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热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朗读诗歌做到节奏分明,读准重音,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能力目标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通过复述,运用比较法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诵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
老师激情导入,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最喜欢做的一个动作——两手大母指按在太阳穴,闭上眼睛,静静地轻揉。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师问: 生答:
1、诗人看见了什么? (月光)
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 (白霜、故乡)
3、李白思的是什么? (故乡、亲人)
4、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女神》之后的诗文集《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这时国内的“五四’海潮已过,政局混乱作者思想感情极端矛盾,他既对现实不满,有强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找寻暂时的逃避和慰安。因此,诗中想象大胆,表情含蓄。
三 、诵读与感悟
1、学生自由诵读。
2、正音:笼罩lǒng zhào 模糊 móhu 鲛人jiāo
3、朗读指导:节奏和重音 (课件)
4、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
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板书:
写实:月光、树林、白云、疏星
想象: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小结: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5、配乐范读,领悟旋律
配以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老师融情于景的激情范读。
问:
①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旋律?
学生讨论、归纳:忧伤、迷惘、追寻……
②哪些诗句充满了忧伤?
学生讨论、归纳: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6、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诗的意境。(课件)
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
7、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课件:主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地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思念之情。
8、联想在诗中的作用(课件)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联想,由星空联想到天河,联想到《鲛人流珠》的传说,从而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四、秀一秀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人风采。
五、拓展延伸:
1、理解小诗
繁星 冰心
嫩绿的芽,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诗中的“和”是什么意思?
(2)这三节诗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嫩绿的芽”、“淡白的花”、“深红的果儿”说的话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4)请想象一下“嫩绿的芽”、“淡白的花”、“深红的果儿”它们各自的愿望是什么?
2、请仿照例子用下面所给的6个图形,先拼成一幅图,再说说它所表示的含义,并给所拼图形起个名字。
例子:
我这幅画名字为《青山绿水》,它可以给人的身心带来美的享受。拥有清秀洁净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希望大家都来珍惜保护这份灵秀,不要随意破坏!
六、作业设计
1、背诵
2、阅读《倍速》第27课练习《云和月》,完成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配乐读、自由读、小组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验,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帮助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激发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欢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捏过泥人吗?都捏过什么?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名叫《泥姑娘》,相信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的一定会被泥姑娘的行为感动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师:读完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呢?
4、是呀!泥姑娘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了一个小生命,她多么伟大呀!
5、认读词语。
6、理解词语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1、再读课文,泥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的词或句子。
2、学生自读。
3、全班交流。
预设:
(1)、我觉得泥姑娘和可爱,我是从第一自然段看出来的。(读第一自然段)
问:是呀!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她的`可爱呢?(学生试读)
(2)、我觉得泥姑娘很有爱心,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读3-4自然段。
问:此时,你觉得泥姑娘怎样呀?(学生表达情感)
(3)、我觉得泥姑娘很勇敢、很坚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读5-7自然段。
问:你能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学生自由朗读)
问:如果此时你发现泥姑娘在救小蜜蜂,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课文学到这里,你佩服泥姑娘吗?你佩服她什么?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泥姑娘的故事非常感人,也让人为她的命运担心。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来续编一下这个故事吧!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3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个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出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前学过他的诗,谁能背诵一首)
文题含义:伤:哀伤,叹惜。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一分钟)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
(一)出示初读要求:(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熟读得好)
1、 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 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 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二)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
隶:谒:扳:称: 泯: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
新课
1、播放歌曲《太阳》,学生跟唱。
2、刚和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吧。(学生说出歌名)
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也叫《太阳》,你们想不想学?(引出课题、板出课题)
3、谁来拼一拼,读一读“太阳”?(指名读、齐读)
4、谁来说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并进行扩词)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贴出课文的插图)小朋友们仔细看图,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说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轮红通能的(太阳)正从(大海)上升起来。阳光下,一片碧绿的(草地),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树),一座座漂亮的(房子),还有一只(大公鸡)正迎着太阳“喔喔”地唱歌呢。
3、你们说这幅图怎么样?(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是怎么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小结)
3、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刚才圈出来的字。
4、听录音机范读,请小朋友们特别注意刚才你不会读的字。
5、学生自己读课文一遍。
6、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与词宝宝交上朋友了?(检查学生对词的掌握情况)
a、指名拼读生字词
b、全班拼读生字词
c、指名直接读生字词
d、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名话
7、调皮的字娃娃从词宝宝时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娃娃的卡片,小组合作学习,争取认识每个字娃娃,与他们交上朋友。
8、我们来看看你与哪些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检查生字)
a、指名拼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b、全班齐读(指导个别字,如:“森”是由三个“木”组成;“从”是由两个“人”组成;“跳”让学生表演一下;“美”经常是与“丽”在一起;“世”经常是与“界”在一起。)
c、开火车读
9、刚才字娃娃从“家”是跑出来玩,可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能帮它们回家吗?(游戏“送字娃娃回家”)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看到小朋友们读得那么开心,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老师范读)
2、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那你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让大家听听,好吗?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回家之后,把这首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
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 请学生读1、2两段。
4、 评议。
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 交流自己的收获。
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
(1)学生听写词语。
(2)同桌相互检查。
二、展开想象,推测原因。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2、学生自由推测。
三、研读课文,探究解惑。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朗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5、小组交流,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
7、 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拓展能力。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
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形式多样: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板书设计:
13 花钟
湿度
温度 花钟 光照
昆虫活动
语文教案 篇6
一、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现在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将来人类的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老师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写玩具、公共设施等,比如,可以说说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可以让人行走如飞的鞋子,可以推着走的房子,人站在上面想到哪儿就到哪儿的人行道……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 明确习作要求。范文引路。
1、 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认真思考,大胆想象。先想想我们现在生活中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你有什么想改进的?想好后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物品展开想象,你想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重点想它应该有什么功能?怎么使用?
3、想象合理,叙述清楚。想象既要奇特,又要注意合理性。写的时候要叙述清楚,让人看得明白。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 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 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 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 学生自主习作。
1、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 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 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 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 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 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4、四人小组互读习作,评选出一篇想象奇特、叙述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对于个别进步大或有个性的学生,给予鼓励,并让其当众读自己的习作。
六、拓展活动
办一期“未来多美好”的板报,在墙报上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
我的发现
出示词组:教书 教室 降落 投降
羊圈 圆圈 石缝 缝补
便宜 方便 重要 重新
1、 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 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 指导学生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 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 读读认认
师:当你遇到一个不认识的生字朋友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与它交上朋友。今天,老师再教大家读一首儿歌,其中藏着好几个生字朋友呢。
1、 自读韵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将韵文读正确,读流利。
2、 出示带拼音的韵文,指名读,正音。
3、 出示去拼音的韵文,将生字显红,指名读,正音。
4、 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5、 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6、 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 读读背背
1、 自由读这5句民谚,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读,正音。(“胭脂”读轻声,明朝 zha)
2、 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 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1、 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
2、 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 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 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3、 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 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4、 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 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 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5、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秋天教案04-21
(经典)语文教案09-26
语文教案(精选)10-14
语文教案(精选)10-15
语文教案08-09
(精选)语文教案08-02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11-07
语文下册教案01-31
语文桥的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