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班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洗澡成为孩子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洗澡也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动;它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幼儿快乐地体验洗澡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幼儿生活经验,学会如何洗澡,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知道爱洗澡、讲卫生的重要性。
2、根据生活经验的回顾,认识、了解洗澡用品的名称及作用,知道洗澡的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重难点:
洗澡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猪手偶、音乐《我们爱洗澡》、洗澡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猪手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宝宝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你们喜欢它吗?想不想和它一起做游戏?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师:为什么不想和它做游戏?小猪可想和宝宝班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这可怎么办呢?小猪需要做什么呢?
引导幼儿知道小猪太脏了,小朋友不想和它一起玩。小猪需要洗澡。
二、了解洗澡
①师:你会洗澡吗?洗澡的时候都需要准备什么?
②出示魔术盒,引导幼儿认识多种洗澡用品。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盒,小朋友猜猜里面藏的什?
请幼儿伸出食指一起说:变变变师小结:哇,变出了这么多好东西!这些洗澡用品可以使我们变得干净、舒服。
③师:为什么要准备沐浴露?
引导幼儿知道用沐浴露滑滑的、保护皮肤,用过后香香的。
④师:我们为什么要洗澡?
师小结:现在天气热了,我们活动后会出汗,黏黏的,皮肤上会有污垢,污垢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也会生病。所以洗澡可以让我们变得很干净,而且香喷喷的。
三、洗澡的方法
1、洗澡前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准备好洗澡用品、脱衣服)
2、师:你在家妈妈是怎样给你洗澡的?
请幼儿两两结合,轮换扮妈妈为同伴洗澡,做动作演示。
老师小结洗澡的大流程:先洗头,洗身上,再洗胳膊、腿,最后是小脚,洗完后用毛巾擦干净。
3、师示范洗澡的方法和动作挤点洗发露抹头上,抓啊抓,再用清水冲干净,再来挤点沐浴露,抹身上,先搓搓背,再搓身体,再搓搓小胳膊,再搓搓腿,再用清水从头到脚冲干净,再用毛巾把水擦干净,洗澡洗好啦!
4、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学习洗澡的方法。
四、体验活动播放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跟着音乐感受洗澡的快乐。
师: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小朋友身上都会黏黏的,不舒服,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洗澡!
五、活动小结师:洗澡的时候会有很多泡泡,滑滑的、光光的,用手指轻轻一戳,就会破了,真有意思,洗完澡以后身上还会香香的呢,可以舒服的睡个好觉!小朋友要做一个爱洗澡、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体验洗澡的快乐
课后反思
一、教材玩水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游戏,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洗澡成为孩子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洗澡也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动;它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二、目标的达成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我爱洗澡”为主线,整堂课都是贯穿愿意洗澡的积极情绪为始终,引导幼儿通过集体活动来感受集体洗澡的快乐,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形式,做到动、静结合,尽可能的关注到群体。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都很浓。第一环节,我创设了一个故事的情景,让孩子们讨论小猪需要做什么,以达到目标1:让孩子知道爱洗澡、讲卫生的重要性。第二个环节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洗澡用品名称及作用,知道洗澡的方法。最后随《我爱洗澡》的音乐,使幼儿跟着音乐感受洗澡的快乐。
三、重难点的突破本节课我的重难点是:洗澡的方法。在学习洗澡的方法环节,我主要是先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讨论、模仿洗澡的动作;老师再结合幼儿表现的动作正确示范洗澡的方法;最后是师幼共同学习模仿洗澡的.方法、流程。在一环节中,幼儿一直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幼儿与幼儿之间没有很好的互动,所表现出的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
四、幼儿的反思
小班幼儿虽然有洗澡的生活经验,但孩子没有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加强幼儿的卫生行为意识。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比较浓,但由于老师说的太多,也没有很好地激发、引导孩子,以至于有个别孩子缺乏课堂兴趣。如:在认识洗澡用品环节,幼儿对老师出示的洗澡用品没有惊喜之情,更多的感觉是司空见惯。教师应变换更为神秘、新颖的方式以吸引幼儿。在最后音乐活动中,幼儿处于跟着老师做操的状态,没有更好地表现对洗澡的兴趣。教师因与幼儿一起探索、模仿,融入幼儿当中,真正起到师幼共同学习。
五、不足之处
1、教师在活动中,琐碎的语言比较多,如:对不对,是不是等,这样的话语很难使孩子在语言的发展方面得到一个锻炼,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减少琐碎的语言,语句应该干脆利落点,孩子的印象也会比较清晰。
2、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求幼儿一起来洗澡,教师的指示不够清晰,不能仅仅是带操的形式,孩子在这方面没有更好的得到肢体语言的发展,教师没有严格要求孩子领会动作的要领,没有培养孩子在技能方面的提炼,丧失了动作的协调性,如果在活动中,教师主要到了这方面的意识,逐步规范孩子的动作,我相信,音乐活动的目标达成就会更加明显。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味觉)初步感知溶解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方糖、咖啡、果珍、喜洋洋玩偶。
2.倒有温水的透明一次性杯子60个,28个小勺子,12个盘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为幼儿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喜洋洋请小朋友们去做客,他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品尝一下吧!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 幼儿进行方糖溶解实验
2.操作要求:
①到自己的桌子旁站好,不推不挤。
②每个小朋友有一杯水、一块方糖、一把小勺,不要争抢。
③轻轻的.拿一块方糖放到水里,然后用勺子搅拌,注意搅拌的时候,一只小手握住杯子,一只小手搅拌,防止杯子打翻。
3.提问:尝过味道的小朋友来告诉我水变成什么味道的?那你们现在在水里还看得见方糖吗?方糖去哪里了?
4.教师小结
三、再次尝试:变不同味道的水。
1.师:喜洋洋还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黄颜色的是果珍,这个黑乎乎的是咖啡,你们都喝过是不是。
2.幼儿操作
3.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谈谈把果珍或者咖啡放到水宝宝里,水宝宝发生什么变化了?
4.教师小结
5.师:今天喜洋洋请我们来做客,给我们准备了那么多的东西,而且我们小朋友还知道了溶解的秘密,方糖、果珍、咖啡遇到水宝宝,就会溶解到水宝宝里,变成好喝的饮料,那我们一起谢谢喜洋洋吧!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
2、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带1-2样水果来园,盛装在大篮子里或用一块大布盖好。
2、各种水果的图片或照片若干。
3、各种水果的粘纸。
4、裁剪好的做相框用的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1、以水果照相馆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看看哪些水果来拍照了。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梨等)鼓励幼儿正确说出其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典型特征。如:我们来看看,**小朋友带来的是什么水果?(苹果)和苹果娃娃问个好吧!苹果娃娃长得什么样?有谁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我们给苹果娃娃拍个照吧!(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做照相机的样子)
3、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芒果、椰子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如:这位水果娃娃是谁?(猕猴桃)你们愿意和它握握手吗?(感受猕猴桃表皮的`粗糙和毛茸茸的特征)
二、扮演水果娃娃。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纸粘在额头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果,拍一张“集体照”。
三、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
1、照片“冲印”好(出示各种照片或图片)后,激发幼儿产生为水果制作相框的愿望。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幼儿粘贴时不要把水果盖上,只装饰边缘。
3、把制作好的想矿布置在活动室墙面。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名称,主要情节及人物间的对话。
2.学习词汇:“又红又大”。
3.体验扮演的乐趣,懂得要向小动物们学习,做有礼貌的小主人和小客人。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小猴、小熊、小白兔、大象头饰、一盘桃子、桌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猴图片,介绍故事名称。
1.师:这是谁啊?
2.师:小猴今天邀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家做客,你们想知道它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小猴请客》!
二、老师出示PPT,讲述故事一遍。
(一)引导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1.故事叫什么名字?
2.今天小猴为什么特别高兴?
3.哪些朋友到小猴家来做客了?
4.客人来了,小猴请客人吃什么样的桃子?(让幼儿练习说“又红又大”)
(二)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提问:
1.小猴请大象、小熊、小兔吃桃子时,它们是怎样说的?小猴、又是怎样说的?吃桃子时客人是怎样说的?(练习礼貌语“谢谢!”“不用谢”)
2.小猴为什么最后才吃又红又大的桃子?(又红又大的桃子应该先请客人吃)
三、师生一起完整讲述故事《小猴请客》,进一步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师:请小朋友和叶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四、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家里来了客人是怎样做的?去别人家做客是怎样做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来客人了,你是小主人,你是怎么做的?(给客人端茶倒水、请客人吃水果等)
师:你去别人家做客,你是小客人,你是怎么做的?(坐坐好,不乱跑、不大声大叫等,要懂礼貌)
小结:小猴是个有礼貌的小主人,其他小动物是有礼貌的小客人,我们在家要像小猴一样,做有礼貌的小主人,去别人家,要像其他小动物一样,,做有礼貌的小客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五、幼儿进行故事扮演,教师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扮演小猴做小主人,个别幼儿扮演大象、小熊、小兔做客人,注意小主人和小客人之间的礼貌行为及对话,其余幼儿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旁白。
师:你们想做大象、小熊、小兔,去小猴家做客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叶老师现在数三个数带你们去小猴家做客!(教师出示桌子、桃子等道具)
2.请幼儿对故事扮演进行评价,激起幼儿扮演的愿望。
师:小朋友们觉得小主人和小客人做的怎么样?你们也想做小主人和小客人吗?叶老师把这些东西放在我们班级的表演区,待会儿回去玩游戏时你们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好吗?
附:故事《小猴请客》
多么美丽的树林啊!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唱着。
今天小猴特别高兴,朋友们要到家里做客,“笃笃笃”,大象、熊猫、小白兔都来了。
小猴有礼貌地请客人们坐下,把篮子里的桃子拿出来请朋友们吃。
小猴先拿了一只又红又大的桃子请大象吃,大象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小猴又拿了一只又红又大的桃子请小白兔吃,小白兔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
最后,小猴才拿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给自己吃。大象问小猴:你为什么最后才吃呀?”小猴说:“又大又红的桃子应该客人吃。”
朋友们都说:“小猴真好!”
故事:
有一次,小猴想请小熊猫、小猪、小兔来自己家做客,小猴给小熊猫打电话说:"喂,黑眼圈,到我家来做客吧?我请你吃饭!"小熊猫一听,连忙说"不行,我很忙!"说完就把电话放下了。小猴又给小兔打电话说"喂,长耳朵,到我家来做客吧?我请你吃饭!"小兔一听,连忙说:"不行,我很忙!"说完,也把电话放下了。最后,小猴又给小猪打电话说:"喂,小懒猪,到我家来做客吧?我请你吃饭!"小猪连忙说:"不行,我很忙!"它也把电话放下了。
小猴心里很难过,就一个人坐在门口叹气,山羊爷爷看到了,就问小猴怎么了。小猴把事情告诉了山羊爷爷。山羊爷爷听了之后,就跟小猴说了几句悄悄话。小猴听了高兴极了!
最后,小猴终于请到了小熊猫、小兔、小猪。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我认为整个活动设计紧凑,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目标所要达到的目的,幼儿在课堂的.参与情趣不是很高,这可能是因为我设计的不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活动设计的有些偏高,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多加改进的,让我的活动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我还会多加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普通话说的更好。
森林里有一只小猴,它特别爱交朋友,它想要很多很多的朋友,可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做它的朋友。小猴觉得很奇怪,可就是不知道原因。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学习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美。
2、学习发好"采、花、编、圆"等音。
活动准备:
观看图片,了解野花的特征。编织好的花环及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到草地上玩。让幼儿自由地采集野花、野草。教师启发幼儿观察比较: 草地上都有什么花?什么草? 哪些花儿大?哪些花儿小? 草地上的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闻一闻,你采的花香不香? 你最喜欢什么花?
二、基础部分。
1、出示花环,师幼共同交流采野花的感受。
2、学习儿歌。
师示范朗读。
幼儿学念儿歌。(注意儿歌的特殊节奏,着重学习"采、花、编、圆"等字音)
三、结束部分。
画"美丽的花环"。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经介绍认识螳螂外形体态。
螳螂可捕食多少种害虫,大概有哪些害虫。
活动准备
螳螂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幻灯片
1、以前我们都认识水果或蔬菜,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昆虫。
2、小眼睛看大屏幕上的投影仪,看看上面播放的昆虫认识吗?
3、大家都不认识,那我们就来和昆虫认识认识吧!
二、认识螳螂外形体态
1、这个身体长长的、全身绿色或褐色的昆虫叫螳螂。
2、螳螂有三角形的头部,头可以自由动,有短触角。
3、螳螂有扁平修长的体型,前胸可以转动。
4、螳螂的.前肢发达有力,有尖刺很锋利。
5、螳螂的某些特征,有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屏幕看见。
6、螳螂有四翼翅膀,长的复杂。
7、螳螂的腹部是圆筒形,螳螂的蹠节几乎有5节,末端2爪,股节和胫节外缘有时向外延伸。
三、螳螂食物
1、通过认识螳螂,是不知道螳螂身体长得很复杂啊!
2、我们在饿的时候吃粮食,那螳螂吃什么啦?
3、老师讲给你们听,都要竖起小耳朵听哦!
4、螳螂是肉食昆虫,但也是益虫,它专门吃祸害粮食的昆虫。
5、螳螂可以捕食害虫40余种,蝉、飞蝗、螽斯苦虫、蛾蝶……
6、螳螂的身上还用很多我们可学的知识,这节课就先学到这。
四、小结
1、刚才我们边看幻灯片,边学有关螳螂的知识,你们都会了吗?
2、以提问的形式,在复习一遍。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敲击物体能够发出声音。
2、探索发现用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自主敲击环境中的物体,乐意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室里有各种可以让幼儿敲击的物品,例如:玻璃杯,茶杯,各种玩具等。
2、幼儿人手一把金属勺子。
3、放了不同数量水的玻璃瓶5个。
活动过程:
1、儿歌表演亲一亲,引出敲一敲的主题。
(1) 谁想让老师亲一亲?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儿歌亲一亲好吗?
(2)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儿歌。
(3) 教师:小勺亲小勺能发出叮,小勺敲别的`东西,它会发出声音吗?
2、教师用勺子敲一敲,幼儿感知声音。
(1)教师用小勺敲击自己的手心。
(2)教师:你听到的什么声音?啪啪啪
(3)教师用小勺敲击桌子。
(4)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笃笃笃 勺子和勺子敲一敲能发出声音吗?能发出什么声音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3、幼儿玩敲一敲游戏,感知勺子接触不同物体产生的不同声音。
(1)让幼儿用勺子在自己身上任意部位敲一敲,然后,讲一讲,你的勺子在哪里?发出什么声音?
(2)教师: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我们教室里有许多东西,请你找一找,用勺子敲一敲,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好听吗?
(3)幼儿探索敲击活动。
(4)教师:你敲击了哪些东西?你发现哪些声音?
4、欣赏敲击乐器
出示准备的玻璃瓶乐器,请个别幼儿上来敲击或老师敲击,感知玻璃瓶的清脆的声音,体验敲击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抱抱》是一个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图像故事,通过动物亲子互动拥抱,勾起了小猩猩让妈妈抱抱的渴望,小猩猩看见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时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妈妈的出现,及时拥抱了他,才纾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
绘本中只出现“抱抱”、“妈妈”和“宝宝”三个简单而重复的'词语,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氛围。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和乐、温暖的人际关系。为幼儿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所以我认为这个绘本活动特别适合小班刚上学期的小朋友开展。
活动中我将围绕谈谈抱抱-欣赏绘本-理解画面-体验抱抱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说一说、抱一抱的过程中大胆讲述,快乐参与,对抱抱产生积极、美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一×,真开心。
3.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蛇、大象等常见动物的特点
座位:U字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受抱抱带来的快乐。
过渡提问:你们喜欢抱抱吗?喜欢跟谁抱抱?为什么喜欢抱抱?
小结:小朋友们都喜欢抱抱,喜欢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抱,因为抱抱很舒服,抱抱很开心,抱抱很快乐。
二、看看讲讲,听听学学,感受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
1.观看多媒体,观察、模仿,理解大象、长颈鹿的拥抱方式。
过渡:今天老师也要带来一个抱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这个小猩猩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提问:(1)瞧,小猩猩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可能回答抱在一起,追问:你们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抱的?鼻子是
怎么抱在一起的?)
是什么心情?小象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2)师生互动,模仿大象拥抱。
(3)又看到谁了?小长颈鹿是怎么拥抱妈妈的?他们抱在一起的感觉怎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好玩的球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9-12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07-27
(经典)小班教案10-31
(精选)小班教案12-18
小班教案【经典】02-20
【经典】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经典)03-11
[精选]小班教案10-24
小班教案(经典)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