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1
Unit1Thisismyday
Whendoyoudomorningexercises?你几点钟做早操?
Iusuallyeatbreakfastat7:00.我通常七点钟吃早饭。
Whatdoyoudoontheweekend?你周末干什么?
Ioftenvisitmygrandparents.我常常去看望祖父母。
SometimesIgohiking.有时候我去远足。
domorningexerciseseatbreakfastgetuphaveEnglishclassplaysportseatdinnerclimbmountainsgoshoppinggohikingvisitgrandparentsplaythepiano
wheneveningnoonweekendusuallyoftensometimes
Unit2what’syourfavouriteseason?
What’syourfavouriteseason?=Whichseasondoyoulikebest?
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
Myfavouriteseasonissummer.=Ilikesummerbest.
我最喜欢夏天。
Whydoyoulikewinter?你为什么喜欢冬天?
BecauseIcanplaywithsnow.因为我可以在雪里玩。
What’stheweatherlikeinspring?春天的天气怎样?
It’swindyandwarm.有风的`,很暖和。五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
Summerisgood,butfallismyfavouriteseason.
夏天很好,但是秋天才使我最喜欢的季节。
Springsummerfallwinterseasonwhichwhybecausebestswimsleepflykitesskateplanttreesmakeasnowman
Unit3whenisyourbirthday?
Whenisyourbirthday?你的生日在什么时候?
MybirthdayisinMay.我的生日在五月。
IsyourbirthdayinMay,too?你的生日也在五月吗?
No,mybirthdayisinApril.不,我的生日在四月。
HowmanybirthdaysarethereinJanuary?一月里有多少个人过生日?
WhenistheNationalDay?国庆节在什么时候?
It’sOctober1st.十月一日。
What’sthedate?几号?
January(Jan.)February(Feb.)March(Mar.)AprilMayJuneJulyAugust(Aug.)
September(Sept.)October(Oct.)November(Nov.)December(Dec.)birthday
Unit4whatareyoudoing?
Whatareyoudoing?你在干什么?
I’mdoingthedishes.我在洗碗碟。
Areyoudrawingpictures?你在画画吗?
What’syourfatherdoing?你爸爸在干什么?
Heiswritingane-mail.他在写电子邮件。
CanIspeaktoAmy?我能找Amy吗?
Pleaseholdon.请稍等。
She’sdoinghomeworkinthestudy.他正在书房做作业。
Drawpicturescookdinnerreadabookanswerthephonelistentomusicwritealettercleantheroomwriteane-mail
Unit5lookatthems
Lookatthetiger!看老虎!
It’sjumping!它在跳!
Therabbitisrunning.兔子在跑。
Whatisitdoing?她在干什么?
It’seatingbananas.它正在吃香蕉。
Whataretheelephantsdoing?大象在干什么?
Theyaredrinking.它们在喝水。
Flyjumpwalkrunswimkangaroosleepclimbfightswingdrinkwater
Unit6afieldtrip
What’sSarahdoing?Sarah正在干什么?
She’sdoinganexperiment.她正在做实验。
Aretheycatchingbutterflies?Yes,theyare.她们正在捉蝴蝶吗?是的。
Areyoueatinglunch?No,wearen’t.你们正在吃中饭吗?不。
Ishetakingpictures?他正在照相吗?No,heisn’t./yes,heis.不/是的。
TakepictureswatchinsectspickupleavesDoanexperimentcatchbutterfliesplaychess
countinsectscollectleaveswriteareporthaveapicnic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2
一、读拼音,写词语。
1、这里四季如春,很shì yí()休养。
2、我们欣喜地发现,bái hè()的数量增加了,这说明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了。
3、他把这张珍贵的照片放进xiànɡ kuànɡ()里,保存起来。
二、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陪合口哨
B韵味朱红
C清澄歉气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精致、巧妙()
2、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3、安闲、闲适的样子。()
4、普通,一般。()
四、完成下列练习。
1、“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描绘了白鹭独特的`美,作者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情。
六、重点段落品析。
①色素的配(pèi bèi)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yì yí)。
②白鹤太大而嫌(jián xián)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1、划去括号里错误的音节。
2、第③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介绍白鹭,体现白鹭的美。
七、白鹭是那样惹人喜爱,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呢?请说说你的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适宜
2、白鹤
3、相框
二、B
三、
1、精致
2、美中不足
3、悠然
4、寻常
四、
1、对比大小适宜
2、比喻田园之美喜爱
五、图画之美悠然之美清澄之美赞美喜爱
六、
1、画去bèi yì jián
2、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七、示例:我们可以建立白鹭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禁止人们伤害它们,给它们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健康成长。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3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表示的3倍是多少或3个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的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一个因数是,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1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的循环节是32.简写作
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可能性
16、事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
17、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8、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9、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特别地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
20、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1、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2.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3、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4、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5、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6、公式: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S正=aXa=a2;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
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S长=aXb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S平=aXh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h=S平÷a;
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X宽高÷2;
S三=aXh÷2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三X2÷a
梯形:
梯形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S梯=(a+b)X2
已知:梯形的面积与上下底之和,求高
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2÷高-下底
组合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两种或三种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进行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面积减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27、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9、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0、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4
单位换算
一、方法: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换算单位主要注意;(1)想清楚进率(2)判断清楚是“大到小”,还是“小到大”。
记忆进率的巧办法:首先记住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长度单位间进率的平方。如果你忘记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正确的进率。
二、具体方法介绍:
(1)37厘米=()米小到大,除以进率37÷100=0。37
(2)0.035千克=()克大到小,乘进率0。035×1000=35
(3)求6千克50克=()千克时,可以这样想:把千克数(6)写在整数部分,把(50)克改写成(50÷1000=0。05)千克,合起来就是(6.05)千克。
(4)求2.15小时=()小时()分,可以这样想:整数部分的2就表示(2)小时,把0.15时改写成(0.15×60=9)分
三、练习:(每道题要在题后列出算式)
3千克150克=()千克
10千米700米=()千米
13元4角8分=()元
6米5厘米=()米=()厘米
3吨700千克=()千克
65米7厘米=()米
8平方米65平方分米=()平方米
2.06千克=()克
210分=()小时()分
35.9公顷=()公顷()平方米
4平方千米=()公顷
1800公顷=()平方千米
9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2000000平方米=()公顷
0.86千克=( )克
4公顷500平方米=()公顷
4.5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9000平方米=()公顷
1吨20千克=()吨
7.2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13.5米=()分米=()厘米
1.25吨=()吨()千克
图形面积计算
1、基本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2(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注意:求周长用长度单位,求面积用面积单位。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5
《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起义的故事。主要的英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课文讲的是行者武松的故事。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小说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神话人物形象。
《走进信息时代》:
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烽火传递信息(中国古代,缺点是不够准确)——跑步传递信息(古希腊,马拉松比赛的发源,缺点是累人)——漂流瓶传递信息(哥伦布,缺点是时间久)——驿差传递信息(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传递信息——电报传递信息(莫尔斯发明)——电话传递信息(贝尔发明)——多媒体电子计算机传递信息——“信息高速公路”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获取信息的方法有:阅读书报、上网浏览、调查访问、观察记录。
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四个方面。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我国著名古典文学名著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
《刷子李》:选自《俗世奇才》,作者冯骥才。
《金钱的魔力》:选自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他被誉为“语言大师”。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作者季羡林,描写的是德国的街头美景,表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威尼斯的小艇》:作者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与象共舞》:作者赵丽宏,课文描写的是“万象之国”泰国。
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程门立雪》:是关于杨时的故事,多用于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入木三分》:是关于王羲之的故事,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6
1.《四时田园杂兴(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白天锄草,夜里纺线,农村男女各干其事无闲暇。孩子们还不会种田织布,也靠在桑树下学习种瓜。
中心:通过描写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2.《四时田园杂兴(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解释:夏天四五月的田野梅子金黄,杏子肥嫩,麦穗花儿雪白,菜花少了。白天时间长,庭院篱边行人稀少,满园是蜻蜓展翅、蝴蝶戏飞。
中心:通过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3.《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解释:我失去了杨开慧,你失去了柳直荀,他们的英魂轻轻飘扬到九重霄。请问吴刚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吴刚捧出桂花酒来招待他们。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开宽大的袖子,在万里长空中,为两位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忽然传来人间已经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消息,他们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像天上降下的倾盆大雨。
中心: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战友、亲人的深切悼念之情,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不朽精神。
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清晨的细雨润湿了渭城轻扬的尘土,旅店外的杨柳显得更加青翠。奉劝您再喝尽这斟的满满一杯的美酒,要知道西行过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中心:本诗描写了送别时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表达了他们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5.《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释:漫天黄云,太阳被笼罩的`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不晓得您美妙的琴音。
中心:本诗描写了送别诗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鼓励,表达了他们之间真挚深厚的友谊。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7
五年级《我的长生果》原文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孩子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掌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沓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里。几个月的工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路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编织他的悲惨身世。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题作文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汪汪。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誊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我写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段文字,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传神时,我脸红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五年级《我的长生果》知识点
多音字:
差:chāi出差chā差别chà差不多
解:jiě解释jiè押解xiè解数
落:luò落叶là丢三落四lào落枕
模:mó模型mú模样
词语解释: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如醉如痴:形容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
浮想联翩:指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驳杂:混杂不纯。
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沮丧而伤感。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反义词:
亲切——冷淡愉悦——痛苦
悲惨——幸福焦热——凉爽
明亮——黑暗特别——普通
近义词:
呐喊——呼喊悲惨——凄惨
丰富——丰盛增强——增加
苦恼——烦恼创造——创作
词语扩展:
ABB式:
沉甸甸香喷喷笑盈盈慢吞吞热腾腾
红彤彤金灿灿白茫茫水汪汪空荡荡
白晃晃响当当气呼呼黑压压
课内问题:
1、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答:①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
②真正的连环画:
③小镇文化站的文艺书籍;
④学校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2、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答:①阅读,不仅能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②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③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五年级《我的长生果》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2、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1、我们知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前面学过的课文曾把书比作朋友、家、故地。书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只,好比是顾问……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的对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学习生字的办法,并互相检查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⑵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那几件事?
4、汇报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习作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划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四、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五、读写结合,练习片段
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文章过程中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写一遍谈体会或心得的读书笔记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8
课文主题:
作者热情讴歌中国少年创建“少年中国”的英雄姿态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表达了殷切期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内问题:
1、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答:初升的太阳,奔腾的黄河,腾跃的蛟龙,啸鸣的乳虎,展翅试飞的鹰隼,珍奇的`花蕾,刚磨好的宝剑。
2、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少年中国就像中国少年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拥有光辉的未来;中国少年也如同发展的少年中国,敢想敢做,前途无限。少年中国只有在中国少年的带领下,才能明智、富足、强盛、独立、自由、进步。
生字组词:
泻:倾泻 腹泻 流泻 一泻千里 上吐下泄
潜:潜泳 潜藏 潜逃 潜水 潜移默化
试:试验 试用 考试 测试 试题 口试
胎:胎生 胚胎 怀胎 胎记 内胎 轮胎
皇:堂皇 皇帝 皇宫 皇室 皇皇巨著
履:履行 履历 衣履 如履薄冰 削足适履
疆:边疆 疆界 疆土 疆场 万寿无疆
多音字:
爪:zhǎo爪牙 zhuǎ爪子
奇:qi奇怪 jī奇数
形近字:
潜(潜伏) 替(代替)
试(试验) 诚(真诚)
胎(胚胎) 抬(抬走)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9
数的整除:
1、能被15整除的数一定还能被( 1、3、5 )整除。[写出所有可能]
2、从0、2、3、7、8中选出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有因数2、3、5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8730 ),最小的是( 2370 )。 解:有0,3,7,8和0,2,3,7两种可能
3、六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10,这六个偶数是( 30、32、34、36、38、40 )。
4、在15、19、27、35、51、91这六个数中,与众不同的数是( 19 ),因为( 只有19是质数,其它都是合数 )。
5、两个质数的积是46,这两个质数的和是( 25 )。
解:因为46是偶数,因此它必是一个奇质数与一个偶质数的积,而偶质数只有2,另一个质数为46÷2=23,所以2与23的和是25。
6、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解:1992=2 2 2 3 83,所以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2+2+2+3+83=92。
7、有两个数都是合数,又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是( 9和10 )。
8、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因 )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 倍 )数。
9、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 )数的所有( 因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 最小公倍 )数的所有( 倍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10、A、B、C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最大公因数是( B ),C是( A )的因数,A是B的(倍 )数。
11、甲数=2×3×5×A,乙数=2×3×7×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A应该是( 5 );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30,A应该是( 3 )。
12、自然数A=B-1,A、B都是非零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 AB )。
13、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至少能锯成不余料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多少块?
解:180、45、18的'最大公因数是9,当锯成的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9厘米时,锯出的正方体木块块数最少,是(180÷9)×(45÷9)×(18÷9)=20×5×2=200块。
14、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多少块?
解:9、6、7的最小公倍数是126,即叠成的正方体棱长最小是126厘米,至少需要(126÷9)×(126÷6)×(126÷7)=14×21×18=5292块这样的长方体木块才能叠成一个正方体。
15、同学们进行队列训练,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参加队列训练的学生最少有多少人?
解:根据题意,学生人数除以8余6,除以10也余6,所以是8和10的最小公倍数40的倍数加6,学生最少是40+6=46人。
16、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的积是5040。那么,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各是多少岁?
解:5040=2×2×2×2×3×3×5×7=7×(2×2×2)×(3×3)×(2×5),分别是7、8、9、10岁。
长方体和正方体:
17、写出长方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侧面积=( )×( )。
1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9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27 )倍。
19、用若干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 8 )个,此时所拼成的较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每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 (2×2×6)÷(1×1×6)=4 )倍。
20、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高2分米,侧面展开后恰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长和宽都是2÷4=0.5分米,体积0.5×0.5×2=0.5立方分米。
21、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4米,教室里有32个学生,平均每人占有多少空间?
解:8×6×4=192立方米,192÷32=6立方米。
22、一个无盖的木盒,从外面量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木板厚1厘米。这个木盒的容积是多少?
解:长10-1×2=8厘米,宽8-1×2=6厘米,高5-1=4厘米,容积8×6×4=192立方厘米。
23、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
解: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3×2+5×2×2+3×2×2=62平方分米,截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最多增加5×3×2=30平方分米,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62+30=92平方分米。
24、有一个长方体,如果把它的长减少2分米,那么它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会减少48平方分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解:横截面是正方形,即宽与高相等。长方体的宽与高都是48÷4÷2=6分米,长是6+2=8分米,体积是8×6×6=288立方分米。
25、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多少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解:切成了(6÷2)×(6÷2)×(6÷2)=27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6×6×4×3=432平方厘米。
26、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0平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小正方体的一个面是40÷(5×2)=4平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4×6=24平方厘米。
27、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6升水,这时水面高度是15厘米。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16.5厘米。请你求出这个苹果的体积。
解:6升=6000毫升,底面积是6000÷15=400平方厘米,苹果的体积是400×(16.5-15)=600立方厘米。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8、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3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23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合数。
29、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一个,它们的大小只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1 )。
30、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到原来的 ,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分数的值就( 扩大到原来的3倍 )。
31、一辆小汽车6分钟行驶9千米,行驶1千米要( )分,1分钟能行驶( 1.5 )千米。
32、 <<1,□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写出所有可能]
解: < < ,5□=50、55、60,□=10、11、12。
33、某工厂有煤5吨,如果每天烧 吨,这些煤可烧( 5÷ =5÷0.2=25 )天;如果每天烧这些煤的 ,这些煤可烧( 5 )天。
34、五(1)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那么,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35、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男职工有( )人。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10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3、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4、计算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时将所有的分数进行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5、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
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7、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即可,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8、在分数化成小数时,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9、分数单位:用分子是1、分母是某一自然数(0和1除外)的分数(即几分之一)作为分数单位。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11
一、句子基本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二、没有复数形式,与much/some/any搭配
(1)肉类:mutton,chicken,fish,pork,meat,beef
(2)液体:water,milk,tea,coffce,,coke,soup
(3)特殊:,,tofu,bread,,rice
(全部都是不可数的)
三、like的三种意思
本学期总共学习了3种关于like的三种意思,让我们来看看:
·1、加like就是问样子,如:what‘syourfatherlike?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2、与would连用为“想要”的意思,如:whatwouldyoulikeforlunch?你午餐想吃什么?
3、与do,don't,does,doesn't连用或单独使用,为“喜欢”的意思。如:whatdoyoulike?你喜欢什么?
四、区别many,any
some用于和表示邀请、请求的句式:canihavesome...?(请求)
any用于和中,如:doyouhaveany?()
五、代词
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iyouhesheitweyouthey
meyouhimheritusyouthem
my我的your你的his他的her她的its它的our我们的your你们的their他们的
六、a/an/the
a:用于音标前:auniversitystudent.
an:用于音标前:anactiveboy.
七、重点-名词变复数:鱼fish的复数和不可数名词
鱼单复数也行(在水里快活)单数afish
不可数:鱼肉(已煮熟,已死了)
八、缩写
1、i'm=iam我是
2、you're=youare你们是
3、he's=heis他是
4、she's=sheis她是
5、it's=itis它是
6、we'r=were我们是
7、they're=theyare它们是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12
分数与除法
【知识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两种)
把带分数分成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把整数化成用真分数的分母作分母的假分数,再加上原来的真分数,就可以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
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基本性质
【知识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找最大公因数
【知识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两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会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也可适当的把短除法求公因数介绍给学生。(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4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4与4的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
约分
【知识点】:
理解约分的含义。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
例如:○
找最小公倍数
【知识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最为两个数的公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也可适当的把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分数的大小
【知识点】:
理解通分的含义。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
和原来分数相等。
分母相同的数字。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
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数学与交通
相遇
【知识点】:
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强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2)解设所求量为x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
(4)解答方程,注意结果无单位名称。
(5)检验做答。
补充【知识点】: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旅游费用
【知识点】:
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
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看图找关系
【知识点】:
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的变化确定或描述行为、事件的变化。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13
一、难读的字
长喙(huì)玻璃框(kuànɡ)镜匣(xiá)嗜好(shì)榨油(zhà)半亩(mǔ)茅亭(tínɡ)爱慕(mù)糕饼(bǐnɡ)叶蔓(màn)眼睑(jiǎn)眸子(móu)
二、难写的字匣:被包部分是“甲”,不要写成“田”。鹤:左边是“隺”,不要写成“隹”。浇:右边是“尧”,上面不要多写一点。慕:下面是“?”,不要写成“小”。缠:右边不是“厘”,不要少写一点。
三、形近字组词宜(适宜)宣(宣传)嫌(嫌弃)谦(谦虚)框(画框)眶(眼眶)浇(浇水)烧(发烧)吩(吩咐)纷(纷乱)慕(爱慕)幕(银幕)浸(沉浸)侵(侵犯)捡(捡起)检(检查)杭(杭州)抗(反抗)豪(文豪)毫(丝毫)享(享受)亨(亨通)咂(咂嘴)砸(砸碎)
四、多音字组词散sǎn(散文诗)sàn(分散)便pián(便宜)biàn(方便)挨āi(挨近)ái(挨打)笼lónɡ(鸟笼)lǒnɡ(笼罩)
五、重点词语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忘却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播种浇水收获食品吩咐天色好处榨油爱慕成熟体面桂花台风糕饼至少完整茶叶流线型散文诗木兰花美中不足
六、近义词精巧——精美寻常——平常忘却——忘记恩惠——恩泽爱慕——羡慕完整——完好
七、反义词忘却——牢记寻常——特别安稳——危急成熟——幼稚完整——残缺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八、词语搭配(精巧)的诗(优美)的歌(细腻)的绒毛(美好)的境界(使劲)地摇(仔细)地寻找(开辟)空地睡得(好熟)(摇落)桂花(放开)胆子
九、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把珍珠鸟背上的白点比作珍珠,把它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儿,突出了珍珠鸟的体形特点。
(3)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里把白鹭比作诗、散文诗,突出了白鹭蕴含着的内在美。
2、拟人句
(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鹭站着时的样子说成是在望哨,写出了白鹭站着时的情景。
(2)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3、夸张句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句话的“香飘十里”是夸张写法,写出了桂花的芳香。
4、含义深刻的句子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主题,说明了做人要做对他人有益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十、考试热点
1、《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考试中常考查对课文的背诵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落花生》一课常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要求写出“花生”所蕴含的独特品质。
3、《桂花雨》一课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
(1)这篇课文中讲了带给作者美好回忆的哪几件事?
(2)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理解。
4、《珍珠鸟》一课常考查对全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如:课文中哪句话表明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十一、“1+X”阅读推荐篇目:郭沫若《银杏》推荐理由:《银杏》是一首散文诗。作者用银杏来比喻中华民族内在的生命力,突出了中华民族的端直、蓬勃、坚定、庄重,嶙峋而洒脱,以及刚正、坚强、谦虚、无私、勇敢的,超乎一般的高尚美德;鼓舞了当时的人们能勇敢加入抗日战争中来,英勇地与敌人抗争。阅读方法:这是一篇激励人们热爱祖国、勇敢抗战的散文,朗读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14
1、乘积的小数数位判断:【两步走】
(1)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2)看两个因数的各位乘积会不会出现整十的情况。
2、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尽量让除数变成整数】
(1)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数位相同时,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变成整数相除;
(2)被除数的小数数位多于除数时,以除数为准,变成小数除以整数;
(3)被除数的小数数位少于除数时,以除数为准,被除数后面补0。
3、一个为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会越乘越小,乘大于1的'数,会越乘越大;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小于1的数,会越除越大,除以大于1的数,会越除越小。
4、循环小数:一个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一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注: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但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统计
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认识复式表格和条形统计图并会制作和绘制。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15
1.《养花》: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的养花经历,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山中杂记》:本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的生活情景,写出了他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长城赞》:本文通过描绘长城起伏奔腾、气势磅礴的雄姿,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抒发了作者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4.《索桥的故事》:本文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民间百姓善良、淳朴的爱心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造福百姓的人的敬意。
5.《我站在铁索桥上》:本诗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而激起我们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6.《你,浪花的一滴水》:本文以歌颂雷锋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雷锋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7.《金色的鱼钩》:本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8.《白衣天使》:本文是一篇介绍南丁格尔的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南丁格尔为护理学一生创下的伟大功绩,表达了作者对执着坚毅、无私无畏、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敬佩之情。
9.《野草》:本文通过写植物种子神奇的力量,赞颂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比喻人们要有顽强的意志,鼓励人们克服阻力,奋发向上、勇于斗争。
10. 《琥珀》: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也是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他在科学上的价值。
11. 《矛与盾》: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12. 《鹬蚌相争》:本文讲述了鹬蚌互相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翁从中得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的互相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13.《小抄写员》:本文通过记叙小学生叙利奥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的故事,赞扬了他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五年级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总结12-20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1-19
斜率知识点总结12-23
化学知识点总结06-30
物理知识点总结06-01
函数知识点总结02-10
中考知识点总结12-04
函数知识点总结06-23
生物一知识点总结12-08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