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啦教案

时间:2025-07-16 07:01:5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丰收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丰收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丰收啦教案

丰收啦教案1

  一、主题背景:

  秋季是农村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各种蔬菜、瓜果、粮食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之熟悉,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操作的很大空间,广阔的田野是幼儿活动的一方土地、一个世界,幼儿亲自采摘的瓜果、蔬菜等又是很好玩的操作材料,当我们专注它上时,会发现它们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能将通过蔬菜、瓜果、粮食等教育资源渗透幼儿园教学的五大领域中,贯穿整个主题教学活动,在主题中它能让幼儿体验农民秋季收获的喜悦,感受农民伯伯种植、培育、采摘的辛苦。本主题带着幼儿亲身实地去探究、去发现、去想象、去操作、去表现,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秋季是蔬菜、瓜果和农作物丰收、成熟的季节,了解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亲身体验田间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2、认识秋季常见的瓜果、蔬菜和农作物,知道粮食的来源,种植粮食的过程,以及粮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爱惜粮食,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

  3、借助蔬菜、瓜果、稻穗开展一些设计制作表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主题内容:

  (一)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秋收忙

  1、引导幼儿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过程。

  2、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粮食成熟的季节

  1、通过实地参观,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2、知道秋天是粮食成熟的季节,初步认识水稻、番薯等农作物。

  快乐猜猜猜

  1、学猜有关秋天农作物、水果的谜语,学说谜面,对猜谜语活动感兴趣。

  2、培养好奇心,提高分析、联想能力。

  奇妙的水果树

  1、在画水果的'基础上学习用各种颜色、图案装饰水果,然后将其剪下,幼儿集体装饰成一棵水果树。

  2、知道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好玩的番薯造型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大豆、扁豆、四季豆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粮食丰收了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鹈鹕布局的变化。

  2、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语句讲述自己见到过的农村粮食丰收的景象。

  棉花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能大胆运用棉签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黄豆爷爷找朋友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豆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妈妈的菜篮子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荤菜。

  (二)区域提示:

  美工区:让幼儿收集句子橘子皮,供幼儿用撕、剪等方法制作菊花;投放一些稻草、豆梗等让幼儿自制一些玩具。

  阅读区:准备一些花生、柿子、石榴、橘子等实物,准备百宝箱一只为幼儿猜谜语等。

  角色区:增设食品商店,投放一些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蔬菜、水果,供幼儿玩区角活动和角色游戏用。

  科学区:为幼儿准备一些水果与干果,让幼儿欣赏、探索。

  (三)环境创设:

  (1)在自然角中投放一些本地常见的,秋季成熟的蔬菜、水果、稻穗等,供幼儿欣赏、交流。

  (2)在活动一角投放整株的水稻、棉花、新鲜的番薯等供幼儿造型、欣赏和交流。

  (3)投放有关爱惜粮食和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图书及一些粮食作物的谜语、古诗,工幼儿看看、念念、画画。

  (四)家园共育:

  让家长有空时带幼儿去田野走走、看看,参加一些简单的秋收劳动;利用休假等时间带孩子到水果店里去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水果,或让孩子直接参与一些采摘活动,去水果店时让孩子参与一些买卖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请家长为孩子准备1—2种秋季成熟的瓜果,放到自然角或与同伴们分享,鼓励幼儿关心集体,为集体、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日常活动:

  1、主题活动前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让家长带领孩子去田野参观,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2、让幼儿在自家的菜园地里种植管理一些简单易种的蔬菜,鼓励孩子帮助家长采摘瓜果,在收割时节,让幼儿帮助家长翻晒稻谷等,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3、体育游戏:开展《运瓜》、《抢收抢种》、《运送粮食》、《摘果子》、《运菜忙》等活动,每个活动都围绕主题进行。

  4、角色游戏:开展《水果店》、《买水果》等活动。

  5、区域活动:开展《水果拼盘》、《番薯造型》等活动。

  6、午餐前让幼儿说说所吃的蔬菜名称、菜的做法及营养价值,自己家所种植的蔬菜有哪些?自己采摘过哪些瓜果?最喜欢吃哪些蔬菜?并谈谈它们所含有的营养素。

  7、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主题墙的布置。如:“秋季水果多又多”等。

  四、特色体现:

  关键活动之一:《粮食成熟的季节》

  这个活动,我们主要是通过让幼儿实地去参观,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让孩子们认识了水稻、番薯等。

  (1)带幼儿参观稻田,我们通过3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幼儿远看的稻田是怎么样的?风吹来时稻田里的稻子像什么?第二,近看的稻田又是怎么样的?第三,稻谷又是怎么样的?让幼儿轻轻摘下谷子观察,这次活动效果很好,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

  (2)观察了番薯地,幼儿初步了解了番薯,并让幼儿通过想象,说出了番薯藤像什么?它的叶子又像什么?并参与了农民伯伯的挖番薯活动。最后还得到了农民伯伯赠送的许多番薯、番薯藤供我们小朋友做番薯造型等。回幼儿园后,我们组织孩子们还制作了番薯藤项链、小挂饰,孩子们玩得都很投入,很开心,此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

丰收啦教案2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熟悉三种节奏型:︱Ⅹ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 —∣。

  2.学习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3.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三种节奏型、节奏及身体动作图谱、圆舞板、碰铃、铃鼓。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小客人,咱们看看他们是谁。

  2.出示三种节奏型让幼儿认识,并用嘴巴和小手拍一拍,所以说他们的节奏。

  二、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听音乐,用身体动作看图谱表现节奏

  1.这三种节奏型很调皮,他们就藏在这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出示节奏图谱)

  2.引导幼儿找一找每种节奏型出现了几次。

  3.引导幼儿整体用小手拍出节奏,再用身体动作整体打一遍节奏。

  4. 用身体动作分声部听音乐打出整首乐曲的节奏。

  三、尝试用乐器演奏乐曲并学习看指挥。

  四、交换乐器演奏,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苹果丰收》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一首打击乐曲目,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听,表现了人们在丰收的果园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在上课之前,我就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特别的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这一节课,更别说是上好了。因为之前所看到的打击乐课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难,而且没有一点趣味性,那样的模式对于我来说也实在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在我个人来说是没有信心以那样的形式上好这节打击乐课的,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我自己都是一个新手,而且对于刚上大班的孩子来说,如果一点趣味也没有的话,他们的注意力靠什么来吸引呢?因为单纯的打击乐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所以我的压力很大。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去上,怎么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感觉到特别的轻松,在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很好,我也很轻松的就把教学目标完成了。

丰收啦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天气的变化,逐渐进入了秋季。在学习“丰收的季节”这一主题时,我在想我们幼儿园外面就是一个小山包,山包很矮,而且长满了松树,俨然一片小松树林,现在正是松果成熟的季节,有很多松果掉在地上,在山包下面就是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松叶的凋落,松果的成熟和稻田正好能体现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于是,我萌生了要带领孩子们到小山包寻找秋天的这样一节户外活动课的想法。

  活动目标

  1、寻找一两种能体现出秋天这一特征的景象或物体,并说说它的特征;

  2、与同伴交流,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说说你对秋天的感想;

  3、感受浓浓的秋天气息,体验寻找秋天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了解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寻找到具有代表性的秋天景象或物体;

  难点:用语言流畅的表达对秋天的感想。

  活动准备

  教师:一张绿树图片和一张黄落叶图片;

  幼儿:主题图画书《丰收的季节》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图片导入

  1、播放图片(图片显示树木葱绿)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树,是绿色的)

  2、现在老师来变个魔术,播放另一张图片(图片显示树的叶子枯黄,一片片凋落,地上积了厚厚一层落叶)

  提问:两张图片上的树叶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张图片的树叶是绿色的,第二张图片的树叶是黄色的)

  活动二 初步认知秋天

  1、提问:树叶在什么季节才会由绿色变成黄色呢? (秋天)

  出示字卡“秋天”,齐读词语。

  2、说说秋天里除了树叶变黄,掉落,还有什么是在秋天里发生的。引导幼儿结合本地特征,从天气、果实方面观察主题图画书《丰收的季节》,知道秋天里天气转凉,很多水果会成熟,农民都在稻田里收割稻子。

  3、出示一些水果成熟,农民收割水稻的图片,加深幼儿对秋天的印象。

  活动三 到大自然寻找秋天

  1、孩子们,你们想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吗?跟着老师一起来吧。

  组织幼儿以开火车的形式有秩序有礼貌的排好队,到达目的地。

  2、近处秋天。

  现在,你们来看看我们身边有什么?对,有很多的树,这些树叫松树,还有什么呢?引导幼儿先从上面到地面观察周围环境,再寻找秋天。

  很多孩子找到了松叶,松果以及一些野果。引导幼儿从寻找的'物品的形状和颜色来观察并说说它的特点。

  3、远处秋天。

  引导幼儿观察远处的秋天。通过观察发现,不远处有金黄色的稻田,还有农民在收割水稻。

  活动四 说秋天

  1、说说秋天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2、说感想。你喜欢秋天吗?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3、秋天那么美,我们要怎么去保护秋天?

  4、小结:秋天有金黄色的稻田,有掉落的叶子,还有紫色的葡萄和黑色的野果,秋天有圆形的叶子,也有真针形的松叶,还有星形的枫叶,秋天不管是什么样的颜色和形状,它都是那么的美。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户外教学课,因为我班的孩子比较多,所以我在安全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设想。总的来说,收获很大,不单只是孩子,还有我,在教学结束后,孩子还把捡到的松果,有一大箩筐,送到园的食堂里当柴烧,看着孩子欢跳雀跃的笑脸,我想我要今后要设计组织更多这样 的户外教育课,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爱上大自然,并学会珍惜大自然。

丰收啦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劳动及丰收的愉快心情。

  2、创编不同方位的摘果子动作。

  3、巩固踵趾小跑步,并合拍地随乐曲做摘果子和踵趾小跑步动作。

  4、引导幼儿看图谱纵队变成四个小圆队行。

  二、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右手戴腕花。

  2、场地上贴好纵队标记。

  3、场景布置“苹果园”、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快乐地表演“郊游”。

  1、师幼表演进入活动场地。

  2、教师提问幼儿讨论,引出主题。

  “呀,我们到了苹果园啦!这么多的苹果,你想做什么?心情怎么样呢?(我想去摘苹果;我想摘一个吃;那么多苹果我好开心啊-----)

  3、“那我们该怎样摘苹果呢”?

  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后说说怎么摘苹果,请幼儿表演摘的动作。相互欣赏摘的动作并模仿。

  4、幼儿探索学习摘苹果动作。

  戴腕花变换方位转手腕做摘苹果动作,一拍一下。

  5、教师放音乐完整的表演,引导幼儿学习其他动作。如背箩筐、举箩筐等动作。幼儿依次探索学习。

  6、听音乐在散点上连贯动作:做踵趾小跑步四个,摘苹果四次,举箩筐小碎步自转一圈。

  (二)、创编不同方位不同动作的摘果子动作,看图谱走纵队变成四个小圆,随音乐练习走队行。

  “果园里结满了果实,这边苹果采完了,我们换个地方去采吧”!

  幼儿由纵队变成四个小圆,然后用双手摘苹果。

  (三)、完整舞蹈

  听音乐完整练习。第一遍纵队用单手摘苹果。第二遍成四小圆用双手摘苹果。

  听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舞蹈。

  (四)、结束部分

  1、听音乐《苹果丰收》各自表现丰收的心情。

  2、将苹果送回家。

丰收啦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水稻丰收和收割水稻的快乐,知道丰收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

  2、知道水稻生长的不易,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要节约粮食。

  难点:知道水稻成熟的特征,知道成熟的水稻可以丰收了。

  策略:观察水稻、图片支架。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童梦农场接触过水稻。

  2、物质准备:镰刀16把、黑板、图片、竹箩筐、锣鼓、丰收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环节

  内容

  设计意图

进入场地,激发已有经验

  1、交流已有经验

  (1)师:今天我们在哪里,你来过幼儿园的童梦农场吗,都做过哪些事?

  (2)幼儿回答

  2、快速观察水稻

  (1)师:现在我们坐着地方叫什么?朝四周看看水稻长什么样子。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唤醒幼儿在熟悉的场域中的原有经验。

观察水稻,了解水稻样态

  1、寻找更多的秘密

  (1)师:选一株你喜欢的水稻从最上面看到到最下面,观察一下它的颜色、叶子和样子,并把它带回来。

  2、交流发现的秘密

  (1)师: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分享一下。

  (2)幼儿分享,教师引导幼儿使用从上观察到下的方法。

  (3)针对幼儿的发现张贴对应图片,并小结。

  3、对比水稻

  (1)师:我的稻穗好像不太一样,它是水稻吗,和你们的水稻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捏一捏、剥一剥)

  (2)幼儿回答,教师张贴图片:我的这株水稻可能是小班的弟弟妹妹,你们的水稻可能是大班的哥哥姐姐,已经长大了。

  通过观察和触摸,初步感知和了解水稻的特征,知道成熟水稻的样态。

寻找水稻交流庆祝方式

  1、寻找成熟的水稻。

  (1)师:你们一眼望过去,哪里的水稻可以丰收了。杆子是黄色的、稻穗也变黄了,并且样子是弯下来了的水稻就可以丰收了。

  2、交流庆祝的方式。

  (1)师:对长大的水稻我们可以庆祝?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水稻是我们的粮食,我们可以用收割的方式庆祝。使用镰刀应该注意些什么,看看我们的哥哥姐姐是什么做的?

  通过交流长大的话题,引出以收割的方式庆祝水稻丰收。

金秋割稻,庆祝水稻丰收

  1、丰收装扮。

  (1)教师出示农民庆祝丰收的图片:你们看农民伯伯把红绸带系在腰上,把帽子戴在头上,真实太热闹了。

  (2)师:这里有许多装扮的东西,每人选择一种东西装扮在身上。

  2、金秋割稻。

  (1)幼儿割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用不同物品和材料装扮自己,感受丰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通过敲锣、播放音乐等形式知道丰收需要满满的仪式感。

展示成果,感受丰收的喜悦

  1、送丰收祝福。

  (1)师:看到自己收割的`那么多的水稻,你的心情怎么样?送给你们一个字。

  (2)师:丰收的时候,农民伯伯经常把“丰”字贴在哪里(粮食上)是啊,把它贴在水稻上,是对丰收后的一种祝福。

  2、交流收割果实的感受。

  (1)师:采访一下各位小农夫,刚在收割水稻的过程中你感觉怎么样?

  (2)小结:在短短的时间里有丰收的快乐,也有劳动的辛苦,但看到自己收获的成果时,会让我们充满力量,为你们点赞。

  3、感恩农民伯伯。

  (1)师:我们的农民伯伯要收割许多的水稻,好几天都弯着腰,流很多很多的汗,但是我们小朋友有时候会扔掉、倒掉,吐掉,你觉得呢?

  (2)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把每一份都吃完,这是对农民伯伯最好的礼物。

  通过送“丰”字,让幼儿对丰收有更加强烈的喜悦之情。而后在采访中让幼儿在表达收割水稻的感受的同时萌发感恩之情。

带上成果,传递丰收喜悦

  1、师:今天在这片水稻乐园里,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知道了如何爱惜粮食。

  2、我们把今天丰收的果实带来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好,抬着我们丰收的水稻,出发吧!

  传递丰收的喜悦

丰收啦教案6

  目标:

  1、尝试用棉签水墨画的方法点画上小下大、排列整齐的玉米粒,并能用不同的线条添画玉米皮上的脉络和玉米须。

  2、对棉签水墨画感兴趣,初步感受水墨画表现形式的独特性。

  准备:

  物质准备:

  1、玉米底板、棉签人手一份,墨水、毛毡若干。

  2、用水墨绘制的大箩筐三个,画架三只,大头针若干。

  3、多媒体课件。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观察玉米的经验。

  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2、(出示玉米地的图片)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你们看,地里的玉米都成熟啦!

  二、尝试用大小不一排列较为整齐的圆点画玉米粒

  1、玉米可真多啊!(出示玉米棒的图片)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玉米,提问:

  (1)玉米粒都是一样大的吗?(上面的是小小的,下面的是大大的)

  (2)玉米粒是怎么排列的?(整整齐齐,像小朋友排队一样对对齐的)

  2、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教师再次提问:

  (1)如果请你画一画,你打算用什么形状来表示玉米粒?(圆点)

  (2)上面玉米粒用什么圆点来画?(小圆点)下面的玉米粒用什么圆点来画?(大圆点)

  (3)用棉签怎样画出小圆点呢?(轻轻的,快快的)用的墨水呢?(少少

  的)用棉签怎样画出大圆点呢?(重重的,慢慢的)用的墨水呢?(要稍微多一些)分别请两名幼儿分别上台画一画,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一起说说画大小圆点的方法。

  3、怎样画才能让玉米粒排列得整整齐齐呢?(一一对应)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幼儿说说一个对着一个画。

  4、提出画玉米粒的要求:

  (1)在玉米底板上用棉签点画上小下大的玉米粒;

  (2)玉米粒一个对着一个,排列整齐;

  (3)画好后将棉签放入红色的篮子里。

  5、幼儿自主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尝试用线条添画玉米皮的`脉络和玉米须

  1、你平时看到的玉米还有什么其他的部分吗?(玉米皮和玉米须)

  2、小组讨论:你想用什么线条来装饰玉米皮和玉米须?(直线、曲线)

  3、提出作画要求:

  (1)用棉签的另一头画出细细的线条来装饰玉米皮和玉米须。

  (2)画好以后将玉米贴到前面的箩筐里。

  4、幼儿自主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孩子们,我们的玉米丰收啦!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玉米粒的大小和排列,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

  五、让我们把摘下来的玉米带回去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吧!(活动自然结束)

丰收啦教案7

  活动目标:

  1、基础性目标: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踮步的基本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发展性目标: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活动重点:

  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踮步的基本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活动难点:

  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挂图、cd、篮子10个

  经验准备:幼儿初步学过踮步、手腕转动等基本动作、幼儿已学会双圈队形。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

  t:今年的葡萄长的又大又圆,我们一起来帮助农民伯伯摘葡萄吧!

  二、继续学习舞蹈《葡萄丰收》

  1、喊节拍,幼儿复习踮步及手腕转动的动作。

  2、幼儿站好双圈队形,男孩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3、继续学习《葡萄丰收》的'舞蹈动作。

  三、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1、男孩手拉手搭成"葡萄架",教师示范摘葡萄。

  2、女孩面向圈站立,按逆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摘葡萄。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继续做摘葡萄动作。

  4、喊节拍,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

  5、随乐练习交换舞伴摘葡萄。

  四、完整表演舞蹈《葡萄丰收》

  跟音乐一起表演舞蹈,最后一段请女孩拿好准备好的篮子挎在左手上进行表演葡萄丰收的样子。

丰收啦教案8

  活动目标

  1、原有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乐曲的节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节奏型和图谱设计出配器方案。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会随音乐做律动。

  2、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苹果丰收》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做律动入场

  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去的果园,走到后怎样摘的苹果,苹果摘满后心情怎样。

  二、引导幼儿创编身体动作

  1、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去果园的?走到后干了些什么?最后怎样?

  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把乐曲的节奏型用拍手等方式表现出来。

  (1)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过程画了下来,看一看哪里表示去果园的路上?哪里表示摘苹果?哪里表示举起箩筐?哪里表示庆祝丰收?

  (2)看着图谱,用拍手的方法把节奏拍出来。

  (3)除了用拍手的方法,还可以拍什么?引导幼儿用拍腿、拍肩、跺脚等方法拍出乐曲节奏。

  3、将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指挥幼儿分别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4、解决最后难点部分:在庆祝丰收时,大家很高兴,该多少人拍手?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打击乐器的配器方案

  1、看看自己椅子下有什么乐器,引导幼儿想想碰铃、圆舞板在什么时候演奏比较合适?

  四、结束活动

  秋天的苹果又大又甜,我们整理好乐器来品尝苹果。

  活动反思:

  ?苹果丰收》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一首打击乐曲目,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听,表现了人们在丰收的果园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在上课之前,我就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特别的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去上这一节课,更别说是上好了。因为之前所看到的打击乐课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难,而且没有一点趣味性,那样的模式对于我来说也实在是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在我个人来说是没有信心以那样的形式上好这节打击乐课的,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我自己都是一个新手,而且对于刚上大班的孩子来说,如果一点趣味也没有的话,他们的注意力靠什么来吸引呢?因为单纯的打击乐器是很枯燥、很乏味的,所以我的压力很大。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去上,怎么上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感觉到特别的轻松,在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很好,我也很轻松的就把教学目标完成了

丰收啦教案9

  【活动设计】

  我们种植园的小麦在孩子们精心的照料下成熟啦!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参加农事劳动机会却非常少。为了让他们感受、体会一下劳动过程,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我们为本次活动作了精心的准备。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麦是粮食作物,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

  2、认识用于收割小麦的劳动工具:镰刀、连杆、筛子等。

  3、体验劳动的快乐,教育幼儿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镰刀、剪刀、竹篮、连杆、小筐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学说:金灿灿的麦穗。

  2、认识劳动工具:镰刀

  3、观察老师和保育员收割小麦过程,并作模仿动作。

  4、打麦穗

  认识劳动工具――连杆

  组织幼儿观察炊事员爷爷打连杆,幼儿学习用连杆打麦穗。

  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将麦子从麦秸里分离出来。(风扬、用电风扇吹、用筛子筛等。)

  5、麦子的用途

  (1)收藏部分麦穗、麦秸用于制作。

  (2)将收获的`小麦送到粮店换成面粉。(家园合作:有条件的家庭可带幼儿观察小麦加工成面粉的过程)

  (3)将面粉部分投入“巧面馆”用于游戏、制作面制品。

  (4)大部分面粉送到厨房,请炊事员做成面制品:面条、饺子等食用、品尝。

  【活动反思】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更进一步的走近大自然,亲身体验一次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忙碌,体会一下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感受农田里面真“热闹”。同时这次秋游幼儿还收集了秋天的各种种子,体验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丰收啦教案】相关文章:

噜啦啦洗洗澡教案10-11

丰收的果园教案10-12

《丰收》大班教案11-15

《苹果丰收》教案08-26

《下雨啦》教案12-22

下雨啦教案10-25

地震啦教案10-23

小班教案起床啦教案03-29

《苹果丰收》大班教案09-25

《丰收的秋天》大班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