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下的不朽功勋。综览全诗,“你,浪花里的一滴水”这一标题引领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一种“滴水藏深海”的意境中,体会着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哲理。全诗七节。包括设疑、抒怀、咏叹三局部。
教学目标:
熟读诗歌,使同学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注意引领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引导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领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构想:
课前预习安排同学查找雷锋的资料,能够讲述雷锋的故事,并且谈出自身的体会。注意引导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引导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及同学查找雷锋的资料,能够讲述雷锋的故事。
同学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雷锋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谁能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雷锋的故事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去说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组讨论: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读了这首诗,你对“一滴水”有哪些新的理解?
3、找同学朗读诗歌。
三、再读感悟。
1、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听,感受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文赏析。指导同学朗读时注意重音,体会破折号、问号、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3、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让同学联想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举例说明学习雷锋楷模的'事迹。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继续查找有关雷锋的资料。
板书设计
你,浪花的一滴水
设疑——抒怀——咏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引领同学进入诗中创设情境,能够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
同学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你能把读了这首诗,你对“一滴水”的新的理解告诉同学们吗?
二、品诗赏诗:
这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作者以丰满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下的不朽功勋。
所以在赏析这首诗时,要引导同学体会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哲理。
三、资源开发:
诗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说一说吗?
四、拓展延伸:当今社会中曾经有过以下一些谈论,你能否说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1、“雷锋出国了”。
2、“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了”。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写出关于拓展延伸的话题(任选一题)。
板书设计
你,浪花的一滴水
助人为乐 拾金不昧 艰苦朴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沉浮。
3、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讲述。
活动准备: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绵、沙、棉花、小石块、积木、朔料玩具、白纸、
一个熟鸡蛋一生鸡蛋。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两个大盆,里面装有水让幼儿自由在周围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种积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里,老师:这些东西怎样?它们有没有沉到水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上?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把小石块、沙投放到水里,老师:这些东西又怎样呢?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试。
4、把棉花、海绵投放到水里,引导幼儿观察。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篮积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探索过程。
(三)讨论、扩展经验。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样啊?为什么浮在上面”老师慢慢用水弄湿白纸,看看白纸慢慢沉到水里。
2、老师出示一生鸡蛋,投放到水里,看看它怎样?又出示一熟鸡蛋问:它会怎样呢?
(四)小实验:会游泳的蛋宝宝。
篇四: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宝宝
设计意图: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喜欢的东西,本次活动利用幼儿对水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充分发挥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及探索活动,初步了解水的透明性、流动性及溶解性。
2.乐于在操作活动中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得到的结果。
3.有初步的环保概念,懂得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两个透明杯子(一杯内装一彩球,另一杯内有沙,沙内埋一玩具),一玻璃杯清水
2.每组一份奶粉、白糖、果汁、咖啡,用碗装好。(溶解实验使用)
3.每组一套操作材料: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验证水的流动性实验使用)
4.水污染视频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看是什么
1、教师出示两个透明杯子,一杯装水,一杯装沙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杯水和一杯沙,我现在要将两个神奇的宝贝藏在它们里面,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老师藏了什么宝贝在里面
3、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水和沙里都有什么宝贝
4、师:为什么我们能很快的知道水里藏了什么宝贝,却不知道沙里有什么呢?(水是透明的,能一眼看到)
二、游戏:水宝宝搬家
1、出示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盆和碗
师:水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把家搬到面前的小碗里,你们都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水宝宝呢?(幼儿自主回答)
2、师: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几样好玩的工具,我们来认识一下(介绍提供的工具,分别为:小筐、漏网、塑料袋、有洞塑料袋、小杯子)。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帮助水宝宝,大家动手之前请先卷起袖子,如果桌子上面有积水了,可以用边上的抹布来擦干净。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试验的过程
师:我们来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帮水宝宝搬家的经历。(用的什么工具?发生了什么情况?)
三、游戏:会变化的神奇水
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
师:老师又把水宝宝请来了,这次,要和水宝宝一起变个魔术。
2、教师将奶粉放入杯中搅拌
师:谁来告诉我,水宝宝怎么了?(变浑浊了或者变成牛奶了等)为什么水宝宝变色了?(因为奶粉溶到水里了)
3、师: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神奇材料,我们一起和水宝宝来变魔术吧!
4、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5、幼儿坐在操作台边,教师进行提问
师:你们的水都发生变化了么?小朋友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告诉我们大家,你的'水宝宝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尝一尝变了魔术之后的水宝宝。
四、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1、师:我们今天和水宝宝做了这么多的游戏,大家都喜欢水宝宝么?
2、师:小朋友们还知道水宝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作用?
3、师: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看一看,视频中的水宝宝怎么了?
4、师:水宝宝怎么了?什么样的行为会让水宝宝生病?我们应该怎么爱护水宝宝?
5、教师总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且爱护好我们身边的水宝宝,不让脏东西污染了它们。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教室,继续和水宝宝一起做更多有趣的游戏吧。
水教案 篇3
人教版二年级泉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朗读课文,能够背诵部分课文。
2、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能背诵部分课文。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泉水》这篇课文。你们还记得文中的生字朋友吗?
课件出示:石缝、瓦罐、天然水塔、杜鹃、清脆、一股清泉
二、分析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泉水》。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泉水流经哪些地方?遇到了谁?
2、学生回答。(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师随机板书。
(二)指导学习2自然段
1、泉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遇到一个朋友,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思考:泉水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指名读泉水的话。
思考:读完泉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你们见过水塔吗?(课件出示水塔图)水塔是干什么用的?有多少水?这里的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为天然水塔?
(2)通过泉水的话,你知道泉水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很多)山里的姐姐来打水,泉水的心情会怎样?(高兴快乐)
谁能带着这种高兴快乐的心情,读读泉水的话?
出示: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对比原文的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生读。教师指导读。(两个“来吧,来吧”突出了泉水的热情。读第二个“来吧”时声音要提高一些。)
现在同学们就是这热情的泉水,我就是这大山里的姐姐我们一起来配合读一读泉水的话。
师:哎,泉水,你们好!我要打些水回家做饭吃!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沏茶喝!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师:谢谢,谢谢!真是热情的'泉水!从你们的笑脸上,从你们的话语里,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帮助了山里姐姐,心里是多么的开心。再读一读吧。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可真棒,老师相信大家的记忆力也很棒。我把课文中许多字都丢掉了,你还能读下来吗?(课件出示2自然段填空题)
2、泉水还流经了平地、果园、山谷。选出你最喜欢的地方,把那个自然段仔细的读一读。然后按自学提示自己学习。
课件出示:泉水说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一、杜鹃花从水中照见了美丽的身影,高不高兴?泉水给杜鹃花带来了快乐,它高兴么?
如果你就是泉水,看到火红的杜鹃花来照镜子,你会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蓝蓝的天空来照镜子,你会说-----
洁白的云朵开照镜子,你会说-----
可爱的小鸟来照镜子,你会说-----
女孩子来照镜子,你会说-----
男孩子来照镜子,你会说-----
(三)学习第1自然段
泉水一路流经水池、平地、果园、山谷,那么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重点指导“冲”的读法:泉水从黑暗的地下呆了那么久,一下子看到这么美的世界,那么灿烂的阳光,泉水心情怎样?(高兴、兴奋)用这种心情读一读。
(四)学习6-7自然段
1、快乐的泉水一路走来,一路奉献,为能帮助别人而快乐着、幸福着、自豪着。那么泉水最终流向哪里呢?请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6、7自然段)
指名读。
泉水最终要流到哪?是不是只有这一股清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它们一路跑下山去,遇到了好多伙伴,心情怎样?用这种心情试着读读打招呼的句子。
(五)语言训练
欢快的泉水弹着琴,播撒着爱心,一路奔跑着,你想象一下,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它看见了谁?泉水会怎样说?
课件提示:泉水流到-----,遇到了-----,泉水说:----。
你们真像是一群小作家,说得这么精彩。希望你能在课下把它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三、总结全文
孩子们,今天我们随泉水去了好多的地方,希望这清清的泉水能流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田,我们都能像泉水那样助人为乐。
四、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吗,古人也非常喜欢泉水。许多诗人都爱以泉水为内容作诗。请欣赏:课件出示《山居秋暝》。
人教版二年级泉水课文原文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丁冬,丁冬……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 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五、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水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题的运算顺序。
2、通过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的方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连乘题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惊醒合作学习,探索连乘题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
探索式。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0×3= 0×6=
8×0= 24×3=
12×8= 12×4=
22×4= 300×4=
2、竖式计算。
48×4= 320×5=
602×5= 540×3=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秋季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同学们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正积极准备着。为了咱们班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能赛出风格、赛出成绩,在运动会上,邱老师给运动员们准备了两箱矿泉水。(出示课件:师生到商场购物的情境,展示矿泉水的价格,每箱24瓶,每瓶3元)。
1、请同学们寻找数学信息。(矿泉水的价格,每箱24瓶,每瓶3元)。
2、学生自己先独立尝试解决。要求每位同学认真读读想想,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小组进行交流。
3、探究算法。
生1:我是估算的。要比120元多。算式是20×3×2=120(元)。
生2:150元就够了。算式是25×2×3=150(元)。
生3:先求一瓶矿泉水多少钱,再求一箱多少钱,算式是24×3=72(元) 72×2=144(元)。
生4: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样,只不过列了综合算式,24×3×2=72×2=144(元)。
……
师:还可以怎样算呢?
4、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真棒。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帮老师算出了准备的钱数,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位说一说。
(四)拓展应用。
1、学校要求每个班选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三、四年级共有24个班,每人参加三项,一共参加了几项?
2、二年级参加了跳绳比赛,4人一组,每组一分钟平均跳65下,6个小组一共跳了多少下?
3、课堂作业
(1)试一试1。学生在书上计算。
(2)试一试2。估算学校学生人数时,请学生讨论后再交流方法。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优化设计。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7-30
《水》教案07-19
水的教案08-04
《认识水》教案12-17
《水的秘密》教案12-07
水的变化教案10-25
《奇妙的水》教案12-19
关于水的教案09-13
关于水教案12-02
奇妙的水教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