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7 08:44:0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汇编【8篇】

中班教案 篇1

  小鸡过溪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并即兴创作进行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发展中班的创造力。

  2、培养中班关心同伴、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教学准备】

  形象的游戏图谱若干,平衡木两条,小鸡小鸭头饰一批。

  【教学重点】

  在学习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会变换节奏进行游戏。懂得运用肢体表现节奏进行游戏。

  【教学过程】

  1、孩子们听着《小鸡过溪》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简单的律动进入活动室,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提示语: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做游戏去。

  2、欣赏情景表演《小鸡过溪》,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引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3、集体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玩节奏训练小游戏。讲解形象的图谱帮助孩子记忆。(小鸡部分:先练习手部动作,再玩上楼梯的游戏;小鸭部分:拍手基本练习,变换节奏练习)

  4、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中班分组(小鸡、小鸭各一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从旁指导,启发中班即兴创作进行游戏。

  5、中班创编节奏(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6、中班整体创编表演和分角色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7、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时间的安排,可让中班掉换角色进行练习和创作游戏。

  8、边唱歌曲离开活动室。

  提示语:"时间不早了,小鸭、小鸡我们回家去吃饭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

  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引发幼儿学习粗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活动过程(1)认识粗细: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2 .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二)比较粗细: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 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三)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 ”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小百科:细的本意是小,相对于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懂得要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引导幼儿做事要细心,要有始有终。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每组幼儿一盒豆荚、两个托盘。

  2、事先和厨房联系有关事宜。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剥豆荚,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x组织讨论,帮助幼儿解决“怎么剥豆荚”的问题。

  今天我们帮助厨房叔叔剥豆荚,你们知道怎么剥吗?

  x让幼儿动手试着剥一会儿豆荚,然后老师请剥得好的小朋友示范。

  x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剥得又快地上又干净。老师建议拿一个托盘放豆子,一个托盘放豆壳。

  x集体剥豆荚。告诉幼儿剥豆时要细心,要有始有终。

  2、让幼儿通过送豆子和吃豆子等活动感受劳动的喜悦。

  x带领幼儿把剥好的豆子送到厨房。

  小朋友,我们把剥好的豆子送给厨房的叔叔。你们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做事,他们一定很高兴,一定会谢谢小朋友的。

  x打扫桌面。

  x午餐时,让幼儿品尝自己剥的.豆子。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题目: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

  二、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五、活动过程: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

  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2)泥土里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2)泥土中有空气。

  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六、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七、拓展思路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情景,学会快乐学习。

  2、通过操作游戏,认读汉字,学说简单的句子流畅表达。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字卡:东边、西边,操作图片、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

  2、 进行情景表演,讲述故事。设置问题情景,两只羊谁也不肯让怎么办?故事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样了?使幼儿在故事情境的渲染下认真欣赏儿歌,能够初步理解儿歌内容:(东边来了一只羊,西边来了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扑通”掉进河中央。)在幼儿欣赏儿歌的同时教师及时出示字卡“东边”、“西边”。

  3、 听录音,在录音进行中,具体认读,进行集体识字教学,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4、 与字宝宝做游戏,在游戏中加深印象,帮幼儿巩固,复习。

  射击比赛:老师发出口令,小朋友准备好,找准字宝宝进行打靶射击训练。

  看谁指得快: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前站好,老师发出指令说:“**字宝宝”,两位小朋友争着指,指的快者为胜。

  5、送字宝宝回家,加深印象,再次认读,巩固记忆。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对小朋友说:“**字宝宝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一齐和**字宝宝说再见”,教师手指一个字,幼儿说一声“再见”,教师便拿走一张字卡。

  活动结束:教育孩子应该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在活动中能够与小朋友和睦友好的共处。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记忆进行理解性辨误和改错。

  2.尝试创造性地使用问答句式表述并完成游戏任务,在听说游戏中提高语言运用的敏感性。

  3.认识做事情要耐心、细致。

  活动准备:

  1.画有各类商店的游戏板。

  2.商品的小图片,乖乖熊和糊涂猫的图片。

  3.搭建模拟商店。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回忆相关经验,找出故事中的错误。

  1.出示糊涂猫图片,以"糊涂"一词引出故事。

  引导语:这是一只糊涂猫,为什么是糊涂猫呢?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按故事内容将商品放在相应的商店里。

  2.幼儿指出错误的地方,教师用"×"的符号注明。

  3.幼儿正确地进行表述,教师调整商品摆放位置。

  引导幼儿学说短句:这是什么?是在什么地方买的?

  二、根据游戏板,幼儿自己尝试改错和编故事。

  引导语:你们每人有一块游戏板,看看上面有哪些商店和商品,里面的商品放得对吗?

  1.幼儿自由观察和调整。

  2.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讲述。

  三、愉快地进行购物游戏。

  引导语:今天我们幼儿园也开了不同的商店,你们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要记住你是在什么商店买的。

  1.幼儿自由地去商店选择商品。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买的是什么,是在什么商店买的。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生活区提供各种商店以及商品的图片,让幼儿将商品放在相应的"商店"柜台里。

  2.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时开设故事中的游戏场地,引导幼儿到正确的商店购买需要的东西。

  3.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到各种店里的去,了解其特点。

  4.日常渗透:教师提供表演的道具,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故事表演。

  附:故事糊涂猫

  看到糊涂猫从家里走出来,乖乖熊高兴地跑上前去打招呼:"嗨!你昨天去哪里了?""我和妈妈一起逛街去了。"糊涂猫兴高采烈地向乖乖熊讲了起来,"街上热闹极了,商店一家连着一家,什么东西都有!"说着他从头上取下小红帽:"看,这是从快餐店里买来的.。还有好多东西呢,走,去我家看看!"乖乖熊半信半疑,糊涂猫拉着他就走。

  糊涂猫家里添了好多东西呀!糊涂猫骑着一辆小自行车说:"这是在文具店里买的。"他拿出好多好吃的东西招待乖乖熊说:"这是在玩具店买的。"他指着新桌子说:"这是在食品店里买的。"乖乖熊越听越糊涂,瞪大眼睛看着糊涂猫。糊涂猫继续得意地介绍自己家的新东西,他拿出漂亮的衣服和袜子说:"这是在家具店买的。"他拿出各种各样颜色的画笔,一边画画一边说:"这是在服装店买的。"糊涂猫介绍得口渴了,拿出水果和乖乖熊一边吃一边说:"这是在音像店买的。"最后糊涂猫拿出刚买的光盘和乖乖熊一起看,并告诉乖乖熊:"这是在水果店买的。"听完糊涂猫的介绍,乖乖熊把糊涂猫领到大街上。小朋友,你们知道乖乖熊要帮助糊涂猫做一件什么事情吗?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什么是膨化食品,知道少吃膨化食品。

  2、知道多吃膨化食品的害处,培养幼儿节约知道不随意乱花钱。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食物:膨化食品

  活动过程:

  1、认识膨化食品。

  (图片和实物)

  (1)师: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幼儿:米饼、雪饼、师:(实物)这个是什么?

  生:炒米,苞米花,猫耳朵……师:无论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米饼"、"炒米",还是街边小贩爆出来的"猫耳朵"、"苞米花",我们把这些经过高温、高压后膨化出来的`食品叫做膨化食品。

  (2)讨论:说一说你吃过的膨化食品的名称、形状、颜色、味道……,由幼儿自由发挥、描述,气氛越浓烈越好。教师注意倾听,适当点拨记录。

  (3)出示图片、讲故事:

  我听说大灰狼变得很胖很胖的跑都跑不动了!小朋友喜欢变得胖胖的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它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大灰狼和黄鼠狼从店里偷了很多烤鸡腿、炸薯片.......肯定也像大灰狼现在这样胖了!"提问:宝宝,听了刚才的故事,想一想大灰狼后来为什么变得那么胖呀?

  如果你以前经常吃油炸的食品,以后还会继续吃吗?

  教师归纳小结:膨化食品不仅味道好,而且很多都是用杂粮制成的,如玉米、蚕豆、大豆,还有的是用马铃薯、红薯等制成的。杂粮的营养价值原本也不算很高,也不太好吃,可经过膨化之后,它们变得既好吃,又提高了营养价值,讨论:这样的膨化食品多吃好不好。

  师:膨化食品虽然很好,但前提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卫生、营养标准的,有营养学会监制或已达到国家免疫标准,有免疫标识的。(教师边讲边出示一些膨化食品的外包装,用实物让孩子们认识,不过,膨化食品再好吃,再香甜,再酥脆可口,我们都不能经常吃更不可以天天吃,顿顿吃了,且不说浪费钱,造成我们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更主要的是,绝大多数膨化食品中都有人工合成的食物添加剂、色素、糖精、香精等等,这些东西如果长期被人摄入,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的。此外,街头小贩爆的苞米花、炒米、猫耳朵等食物,虽然没有什么"人工合成化学剂",但它的"锅"、"罐"却因在制作中含有金属铅,铅在高温、高压下会渗到食物种去,所以经常吃或过多地吃了这些膨化食品,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因为铅被人体摄入后,会在肝脏内沉淀下来,使人慢慢地铅中毒!

  儿歌:膨化食品。

  小百科:膨化食品是以谷物、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如焙烤、油炸、微波或挤压等制成体积明显增大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种组织酥脆、香味逼真、风格各异的休闲食品。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看书和爱护书本的方法。

  2、养成看书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36。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些图书,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本来看看。

  2、幼儿自由看书,教师观察幼儿看书时候的一些表现,如:坐姿、是否一页一页读懂内容。

  二、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看书方法。

  1、教师:刚才我让每个小朋友都看了一会书,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样看书的?(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给大家看)。

  2、教师:哦XX小朋友是这样看书的,还有谁也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样看书的?

  3、小朋友你们看懂了图书的内容吗?

  教师:谁来说说你看的.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三、通过看大挂图,让每位小朋友了解看书和爱书的方法。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看书的。

  2、谁来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看书和爱护书的。

  3、哦,XX小朋友看到了他们是一页一页看的,还有的小朋友看到他们会用透明胶把破的书修好。

  4、教师小结: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破了,我们要用透明胶把破的地方黏上,我们不能边吃东西边看书,也不能在树上乱涂乱画,看书的时候,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看久了要转动我们的眼珠,这样我们的眼睛才不会疲劳。

  5、现在请小朋友按照老师刚才教你们的方法来看书,看看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

  四、引导幼儿了解修补图书的方法,并学习修补图书。

  1、教师出示破旧的图书。小朋友你们看,这些书怎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修补吗?我们应该怎么样爱护我们的书籍呢?

  2、让幼儿讨论修补和爱护书籍的方法。

  3、教师小结:以后小朋友在看图书的时候,发现图书有破损的地方,小朋友就要及时把图书修补好,这样我们下次看图书的时候,我们才能完整欣赏图书中的内容。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9-02

(精选)中班教案09-15

[精选]中班教案08-25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精选)07-29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