,回家,妈妈是既生气又心疼。我有决心要改掉乱跑乱跳的坏习惯。下课,我就静静的坐在教室里看书,有时候,就到操场走一走,渐渐的,我变文静了。不再碰伤自己。妈妈说“让妈妈不操心,这才是孝顺的好孩子!”

  妈妈最担心的是我走丢。有一次,我跟同学去玩,没有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到处找我都找不到,可急坏了爸爸妈妈。最后找到我,爸爸骂了我一顿。我很委屈,不就是一点小事吗?干嘛对我这么凶?后来我才知道妈妈太害怕了。把这件事情发到了班级的QQ群上了。有一个家长说:你以后要把女儿教好呀!原来是我做错事,让爸爸妈妈受惊吓。他们才会这么生气,我真的太不孝顺了。

  妈妈给我买了一块儿童定位手表,我就能随时和爸爸妈妈保持联系了,我用得很开心,爸爸妈妈也不用担心了。我很快乐,爸爸妈妈也说我孝顺。

  孝顺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护自己身体,让父母安心,保护心灵的健康,就是最好的孝顺。

《弟子规》读后感7

  《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之所以分为这几个内容,采用的是《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则孝和亲仁。

  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如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的意思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就应该立即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去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拖拖拉拉,更不能偷懒,要立即行动起来;还有冬则温,夏则凊。晨则醒,昏则定。这句的意思是儿女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让他们安定下来。在入则孝这一篇中还有许多像上面两句一样教导我们如何孝尽父母的句子。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亲仁是学生主修的第六门课。亲是亲近,仁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都是人,类别却不一定整齐,大多是跟着潮流走的俗人,而有仁德的人却显得稀少。这句的意思是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正所谓仁者无敌。

  在这两个方面我做的都稍有欠缺,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一定会让父母冬则温,夏则凊。晨则醒,昏则定;是自己亲近仁者,学习仁者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确了价值观念、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

《弟子规》读后感8

  《弟子规》读有感 运西小学 四(3)班 王欣榕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我有了很深的感触,我给大家说一说吧!其中有两段给我很深的体会。

  一段是“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意思是不要去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厌弃老朋友,不要只喜欢新朋友,正在忙碌的人不要打扰他,别人心情不好时,不要用闲言碎语干扰他。还有一段是“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意思是发现了别人的缺点不揭穿他,发现了别人的隐私,不说穿它。

  赞美他人美行,就是行善,当他人听到后,必定会更加努力。这两段话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与人相处时,不看他的贫富贵贱,而是要真诚地去和每一个朋友相处。而且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多鼓励别人,给予赞美,让每个人因为得到别人的赞美把事情越做越好。读了《弟子规》,我会照上面的道理去做人做事,让它的思想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弟子规》读后感9

  “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往今来,书一直是人最好的朋友。人们从书中增长知识,从书中懂得人生百态。书就像一道美丽的色彩,让人生多姿多彩;书就像一种美味的调料,少了它,人生的酸甜苦辣就会变得不完美。读书好,读好书,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受益终生。从我认字起,就开始了阅读之旅,然而我读的众多书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书是一本经典诵读——《弟子规》。

  它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那么还能做什么呢?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教导我们。渐渐,我们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高。然而,他们却越来越老,背也弯了,他们不再英俊,不再美丽,然而饱经沧桑的脸上却写满了对子女的爱。

  它告诉我们不仅仅是父母,兄长老师们也对我们充满了关心爱护。所以我们应该去回报他们,尊重他们。对于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们,我们也应该去呵护他们。此外,现在社会上的人越来越冷漠。在金钱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歪门邪道。也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拜金主义,诚信变成了一种珍贵资源。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这本书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多多。

《弟子规》读后感10

  今天,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谨》,做为一名学生,我的读后感是:

  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我们要小心谨慎,说话要讲信用。

  “朝起早,衣眠迟”,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正要做到这样,因为早上和晚上是最适合我们复习和预习,俗话说的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习惯,当然我也不例外:每天晚上虽然很晚可睡,但并没有复习就直接睡觉,早上也像懒猪一样很迟才起床,刷牙洗脸就去读书,便没有预习,所以上课听起来比较难懂,成绩也慢慢下降。但学习“谨”后,我每天晚上做完家作便会复习这天所讲的课程。早上也会早点起来预习今天要讲的课程,因此上课听得懂,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用人物,须明求,徜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但这件物品的主人又会怎样呢?他会拼命地找,如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物品,这样会让他感到伤心难过。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并且要爱惜使用,以后如果有急用,再借就不会难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弟子规》读后感11

  最近,拜读了清代用家李毓秀的作品《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

  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

  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

  我学了《弟子规·信》后,懂得了要做一个诚实、诚信的人。如果一个不诚信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弟子规》读后感12

  在我们拥有《弟子规》以来,我们学到了无数的知识和道理,里面包含着圣人教导我们做人要有孝心和该怎样做人的道理。从此之后,《弟子规》便成了我们的好“老师”。

  为此,我们的老师每天利用下午的课余时间要求我们读半个多钟头的《弟子规》,虽然只是短短的半个多钟头,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是永远都抹不掉的,仿佛一条淙淙的小溪在我耳边清亮亮地流淌着。这样一来,让我们成了习惯,只要不读就觉得不舒服,所以我们对这本书产生了很浓的兴趣。

  比如在《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这是最基本的,也就是说:爸爸妈妈叫我们的时候,应该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应。爸爸妈妈有事要我们去做,应该马上行动,不要故意地拖延时间甚至不想做,父母在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可随便,把话记在心里……

  现在,如果我们能用心地去体会《弟子规简说》里的道理,那将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弟子规》读后感13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遭到他人言辞上的无礼挑衅或诋毁攻击,通常会程度不同地,运用语言来自卫和还击。依我们的生活经验,在日常交往中所造成的不和,大多也与出言不逊有关。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言语有礼是很重要的。

  古人云:诚于中而形于外。要做到言辞上以礼待人,其核心就是对他人的真诚尊重。语言上,如何做到礼貌待人呢?

  《弟子规》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抓住别人的一点过错、短处不放,数落、埋怨,会因此与人结怨,失去人缘。言谈时,沉湎于夸耀自己的长处、优势,不仅无益于达成良好的交谈气氛,还可能会招致对方的反感。

  "言语忍,忿自泯."无论是对什么人,无论在何种场合,带有严重情绪的话,尤其是气话,都是让对方难以接受的,甚至会引发各种矛盾。因此我们千万要控制不满情绪,免造口舌之祸。不妨采取倒杯水、到户外走一走等方法抒缓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免造口舌之祸。倘若对方生气时,我们也应该从和睦相处的大局出发,在语言上予以忍让和劝慰。

  以心换心,说真话、讲实话。人心都是相通的,以诚敬相待才是最上之道。

《弟子规》读后感14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读后感15

  在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的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读古文《三字经》,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古文。《三字经》这本书即简洁又复杂,每一句话都有深奥的内涵,那个时候我虽然似懂非懂,但它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前些天,我和爸爸一起到姑妈家去玩,在姑妈家发现了一本李毓秀写的《弟子规》,读了其中的几段话,我就开绐喜欢上了它,感觉它讲得特别有道理,还挺有意思的。我记得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凡出言,信为先”,我问爸爸这句话是不是说一个人要讲信用,就是他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要说话算话,否则他就是没有诚信。爸爸肯定了我的回答,他说做人首先就应该讲诚信,讲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我又想到了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上面讲到一位伯伯,他是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为了答应他的工人们过年时都能按时拿到钱回家,他就冒着大雪给工人们一个一个送工钱,结果不幸遭遇车祸而遇难了,让人很伤心。我就觉得这位伯伯是个很伟大的人,他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讲诚信的好人,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就是《弟子规》中所讲的“凡出言,信为先”那样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合集15篇】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合集15篇)12-19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12-26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12-17

《弟子规》读后感集锦15篇01-04

哈姆雷特读后感合集15篇12-29

《活着》读后感 合集15篇12-26

《穷人》读后感合集15篇12-23

雷雨读后感(合集15篇)12-23

《青鸟》读后感(合集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