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鱼教案

时间:2024-12-22 08:21:4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嘴巴鱼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嘴巴鱼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嘴巴鱼教案

大嘴巴鱼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合理运用基本的礼貌用语,你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

  2、乐意做一个甜嘴巴娃娃。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问好

  1、出示手偶小羊,与幼儿问好:“小朋友们,早上好!”(引导幼儿回应小羊)

  2、在教师的鼓励下个别幼儿单独与小羊握手问好。(过程中为“对不起、没关系”创设情境)

  小结:当不小心伤害到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原谅别人的时候要说没关系。你们真是个有礼貌的甜嘴巴娃娃。

  二、做客

  师:小羊要去好朋友小猫咪家做客啦,你们想去吗?

  1、出发去小猫咪家,在路上随意指物体,引导幼儿大胆问好。(巩固‘xx,早上好’)

  2、小羊和小猫咪问好谈话,引导幼儿和小猫咪问好。

  3、提问:好香的味道,小猫咪,请你给我吃一颗,好吗?

  4、教师品尝糖果,提问:想吃吗?要怎么跟小猫咪说呢?(引导幼儿尝试学说:小猫咪,我能尝尝吗?谢谢)

  5、引导幼儿排队等待,互相帮忙剥糖纸,并将垃圾扔在垃圾筒里。(引导幼儿互相帮忙,‘请你帮我剥一下,好吗’)

  6、提问:小猫咪家有好看的绘本呢,想看吗?要怎么跟小猫眯说?记住,要请你的`甜嘴巴帮忙哦!(引导幼儿大胆借绘本‘请你把绘本借我看一下,好吗?’)

  8、教师和幼儿一起看绘本。(根据图片线索进行提问小结:碰到人要问好,xx,早上好;需要帮助要说请,得到帮助说谢谢;伤害别人马上说对不起,原谅别人就要说没关系。)

  小结:哇塞,今天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甜甜的话,真是有礼貌的甜嘴巴娃娃。这些有魔法的话都记住了吗?

  9、提问:绘本看完了,怎么办?怎么说?

  10、引导幼儿说再见!

  延伸活动:将绘本投放在主题墙上,时刻提醒幼儿要当甜嘴巴娃娃。

  教学反思:

  《甜嘴巴娃娃》这首儿歌简单易懂,也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内容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旨在引导幼儿主动与大人打招呼,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娃娃。通过这个活动,鼓励宝宝当个甜嘴巴娃娃。宝宝学会念儿歌,懂得跟着儿歌内容学着做,尤其是几个比较内向的孩子进步非常大。我根据孩子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适当地为儿歌加上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孩子们学得投入,效果也不错。孩子们也认识到了有礼貌,会主动打招呼的小朋友是“甜嘴巴”,于是,在我们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甜嘴巴。

大嘴巴鱼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用流利的语言说出自己在家帮父母做的一件事。

  2、幼儿能用我会——说一句话。

  3、体验帮助别人自己也是一种快乐,认识到劳动最光荣。

  4、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贯。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做事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幼唱《我的好妈妈》。

  教师提问: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在给妈妈做什么事情?

  幼儿回答,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过渡语:这个小朋友真能干。在座的你们更能干,你能在家给爸妈做什么事情呢? (要求幼儿说清楚一件事情。)

  2、教师引导并启发幼儿用句式(我会——说一句话)

  3、教师过渡:今天老师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哪儿?教师给幼儿出示图片。

  4、教师指导幼儿按顺序看图片,先同伴之间交流,然后单个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5、幼儿表演。

  扮演孙子给爷爷奶奶捶背,梳头。观看之后教师问:“爷爷奶奶,孙子给您捶背、梳头高兴吗、快乐吗?”并让爷爷奶奶、孙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6、结束语:

  其实我们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很快乐。因此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自己会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喔,不能再家里依靠父母哟,还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反思:

  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变魔术中不断提高。那种迫切的心情,使孩子们自发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去探求、去体验、去表现自己。

大嘴巴鱼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能礼貌待人。

  2、能主动和同伴、老师打招呼。

  活动准备:

  1、自编故事磁带《甜嘴巴》。

  2、收集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

  3、生活情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角色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聪聪)师;“它是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甜嘴巴聪聪,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呢?我们来猜一猜。

  孩子们对于“甜”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味觉的'体验上,看来要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首先要帮助孩子理解“甜”嘴巴。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听一个聪聪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磁带,并尝试续编。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前部分,2、提问: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了吗?

  聪聪特别有礼貌,别人听了之后就像吃了糖一样,心里觉得甜甜的,所以大家都叫他甜嘴巴聪聪。

  (2)你喜欢聪聪吗?为什么?

  3、续编故事——如果你是聪聪,当老师、同伴帮助你时,你会说什么?

  三、出示情境图,迁移经验讲述。

  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会说什么呢?

  四、讨论生活中的问题

  1、将收集到的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换个名字,让幼儿讨论。

  2、把幼儿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活动延伸:

  1、学讲记在黑板上的常用礼貌言语

  2、今天谁是小聪聪?

大嘴巴鱼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的内容阅读相应的文字,乐意读一读汉字:吹、喊、吃、唱、喝、吸。

  2、观察汉字,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知道"口"字旁的汉字与嘴的动作有关。

  3、通过看图仿编歌曲,进一步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或"吹、喊、吃、唱、喝、吸"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或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图片,引导幼儿看图阅读图文。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请幼儿看图做一做相应的动作。

  2、告诉幼儿画面上的汉字表示图上小朋友的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并主动探索认读汉字,帮助幼儿发准字音。

  二、观察比较"口"字旁的`汉字,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提问:

  1、这些汉字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为什么这些汉字都有"口"字旁?

  教师小结:这些字都与我们的嘴有关系,都是嘴做的动作,在汉字中,许多表示与口有关的动作,就会有"口"字旁。

  三、幼儿阅读活动。

  1、阅读画面上的汉字,教师鼓励幼儿边做边读出汉字。

  2、师生共同进行阅读游戏。教师做动作,请幼儿根据动作,找出相应的字,还可以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其他幼儿说出汉字。

  3、引导幼儿用"吃、吹"进行组词,提高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4、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汉字会有口字旁。还有哪些动作与"口"字有关?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文字。

  四、开展游戏:什么汉字不见了。

  五、仿编歌曲《我有小嘴》

  根据画面的内容阅读相应的文字,观察汉字,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大嘴巴鱼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 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 教师扮演成“谜语大师”。

  2、 吃、唱、喝、吹字卡人手一套。

  3、 饭碗、杯子、吹泡泡玩具各一。

  四、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扮演“谜语大师”出场)大家好,今天“谜语大师”又要给大家猜谜语了。请你们仔细看我的表演,猜猜我在干什么?

  (二)感知认读

  1、表演吃饭

  1)提问:我在干什么?

  2)想不想和“谜语大师”一起来表演?(师: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边表演边跟说)

  3)出示汉字,共同认读“吃”。

  4)除了吃饭还可以吃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巩固认识“吃”)

  2、 表演唱歌

  1)提问:听到我在干什么?

  2)幼儿共同表演并认读汉字“唱”

  3、表演喝水

  1)提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2)幼儿共同表演,认读汉字“喝”。

  3)小嘴还能喝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其余幼儿跟学,巩固认识“喝”)

  4、表演吹泡泡

  1)提问:刚才我用小嘴干什么了?

  2)幼儿学习表演,认读汉字“吹”。

  3)谁能和我表演不一样的动作给大家猜?( 幼儿表演,巩固认识“吹”)

  5、逐一跟读汉字“吃、唱、喝、吹”。

  过渡:“谜语大师”的谜语猜完了,可还有一些难题呢。

  (三)游戏

  1、找字宝宝

  1)幼儿拿出字卡,师说:“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找出“吃”字。

  2)请个别幼儿说短句,幼儿找出相应的汉字。

  3)师提要求,如:“‘谜语大师’口好渴呀,请你们给我喝喝水”,幼儿找出相关汉字。 2、 捉迷藏 方法:师逐一藏掉汉字,幼儿分别找找哪个汉字不见了,并从字卡中找出。

  (四)迁移小结

  1、请你们找找这四个字里的小秘密。(引导幼儿发现“口”字旁)

  2、为什么这些字宝宝都有一个“口”呢? 3、师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都与嘴巴有关,所以这几个字宝宝旁边都有一个“口”。

  (结束)评析:

  在当前,幼儿识字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识字活动《有趣的.嘴巴》,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轻松活泼,让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愉悦环境中轻松学习、自然习得。

  整个活动突出一个“巧”字,体现一个“动”字。活动流程安排构思巧妙、自然流畅。执教老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注重教具的隐性教育作用。活动中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整个情景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幼儿学习,掌握一些常用词语。

大嘴巴鱼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嘴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嘴巴的明显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有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有不同特征的动物(如鹊鹏、啄木鸟、蜜蜂、河马、蜗牛、兔子等)嘴巴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救救苹果树》,引起幼儿对动物嘴巴的谈论兴趣。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后提问:是谁救了苹果树,为什么啄木鸟能救苹果树?

  2.了解动物嘴巴的外形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啄木鸟长着一张什么样的嘴巴?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嘴巴有特殊本领?它们的嘴巴是什么样的?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教师:图片上的动物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它们是靠身体的什么地方完成特殊任务的?(鹈鹕是靠它的大嘴巴来捉鱼的,蜜蜂是用管子一样的嘴来吸食花蜜的……)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一张奇怪的嘴?它们的嘴巴是什么样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收集图片、音像资料,在科学区探索交流,增长知识。

  游戏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引导幼儿继续关注动物的嘴巴,满足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兴趣。

  教学反思

  ?动物的嘴巴》是针对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参与了解一些小动物嘴巴特征,从而萌发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小动物的家的情感.因此,针对这一活动意图,我充当好活动的引导者,让幼儿轻松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小动物是幼儿很感兴趣的,他们也是满怀新奇。整个活动,幼儿始终处于轻松、愉快、自然的活动氛围中,特别是游戏活动将幼儿所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说出来,增加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有利于增进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寓教于乐,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取得了好的活动效果。

【大嘴巴鱼教案】相关文章:

鱼备课教案10-07

《弹簧鱼》教案11-19

海底的鱼教案10-31

手工鱼教案06-16

制作鱼教案11-24

海底世界的鱼教案05-06

中班美丽的鱼教案09-25

幼儿关于鱼的教案参考07-16

大班科学鱼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