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锦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锦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锦集1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部分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本节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知识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学科内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需要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识图解图能力。
纵观04―07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该部分知识为高考热点内容之一,历年高考都会考查。但近三年来天津卷涉及较少。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图形、图表的分析。命题方式灵活多样,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各营养级能量传递的计算及综合运用本章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热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焦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流动渠道和研究目的
(2)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3)应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传递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识图解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物质运动和物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的计算
3、重难点的突破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借助于其形象、直观、动态等多种功能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来突出重点。再通过经典例题跟进、教师详解、学生分析来强化知识,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课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教师加以检查落实。授课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对近几年与本部分内容相关的高考题的分析研究,以及解题中如何确立关键词、关键点及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技巧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并加以掌握。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锦集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学会提取、分离绿叶色素的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提取、分离绿叶色素实验操作、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白化苗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节第一部分:光合作用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系。
为什么白化苗很快就会死亡?
为什么没有色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讲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绿叶中的色素究竟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又是什么颜色?以及各种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指导实验程序。
【活动】增加探究点
a.你们所带的材料中,有无比菠菜更适合的实验材料?
b.为何滤纸条的一端要剪去两角?
c.为何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活动】光合色素的作用
屏幕上出示图片:将4种色素分别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要求学生从连续光谱中观察明显变暗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指导阅读教材上图5-10: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讲授】过渡
这些光合色素分布在细胞的什么部位?直到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发现叶绿素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中,称为叶绿体。那么叶绿体有什么功能呢?
【活动】阅读教材思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材料分析:恩格尔曼的实验。思考:
恩格尔曼的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讲授】叶绿体结构
屏幕上出示叶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组成?
叶绿体有哪些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
【练习】教材课后习题练习
【作业】课后作业
画色素在层析纸上的分布情况图;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05-08
《水是生命之源》教案06-17
《水是生命之源》教案07-29
关于光的教案01-06
高中光的折射教案01-11
《司马光》教案02-24
光的折射教案15篇08-03
高中生物教案04-04
《司马光》教案精选15篇08-28
光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