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选我》,下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我选我》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王宁小朋友自己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说明了一个人要自信,要敢于表现自己。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
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个认识过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从教室里响起的一片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王宁此举的认同和拥护。“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意地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大家的拥戴。
结合本课的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节。
4、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人民服务。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了体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这节课我准备了课件、课文录音,来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是揭题质疑。出示课文插图,我设计的`导语是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副图画,大家想看吗?你知道图上的这位穿红色上衣的小男孩是谁吗?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接着质疑:大家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就纷纷发表意见。
然后让同学们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二是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是让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篇,其次是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词。最后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加深对生字词的认识,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环节三是指导书写生字。这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说出他记住了哪个生字,他愿意和哪个生字宝宝交朋友,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来提醒大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写法等。在此基础上,我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员”。最后让学生描给,临写生字。在学生描红的过程中播放儿童音乐,这样给课堂带来了活跃地气氛。
环节四是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在学生充分认识了生字后,请数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我要求其它学生认真听,然后给读课文的学生作出评价。在学生反复读文本后,学生说说自己读文本后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板书。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一、 自读课文 ,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读这一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及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不幸与悲伤的心情。
3)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2) 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3)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天鹅真
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天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4)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5)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别人呢?
(6)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7)学生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1)各小组讨论: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比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学生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A. 学生汇报。
1“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2 “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B. 师生赛读。
C. 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 如果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1) 在学习小组内讲。
2)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3) 学生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1) 学生自己续编故事。
2) 学生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学生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懂课文本身。由于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表演课本剧。
4、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十课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课文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重点难点
1、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分角色读课文
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
一、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词语。在理解“找碴儿”这个词语时,我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和语言环境中理解“找碴儿”这一词语的意思。既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渗透其中,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在理解“上游,下游,倒流”这些词语时,我让学生上台贴图片,把狼和小羊送到小溪边来理解,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要这么贴。体现了新课程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设计提问:狼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学生回答三次。围绕三次“找碴儿”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狼三次找碴儿的神态各是怎样的?抓住“气冲冲、大声、喊道”等词进行分析,刻画狼的凶恶。狼的三次说话中抓住“坏家伙、背地里”等词句进行讲解,来理解狼凶恶,蛮不讲理的性格。抓住“吃了一惊、温和、可怜”等词细细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为下一步弄懂课文寓意打好基础。特别是在教学小羊第二次反驳狼说的话时,我通过分析理解,让学生体会出小羊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害怕、委屈、难过等。接着我又把这几个词语加到课文中去引读“可怜的小羊害怕的喊道。可怜的小羊委屈的喊道。可怜的小羊难过的喊道。”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小羊的心情。因为新课程提倡个性化的朗读,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读出学生自己心里的.感受。
二、表演激趣本课具有极强的戏剧冲突
故事形象生动,文中角色性格鲜明,非常适宜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在学完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分角色表演,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一组上台表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透彻,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参与性。
三、展开讨论,课外拓展,安全教育
1、设计问题: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讲道理,为什么狼还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呢?假如你是小羊,你遇到了这只狼,你会和它讲道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它?学生会回答:“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想办法叫猎人来打死它。”“小羊用石头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后把它推进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2、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安全教育:对于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无理可讲的,只有通过用智慧才能战胜他。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该怎样做,如果有时间可假拟事件进行讨论,如何保护好自己。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最后,让学生续编故事
小羊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狼把小羊吃了,有的说小羊想办法逃走了等。孩子的思维永远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不管他们如何回答都是经过思考后说出来的,都应该给予鼓励。
不足之处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节课的一些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谢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什么》。这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它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利与害,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许多坏事,要完全降服他,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知道云、雨、雹子、雪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课件,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三、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四、语句引领 读中感悟。五、巩固运用 拓展延伸。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通过一个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的谜语引入,接着告诉学生一个小魔术师也来到我们的课堂,揭示课题《我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我“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板书)
(二)、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词语,先指名读,再让学生齐读,男女生赛读,带拼音读,去拼音单个字读,并交流识字方法,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
1、找形态。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句子读通顺。
②划出不懂的词、句,不明白的问题。
③找一找我会变什么?
让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边读边找边勾画,就能说出“我”会变成“汽、云、雨、雪、雹”。
2、读形态。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练读,再自己在小组里读给小伙伴听。让每个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达到生生互动。
(四)、语句引领 读中感悟。
在学生汇报读的过程中,我将引导鼓励,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并解决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
第一段:当学生读到描写汽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想象湿衣服被太阳晒后变干的情况,再让学生朗读,评议后再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水遇热会变成汽。水还会变成云,指导朗读,让学生质疑。
第二段:我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后,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空,并让学生说说:“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为什么不都用落呢?”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对“落、打、飘”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接龙读、比赛读、挑战读这段话。
小结一、二段:我让学生在黑板上排出水的变化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这样排的理由。通过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段:边出示课件边范读第三段,再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利用课件充分创设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3、说利弊
“孩子们,我们小水珠的脾气实在有点怪,在课文里找找我们的脾气怪在哪?”学生通过朗读第四段就能找出水有时“温和”有时“暴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们有时温和有时暴躁?”引出水做的好事和坏事。
4、拓展练习,说说“我”。
出示问题:
1.你还知道我干过哪些好事和坏事呢?用“水能……水还能……”的句式说出来。
2.你有什么妙计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后,我相机引导学生要爱护水、珍惜水,管住水,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此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既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环保教育,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巩固运用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把它画下来,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语文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它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教学重难点,更是学生思维的升华和感悟的途径。因此我设计的板书:
《我是什么》
变化
水 地方 利用 保护
脾气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12-03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8-30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0-31
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7-25
语文说课稿11-13
小学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说课稿10-04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8-16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篇08-11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11-24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