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案设计优秀

时间:2024-10-12 09:55:4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风》教案设计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1

  一、激情导入

  1.猜谜:耳听鸣鸣叫,眼看树枝摇,要问他住哪,谁也不知道。板书:风。

  2.那你们会唱关于风的歌吗?能背与风有关的诗吗?那平时,你感受到的风是什么样的?

  3.风能唱,能感受的到,那么风能画下来吗?今天我们来学习15《画风》

  二、识字

  1.现在我们来认识三位小朋友,(贴)谁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2.(去拼音)你还能读吗?谁当小老师领读。

  3.你们读的真棒!瞧!他们三个在望着你们笑呢?那你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名字的?

  4.你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方法,下面,我们就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打开书15课,画生字,标自然段,并且把课文读正确。

  5.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下面让我们再次与他们打声招呼

  7.生字娃娃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吗?火车读,组词。

  8.下面,我们把这些生字再送回课文来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9.那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呢?默读课文,并拿出铅笔画出你自己的.答案。

  10.他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画,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给她们配上课文中的句子,齐读,评读。

  11.刚才读了课文,也欣赏了她们的画,想不想换一种方式来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评议。

  12.文中的三个孩子,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13.老师也喜欢他们,他们敢想,敢做,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14.那你想画吗?想怎么画,再把画的内容写下来。

  15.指导写字。

  16.有感情齐读。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2

  导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导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导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我会读

  1、读准生字词:

  乌云艺术眨眼斜视转动雨丝陈旧显示旗杆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思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中的人物是( )( )( )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喜欢的原因( )。

  我质疑

  我还有几个不懂的地方。

  1、( )

  2、( )

  学案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

  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

  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

  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3、识记“湿”。“湿”——“显”

  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

  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

  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习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4、你觉得谁画得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5、 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四、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合作伙伴表演读,引导学生评议。

  评议重点:每个人的语气是否正确。

  3、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朗读。

  4、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

  五、启发想象,拓展练习

  1、你想怎么画风呢?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

  2、说一说,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dān wū yún yì shù mínɡ xiǎn hū rán yǔ sī

  ( ) ( ) ( ) ( ) ( ) ( )

  2、连线

  赵小艺弯弯的小树

  宋涛飘扬的红旗、呼呼转动的风车

  陈丹斜斜的雨丝

  3、按课文内容填空

  大家都在画风。宋涛画了_________________。赵小艺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丹画了_________________。我也画风,我要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作品,拓展思维

  1、你是怎么表现风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适当解说。(3—5幅)

  2、评议作品。

  自评后组评,各组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启发更深入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怎么画?(自由发言)

  课后作业

  1、画声音或气味。

  2、推荐阅读:《新语文》三册,第25页《风的握手》。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3

  (一)古诗导入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途万杆斜。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这首诗里没有“风”字,你为什么能猜出是风呢?

  2、唐代的李峤用他神奇的笔把风写了出来,真了不起。今天有三位小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当中,他们要来画一画风(出示课题),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赶快把书打开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大声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同学多读几遍。

  2、读完课文,你最想对三个画风的小朋友说句什么话?

  3、看样子,小朋友们都很佩服这三个小朋友。我们来跟他们打个热情的招呼吧!

  4、三个小朋友画画去了,你们还能认出他们的名字中的这几个吗?出示生字:赵、艺、陈、丹、宋、涛

  ①同桌互读

  ②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了同学们读生字读得那么准确,老师相信这三个小朋友一定已经与 我们的好朋友在纸上画画了,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房子、太阳、大树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风像个小精灵,怪不得陈丹说,说什么?

  ①指名读,读出无奈的语气。

  ②我们一起学着陈丹的样子来无奈地读一读这段话吧!

  3、后来他们画出风来了吗?我们来找一找三个小朋友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在书上划上线。找到的同学可以自由地起立读一读。

  4、汇报找到的句子。

  (四)读文感悟,相互交流

  1、教师指导学习赵小毅画的风

  这三位小朋友真有本事,把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画吧。

  ①出示赵小毅的画,这是谁画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出示两段话,你能把赵小毅画的风读出来吗?

  A、学生自由读

  B、谁愿意来把赵小毅画的。风读出来?我们来个比赛!请两位同学一人读一段。小朋友来评一评,你感觉到风了吗?

  C、风在哪里?(飘、呼呼地转)。要读好这一段,先要读好这两个地方。板书(画一面飘动的旗子和一只转动的风车)

  D、自由练读

  E、指名读

  F、让我们一起把飘着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读好吧!

  G、看了把赵小毅的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H、多聪明的赵小毅,女同学,你们能怀着喜欢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段吗?男同学,你们能学着赵小毅仔细的样子再来读读这一段吗?

  2、小组合作,自学宋涛、陈丹画的风

  ①出示自学要求:四人小组挑选喜欢的一幅画,仔细读读,并找出画中的风。

  ②汇报。

  A、四人小组汇报宋涛、(陈丹)的画。

  B、风在哪里?小小组长来黑板上画一画,边画边说,为什么斜斜的雨丝和(弯弯的小树)里有风。

  C、看看他们的画。

  D、让我们来读一读,让宋涛知道我们是多么喜欢他的画。(男女同学对读,读得好的,就弯弯腰)

  E、三位小朋友画完了风,你们喜欢他们画的画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整篇课文,让老师听听,风是不是藏在你们的朗读当中?(齐读)你们读得太有感情,老师仿佛真的感觉到了风!

  (五)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你会画风吗?你想怎么画风?指名说。

  2、出示叶圣陶的《风》,教师范读。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4

  课时设计简析

  《画风》一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鼓励。由于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对学生的朗读感悟造成困难,而且对学生通过学文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也 基于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将采用逐步展开、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知道通过哪个词语表现风的存在。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3、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并试着用准确的语言表现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准备:课件、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引入。

  连同名字出示三个小伙伴的头像,以向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检查巩固认字。

  二、 细读学文。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用指名读、教师引读的方法读第1-3自然段。

  2、质疑:陈 ”教师用电风扇演示风吹纸条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风,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消除孩子们理解上的难点。从而感悟陈丹语气肯定的原因。

  3、指导朗读2、3段对话。

  (二)精读学习第4-5自然段。

  1、从赵小艺的表现“眨眨眼睛,想了想”,体会她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随机指导朗读“我能!”读出赵小艺的自信来。

  2、学习赵小艺画风的句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飘”。感悟表现风的巧妙的用词的精准。相机指导朗读宋涛的话,读出惊喜的语气来。

  3、学生试着用诗一样的句式说话。

  (三)学习第6-8自然段。

  1、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比较陈丹前后的反应“谁也画不出来”,“我也会画风了”,学生从而明白陈丹是受了赵小艺的.启发,她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开动脑筋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学生们走进了陈丹的心里,指导朗读自然不费功夫。

  2、宋涛想了想,也画出了风。赵小艺“我还能画”,这些内容集中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们更容易感受到三个小伙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画出了风。另一方面,对于突出三个小伙伴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指导朗读都显得省时高效。

  3、指导学生通过默读,勾画出三个小伙伴怎么画风的句子。从小培养学生们用笔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收获。用图文并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表现风的词语。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的方法,注意朗读指导。

  4、用句式训练,加强语感。

  (四)学习第9自然段。

  齐读。从“好像都在动”,“显得更美了”体现小伙伴兴奋、高兴的心情。相机指导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畅谈人物印象。

  1、小组自由读后,选一组在全班展示。

  2、学生畅谈喜欢这三个小朋友的理由。

  四、学生在轻松的音乐自己画风,并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一写,丰富语感。

  五、课堂小结。

  布置拓展作业:(1)画出炎热。(2)画出香味。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1、会认课文中“宋”等7个生字。会写“涛”、“陈”、“丹”、“艺”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体会赵小艺、陈丹、宋涛画风的意图。

  【教学重点】

  1、会认课文中“宋”等7个生字。会写“涛”、“陈”、“丹”、“艺”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体会赵小艺、陈丹、宋涛画风的意图。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风婆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声音,想听吗?请仔细听。

  2、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3、对,这是风的声音。你喜欢风吗?说说理由。

  4、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今天有3个小朋友,想用自己的画笔,把风画下来,他们会怎么画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画风》去看一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请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

  ⑴ 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⑵ 我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今天,这三位画风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⑴ 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请学生跟他们打招呼。

  ⑵ 去掉拼音请学生读一读。

  ⑶ 打乱名字中的字的顺序,请学生同桌互读。

  ⑷ 教师抽个别学生读生字。

  ⑸ 请小朋友仔细想想,我们班哪些小朋友的名字中也有这几个字?

  3、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涛”、“陈”、“丹”、“艺”4个字。

  三、读顺课文

  1、小朋友们都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宋涛、陈丹、赵小艺却非常聪明、能干,用自己的方法把风画了下来。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画风的呢?请你再来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划出他们画风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2、刚才在小朋友读课文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大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四幅画)

  3、这四幅画的作者分别是谁?

  4、让我们一起先去看一看赵小艺的画。

  课件出示: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⑴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到风来了?

  板书:风来了 旗子飘了

  ⑵ 风来了,还有什么东西也会飘起来?

  ⑶ 学生自己试读。

  ⑷ 抽个别学生读。

  ⑸ 齐读。

  5、在赵小艺的带领下,其他小朋友也画出了不同的风,让我们看看他们又是怎样画风的?(出示三段话)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读出有风的感觉。

  课件出示:

  ⑴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⑵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小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⑶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① 个别学生读,说说,从哪个地方感觉到有风?

  ② 齐读。

  6、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和我合作读。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赵小艺、陈丹、宋涛。

  师:风来了,赵小艺你画了什么?

  生:我在房子前。

  师:风来了,陈丹你画了什么?

  生:我。

  师:风来了,宋涛你画了什么?

  生:我。

  7、老师和全班小朋友合作。

  四、诗歌结课

  1、小朋友,你们发现没有,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写成板书,如果我们把这个板书穿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2、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节课里不仅交到了几个好朋友,认识了很多字,还学会了编诗。老师要在诗的下面写上我们班的大名,这可是我们这节课的劳动成果。

  3、会编诗了高兴吗?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另一首描写风的诗,在结束我们这节课之前,老师把这首诗送给每一个小朋友,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这节课。齐读这首诗。

  〖板书〗

  画风

  风来了──旗子飘了

  风来了──小树弯了

  风来了──雨丝斜了

  风来了──风车转了

【《画风》教案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画风》教案03-02

《梦想的力量》教案设计优秀08-15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09-19

大班美术画风筝教案03-01

《复式统计表》优秀教案设计09-19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优秀05-24

古诗教案设计05-29

坐井观天教案设计07-27

麋鹿教案设计04-22

《社戏》的教案设计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