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江之歌的音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江之歌的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江之歌的音乐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长江之歌》,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背唱歌曲,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内容分类。
2、过程与方法:聆听、演唱《长江之歌》,感受、体验影视主题歌或插曲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喜欢影视音乐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场景音乐;《猪八戒背媳妇》、电视纪录片《长江之歌》等影视音乐片段。
(1)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会唱的跟着哼唱。
(2)问题:这些音乐属于哪个艺术门类?
(3)交流:影视音乐。
2、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类。
(1)提问:什么是影视音乐?它包括哪些内容?
(2)交流: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3、教师简介《长江之歌》的有关内容。
二、学唱歌曲
(一)教师播放音乐《长江之歌》,学生聆听。
思考:歌曲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段?
交流:歌曲给人以雄伟、开阔、激昂、庄严、抒情、赞美……的感觉。
(二)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
(三)学唱旋律
1、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啦”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1)了解旋律的基本特点。
问题:请大家观察曲谱的旋律和节奏有哪些特点?
交流:四个乐句都是弱起进入。
(2)、学生用充满激情和赞颂的声音唱旋律。
2、学唱第二段旋律
(1)教师播放第二乐句旋律音乐,学生用“啦”跟唱。
提问: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哪些不同?他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交流:附点音符比较多、音域比较宽广;前后两句给人亲切抒情和精神饱满的感觉。
(2)教师指导学唱第二乐段旋律。
3、学唱第三乐段旋律。
(1)、教师带学生用“啦”唱旋律。
(2)观察:这段旋律与第一段旋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3)交流: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表达了炎黄儿女对长江、对祖国的赞美、依恋之情。
(4)学生跟教师的琴声视唱第三乐段的旋律。
4、学唱尾声旋律
(1)师生一起划拍视唱尾声旋律。
(2)问题:尾声旋律表达怎样的情感?(是对长江的赞颂和依恋情感的进一步抒发。)
(四)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的`曲谱,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绪情感。
2、填词演唱歌曲
(1)简介曲作者,了解《长江之歌》的创作由来。
(2)完整演唱歌曲。(改正学生不足之处。)
(3)教师伴奏,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情感升华
1、教师提问:这是一首赞颂长江的歌曲,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怎样的情感才能把歌曲演唱得更好?
2、学生结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思考并谈谈如何更好变现歌曲。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用充满感情和赞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了解影视主题歌或插曲在影视中的作用
(一)对比欣赏动画片《三个和尚》主题音乐视频片段。
1、第一遍观看无声视频。
2、第二遍观看原声视频。
(二)问题: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音乐?看了两段视频后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三)师生交流:主题歌、片尾主题曲(它们可以高度概括影视剧的内容,给人以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插曲是影视剧情当中出现的歌曲,他常出现在重要的场景中,并与剧中的情节发展紧密相关,用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内容。
五、课后延伸
(一)有感情背唱《长江之歌》
(二)搜集影视歌曲,唱一唱,体会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
长江之歌的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准“哺育、乳汁、荡涤、磅礴”的读音,指导书写“磅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3、利用收集的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知道课文通过对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小朋友念几句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师:这三句诗描写的都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3、观看《长江之歌》资料片。
4、板书课题,听老师背诗。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5、师小结:一个“歌”字,不仅告诉我们这是一首诗歌,一段歌词,更是一曲歌颂长江的壮丽篇章。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句读课文,随机正音。
3、出示: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哺( bǔ pǔ)育 乳(rǔ lǔ)汁
荡涤 (dí dié) 磅( pānɡ pánɡ)礴
4、交流作者写法。
(把长江称呼为“你”,用了拟人手法;第二节和第一节结构相同。)
三、研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一) 出示:
1、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同桌合作读,老师引读
3、板书:赞美 无穷的源泉
依恋 母亲的情怀
过渡:从哪儿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呢?
(二) 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1、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1)自由读,这儿的.走和奔能互换吗?为什么?
(2)交流,随机看图,指导朗读背诵。
(不能,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时是一条涓涓细流,所以是优雅地走来。;而当它注入东海时已是惊涛骇浪,一个“奔”字体现了它气势壮观。)
2、同样写法的还有这两句,出示: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3、指导朗读背诵。
(三)过渡:从哪儿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1、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2、谁能用你收集的资料来理解其中的一句诗:
“哺育各族儿女”: 长江流域共有14个民族自治州,32个民族自治县。全流域5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4亿人。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随机朗读)
3、什么叫推动新的时代?
(1)百万红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0日晚发起渡江作战,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横渡长江。他们在强大炮兵掩护下,击破了反动派军水上障碍,至22日,渡江部队均占领并扩大了滩头阵地。至此,反动派军苦心经营达三个月之久的长江防线完全崩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并于23日解放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反动派对中国22年的统治被推翻。
(2)三峡水利工程:播放视频。
(3)总结:百万红军渡长江,粉碎了国民的统治,把中国人民带入了光明的新时代,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更是将引领我们走向安定,走向富强,走向辉煌的明天!
(4)朗读: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4、总结:哺育是母爱,扶携是母爱,激进更是母爱。再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四、小结复习。
1、总结: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齐诵诗歌
2、小组合作,表演。可以朗诵,也可以歌唱。
3、齐唱《长江之歌》
五、拓展作业。
1、背诵课文。
2、利用收集的资料,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写几句赞美长江的诗句。
16、长江之歌
附板书: 赞美 无穷的源泉
依恋 母亲的情怀
【长江之歌的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02-26
长江之歌阅读答案05-01
音乐教案音乐接龙05-13
那达慕之歌说课稿06-13
二年级《树之歌》教案03-31
幼儿教案音乐教案05-31
第13课《火把节之歌》教案全文09-22
树之歌教学反思04-11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8-01
中班音乐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