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案

时间:2025-04-14 08:40: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燕子教案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燕子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燕子教案十篇

燕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抚益鸟燕子。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语的意思。

  3、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能听写课文最后剖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写燕子辛苦艰难的句子和水手们对燕子的态度。

  教学准备:课件

  教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疲倦、不分昼夜、甲板、伏、休息等新词,认读生字。

  2、充分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5分)

  1、小朋友,你认识大海吗?

  2、大海大吗?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大海的大。

  3、学习第一段。

  (1)有一句话这样写:.课件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2)你觉得这个句子有没有写出海的辽阔,它是用哪些词把它写出来的?

  (3)感情朗读,读出大海的辽阔。

  4、小结:大海是这样的无边无际,和大海比起来,燕子真是太小太小了,但是,有一群小燕子却要飞过这茫茫的大海。

  5、看着这题目,你在想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6分)

  1、教师配乐读文。

  2、谈谈课文给你的最深的感受。

  3、自渎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又发现哪些不懂的?

  三、研读课文,体会艰辛。(18分)

  *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请用“——”划出来,用------标出重点词。

  1、学习重点句。.课件:它们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1)学习重点词“不分昼夜”

  学习生字昼,并找个反义词,说说什么叫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它是怎样飞的呢?我们来感受感受,当小燕子扇动翅膀飞半分钟,说说体会;用艰难劳累的语气来读。

  (2)学习重点词二:从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南方,找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

  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南方到底有多远?课件展示:介绍路远。

  朗读(指名读——生自练——齐读——评议)

  2、学习重点句: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1)找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

  随机学习“疲倦”并比较疲倦与太疲倦的不同,体会燕子飞行的劳累。

  随机学习“燕子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课件演示,体会燕子看见船时的迫不及待。感情朗读。

  随机学习“伏”做伏的动作。

  (2)学生扮演燕子,感悟疲倦的燕子为何急匆匆得“落”下来,“伏”在甲板上。

  (3)感情朗读。

  3、学习重点句三: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1)找出重点词停止呼吸、一会儿、又说说为什么?

  (2)相关作业练习。

  (3)小结:这样可爱的小燕子就这样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小朋友的心情怎样?

  (4)感情朗读。我们怎样把自己心中的难过表现出来?

  (5)生自练,指名读。

  四、发挥想象,继续探究。(5分)

  1、在燕子长达几千几万里的飞行中,这一路都是风平浪静的吗?它还会碰到哪些艰难险阻呢?

  2、想象。

  3、“狂风巨浪中的燕子”说话

  五、再创情景,升华情感。(5分)

  1、小朋友,看着这些燕子越飞越远,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想为他们祝福些什么?

  2、学生向着银幕,为远去的燕子高声祝福。

  3、是的,看者这些呀燕子,我们心中充满感动,那些亲眼目睹燕子飞行的水手们,他们心中又会充满怎样的感情呢?他们又会怎样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情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六、复习巩固,作业练习。(1分)

  1、看拼音,写词语。

  2、找反义词。

  3、作业本5(2)

  *4、自主题:写一写狂风中飞行的燕子。

  板书:

  燕子过海

  辛苦艰难

  不分昼夜飞呀飞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水手们对待燕子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培养学生爱护燕子的思想感情。

  3、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能听写课文最后剖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温习回顾。(5分)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谁能说说燕子是怎么过海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

  二、细细品读,体验感情(10分)。

  1、燕子过海如此艰辛,水手们看见了又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2、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谁对谁说的话?为什么要我们不要伤害他们?(同桌交流)

  4、你还想对有可能伤害燕子的人说些什么?(自由畅谈)

  5、过去你是怎样对燕子的?读来课文后你会怎么做?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10分)

  1、自由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师生评议

  3、选择自己赶兴趣的句子写下来。

  4、教师小结:课文写燕子不分昼夜的过海,超着一个目标不断努力,老师读来也感动了,确实作每一件事情都要不怕辛苦和艰难。

  四、指导完成作业:(5分)

  1、把三句话连成一句话。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燕子像雨点一样落到我们的船上。

  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五、作业:(10分)

  作业本第四题。

  听写课文第4自然段。

燕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通过将各种图形组合画出小燕子看到的东西,从而组成一幅画。

  2.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受,培养幼儿作画的技能。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工具、范例

  活动过程:

  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通过动

  手操作画小燕子看到的.东西,以便于提高小肌肉的发达。并让幼

  儿展开想象力,进行添画

  屋檐等等。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

  重点:能画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难点:能添画出合理的画面。

  教学过程:激趣——师示范——幼儿操作——评价

  引起兴趣:

  小燕子在空中飞行看到了什么?

  一、师示范:

  1.画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2.提要求:

  看清楚景物特征。

  二、幼儿操作,师指导:

  引导幼儿画出景物的特征。

  重点:能添画出合理的画面。

  三、评价:

  表扬画的好的幼儿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听小燕子儿歌。

  教学反思:孩子们对小燕子很感兴趣,画起来很认真,但是有的孩子不敢大胆构思,迟迟没有下笔,不能完成作业,还存在幼儿园可写不写的习惯,有待进一步纠正。

燕子教案 篇3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提高欣赏阅读及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录音播放《小燕子》,全体同学跟着哼唱。

  (二)、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1、自由说说对小燕子的了解。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3、全班学生齐读。

  4、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点)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语调轻快,流露喜欢之情)

  (三)、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

  1、师导入: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机勃勃。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

  2、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

  (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

  (2)文中有什么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

  (3)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

  (4)读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3、逐题反馈,欣赏佳句。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四)、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

  1、教师一边板画一边说:燕子在春光中飞来飞去,累了就落在电线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批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逐题反馈。

  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

  "落"--写出了小燕子的轻盈、迅速。

  "痕"--使得细线更具美感,远望去就像什么从天上飞过留下的痕迹。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良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动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更具体地写出了远看燕子、电线的特点。

  含义深刻的句子。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天的赞歌"是指赞颂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勃过的歌曲。这句话以想象点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绘小燕子,赞美像征生机、活力的春天,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总结文章的内容。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在.写作上有何启发和收获。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归纳.总结。

  (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外形美 活泼机灵

  燕子 飞行美 斜身掠过天空 掠过湖面

  停歇美 谱出赞歌

  三、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蕴含想象,为人们描绘了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象。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给春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教学时,教师要从书中的图画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画面,试着描绘看到的景色,为学生学习课文作铺垫。教师利用句子的对比,按课文填空,以及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等多种方式来学习语言,让学生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

燕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并适当注意感情。

  2.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背涌。

  4.能抓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贴燕子图,板书课题燕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是什么样的?

  3.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

  5.填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着它剪刀似的尾巴,()着身子在天空里()过,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6.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燕子。

  二、感知全文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朗读体会:读完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小燕子是如何给出春天带来光彩的?第二小节要点:

  1)理解“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色彩一一各种颜色的花)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从四面八方集合到一起,这都是因为春天到了,是季节的原因,才使得百花盛开,作者用非常形象的句子,把春天的特征写清楚了,也正因为春天的缘故,小燕子才从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色彩。

  第三小节要点:

  这小节写小燕子的个体活动,是小燕子的飞行,写了几个场景:天空里;稻田边;高柳下;湖面。

  从中可以看出小燕子飞行之处多,飞行速度快,也可以看出小燕子的灵巧。

  3.再读课文2,3节,区分两个小节的不同风格。

  4.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说说燕子飞倦了,它又会怎么样呢?

  小声读最后小节,完成填空:

  有几对燕子()倦了,()在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5.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请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6.自己读全文,选择喜欢的一个小结背诵。

  三、语言实践和延伸。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抓住小动物的特征。

  )在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燕子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不分昼夜”、“疲倦”、“崇敬”、“沉重”等词意。

  ②住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③句式:初步掌握三句话合成一句话练习。

  ④能正确找出一句话中的三对反义词。

  ⑤知道文中第三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理解课文,感受课文及说话、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文章、说话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准确用词,说话得体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爱护小燕子等幼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的句子。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练习)、小黑板、录像机、彩电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过海》,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看看海。 (录像,感受大海)

  2.引读: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通过录像感受)

  过渡设疑:同学们,我们来试相一下,燕子要过这茫茫大海会遇到什么困难?

  ……

  导:可见燕子过海十分不容易,所以作者在最后说——

  (二)教学第四节

  1.齐读

  2.(小黑板出示)本段,标点教学

  3.“目的地”指哪里?

  句式:“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别伤害它们?(自由说→抽说→同桌互说)

  4.有感情地读文

  过渡:文中哪几节具体写出了小燕子的辛苦和艰难呢?

  (三)教学二、三自然段

  指句读2—3节。

  A.第二节

  1.燕子过海,“海”指哪里?从哪一节知道的?

  2.小组读第2节,用“”划出燕子过海的句子。

  3.投影出示:

  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①从哪些词中看出过海非常辛苦、艰难?

  (南方→北方不分昼夜)

  α.查字典“昼”理解“不分昼夜”

  ь.为什么要不分昼夜飞?(体会过海艰辛)

  ②找出句中3对反义词(完成作业)

  ( )——( ) ( )——( ) ( )——( )

  ③对比读,体会该句应读慢还是快。

  过渡:燕子没日没夜地飞呀飞,这群勇士最后怎样了呢?

  B.第三节

  1.默读第三节

  思考:①标出文中有几句话,每句分别写了什么?

  ②这节按什么顺序写的?(找标记)

  2.回答上述思考题

  3.选词填空(投影出示)

  ①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非常

  ②燕子像雨点一样飞到我们的船上。

  落

  ③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落(动作:伏)

  а.选词说说理由(更能说明疲倦)

  ь.②句中,把( )比作( )。(多快)

  с.齐读①、②、③句

  这3个句子讲谁?(燕子)

  谁能把3句话合成一句话,意思不变,怎样连?

  d.讨论→指名说(注意标点的变化)

  е.完成作业

  f.对比读

  男生读3句,女生读合并后的句子,体会异同。

  4.休息后,燕子又怎样了呢?

  ①句式:“有的……有的……”(展翅停止呼吸)

  ②在文中用“···”找出描写水手心情的词。

  (水手为什么心里会感致电崇敬,又为何沉重?)

  ③从哪里还可看出水手对燕子的爱。

  (四)整体感知

  1.随录音读文

  2.学了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水手,对远飞的燕子有什么话要说?

  3.小结。

  对,正因为这些燕子是那么勇敢、坚强,它们横穿大海是那样辛苦、艰难;燕子又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面对燕子——请不要伤害它们吧!

  五、教后感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理解,要在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上下功夫。离开具体语言环境,而空讲思想内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解词析句、读读议议,既理解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又受到了文章感情的陶治,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种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既优化了过程,又提高效率。

燕子教案 篇6

  一、导入

  1、音乐欣赏《小燕子》

  2、在我们的大作家郑振铎笔下的小燕子和春天又是怎样的呢?打开书本,好好地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破句的,不通顺的可以重新再读,直到流利为止。

  2、巩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吹拂、掠过、沾水、荡漾、俊俏、聚拢、偶尔、增添、五线谱、音符、演奏(聚、漾)

  3、组词,加深对字的认识

  俏沾倦谱符

  悄粘圈普附

  三、精读课文

  (一)欣赏第2自然段

  1、歌曲小燕子为什么年年春天来这里?(那里的春天最美丽)

  2、欣赏春天激发感受-燕子为春光增添景色

  (1)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表示描写春天的的句子?读了这几句你对春天有怎样的感受?(充满希望、光彩夺目、热闹)

  (2)这一自然段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光彩夺目)

  哪些词语写出了"光彩夺目"?(黄色青绿、鲜艳)针对"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教案《三年级下《燕子》教案》。见过"赶集"的场面吗?这里谁像"赶集",说明了什么?(春天树木繁茂、花草繁多、一片生机勃勃)可以想象一下。

  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这样的春天里,小燕子也来了,它是怎样来的呢?(赶),为什么用赶,而不用飞啊?

  小结: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了小燕子的轻快的身影、动听的叫声,就更有生机了。

  (二)欣赏第一自然段

  所以,很多人说,小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她带来了美丽的春天,就让我走进小燕子,认识1、这场戏的主角,看看她又是怎样亮相造型的。

  (羽毛、翅膀、尾巴)

  2、设疑:仅由羽毛、翅膀、尾巴凑成的燕子就是一只完整的燕子吗?(不完整,还有…)

  3、引思:那么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是他观察不仔细吗?(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最能体现燕子的特点,而头、眼睛等都和很多鸟一样,所以略去不写。

  小结: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出示填空练习。

  4、为了突出燕子的特点,那我们应该怎么读才好?读得活泼机灵。

  第二课时

  (三)复习导入

  1、说说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

  2、背一背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句子

  (四)欣赏第3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春天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小燕子为我们献上了一段精彩的演出,就让我们读一读1、第3自然段,思考燕子的飞行有什么特点(轻快、灵巧)

  2、从哪些词你能看出这些特点(掠、一转眼、偶尔、沾、横掠)

  3、抓住这些词,请以同学试着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

  (五)品味第4自然段,感受动态美

  1、学生闭眼,听老师读

  2、交流,在刚才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什么?

  3、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你觉得像吗?为什么?

  4、想象,有些燕子落在第一线,有些落在第二线…就像不同的音符落在表示不同音高的五线谱上,这些燕子一动起来,就好象钢琴家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曲子。你猜他们会唱些什么呢?(春天的赞歌)

  5、和第3自然段所描绘的图画比较,你觉得这是一幅(宁静)的画面,这一静一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特点。请两位同学分别读第3、4自然段。

  (六)作业

  找找关于燕子的诗

燕子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

  2、能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学习燕子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的句子,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习燕子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自制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战?请看大屏幕。(出示复习题)请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1、不分白天和黑夜。

  2、表示疲劳、劳累的意思。

  3、表示“到”的意思。

  4、展开翅膀。

  5、表示尊敬、敬佩的意思。

  哪个勇敢的孩子先来试一试?(学生一一回答出来后)同学们真是又勇敢又能干,都答对了。请大家一起把这些词语一个读两次。你觉得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字最难写、最容易写错,请马上翻开课本,在生字栏里描它一次。

  (二)读文质疑,自主学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位水手在亲眼目睹了燕子过海的艰辛之后写下来的,那么水手到底有什么话想告诉我们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你读了这段话,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燕子过海是怎样的辛苦、艰难?

  2、为什么不要伤害燕子?水手们对燕子有怎样的感情?)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浪,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问题和困难挑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成学习小组来读读、划划、想想、议议,自己先来学习课文。时间是五分钟。

  (三)反馈发现,学习课文

  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来把你们讨论和学习的结果向老师汇报一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了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学生代表说,教师随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这句话明写大海的辽阔,实际上是反衬出燕子过海的艰辛。可穿插海的图片和燕子作对比来增加理解的深度。

  1、看图,同学们想读吗?一起来读。

  (1)“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这句话交代了水手看见燕子过海的时间、地点,太平洋是世界

  第一大洋,要飞越是很难的。日子是风平浪静的,可依然有燕子累死,想想在狂风暴雨的日子,燕子过海就更艰难了。

  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读。

  (2)“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三对反义词:“寒冷——温暖、北方——南方、昼——夜”来体会燕子飞行的距离之远、时间之久。

  老师想先听听女同学是怎么读的。再来听听男孩子是怎样表达的。

  (3)“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让学生抓住“太”、“就像雨点一样”、“落”、“伏”等词语体会燕子的劳累和疲倦。看动画体会、出示图片对比,让生体会燕子的疲倦。

  你从这一句的哪些地方特别能看出?能理解吗?不会说就用朗读表示。(看“落”和“伏”的对比图片)

  请生读、加动作→看动画体会→自由读→齐读。

  (4)“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特别能看出?你感受到什么?还有问题吗?如:展翅起飞的燕子不累吗?为什么不多休息一会儿?燕子死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此问题留在后面课文中探讨。)

  燕子们展翅起飞了,越飞越远,这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我们要在学习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要的就是燕子这种不怕艰难的精神!

  过渡:我们仅仅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燕子的不畏艰辛,但我们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么亲眼目睹那个动人场景的水手们对燕子又怀有怎样的感情呢?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5)“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从哪里特别能体会?有不同的理解吗?请你试一试?(其余生看图片体会情感。)体会到了的同学一起来试。

  (6)从“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和“大海的怀里”等语言的婉转及最后两句话的感叹号中体会水手的感情。

  对于这样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的燕子,水手们实在不忍心说它们死了。谁能读出不忍心?

  大海的胸怀是多么广阔、多么令人钦佩,只有意志和精神也同样令人崇敬的燕子才配得上安息在她的怀中。我们一起来表达这种情感吧!

  我们学习了课文,也和水手们一样,充满了对燕子的崇敬和珍惜之情。让我们再次借水手的话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吧!(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激情,朗读全文

  学习了课文,我们都被燕子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燕子过海的壮观场景吧!(播放燕子过海的壮观动画)同学们,这燕子虽然小,却有勇气飞越浩瀚无边的大海。他们就是这样勇敢而坚强地在大海上飞行,飞过风平浪静的海洋,飞过波涛汹涌的海洋,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从旭日东升的早晨飞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不分昼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一种精神哪!就让我们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对燕子的崇敬吧!(配乐朗读课文。)

  (五)升华情感,明理导行

  学了课文,你将怎样对待燕子?

  是啊,我们不能伤害燕子,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因为燕子过海非常的辛苦、艰难,更因为我们崇敬燕子那种不畏艰辛的精神。愿燕子的这种精神能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燕子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 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三、课前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利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及生词,让学生学生认读。

  2.同学们可真棒,生字词掌握的都不错,希望这节课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一)

  1.燕子妈妈家的菜园里种了两种蔬菜,分别是什么?(出示图)

  2.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干什么呢?

  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学生读文后反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看看茄子和冬瓜有什么不一样。

  (四)学习三至七自然段

  过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自学提示二

  自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用——画出来小燕子观察到的冬瓜和茄子。

  1、第一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

  2、第二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

  3、第三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

  自学方法: 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时间:3分钟

  1、师:燕子妈妈叫小燕子到菜园里去了几次?(3次)

  2、反馈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五)深入理解燕子妈妈说的话

  过渡:听了小燕子的回答,妈妈又有怎样的反应呢?

  自学提示三

  自己再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用﹏ 画出小燕子三次发现后妈妈的不同反应?

  自学方法: 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时间:3分钟

  交流反馈

  2.小燕子第一次回来妈妈说了什么?请一名学生读燕子妈妈的话,(教师板书:→不错)

  3.指导朗读

  4.小燕子第二次回来妈妈说了什么?请一名学生读燕子妈妈的话,(教师板书:→很好、仔细观察、认真做事)

  5.理解“仔细地”一词

  6.指导朗读

  7.小燕子第三次回来妈妈有什么表现?(教师板书:→满意)

  8.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小燕子之所以有这么多一次比一次细致的发现,是因为它认真观察的结果。妈妈因此而高兴)

  (六)朗读课文

  1.师生合作读课文。

  2.生生合作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把掌声送给自己。

  (七)拓展思维

  1、谁来说说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教师小结,对孩子们提出希望。

  (八)课堂测评

  1.比一比,再组词。

  瓜( ) 现( ) 认( )

  爪( ) 视( ) 让(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燕子到菜园看了( )次,它发现( )和( )的不同。说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 )。

  附教学板书:

  燕子妈妈笑了

  冬瓜图片 茄子图片

  燕子妈妈图片 小燕子图片

  冬瓜 茄子

  不错 大 小

  很好 青 紫

  满意 细毛 小刺

燕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3/4拍音乐的节奏特点,初步分辨音乐旋律的连贯与跳跃。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小燕子的喜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丰富幼儿有关演奏燕子的经验。

  物质准备:歌曲《小燕子》

  活动指导:

  一、律动

  师: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帮果园里的阿姨摘水果吧!

  二、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三、新授歌曲

  (一)学唱歌曲

  1、猜谜游戏:教师朗诵谜面,幼儿猜谜底,在猜谜游戏中导入主题,加深对燕子的认识。

  2、完整、连贯、有表情地弹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优美与热情,感受歌曲对小燕子的赞美,激发幼儿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3、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音乐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1)师:这首歌是几拍子的?请听音乐轻轻地拍节奏。

  (2)引导幼儿用两种节奏动作拍节奏。

  ①×××②×××

  拍手手心向上拍手轻拍手心

  4、弹奏音乐的三部分,要求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

  轻柔地飞?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于愉快地捉虫?。

  5、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变化。

燕子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第一篇,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写春天里的燕子的外形特点,在空中、湖面飞翔,在天线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几分生机的景象。

  自然界的美景多么迷人,在充满生机勃勃的春天里,燕子呓呢,小草发芽,桃花盛开,泉水丁冬流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前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成长中对身边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逐步养成学会一点一滴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接触事物不断的增多,学会把所观察到的事物能运用能用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摘录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形式,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理解本课内容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情情、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燕子教案】相关文章:

燕子的教案09-21

《燕子》教案08-16

关于燕子教案10-17

燕子教案范文11-03

《燕子过海》教案12-01

《燕子》精品教案11-17

《燕子过海》的教案09-22

《燕子过海》教案10-19

《燕子专列》教案08-28

燕子教案四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