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6-11 09:15: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1课,属于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能与能力:认识并会写本课份、坡、客等8个字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团结的正确认识。

  五、说学法教法

  1、阅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最直接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示范读、学生领读、齐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领会作者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我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以培养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走进葡萄沟

  兴趣是的老师,在上课之初,我将采用问题导入法,问学生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老师巧妙过渡: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看你通过看图片能不能猜出这是哪里?是哪个民族?(多媒体出示)板书课题,指导“葡萄”的读音,再写沟字,指导区分葡萄和葡萄沟的不同。

  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走进葡萄沟,看看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习字:学习字词,感受葡萄沟

  1、学习:份、坡、梯、客、收、城、市、利。字的读法、写法(包括笔顺)以及组词造句和运用。

  2、认识:沟、产、梨、种、搭、棚、淡、够、好、收、城、市、留、钉、利、分、味。等字。

  3、区分:多音字

  好地方干活分开钉子

  好客葡萄干水分钉着

  (三)学文:细读课文,欣赏葡萄沟。

  学生在读准了生字字音后,就扫清了读文的障碍,此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交流则水到渠成。而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对葡萄沟的赞美,更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从这句话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读、思、悟、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与文本进行融合,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安排学生浏览课文,找到这篇课文的点睛之笔。对孩子来说,这非常容易。

  此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读、划、思、交流,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此时,顺学而导,引领孩子依次走进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并用“因为......,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作为总结,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彰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老师无非就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领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哪个月份有什么水果成熟呀?

  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各种水果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吐鲁番葡萄沟瓜果的种类繁多。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葡萄沟以葡萄而闻名,那这里的葡萄种在哪里,长得怎么样呢?请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

  在这段的学习中,我把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积累词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但同时对课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孩子读的水平和层次。特别是第二句和第三句。

  第二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导学生理解“茂密”“凉棚”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在这个句子的鉴赏中,我采用了朗读、品味、换词的方法引导孩子体会葡萄的多、美,着重体会葡萄的颜色多样。接着出示图片,让孩子用学到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葡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做到了学以致用。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要有疑问老师才能解惑。在本段的学习中,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质疑上。读了这一段,你对哪些内容不不懂,可以提出来,同学之间能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老师帮助。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的就是“制作葡萄干”的过程、“阴房、样子像碉堡”这些距离我们表较远的事物,我采用了多媒体播放制作葡萄干的过程以及图示的方法帮助孩子解除困惑。

  体会连词“有的……有的……”所表达的“多”的意思

  4、学习第四自然段

  简要分析这就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总结:迁移延伸,走出葡萄沟。

  葡萄沟多么美丽啊!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回家以后把葡萄沟的美景讲给家人或朋友听,并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不在多而在精,我设计的板书不仅概括的课文内容而且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笋芽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这一课是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了前两课的训练,加上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所以,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为第二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上这一课时,我结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的兴趣,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练习朗读。难点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确定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

  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4、创设情境,开展多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说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⑴首先,用多媒体VCD展示学生常见的竹林图片(画面),让他们说说竹子是怎样长成的。

  ⑵接着,出示“笋芽儿”图片(画面),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⑶然后,启发学生:

  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二个月就能长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随机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2、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⑴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首先,我让学生读读课文。

  ②接着,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③然后,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⑵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①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②接着,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③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⑶播放多媒体

  VCD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画面)。

  3、多元阅读,以读代讲: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⑴听课文朗读,启发思考:

  我首先播放多媒体

  VCD中的课文朗读部分,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画面)屏幕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画,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⑵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尝试朗读,体会情感:

  ①启发学生: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呢?

  请你细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反复读一读。

  学生汇报后,再全班讨论交流,通过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了解“钻”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②让学生说说:

  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激发他们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③让学生再默读课文:

  看看文中除了写笋芽儿,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对待笋芽儿的?启发学生联系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在这里,我不去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要学生能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⑶听朗读示范,掌握技巧:

  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毕竟有限,在让他们大胆尝试之后,教师还须作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能读出文中包含的情感,使朗读更有感染力。

  所以,当学生尝试之后,我就播放多媒体

  VCD中的朗读示范部分(画面)。朗读示范语言标准,富有感情,而且还有明显的语音升降符号,学生一边听一边看,马上就对课文内容有了更真切和形象的美感体验,也很快地了解了自己的朗读与其还存在的差异。此时,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⑷角色朗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让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再通过小组推荐,请四位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春雨姑娘、笋芽儿、雷公公、竹妈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角色,更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⑸配乐齐读,感悟语言:

  学生经过尝试、指导、表演后,朗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再让他们在背景音乐中展开想象,自由发挥,张扬个性,实现情感与内容的统一,进而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4、读写结合,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下期的学生要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所以当学生学习了这篇优美的童话散文后,我就出示多媒体

  VCD中的写话练习进行写诗的训练(画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写话的兴趣。在此,教师先示范引路,再让学生实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他们敢于实践,我都给予充分的鼓励,而不作过高的要求。

  5、积累语言,课外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因此,在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⑴摘抄课文中和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⑵到大自然中实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

  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正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专题选编了两则流传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三、学法思考

  本课以“读、悟、议”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品味语言,体会寓意,训练思维,受到感染熏陶。

  四、教法选择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拟以“读-悟-议-读”为本课主要教学方法,读是发现的开始,悟是思索的结晶,议是智慧的碰撞,读后有悟,悟后生议,议后促读,方能读出语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

  五、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及本班学情,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露出来”,初步掌握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带“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这四个词语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意并结合生活实际深化主题,学会正确、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抓住重点词句,以多形式的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突破重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

  六、教学流程:

  拟用以下教学板块来实现我的教学构想:看图猜寓言,增加积累——找准切入,质疑导读——品析赏读,领悟寓意——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第一大板块:课前测试,增加积累: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本设计利用课前五分钟出示几则寓言的插图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利用适当的点评拓宽对寓言的了解。这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寓言的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同时又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引出新授内容。

  第二大板块:找准切入,质疑导读:

  1、揭示课题,引导质疑:学贵有疑,疑则进矣!”当学生猜出《守株待兔》这一名称后,顺势板书课题,并抓住“守”字进行写字教学,(提醒注意宝盖写得稍大,“寸”的一横不能超过宝盖头两边。)再引导学生围绕“守”字质疑,“守”什么?为何“守”?怎样“守”?既抓住了本课中心,围绕此字展开质疑,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

  2、初读感知,随文正音:然后引导学生合作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余听读随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区别“窜”和“串”的读音。

  第三大板块:品析赏读,领悟寓意:

  一、多维思考“为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侥幸:

  本则寓言故事语言浅显,加之二年级学生已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因而单刀直入让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深入文本,用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谈感悟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学生可通过破解课题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为想“得兔”;观察插图可发现种田人之所以坐在树桩边,是因为希望兔子还会来撞在树桩上;深入阅读文本会证实种田人确实从树桩边捡了一只野兔。但真的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吗?结合“忽然”、“窜”、“撞”等关键词深入感悟,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窜”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明白兔子撞在树桩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师板书:偶然得兔)

  二、深层探究“守什么”,体会“不劳而获”的虚幻:

  那么这个种田人守的仅仅是兔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孩子们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又肥又大、乐滋滋”等关键词语,再结合插图中种田人的神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后得知:他守的绝不仅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饱肚,可保暖。他可以不再经受田间劳作的艰辛,也可以不再经受庄稼从种到收的漫长等待。他守在树桩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温饱啊!一句话,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叫“不劳而获”。(顺势板书“不劳而获”)最后让学生比较“乐滋滋”和“乐悠悠”,再带着感悟读出种田人垂涎欲滴,仿佛口水都流出来了的情态,读出他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侥幸心理。

  三、重点感悟“怎样守”,体验“一无所获”的可悲:

  1、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引导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样守的?(如:从“整天”一词分析,这个人从早到晚什么事儿也不干,他在“专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过去了”说明他在日复一日地守,“野兔没再来,庄稼全完了”说明他在执迷不悟地守。)学生说出什么?就引导他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来读出自己的体会。再通过解析“男”和“获”,“田力男田力男,田间出力好儿男”,可这个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愿带犬打猎,什么也不干,这样守下去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板书“获”,边讲解边擦去“获”的部件,引导学生顺势说出“一无所获”,师就势板书。)

  2、创造性朗读,提升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一无所获”的结局后,引导学生先以儿女、朋友、过路人的身份对第三自然段进行改换人称阅读,(如:从此爹爹(叔父)丢下了锄头……我们的田里……”、“从此我的这个朋友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从此这个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如此充满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练读,再加上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经历情感的冲击。

  3、角色体验,自悟寓意:

  此时此刻,学生的身心已经全然与文本融为一体。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守”字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想对种田人说的话。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势,学生的情感之门便如决堤之江,一泻千里。他们或声泪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据理规劝,或大加贬斥……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课后“泡泡语”中“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语言训练要求,本则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色表演不说自明了。

  第四大板块、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如果说刚才的各环节朗读品味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是对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建构,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联系身边此类事例加深感悟。在这一环节中,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再用上“只有……才能……”说出自己的启示,谈谈该怎样做事,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做人,并对学生的精要之语进行板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于对寓意的表层理解,而是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做事为人产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题理解得以升华。

  最后以教师简洁有力的小结收束全课:不去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愿望。希望大家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寓言明更多的道理,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我们所有人对你们的美好祝愿。下课!

  总之,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就是本设计的最大追求!

  七、说教学手段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好课何需穿花衣,因此本课课件运用极其简单,只用几张图片启思导学,不让太多的课件占用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不愿花哨的演示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综上所述,本设计以“读”为主线,抓住“守”字巧妙切入,辐射全篇,引导学生调动思维深入文本。在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悟中,从解读文本到建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学生从品味语言到明确寓意再到做事为人的思考,一声声叩问拨动儿童思维之弦,一层层思索敲开儿童的心灵之门,将一颗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悄悄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田。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是课改实验人教版第三册第七单元“环保”专题中的一课。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家的启发熏陶,激发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热情。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情感目标: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懂得保护鸟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教法与学法

  这是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等方法教学,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指导。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媒体导课,激发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只有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儿童的特点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因此,一开始就把多媒体设计为:出示课文中的插图,配上小鸟在天上飞的动画和小鸟叽叽喳喳美妙动听的叫声.由师提问,在动画中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小鸟和少先队员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低年级以识字为重难点。教学中应抓实抓好识字记字的环节,多形式识字记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强调重点字音,组织交流识字记字方法,为学生打好阅读写作基础.因此课上我设计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在认识生字时,通过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在读词语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出示词语,并对学生说,看,生字宝宝带着它们的朋友坐着云彩来了,只要你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和你成为好朋友的.这样的识字环节不仅富有趣味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字经验,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鹰学飞》。《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生动有趣,富有动作性,激发儿童进入角色,动手动口。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仔细观察,起行合理想象。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说话。

  3、启发学生想象,提高说话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4、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难点:启发想象,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本文可以分三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

  [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识知规律,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1、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通过情境导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2、品词析句法,朗读训练时,教师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比较、读、悟、表演使学生体会到文中语言运用精当之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一系列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悟意,从而逐步掌握此类课文的读书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学生在齐读课题后,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然后谈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都知道了些什么。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充分品读,读中感悟。

  在学习1-2自然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老鹰和小鹰的话多读一读,结合板画,让学生看到小鹰已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引导学生想小鹰这时会怎么想呢。再结合文字“高兴”、“喊”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出来,体会小鹰自以为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行的本领就已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的高兴、满足的心情。

  这时候,老鹰是怎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谒的语气。孩子是最喜欢动起来的,通过看板书,从自己编动作到指名学生上台表演,鼓动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让这一段的教学“活”起来。这一阶段的教学利用文中重点词,让学生的读读、演演来调动他们全员参与,从动口、动手、动脑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的读、说、演正渗透着学法的指导,为结构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作好铺垫。由于第四自然段中,老鹰在评价小鹰是否会飞时,用了和第二自然段一样的评价“还不算会飞。”同样的句子,读法是否相同呢?为了让学生有所感悟,我首先让学生熟读了含有这两句评价的1—4自然段,弄清老鹰分别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读后的感受:第一个“还不算会飞”强调的是什么?第二个“还不算会飞”又是强调的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小鹰只比打树飞得高,根本不能算会飞,因此,老鹰的意思是说小鹰根本不能算会飞,朗读重音应落在“不算”上面。而第二次小鹰已经飞得比大山还高了,可以算得上会飞了,只是距离搏击长空得本领还差很远,所以老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鹰还不能算真正会飞,是在前一句话的基础上的评价,因此,朗读重音应在“还”这个字上。

  一番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体会到了句子虽然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截然不同的,朗读的语气也应不同。带着对句子的理解,学生再次投入到朗读中去,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读出了老鹰语重心长的语调。

  经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而且掌握了如何读准语气语调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悟,以悟促读。

  最后,我设计了“小鹰已经飞了两次,这时它又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小朋友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大胆想象,促进理解

  在学习五、六自然段时,教师适度放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使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在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显得很累“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学生加大了动作的力度,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表演,悟出“鼓起劲”与“拼命飞”的含义,这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爬上山顶”,“爬上高楼”“跑了好几圈”都会急促地喘气。学生的话语闪烁着个性与创新的光彩,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喘起气来。这时,老师巧妙地过渡,指导学生朗读“急促地喘着气”这句话,这里用调动生活经验的手段,使感情朗读有了扎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使朗读富于变化和层次感,我设计了回过头来纵向比较小鹰在三个高度说的话——“我已经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要指导学生抓住“已经”、“真的”、“总算”等关键词,体会小鹰的不同心情,读出小鹰的不同语气来,特别是最后小鹰不肯定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虚心了。接着引读第六自然段,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思考:“孩子,你往上看!”老鹰是想告诉小鹰什么?小鹰看到比它飞得还要高的鹰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老鹰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是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小鹰通过老鹰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终于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永远前进。总结出关于这个道理的成语,多读读加深理解。

  四、学习生字

  一年级写铅笔字的要求是写正确,二年级要写美观了。因此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特点,笔画变化,来把字写美观。

  [说板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利用板画,让学生看清楚小鹰三次飞行的高度。本课时的设计,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媒体再现情境,渲染气氛,在情境中感情朗读,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树之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识字课,在教学上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其中《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和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木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二、说学情

  1.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知识积累,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运用生活实际识字,列举相关联的词语等方法总结识字规律,学会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过形声字,但对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和自主识字意识差一些。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并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梧、桐"等15个新字,会写"杨、壮"两个生字,运用形声字自主识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木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了解树木,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模式

  语文精读新授课

  五、说教学方法

  教法:

  1.讲授法

  学生对树木种类了解不多,对树木的习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师丰富资料。

  学法:

  1.圈点批注法

  主要让学生圈画树木种类,了解树木习性。

  2.讨论法

  细品儿歌环节,可以让学生根据树木习性来找树木图片。

  六、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认识哪些树木呢?(生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多认识几种树木,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呢?用笔把他们圈出来,读一读吧!(松柏不是一种树,是两种树。各自的名字是松树和柏树。)

  指生说。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这些树的名字吧。课件出示: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 木棉白桦银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么?)开火车读

  2、集中识字。

  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你有什么发现?

  杨、榕、梧桐、枫、松、柏、桦、桂、杉

  生:都是木字旁。

  师:还学过哪些与木字旁相关的字呢?(生回答)

  师:木字旁一般与树木相关。再观察这些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发现呢?

  师:他们是形声字。左边表意表示他们都是树木,右边表音提示了读音。形声字可以让我们快速识字。你来猜猜这是什么树:

  榆树 橡树 楠树 棕树石榴椿树柠檬树

  (三)细品儿歌

  师: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的树木插图,他们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就在儿歌里。请仔细读读儿歌,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

  1.师:看看第一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特点?

  生回答:杨树很高。

  榕树枝干比较粗壮。(有时候一棵大的榕树远远看去就像一片小树林)

  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掌这个字我们怎么记住它呢?)

  ……

  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2.师:看看第二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枫树的树叶到了秋天会变红。

  松树、柏树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不发生变化。(绿装也就是绿衣服,所以装这个字下面是一个衣字,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师:为什么松柏树终年长青。

  普通的树木在气候不适宜的时候(譬如寒冷,干燥),因为叶子面积较大,表面没有蜡质的薄膜,而导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冬季会变黄,落叶。而松树,冬青,柏树等,由于叶子要么尖细,要么表面有蜡质层,水分不易散失,所以在严酷的环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常青。

  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猜一猜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3.看看第三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木棉树喜欢温暖,生活在我国的南方。

  桦树比较喜欢严寒,生活在我国的北方边疆。(耐、守、疆如何识记?)

  欣赏木棉树和桦树,观察图片,看看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3.看看第四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师: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树活化石?

  因为科学家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

  师:出示图片欣赏银杏、水杉和桂花树。

  (四)朗读全文并尝试背诵

  孩子们,我们更详细的了解了这些树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吧!(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再次朗读。)

  (五)指导书写

  杨:第五笔是横折折钩。

  壮:前三笔要注意,是点、提、竖。

  (六)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树之歌

  树之歌

  o 榆树( ),槐树( ),

  o 柳树树枝像( )。

  o 石榴开花(),

  o 桂树开花十里香,

  o 桑树结果( )。

  o 冬青四季(),

  o 棕树( )在南方,

  o 橡树( )守边疆。

  课下,我们可以去校园里认认学校里的树木,上网搜集他们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树木棉桦树 银杏水杉金桂

  高 壮 像手掌红 绿 暖 寒 活化石 香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叙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刚才我们之间互相谈话、互相问好,就是在使用语言交流。(板书:语言)可是,语言并非只是人类的专利。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师叙述:大自然还有许多有趣的语言呢!跟老师一起走进这奇趣无穷的大自然,仔细聆听一下它的语言。

  [本环节以“语言”为切入口,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语言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工具。大自然也有语言?它的语言怎样?我们能读懂吗?带着这些疑问,让孩子去学习,去发现。]

  二、品味诗句,合作研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找出诗中几种大自然的语言,标画出来。

  [在学生阅读诗歌时让学生在文中画出描写大自然语言的句子,注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诗中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并把它们填进表格里,并组织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相机出示课件表格,相机结合资料理解“三叶虫”。

  [在这里通过读书理解文章内容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学习诗歌内容时,引导学生用表格法来帮助学习总结。并鼓励学生能将这种表格学习法运用到其他文章的学习上。这样既结合语文天地里的“金钥匙”的要求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的练习,又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法可依”。]

  3.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一个词形容大自然的语言。教师指导理解积累“妙不可言”一词。

  [此处的设计注意培养学生积累运用好词佳句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4、品读揣摩,体会情感。

  (1)指名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小节,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文字美。指导朗读这一节的诗句。

  [语文教学应立足文本,所以此处我们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在说出自己喜欢该小节的原因时,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文字语言美。]

  (2)自选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说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再想想要怎么读好这个小节,最后自己放声朗读出来吧。

  本环节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在朗读指导中体会大自然语言的神奇,并借助插图、课件适当渗透文中的修辞手法。

  (3)师生引读全诗,引导学生边读边注意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小节中感兴趣的词语、句子。

  [学编诗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化难为易呢?教学时设计了两处铺垫,此环节是第一处,旨在让学生去找找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发现时的兴奋心情,并在师生引读诗歌时让学生边读边注意最喜欢的那个小节中感兴趣的词语、句子,为仿写作好铺垫。]

  三、知识拓展,练编诗歌

  1、让学生借助资料卡,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这个环节是指导学生学编诗歌的第二处铺垫,旨在让学生交流所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在创编诗歌时言之有物。这样指导仿编诗歌也就水到渠成了。]

  2、选择一种你查找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诗歌编一小节。

  3、学生交流汇报点评。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发现只有爱学习、勤于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鼓励学生继续用心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2.布置作业

  (1)继续把诗中好词佳句抄到积累卡,再把积累卡夹到自己的积累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

  (3)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语言”?继续仿照诗歌写一段。

  [本课教学力求能充分体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谈话讲解、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读与悟、想与说、课内与课外、科学知识与诗中文字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的第一课《场景歌》第一课时。

  说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学生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表示认识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说教材特点:

  《场景歌》是本册书第二单元以“4个识字”为主题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全文共五节。第一节是一幅大海风景图。第二节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第三节是一幅公园景色图。第四幅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

  说学生实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借助汉语拼音准确地认读汉字。已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和学习经验,为本课时的认字打下来良好的基础。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写字时还需在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上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已经能结合图片和上下文,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说学习目标:

  明晰的学习目标能为学生的学及教师的教指明方向,所以,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我制定本课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

  1、借助图画,熟字记忆新字,形声字规律识字或给字组词说一句话的方法自主认识“滩、艘、军、舰、帆、稻、园、孔、翠、队、铜、号”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孔、桥”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基于目标确定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滩、艘、军、舰、帆、稻、园、孔、翠、队、铜、号”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孔、桥”两个生字。

  难点: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说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法,引导法。

  学法:勾画圈点法,情境图对比法。

  立足学情设计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预计用时3分钟)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我就借助师生互动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一下子引到课堂上,引到课文中来。板书课题《场景歌》

  在旅游的吸引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接下来的内容感兴趣,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我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计用时4)

  首先听老师读课文,听清字音。接着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画出带有生字的词。同桌两个互相读读画的词语。

  三、细读课文,自主识字(预计用时19分钟)

  (一)观察情境图,学习第四小节

  1、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看到的事物,出示: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随文认“队、铜、号”

  3、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合适的数量词,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

  (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情况。

  2、摘苹果游戏,开火车巩固生字。

  (三)在读文中,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1、出示海边景色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的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合适的量词,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

  2、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咦,前面是什么呀,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①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

  ②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量词。

  一()鱼塘

  一()稻田

  3、我们到了最后一站,看看有哪些美景?

  (四)齐读课文,再现课文美景。

  四、指导写字

  1、凭借田字格观察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本课左右结构的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2、教师范写孔和桥,学生书空后练写,教师巡视。

  3、写字评价反馈,总结

  五、总结课文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让学生回顾了所学的生字又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教给了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下一课时学生细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将北京描绘成一幅多彩的图画,从这幅画里我们能读到庄严美丽的天安门,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又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为学生学习有关爱国情感的文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 会写"坛、城、国、图"4个字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讲本科的教学重难点设立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二、说学情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我开始分析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处于抽象思维阶段,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孩子还没到过北京, 对北京缺乏具体形象的感知,因而对课文中展现出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很难理解,尤其不易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这些都讲成为我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讲本课的教法确定如下:

  <1>朗读体会法即在朗读课文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重点句段,感受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图文结合法"即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通过图片的辅助和对课文言语的细读入境界入角色,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感受祖国首都北京的美丽和伟大,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重点词语。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对教法的分析,下面我开始分析学法。新课程改革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怎样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在本课中,我讲本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则,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相结合, 用抓住重点词句的方式进行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并引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说教学程序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学情、教法及学法的分析,接下来我会从导入、新授、小结、布置作业这四环节阐述我的教学程序。

  <一>导入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要做到温故才能知新。因此在本堂课的开始,我会采用温故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再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相互展示手机有关北京的美丽风光图片并交流从而导入课题。

  <二>新授

  以上的的情境导入已经激起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因此在新授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做的:

  1、精读课文,突破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在这个步骤中,我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1) 读议结合,突破重难点

  首先我会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熟悉或者喜欢的词语,再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接着我会把我搜集的北京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出示我喜欢的词语卡片,要求学生认读,最后小组充分讨论后,请学生看图贴词语,图文结合,积累词语,突破难点。

  (2) 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通过提问"如果你有机会北京,你希望自己去北京的什么地方看看呢?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2、品读课文,激发情感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会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并开展给北京风光片配音的朗读比赛,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1) 揣摩重点词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庄严,矗立"等词语,体会北京天安门的庄重严肃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耸,从而更好的朗读感悟,进一步体会北京的独特风光,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探究重点句段

  本课的二、三、四自然段,条理清晰,详略分明地介绍了天安门、立交桥;名胜古迹、公园和高楼大厦。特别是第四自然段,课文对所提到的名胜古迹、公园、新建的高楼大厦未做详细介绍

  <三>小结

  新授内容结束以后,我会请学生对本堂课进行小结,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而且能够检测出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

  <四>布置作业

  一堂好课的结束是课外阅读的开始,所以在本堂课结束以后,我会结合课后习题,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要求学生搜集反映北京新变化的资料,并交流感受,从而借此文本联系生活实际。

  六、板书

  最后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根据本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我讲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形象直观地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能够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森林服装店》是语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语文百花园八的口语交际训练,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幅图;第二部分是三个要求:

  1、仔细看图,说说斑马、梅花鹿和青蛙买到了什么样的衣服,他们为什么高兴。

  2、想像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到森林服装店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

  3、选其中一种动物买衣服的故事,写一写。这是看图想像的说话写话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展开想像,进行说话写话。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展开合理的想像,把一种动物买衣服的过程写清楚。

  三、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稿《森林服装店》: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因此,教学时应引发学生大胆地想像,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以人为本,提倡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倾听、表演等方式展开学习,逐步提高孩子说写水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说话欲望。

  2、出示课件,同桌合作交流:斑马大叔、梅花鹿小姐、青蛙先生分别买到了什么样的衣服?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4、再看课件:它们买到衣服后心情怎样?

  5、这几种小动物在买衣服的过程中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6、汇报表演(戴上头饰),台下的小观众注意倾听,给演员们打打分。

  7、想像一下: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来买衣服?它们买衣服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8、课件出示写话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写话训练。

  9、抽生读读自己所写内容。

  10、评比、总结。

  五、说板书

  森林服装店

  青蛙绿色黑条纹

  梅花鹿棕黄色小花

  斑马黑白相间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揠苗助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七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结合本单元的要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寓意”,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位。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潜移默化地从这个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说教学思路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启发学生质疑、朗读、表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断创新,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的乐园。

  因为本课是一则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准备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四、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就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课前口语训练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孔子说过:疑,思之始,学之过。一篇新的课文,在学生还没有阅读之前,他们肯定有很多疑问。那么,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并且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在老师的辅助对一篇陌生的课文逐步熟悉,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也熟悉了生字词,达到了初读课文的教学效果。

  (二)、指读课文,学生字词

  在初读课文过后,我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且学习生字新词。学生朗读完一个自然段我会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引出生字词,再指导生字书写,然后换一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再读本段。读完课文,也就学完了生字,最后复习巩固生字,通过指名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来完成生字词的教学。

  (三)、齐读课文,感知大概

  通过回归整体,再读课文,指名回答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故事内容。

  (四)、精读品味,议中悟理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思路,采用了“逆推情节,顺推结果”的方式。我逐步提出了禾苗为什么枯死、为什么要把禾苗往上拔高两个问题,从结果推原因,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也使学生明白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渗透了新的学习方法,这比读懂这篇课文重要得多。语文的学习,一方面是学习语言,另一方面也是学习方法的过程。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语言的情况下,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语言知识,找到越来越多的学习方法,拥有越来越多的创新精神。

  (五)演演比比,加深理解

  在学生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分小组让学生自己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表演的欲望很强烈,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使学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释放,同时也再现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两全其美。

  (六)劝导农夫,得出寓意

  新课程标准上提到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师所不容忽视的。在教学的过程的尾声,我贴出了课文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位农夫在炎热的气候下在田里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禾苗。我于是顺水推舟地提出:同学们,看着这位农夫在这么炎热的气候下,辛苦地拔禾苗,你忍心吗?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慢慢地他们由笑话农夫转化为同情农夫,产生帮助他人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本课人文性的体现。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编排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本单元以专题的形式来组织课文,单元专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层层的笋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课文形象生动、脉络清晰、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使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为领会编者的意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

  2、能力目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特点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我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遵循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要求,将指导学生朗读作为本课重点,并通过活动中读、表演中说、想象中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突破“体验笋芽成长过程”这一难点,从而感受笋芽成长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读写生字,读通课文,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第二课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读中体会笋芽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今天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教师简笔画画出笋芽)“孩子们,他是谁?”学生肯定会回答说是“笋芽”。“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好吗?”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写课题[笋芽儿],然后齐读课题。老师接着问:“笋芽长大后会变成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右边画出竹子。教师借图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读好课文,了解笋芽是怎样变成竹子的。”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图画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我利用简笔画导入课文,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朗读:

  1读)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教师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读后有目的抽查平时读书有困难的孩子,进行个别指导。

  2读)巩固读书。

  让学生再一次自读,要求字通句顺,做到五不。(即: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字, )

  3读)带问题读。

  “在笋芽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谁帮助了它?”学生读后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板书“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

  4读)感情朗读。

  “请你找出描写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的自然段,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倾听,及时反馈,适时指导朗读。如果学生读得特别好,读出了春雨姑娘的轻柔、雷公公嗓音的粗重、妈妈的慈祥,教师就会加以肯定并鼓励其他学生仿读;如果学生读得不够好,教师将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以描写春雨姑娘的两个自然段为例:“孩子们,轻一点儿,再轻一点,别吓着梦中的笋芽。来,咱们一起轻轻地呼唤笋芽吧:“沙沙沙,沙沙沙,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了。”通过这样人性化的引导,我想孩子们就会入情入境,读出春雨的“轻柔”来。这样进行了一个自然段的朗读指导之后,让孩子们按照这一种方法自己进行以下各段的朗读练习。

  5读)感情朗读全文,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

  任何形式的讲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读。我指导学生的五次朗读,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目的,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要求,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理念。相信这几次朗读之后,孩子们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三、角色表演,积累语言。

  低年级学生入学前接触的多是口语,语言很不规范,他们更需要积累更多的书面语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像《笋芽儿》这样文字优美的文章最适合学生积累。因此,在学生充分的朗读之后,我这样说:“孩子们,笋芽儿多可爱啊!现在让我们走进竹林,当一棵棵小笋芽儿,来体验笋芽儿成长的快乐吧!”这时,教师放出课件,让孩子们看着课件,带着表情,加上动作,边说边演。(教师和学生边说边演)

  德国有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这一环节将语言融入到美丽的景色中,让孩子们在情中演,在动中背,陶冶了情操,有效地积累了语言,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露痕迹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4、拓展升华。

  “笋芽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长成了健壮的竹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过许多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们也一样,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亲人的呵护、老师的关心,同学的鼓励。面对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最后,让我们用一曲《感恩的心》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吧!”教师唱《感恩的心》结束。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一曲优美的歌声激起孩子们情感的涟漪,他们会不断地问:“我应该感谢谁?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课堂上高悬的应该永远是问号,孩子们的情感就是在这样的问号中被激荡,不断升华。

  三、教学随想。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实现三个纬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有了遗憾,才引发了思考和争论;有了遗憾,才激发了求知的欲望;有了遗憾,才使我们更加勤奋进取,不断提高。我的说课到此就结束了,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希望我的遗憾能成为大家的靓点。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3

  一、说教材

  《葡萄沟》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

  1、葡萄沟盛产水果:

  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

  2、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

  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3、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

  4、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

  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重视情感的熏陶”。具此并结合前面分析的教材情况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教学,并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知能目标:

  运用学法迁移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2、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并读出感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第二自然段。本段共有4句。第一句写葡萄的种植地点,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长和成熟时的情况;第4句写在葡萄成熟的日子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表现。文章的难点也在第二自然段,要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五、说学情、教法、学法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组织讨论交流、相机诱导、以读代讲、开放课堂,课外延伸等教法,学法是采用自主学习体验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相互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新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有这样的教法、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品读、感悟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学习程序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借助教室里挂上成熟葡萄的环

  境布置等手段努力营造气氛,让学生好象进入了葡萄沟世界,这样做,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而后安排用课题“葡萄沟”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语言训练与说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环节二: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幻灯出示研究专题。出示幻灯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读课文,并思考:

  a、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你是从那些词语、句子体会出来的?请你选择体会最深或喜欢的词句,与同学交流,并试着读出感情。

  b、像这些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你喜欢怎样读懂的,请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巧妙?”

  在这个研读专题中,不仅有研究的目标和要求,而且包含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过程提示。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2、展开研读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主要环节,作如下安排:

  ①自学自研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为后一步小组讨论的质量、有效度打下基础。

  ②自由组合小组,自学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应在座间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自研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环节三: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我始终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学习成果。读是个性行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会跟着学生的跳跃性思维随时调整引导思路,并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课时目标,还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a时,采用相互补充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来感悟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b时,相机诱导回顾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方法,并且也落实了本课的重点。

  在此过程中根据集体的反馈信息适时板书。(板书附后)这样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表达能力。

  环节四:拓展创新,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趁热打铁,设计开放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兴趣,锻炼了能力。(选一个完成)

  1、现在我们到葡萄沟游玩一一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唱下来,让所有的老师、同学看看我们班的风采,为我们班争光?你准备怎么办呢?写作不错的,可以写一段话夸夸葡萄沟,做做广告,也可以写封信给维吾尔族老乡;画画不错的,可以画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错的,可以自己写写歌词,来唱一唱,陈老师帮你录下来;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2、给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写游记,想当当小导游的,可以写写,你准备怎样介绍葡萄沟。

  七、附板书设计

  葡萄沟

  盛产水果:品种多

  好地方

  景色美丽:

  时间

  夏季:茂密的枝叶像凉棚

  秋季: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老乡热情好客:吃个够

  葡萄干有名:颜色鲜、颗粒大、味道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欢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本诗共两句8行,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完成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准每个字的读音;(3)能够背诵课文,感悟欢庆气氛。

  2、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2)展开想象,能为课文配上一幅插图。

  3、情感目标。通过“读”“悟”“画”“说”等方式,对祖国母亲产生深深的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二、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是一首描写国庆节欢快喜庆场面的小诗,语言优美生动,感情真挚热烈。但由于孩子们对“国庆”认识不多,对“国庆节”的重大意义不甚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力做到依据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国庆节的欢乐喜庆,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我对课文中的语句不做过多的、细枝末叶的讲解和分析。同时,又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我会跳出教材用教材,在学生对课文产生疑滞的时候,辅以相关资料(图片及学生为课文配插图等),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欢乐喜庆的国庆气氛,使情感得到升华。因此,我的教法主要是讲解法、“以读代讲”法,资料辅助法,视频展示法等,相应地来说,学生的学法就是多读、自悟、小组合作。

  三、说教具

  所需教具有生字卡、课件。根据本课内容的添加了开国大典的资料,欢庆热闹场面的图片,四幅欢庆图,生字卡片等内容。

  四 说教程

  (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熟读课文,初步认识课文中7个生字,会写“欢”和“庆”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国庆节的节日喜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产生对祖国的热爱,试背诵课文。第二课时——巩固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会写好6个字;背诵课文,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国庆的资料;完成课文后面“读读写写”的扩词练习。)今天,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下面我简单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我们的祖国也有生日,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是的,我们刚刚欢度完祖国妈妈的第五十五个生日,谁知道国庆节的来历?”(来历课件)[设计意图:了解国庆节]

  2、师:“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一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吧。“(开国大典资料)[课件的播放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效果,便于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契机。]

  3、师:“回忆这庄严的场面,真是令人激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板书欢庆)请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问题是启发学生走向探索的引路人,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应该逐步养成的一个良好思维品质。由“欢庆”入手,抓住了课堂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由此引发联想、训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展示)是呀,国庆节那天,全国人民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唱呀跳呀,在欢天喜地地庆祝国庆,这就叫做欢庆。

  4、我们来满怀激情、大声的齐读课题:欢庆。 师:我们除了可以说欢庆国庆节还可以说欢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会,理解课题]

  5、指导书写:欢、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理清文中的行、句。[自读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自读中引导学生巩固、发现、掌握读书学习的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再读,把生字的音读准。

  3、检查识字情况:去拼音读。

  [设计意图:由字到词,利于巩固]

  (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祖国妈妈的生日快到了,祖国大地到处是一片欢乐、喜庆的景象。老师带来了四幅欢庆图”。(出在课中划出与这四幅图相对应的句子示课件)

  “请同桌合作,,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师:“你最喜欢哪幅图?课文中哪句话写了这幅图的内容?请你读一读。”(结合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下面句子)

  1、看图学习学习前四行:A、理解什么是“旗帜”?“欢乐的乐曲”指的是什么?

  B、指导朗读,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读得好。生多种形式读。

  过渡:同学们,你觉得我们的国家美吗?你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感到自豪吗?感到骄傲吗?好,下面就请你们用骄傲、自豪的语气把后面四行读出来。

  [抓住“欢庆”这一特点,从读中入手,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读中体会,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背诵,促进语言积累。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化的景物描写,为孩子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做好情感准备。]

  2、品读后四行:

  (1)、过渡: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体会到了: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那么,我们中华儿女是怎么欢度国庆的呢?

  (2)、读自悟后四行

  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后四行,再和同学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通过讨论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课文。]

  (3)、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小朋友们读得好认真,收获一定不少吧,你读懂了什么?

  (4)生多种形式读,要把骄傲自豪和对祖国妈妈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

  3、品读全诗。

  4 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

  1 说话:祖国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结合文章相关语句的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训练学生语言、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五)总结

  学习《欢庆》这首小诗后,我们要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去把这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五、说板书设计

  美丽的图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板书简单明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背诵出本文。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 献上 果实

  枫林 举起 旗帜

  蓝天 飞着 鸽子

  大海 奏起 乐曲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06-09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09-26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09-08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07-29

【精品】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三篇09-02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09-10

小学语文《画》说课稿08-27

小学语文说课稿08-20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汇编6篇09-20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十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