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7-18 10:38:06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八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玩圈活动的乐趣。

  2、能够大胆的探索、创造玩圈的方法。

  3、练习跳圈、钻圈的动作。

  活动准备:

  塑料圈每人一个、课件

  活动重点:

  练习跳、钻的动作。

  活动难点:

  创造圈的不同玩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郊游好不好?(在郊游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学习各种小动物的'飞、跳、走等动作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二、展开

  1、 幼儿每人一个塑料圈,自由探索玩法。

  小动物们可喜欢我们小朋友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圈玩一玩,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其他的小朋友。

  (1)幼儿自由玩圈,教师观察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例如:滚圈、套圈、转圈、跳圈等),其他幼儿一起模仿。

  指导语:"你是怎样玩圈的?请来展示一下"

  2、学习钻圈,锻炼幼儿钻的基本技能。

  (1)幼儿探索钻圈游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玩法。

  指导语: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钻圈的游戏,请你们想想我们可以怎样玩?

  (2)幼儿展示钻圈的各种玩法,练习钻的技能。(例如:从头到脚套圈、教师扶圈幼儿依次钻过等)。

  3、学习跳圈,锻炼幼儿跳的基本技能。

  (1)幼儿探索跳圈游戏,教师随时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指导语:和小朋友学会了钻圈的游戏,我非常高兴,我还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跳圈的游戏,谁来想想可以怎么玩?

  (2)幼儿展示跳圈游戏。例如:以圆圈为中心跳进跳出、圈摆成一列幼儿依次跳过、拼搭各种图形跳圈等。

  三、结束

  与小朋友一起听音乐跳圈舞进行放松练习。

  指导语: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个圈舞放松一下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拔。

  3、启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象。

  2、录音机、磁带、可操作性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说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雨)

  2、请幼儿欣赏儿歌《小雨点》(放录音)。

  提问:

  儿歌的名称叫什么?

  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

  它们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图片,请幼儿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

  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

  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

  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

  4、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2)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仿编儿歌。

  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在花园、鱼池和田野里,它们还会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看。

  (1)揭开公园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2)揭开森林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园用儿歌里的句式说话。

  (3)请想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大胆、合乎逻辑地想象。

  a让幼儿自由说。

  b请幼儿个别说。

  (4)引导幼儿将新编的诗句组成新的诗歌内容。

  6、教师

  幼儿编诗歌的表现,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编。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让幼儿掌握英语单词book,bag,cup,hankie。日常生活中学习运用英语进行对话Show me your (book).Here it is.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单词book,bag,cup,hankie,发音基本准确.

  2、鼓励幼儿大胆学说句子Show me your(book).Here it is.

  3、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book,bag,cup,hankie的实物。

  活动过程

  一、Warm Up热身复习《Point at your eyes》

  教师带着唱唱跳跳学过的歌曲,激发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愿望。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逐一出示book,bag,cup,hankie的实物,引导幼儿大胆学说,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师:What is it?

  生:It’sa(cup).(幼儿答不出来,老师就带读几遍)

  2、教师设计情境,帮助幼儿理解Show me your(book).Here it is的含义。

  请某幼儿拿着一本书,老师伸出双手同时说Show me your(book)。另一名老师在旁边引导幼儿把书递给她同时说Here it is。请其他幼儿练习对话,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表扬大胆学说的幼儿。

  3、引导幼儿类推,理解并学说Show me your(book,bag,cup,hankie).Here it is。

  4、A game游戏:瞎子摸象

  请一名幼儿并蒙上眼睛到台前来,老师准备book,bag,cup,hankie的实物放在地上,老师说:“Show me your(book),”幼儿就摸取该物并说“Here it is。”

  摸不对的'就换另一名幼儿玩。

  三、结束部分

  Song:《showme》幼儿跟唱歌曲。

  活动评价:

  1、整个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幼儿认识能力和心理特点,具有“活泼、轻松、有趣”的特点。

  2、教学方式灵活,整个活动过程能够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幼儿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和使用英语。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浆糊粘贴,保持画面整洁。

  2、乐于参加美术活动,有爱护帮助小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等颜色的树叶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画纸(每张上画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供小朋友贴树叶)

  3小篮子(装碎卡纸用)

  4浆糊小碟子

  5毛巾若干(擦手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第一张幻灯片:“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教师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原来是风婆婆来了。

  3、继续依次出示幻灯片,教师边以故事形式讲述:风婆婆喜欢旅行,还喜欢帮助别人呢。有一天,风婆婆经过一个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哭的声音,谁在哭呀?(出示一棵没有树叶的小树,原来是小树在哭。)并设计提问:

  1)小树为什么哭呀?

  2)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树呢?

  4、一起看看风婆婆是怎样帮助小树的.?

  5、师:你愿不愿意也帮助小树穿上漂亮的花衣?

  二、示范和讲解。

  1、师:那我用什么给小树做衣服呢?(老师出示红色、绿色还有黄色的树叶)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这么多漂亮的树叶,要一张一张地贴上去,小树就穿上花衣服了。先拿起一片树叶,用一个小手指蘸一点浆糊,均匀地涂在叶子上,再轻轻地贴在树上,小手压一压。好看吗?小朋友看一看,这叶子是长在那里的

  3、请个别幼儿来贴。

  4、引导幼儿手脏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强调操作要求:叶子上涂浆糊的时要涂均匀。贴的时候要轻轻的不要忘记用手压一压,手脏了用毛巾擦手。

  2、幼儿操作:指导幼儿用各种颜色的树叶贴在指定的地方。

  四、评价作品。

  1、展示作品

  2、谈话:小树穿上了漂亮的花衣,开心极了。谢谢小朋友帮助它们,你们帮助了小树,你们感觉怎么样呢?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在户外活动的乐趣。

  2.激发创作潜力,锻炼动手能力。

  3.感受风力大小对风的玩具的。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师生收集制作风筝、风车的材料和工具,如纸、水彩笔、竹条、线、剪刀、矿泉水瓶、塑料袋、报纸、细线、小竹条、透明胶、大头针等等。

  2.幼儿曾玩过的风的玩具。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风,体验春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轻轻的,细绵绵的,很飘柔,很温馨,很温暖,给人舒畅,让人忘调烦恼,陶醉!感觉好象那阵春风!)

  2.启发:、(1)户外玩游戏需要风儿的.帮助?

  (2)制作风车、降落伞等需要材料?

  3.制作玩具。

  (1)幼儿观察活动前收集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启发幼儿和同伴一起制作风车、风筝、降落伞、飞机等小玩具。

  (3)幼儿分成四,分头制作小玩具。教师巡视。

  4.和风儿做游戏。

  (1)幼儿在户外玩自制玩具。

  (2)探究玩具与风力、风速等的关系。

  4:15-5:00

  离园1.自选游戏,将玩具收拾整齐。

  2.离园时能在提醒下与老师、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我们班的活动区有一块沙水区,孩子们很喜欢在里面玩,每次他们将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小纸船放在水里玩时,没过一会儿,船就被水打湿,沉到水底,这让孩子们感到十分扫兴,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船不容易沉到水里呢?我想到了蜡是不吸水的,于是,我设计了这节课,既让孩子们知道,用涂蜡的方法可以让船不易被水打湿,又从中了解了蜡有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3、能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纸船若干,三大盆水、蜡笔、毛巾、白纸。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纸船、引发思考。

  教室里有什么?你们想玩吗?想想你们要怎样玩?为什么有的纸船打湿了,有的没有打湿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引导幼儿讨论观察结果,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你们是怎样玩纸船的?你们的纸船怎么了?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为什么涂了蜡的纸船没打湿,没涂蜡的纸船打湿了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①将水滴在蜡和纸上进行对比:纸吸水,蜡不吸水。

  ②怎样让纸变得不吸水呢?涂蜡。

  ③不吸水的蜡还有什么作用?

  小结: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4、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5、自由玩蜡船,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保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

  活动反思:

  作为教师的我在活动中既是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幼儿探索两种纸船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探索怎样保护纸船不被弄湿或湿的慢一些,同时教师也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亲切的抚摸,启发式的提问,对科学现象形象的比喻让幼儿能够对抽象的蜡有感性的认识。

小班教案 篇7

  主活动由来:小班幼儿年龄小,只能直接、简单、表面地认识事物。幼儿热爱大自然,好奇心强,兴趣浓厚,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因此,老师主要利用幼儿的直接经验,通过他们的实际操作,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幼儿对落下的种子很感兴趣,总喜欢拣起来,还问:“这是什么?”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幼儿认识不同植物的种子,知道它们的名称,样子不一样。再延伸到保存、种植的活动,通过观察得出直接的实际经验。

  活动目标:1、知道种子从哪儿来的,主动收集各种种子。

  2、尝试不同的方法保存种子。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

  3、亲自动手尝试种子的种植过程。

  4、观察比较种子的生长过程。

  5、比较不同种子的生长速度。(生的、熟的、水里种的、土里种的)

  问题板块:孩子总是问:“这是什么?”

  种子放在哪儿?

  什么时候长出来呀?

  为什么它不长呀?

  主题壁报:秋天种子的图片、春天种植图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植物角的小植物。

  植物生长过程的图例

  手工区用种子粘贴作品。

  家园合作:

  请家长收集种子。

  与家长一起保存种子。

  请家长帮助准备器皿、种子。

  种好的种子,带回家照顾。

  资源利用:

  VCD、书看VCD、电脑。

  观察、讲解。

  主题活动:1、小种子从哪里来

  2、给小种子找家

  3、小种子种植

  4、比比谁长的高

  活动一:小种子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树的种子。

  2、收集并区分常吃水果的种子。

  活动形式:户外小组、午点环节

  活动准备:树的种子、水果(苹果、梨、西瓜)

  设计意图:

  幼儿好奇,“这是什么呀?”认识种子的名称。(泡桐、核桃、柏树的种子。)

  通过观察认识种子,能区分出是哪种树的种子。

  师幼互动:

  一、引导幼儿发现满地的种子,并请幼儿帮助捡种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请幼儿将捡到的种子进行分类,帮助幼儿了解各种种子的名称。

  三、午点环节吃水果,请幼儿吃剩下的果核种子留下来。

  教育反思:

  这个活动是建立在幼儿的兴趣点上,幼儿活动起来非常积极。幼儿很乐意动手捡、收集。在收集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分类的能力。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午点时,让幼儿留种子,使幼儿能观察种子的来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活动不断深入,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二:给小种子找家

  活动目标:

  1、不同的保存方法,主动选用一种方法进行保存。

  2、丰富幼儿的认识,进行大胆尝试。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玻璃瓶子信封小盘子食堂做炒干的工作

  设计意图:

  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主动进行思考,并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了解种子的保存方法。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幼儿对保存方法的理解认识,并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师幼互动:

  一、讨论幼儿提出的问题,“这些种子放哪?”启发幼儿想想可以放在什么地方?

  二、介绍食物,引导幼儿说出可以放在瓶中、纸袋里。

  三、介绍不同的方法,还可以晒干、炒熟。幼儿不知道这两种方法,觉得很新鲜。

  四、鼓励幼儿尝试用一种方法进行保存。幼儿动手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分组指导:直接装瓶;晒干后装瓶;炒熟。

  教育反思:

  通过提问提出问题,引出活动内容。能够直接进入活动的主题。实物帮助幼儿加强认识。幼儿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应适时提出更难的问题。

  操作时幼儿兴趣很高,教师的指导适当到位。操作内容幼儿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通过亲自尝试,加深了对老师讲解内容的理解。通过活动丰富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并提高了认识。

  活动三:小种子种植

  活动目标:

  1、尝试种植,感知种植的基本过程。

  2、区分水泡和土埋的不同种法。

  活动形式:户外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教学光盘种子种子的标签种植用的容器喷壶、小铲子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观看教学光盘,先有整体的、完整的印象,激发起幼儿的兴趣。

  归纳小结,帮助幼儿回忆,建立完整的认知过程,通过语言表述加深印象。

  通过亲自动手,增加幼儿的感性理解,加深认识种植过程。

  给幼儿留任务,是活动的延伸、延续,并且使幼儿有坚持性。

  师幼互动:

  一、看教学光盘,观看种子种植、生长的过程。

  二、提出问题讨论:看到了什么?它怎样长的?需要些什么?怎样做呢?

  三、鼓励幼儿尝试种植:提出种植要求:怎样种、种哪种?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种植。插好标签,以便区分。

  四、留任务,请幼儿细心照顾小种子,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教育反思:

  此次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愿意与教师进行每个环节的活动,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教师的提问简短、明确,时机适当,幼儿理解并能回答出,教师以身示范,也种植一些小种子,边种植边讲,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通过活动能够认识并完成种植过程。教师设计的每个环节紧密连接,过度自然,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进行整个活动。活动是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下进行的。适当的利用了家长资源,体现了家园配合,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活动四:比比谁长的高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进行比较,了解水生和土生的生长速度不同。

  2、初步了解种子不发芽的多种原因。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种植的小种子没种的种子

  设计意图:

  以实物观察为幼儿的兴趣点,引出活动主题,直接抓住中心。

  启发幼儿自己先想结果,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通过幼儿提出的疑问帮助幼儿得出结论。完成本次目标。

  丰富幼儿直接经验的理论认识,通过观察进行比较。

  师幼互动:

  一、观察自己种的小种子是否发芽,观察其他小朋友的种子是否发芽。

  二、分小组讨论“你的为什么能发芽,我的为什么不发芽?

  三、与幼儿一起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种子质量的好坏;种子的生熟。

  四、观察比较水生的和土生的生长速度有所不同。

  五、把已有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和家人。

  教育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观察比较,使幼儿得出直接的经验,记忆深刻。这样的系列活动,能够增强幼儿对一件事情关注的持久性,能够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抓住幼儿的疑问心理,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心理,研究事物原因的兴趣。活动过度自然连贯,幼儿兴趣高,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对活动环节把握灵活,抓住幼儿的心理。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得出结论,适当的引导个别幼儿说出原因。教师通过清楚的语言表述,帮助幼儿理解。实物观察得出的结论,比老师告诉的经验,印象深刻,幼儿更乐于接受。保证了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使活动达到很好的效果。

  思维接力棒:

  小朋友们,你们种植的种子发芽了吗?把你的种植过程,你是怎么照顾它们的告诉你的好朋友。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有良好的进餐习惯,会知道坐端正、手扶碗、专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饭。

  2、学习念《吃饭》的儿歌。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木偶兔子、鸭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并引导讨论

  1、观看情景表演(一)

  提问:你们看,我的两位小客人吃饭时坐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小兔吃饭时坐得很端正)

  2、观看情景表演(二)

  提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翻?小兔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会打翻了)

  3、观看情景表演(三)

  提问:我们来看看,小兔、小鸭他们桌上怎么样?为什么小兔面前干干净净,小鸭面前的桌上很脏?

  二、小结:刚才你们看到小兔、小鸭是怎么样吃饭的,你们要学习谁呢?

  三、学习儿歌《吃饭》

  1、小兔吃饭吃得好是因为他照儿歌上的话去做的,你们想听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吗?老师朗诵儿歌

  2、老师带幼儿一起念儿歌2—3遍。

  附儿歌:《吃饭》

  吃饭时,坐端正

  右手拿调羹,

  左手扶着碗。

  细细嚼,慢慢咽,

  不剩饭,不挑菜,

  自己吃饭真能干。

  情境表演(一):

  木偶小兔小鸭:到老师家来做客(敲门),老师好

  老师:今天你们来做客,我准备了你们爱吃的饭菜请你们吃。(兔、鸭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

  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认真

  小鸭坐不好,东张西望

  情境表演(二):

  兔、鸭继续吃饭

  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认真地吃

  小鸭不扶碗,把碗弄翻了

  情境表演(三):

  兔、鸭继续吃饭

  兔吃得很干净

  鸭说:这个我不爱吃还用手抓出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经典)小班的教案10-26

小班的教案07-15

[经典]小班教案12-28

(经典)小班教案02-13

小班教案[精选]04-12

小班教案(经典)02-27

(精选)小班教案04-20

小班教案10-29

【精选】小班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