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时间:2024-08-31 07:39:3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1

  第7课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讲解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熬的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板书设计: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2

  第11课上下对正和左右对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对正型和左右对称型的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和左右对照查找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识这两种类型的字并能正确书写。难点:分心病例,通过对照查找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第11课上下对正和左右对称2.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写好这两种类型的.字。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上下对正型字的写法:(1)注意中心是对正的。(2)上中下结构同样适用。

  (3)上下结构的字,若左右同形的,应在上下中心对正的基础上做到左右对称。2.讲解左右对称型字的写法:(1)一般以中竖为中心。(2)左右中心对称。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学一些,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

  四、书法小故事。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3

  第9课上下相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第9课上下相等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上下相等型字的写法:(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2.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3.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学一学,写一写。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欣赏书法名言。

  六、板书设计:

  第9课上下相等

  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

  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

  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4

  第15课全包围和双包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全包围和双包围的形态特点;过程与方法:掌握全包围和双包围运笔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还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全包围和双包围的区别。

  教学难点:

  全包围和双包围例字的.写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全包围和双包围,掌握运笔1.学生看书,感知竖画。

  (1)认识左全包围和双包围并书写。

  (2)指名说说:书上共有几全包围和双包围,它们的样子有什么异同?(3)学生齐读文中的“笔画特点”的内容。2.了解运笔,学会书写。3.指导书写。

  4.老师逐个范写、讲解。5.学生练写,老师个别指导。

  三、评价小结

  1.回课巩固全包围和双包围书写要领。

  2.评价表扬课堂中书写认真、姿势正确、书写美观的同学。

  板书设计

  第15课全包围和双包围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5

  教学时间:

  1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呼应

  2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出示例字“小”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出示“心”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8课避让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硬笔书法欣赏方法,提高对硬笔书法欣赏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依据,扩展教学内容,通过看、听、交流等形式,学会对硬笔书法进行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材中硬笔书法作品的欣赏。

  难点:理解同一个字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书写工具由古代的毛笔,变成了现代的多种书写工具,例如,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等,而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又同程硬笔。硬笔书法的价值与软笔(毛笔)书法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硬笔书法欣赏概述”)。

  二、新课教学:

  1.讲解田英章硬笔书法的特点

  2.讲解书法欣赏的含义。

  3.讲解欣赏方法书法的步骤。

  4.让同学们分别欣赏田英章硬笔楷书作品、卢中南硬笔楷书作品。

  5.讲解字的结构和笔画。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第3课卢中南硬笔书法欣赏

  教学内容:课本5-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卢中南先生硬笔作品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从中了解书法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卢中南先生作品的.风格特点。

  2.难点:知道卢中南先生的字的笔道劲利、舒展、结构严谨、字势挺拔、具有一种俊美洒脱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作品,相信同学们一定被田英章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超群的书法技艺所深深折服。希望同学们以田英章老师为榜样,勤学苦练,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本课让我们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再来认识一位与田英章老师比肩的当代书法名家—卢中南老师。

  二、教学新课

  1.讲解卢中南老师及他的作品。

  2.讲解卢中南老师字的特点。

  3.欣赏卢中南先生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7

  第13课两面包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行楷的基本特点,并能掌握一些行楷的书写技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解、观察等形式,使学生观察到行楷的书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楷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法。

  难点:行楷的书写技法。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内容。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重点是吴玉生先生的书法书写特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五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

  二、教学新课

  1.简单介绍什么是行楷?2.简单介绍行楷的实用性。

  3.以教材为基准,简单将楷书和行楷两种书体进行对比。

  三、讲解行楷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来提高书写速度。1.缩短行笔距离。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6.适当应用草书。

  (说明:以上六种途径,在实际书写中,通常是综合应用的。)

  四、指导学生将教材上的行楷字进行临写。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13课

  1.缩短行笔距离。2.调整楷书笔顺。3.改变笔画形态。4.使用弧线代折。5.连写相邻笔画。6.适当应用草书。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书法》教案05-15

小学六年级书法教案06-29

小学书法教案06-30

毛笔书法教案05-22

【经典】毛笔书法教案07-03

《书法》教案(优秀)05-24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5-25

硬笔书法教案11-08

书法课的教案06-28

书法课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