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5-07-03 08:38:2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水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水教案汇编5篇

水教案 篇1

  ●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3、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难点

  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降雨和降雪景观图。向学生提问:这两幅景观图各表示什么天气?(降雨、降雪)降雨和降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我们统称为大气降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方法2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或可以直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或简单的工笔画)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板)一、降水与生活

  (板)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问1:当老师提到降水时,你是怎么理解降水的?(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讨论:引入:天气多变,降水的形式多样,你发现自然界还有哪些形式的降水?分组讨论回答。(如雨夹雪,雨夹冰雹,人工降雨等,但是要注意露霜雾是在近地面由于气温和气压变化形成的,因此不属于降水。)

  问2:在各种各样的降水当中,你觉得在咱们重庆地区,哪种形式是最主要的?

  降雨是主要的降水形式

  转折:你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里边关于降雨的大小有哪些等级划分? 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板)2、降雨的等级(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师生互动: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严格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对降雨进行等级划分,而是根据感受来进行判断。如:毛毛雨――春秋,暴雨――夏天午后等。当下毛毛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下暴雨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感受?(痛快,倍感清爽)雨后天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精神振奋)

  转折: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降水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其实,降水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更大。

  (板)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活动提供话题P54:

  a.连续24小时的暴雨; b.阴雨连绵一个月;

  c.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d.某城市下了大雪;

  活动步骤:

  A教师活动思路:

  a.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

  b.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

  c.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

  d.你能依照上面的方法,补充话题吗?

  B学生活动步骤:

  1.各小组根据话题的要求,进行发散思维。

  2.全班交流。

  3.再思考、再分析、再交流。

  4.学生补充话题:

  a.某地下了一场酸雨

  b.某乡下了半个时辰的冰雹

  承上启下:在交流中我们认识到,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有好处的。但是“适量”,这个降水量除了人们直观的感受外有没有准确的测量方法呢?

  (板)4、降水的测量

  学生阅读:P54《降水量的测量》

  教师事先布置阅读目的 明确测量(雨量器和量杯)、单位(毫米)、 测量方法〔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转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板)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此表也可以根换成本地区的具体数据)

  月份123456789101112

  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某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3.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4、11、12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4.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

  5.活动小结.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本节课程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降雨的等级(大雨、中雨、小雨)

  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4、降水的测量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绘制

  降水柱状图

  判读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二课时)

  万州天兴学校 陈逸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3、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什么是降水?降水有那些形式?最主要的是降水形式是什么?

  2、降水的测量单位?

  3、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什么图来反映?(降水柱状图)

  [学习新课]:

  活动:

  根据A??E五地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B图所在的地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200毫米)。

  (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E图所在的地方全年少雨,少到连续几个月不降一滴水)

  (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D图所在的地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约850毫米)

  (4)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C图所在的地方雨量适中,各月降水量分配比较均匀,而且大致都在50毫米左右)

  (5)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A图所在的地方各月降水都很多,最多的10月份降水量达到400毫米以上)

  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承转: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如A地,(指图)有的地方少,如E地,(指图)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板书:三、降水的分布

  1.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3.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xx毫米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一问的结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xx毫米以上。

  (2)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二问的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3)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三问的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让学生回忆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的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地形)同样,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也是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素影响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6.多媒体演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画面显示山体。

  (2)画面显示暖湿气流,并沿坡爬升,闪现云层、降雨。

  (3)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多)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少)大家评判补充,使学生认识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其与降水多少的关系。教师并给学生说明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印度境内),位于迎风坡,因而降水很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板书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

水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课文中的主人翁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从点滴小事中反射出了小洁美好的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洁坐在游船上都欣赏到了哪些美景?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受风景美:

  1、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湖水的清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的读一读课文,读完后在有关句子下边作上记号。

  (1)学生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2)班内交流品读感悟。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指名读-----想像画面-----配乐欣赏画面------同桌试背------指名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指名读------生生评价-----教师范读------自由练背------男、女生比赛背

  2、看大屏幕,展开想像观察山石像什么?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教师领读――学生配上动作练读――齐读――交流诵记的.好办法――指名背诵――师生同背――练习用“像”仿说句子。

  三、自主阅读体会小洁心灵美

  1、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3、4、5自然段,看看小洁吃完面包后是怎么做的?

  2、班内交流,体会小洁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小洁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船靠岸了,……”

  四、拓展、升华

  1面对如画的美景,文中两个小伙伴一个紧攥面包纸一个乱扔香蕉皮,学到这里你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2总结

  板书设计:

  27 清澈的湖水

  湖水清 山石趣 小鱼乐

  落石出 自觉爱护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丹江口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有关导游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实地考查,讨论等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 、德育目标:使学生体验到家乡风景优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山水,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活动准备:

  1 .组织学生讨论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自愿组合并讨论具体的行动计划,写出行动计划书。

  3 学生用多种方式收集一些资料,如:丹江各景点的图片、景点介绍等。

  活动工具:卡纸、胶水、木棍、彩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师:老师听说最近中央电视台在开展《完美假期,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的评选活动,全国各地的观众都积极参加,为自己的家乡设计旅游路线,现在咱们一起去看看,今天向我们展播的是一条什么路线?(放画面)

  看完这个片子,有什么想法?

  生:(旅游路线设计有吸引力)、(导游员解说清楚)、(我真想去那儿玩)、(我觉得丹江的景色很美,也可以设计一条路线送去展播)

  师:你能有这样的想法真不错!是个热爱家乡的小市民!

  咱们要想给丹江口设计旅游路线,首先得弄清楚丹江口市有哪些风景区?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是怎么收集的资料?

  生:我知道武当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最高峰是天柱峰 1612 米,其余山峰都朝向主峰,形成 72 峰朝大顶的壮丽景象。我是从我家一本书上查到的。

  生:我想了解净乐宫,我除了上网查阅,还亲自去游玩了一趟。我知道它是八宫之首,典型的皇家建筑,房屋全是中轴对称。

  二、设计“旅游路线”

  师:从大家流利的介绍中,我听出了你们对自己的家乡的热爱!可见大家前期工作准备的非常充分。

  这样吧,咱们现在在我们班开展一次“水都风情”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板书)比赛结束后我们将评选出“一个精品线路奖,一个最佳创意奖,二个最佳导游员,二个最佳合作奖”,(边说边贴)有信心吗?(有)

  师:谁知道咱们设计旅游线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我认为设计的要有特色,让别人一听也想去玩才行。

  生:我觉得要画出旅游线路图,别人一看,一目了然

  生:我认为不仅要让游客玩好,还要考虑他们吃饭呀,住宿呀等问题。

  生:我们想给旅行社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1. 线路有特色,有吸引力

  2. 安排好行程,画旅游线路图

  3. 考虑好游客吃、住、行等问题。

  4. 给旅行社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考虑的很周到。大家在动手之前,老师想提醒大家(大屏幕出示)

  A. 今天的活动分六个小组进行,小组内每个成员要团结合作,共同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B.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解说员解说自己小组设计的路线,一名导游员介绍景点,可以介绍一个或多个景点。

  导游员的评选标准:

  ①对介绍的景点要有充分的了解

  ②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③面向游客,举止大方,讲解生动,态度亲切。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现在可以开始设计了。

  (学生动手设计)

  三、展示作品:

  师:各小组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第 1 组代表上场。

  1 组:(武当仙山一日游)

  师:多么精彩的解说!有请第 2 组代表闪亮登场。

  2 组:(市内周末二日游)

  师:作为一名丹江人,我们是多么自豪呀!瞧!第 3 组已经等不及了

  3 组:(净乐宫,净乐湖野炊自助游)

  师: 即可以锻炼身体,欣赏到美景,还能吃到美味的野餐,真是一举三得呀!想参加的举手!看来挺受欢迎呀!掌声欢迎第 4 组同学上场!

  4 组:(银梦湖野外宿营二日游)

  师:风景真是太优美了!有空我一定要去体验一下野外生活的乐趣,请最后一组上场!

  5 组:(略)

  四、全班交流,评奖

  师:周密的策划,精彩的解说,真是看得人目不瑕接,我们 5 个组的同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设计出了如此杰出的作品,真是太了不起了!下面进行的是“好作品,大家评”活动,请大家评一评,你认为哪个小组设计路线最有特色?哪个小组的导游员解说得最清楚?哪个小组的路线有待改进?

  生:我认为第三小组画的线路图色彩不够鲜艳。

  生:我认为第四小组设计的线路最有特色,因为在这里白天可以欣赏到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晚上还可以在野外宿营,举行篝火晚会,体验野外生活的乐趣。

  生:我觉得第 2 小组的`导游员非常优秀,他不仅声音洪亮,亲和力强,而且对景点也介绍得很清楚,一定能吸引很多游客。

  生:我觉得第一小组的行程安排非常合理,和他们一起游玩武当山一定非常愉快。

  师:同学们果然火眼金睛,观察得非常认真!根据大家的评议,现在我宣布评比结果:

  XX 组精品路线奖 XX 组最佳合作奖

  XX 组最佳导游员 XX 组最佳创意奖

  五、活动总结,形成课题报告

  1 、这节活动课,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谈一谈,你有何收获?

  A 、我学会了怎样上网查阅资料,怎样搜集整理资料。 B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从同学们身上汲取了许多闪光点,而且小组内的同学一定要团结一心,分工协作。

  C 、我学会了怎样设计旅游线路图,要设计得有特色,能吸引游客,行程要安排合理,考虑周全。

  D 、我对丹江口更加了解,更加热爱丹江口

  E 、家乡的风景这么优美,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责任宣传它,让中国水都走向全国

  2 、在你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实地考查过程中,你认为丹江口市的旅游还存在什么问题?

  (开发力度、宣传力度、旅游素质)

  师:这次活动课同学们都能密切地配合,大胆地创造,设计出了有水都特色的旅游线路,相信有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丹江口市一定走向全国。

  3 、形成一份课题报告:

  组长给每个同学发一份课程总结报告,请大家认真填好,马上要召开人大代表会议,可以把我们的建议收集起来,写成一个提案交上去,为丹江口市的旅游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课题总结报告

  姓名: 第—小组 组 长: 参加此次活动的情感态度

  我做过哪些事情

  我的收获

  我存在的问题

  我的建议

水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习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 。

  2、在 和 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 ,形成新的 和 ,

  3、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 部分渗出来的。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 作用散失的。

  5、一株玉米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有的植物还不止这么多,那么多的水分都用来组成植物体了吗?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

  1、 自学教材第113页学习徒手切片的制法。

  2、 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结合《叶片结构示意图》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深吗?为什么?

  3、 拓展反思,讨论交流:如何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学习任务二:描述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

  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思考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讨论总结: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拓展延伸: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

  讨论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⑴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

  ⑵四人小组根据问题思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讨论、交流、总结: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观察图Ⅲ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讨论回答: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水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说说各种水果味的水、尝试用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来。

  2、练习宝宝在杯子中水的轮廓线里均匀的涂色。

  活动准备:蜡笔、桌布、范画、有轮廓线的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

  1、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饮料水

  师:对、这是苹果味的`饮料水。

  2、你们喜欢喝什么味的饮料水?

  幼:橙子味、草莓味、柠檬味……

  师:我听到有很多种饮料水、橙子味、草莓味、柠檬味、西瓜味等。

  二、师幼示范涂色

  师:现在我想做一杯柠檬味的水、因为柠檬水会使人皮肤变白。

  1、柠檬是什么颜色? 幼:黄色

  2、我是应该先涂柠檬水还是先涂吸管呢?

  幼:柠檬水、吸管

  师:我们先涂吸管、这里吸管在前面、水在后面、所以先涂吸管。

  师示范涂:要在黑线里面涂、吸管涂好再涂柠檬水。拿出黄色蜡笔、这样用线来涂、涂的时候要用力均匀、这样做出来的饮料水才好喝。

  幼示范涂: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大家看他做出来的饮料水是不是好喝。(幼操作)

  师:他又没有涂到杯子外面?幼:没有

  师:他这次做的饮料水有进步、我们一起表演他、棒棒棒、你真棒!

  三、幼齐操作、师巡回指导并点评

  师:小朋友饮料水要在杯子里面做哦、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边。(操作略)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7-30

水的教案08-04

《水》教案07-19

好玩的水教案10-05

神奇的水教案01-03

水的净化教案09-08

水世界教案07-25

好玩的水教案06-21

《认识水》教案12-17

《水的秘密》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