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

时间:2024-06-22 09:03:19 教案 我要投稿

《书法》教案15篇【经典】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法》教案15篇【经典】

《书法》教案1

  一、五年级写字课的教学目标: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五年级写字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能比较热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2、练习用毛笔临摹,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掌握独体字的结体规则,写好独体字。

  4、掌握上下结构合体字的结体规则和书写方法,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5、掌握笔画之间合理搭配的基本规律,把汉字写得美观大方。

  6、初步掌握在横格中写字的方法。

  7、培养写字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钢笔写字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

  难点: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语文教师要不折不扣上好写字课,要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3、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6、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7、展开竞赛。以班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四、写字进度安排表:

  (一)钢笔字

  结构练习

  6课时

  综合练习

  3课时

  (二)毛笔字

  常识教学

  2课时

  笔画练习

  6课时

  第一课

  左右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右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课

  1.出示 “檐”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右部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使左右两部分的长短、宽窄、高低适当,搭配合理。

  2.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脖、懊、沾、耿、授、姆)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评议。

  五、巩固练习。

  六、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七、了解书法文化常识:学会读帖。

  教学反思: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字形,分析结构,再由老师示范,然后让学生书写,教学效果好。

  第二课

  左中右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通过练习,把上左中右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一类字,用心思考:

  (1)这类字,它们的字形结构如何?

  (2)你觉得写这类字时有哪些方面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把它写好了?

  (3)指名自由说。

  过渡:大家想不想把它们写好了?我们先来练习书写一下“彬”字。

  2.师边讲解边在小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彬”。

  3.学生自己练习临写。

  4.教师巡视,对少数学生进行指导。(强调写字的坐姿,握姿,随机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强调一看二想三写,质量第一,数量第二。)

  5.小组汇报,夸夸本组的好字,上台展示、简评、师激励。

  6.临写其它字(倒、辨、纵、例、脚、谢)。

  三、总结

  1.反思:

  (1)你欣赏自己写的哪些字?

  (2)选出你自己认为写得最得意的一个字,想想理由是什么?

  2.谁来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自己最得意的字,说说你的理由?

  3.自荐、评选出今天的书法之星,把掌声送给他们

  教学反思:

  左中右结构的字,占格不太好安排,好些学生都是错误的。另外,本次书法作业中涂改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卷面不整洁,需强调。

  第三课

  上下结构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上下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通过练习,把上下结构宽窄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着重学习上下结构的字的正确写法。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打开书,指名读“知识角”,说说知道了什么。

  2.出示 “吴”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上下部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上短下长,上面部分约占全字字长的三分之一。在书写时,“口”要扁平,“天”的撇捺要舒展。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荐、鼠、忠、茎、垦、炙)

  三、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评议。

  四、巩固练习。

  五、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六、了解书法文化常识:赵体楷书简介。

  教学反思:上下结构的汉字 ,学生书写较难,可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目的。

  第四课

  上中下结构

  教学目的:

  1.掌握“上中下结构的字“三部分大小相等”和“三部分大小不等”结构字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细观察、找规律 1.出示上中下结构的例字。

  2.学生观察分小组讨论研究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学生交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4.师生进行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

  莹:上中下相当,书写时注意上下长度基本相等,宽窄略有变化。

  宫:中间大上下小,书写时要注意中间部分要写得宽大,上部的草字头和下部的四点底要扁一些。

  5.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那些“上下略等,上小下大、上大下小”的字。

  二、出示练写的字(意、草、惫、蒸、莫),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

  三、学生按照要求临写以上字。

  四、练习,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钢笔字,教师要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字形,分析结构,再由老师示范,然后让学生临写,教学效果好。

  第五课

  包围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出示例字(府),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三、讨论交流

  1.认识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结构特点。

  2.说一说,你在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

  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

  五、临写

  (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

  (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腐、厨)。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臣、扇、原、迈)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了解书法文化常识:陇上书法家——王了望。

  教学反思: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部分占格多少,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书写,效果要好些。

  第六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包围结构字的分类,半包围、全包围。

  2、半包围的两种情况。两个方面及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3、认识半包围字的特点,学写这一类型的字。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节课的作业。

  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认识半包围字的特点。

  1、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三种情况:厅 迁 勺

  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的字部件的大小,笔画所在的位置及笔画书写的特点。老师示范板书,讲解。

  学生练习。

  2、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三种情况:闸 区 画

  同上

  3、小结。

  4、笔画练习。写一写。

  四、作业。

  练习生字。

  教学反思: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字形,分析结构,再由老师示范,然后让学生临写,教学效果好。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部分的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写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进一步形成能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

  教学过程 :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抄写生字:

  要求学生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的匀称、端正。指导学生练习本题时要注意:

  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

  三、每个四字词语,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大小一致性,使词语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

  注意:首先看清标点与格式,做到行款整齐,然后,把字写的美观,讲究整体的协调美。

  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

  2、欣赏自己的作品

  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教学反思:

  在前面结构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能更好的融合知识。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部分的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写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进一步形成能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

  教学过程 :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抄写生字:

  要求学生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的匀称、端正。指导学生练习本题时要注意:

  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二、

  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

  三、每个四字词语,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大小一致性,使词语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

  注意:首先看清标点与格式,做到行款整齐,然后,把字写的美观,讲究整体的协调美。

  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

  2、欣赏自己的作品

  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较为工整的书写。部分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部分的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写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进一步形成能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

  教学过程 :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要求学生“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2、抄写词语:

  要求学生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的匀称、端正。指导学生练习本题时要注意:

  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

  三、每个四字词语,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大小一致性,使词语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

  注意:首先看清标点与格式,做到行款整齐,然后,把字写的美观,讲究整体的协调美。

  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

  2、欣赏自己的作品

  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巩固前几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美观地进行书写,并能坚持下去。

  第十课时

  毛笔字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书写毛笔字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毛笔的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毛笔字的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导入新课。

  1、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出示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等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2、过渡: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毛笔字的书写。

  3、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 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 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 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 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 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四、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五、作业: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毛笔字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反思:学生初次接触毛笔及毛笔字,主要让学生掌握毛笔字的书写姿势及握笔姿势,特别是书写姿势,下来要反复练习。

  第十一课时

  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 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 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 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 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左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 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 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 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教学反思:在复习毛笔的执笔方法时,部分学生已忘记了握笔的捏、勾、抵、靠,要让学生下来反复练习,做好下节课书写毛笔字的准备。

  第十二课时

  点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网络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 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

  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

  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四、草稿本上练习。大字本上完成作业。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学生运用毛笔非常不得力,写出来的点多种多样:顿笔方式不对,造成写出来的点像个勾;点大小不一致等。

  第十三课时

  横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通过谜语引入新课: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挂图。出示课题:横的写法

  三、讲授新课。

  问:横画有什么特点?横画的特点是:

  1.两头粗中间细;

  2.起笔方收笔圆;

  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

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四、巩固练习:完成横的练习,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

  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

  五、总结:表扬好的为主,指出不足。

  教学反思:在书写长横时,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有:①有锯齿。②像鸟的长嘴。③还有尾部下坠。

  第十四课时

  竖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竖的写法。

  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

  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 2.在竖中线上; 3.两头粗,中间细。

  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

  悬针竖的特点写法:让学生总结出悬针竖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完成竖的练习,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教学反思:写竖时,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有:①两端重按,也就是起笔收笔来回过多,中间行笔又比较细,所以形状像一节竹子。②折木就是没有收笔,形

  成像折断的木头一样。③手臂没有摆平控制住笔锋的走向,偏了,就是斜竖。④起笔时落笔过重,像个钉头。

  第十五课时

  撇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撇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撇的写法,中锋行笔。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待同学们说出“撇”后,出示课题:撇的写法。

  三、讲授新课。 请学生观察“撇”的特点,和哪个笔画有相像的地方:1.它和“悬针竖”有相像的地方,它们都是起笔粗,末端细。2.它和“悬针竖”的角度不同,“撇”是斜的,“悬针竖”是垂直的(学生可能说不出“垂直”两字,只要说出是“直”的即可)。 撇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左斜下行(要中锋行笔,边行边提),提笔出锋。 可让学生用手指代笔在书上写几遍。

  四、巩固练习:完成作业,巡视行间,轻声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同学们课下多练习,挑出写得好的作业在专栏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六课时

  捺的写法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 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 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

  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细,下粗,出尖

  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园行;

  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第十七课时

  笔顺规则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

  (一)。出示挂图“

  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 分组观察“

  十、干”的特点; “十”的特点:1.笔顺:先横后竖: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3.笔画粗细比较;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 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

  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 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综合练习时,注意前几课练习的各种结构的字的写法,把每个字写得正确、匀称、端正,还要讲究整体的协调美。

《书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书写训练,使学生从描红、仿影到临贴,逐步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课时安排:

  (一)钢笔字8课时

  (二)毛笔字10课时

  第1课时

  石字旁,竖心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

  2、通过练习,把不同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间周上钢笔字课和毛笔字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第1页,指名读字。

  2、(出示课件“确”“悟”)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确”“悟”为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些,右边较舒展。“石”字在字的左边做字的部件时,下面的口横折及下面短横都要向右上斜一点。竖心旁的左右点不同:左为“左点”,下部稍向左斜;右为侧点。左点略低,右点略高。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描描、临写。

  2、请学生上黑板写。

  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我们在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不仅要注意左中右和上中下的宽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将笔画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第2课时

  双人旁,尸字头

  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字的占位比例的写法。

  教学准备:

  范字图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写内容。

  二、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1、出示范字,学生观察。

  2、观察找出规律,小组讨论总结。

  “循、徐、屋、届”书写时,要调整平衡,避免出现重心偏离的现象。

  3、打开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照一照字的规律,先进行临写。

  4、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3课时

  言字,绞丝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的执笔方法,注意写字笔顺。

  2、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图片、钢笔教学过程:

  一、提问: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书写整洁等)

  二、细观察、找规律

  1、出示例字。

  2、学生观察字形,说说笔顺规则。言字旁的点位侧点,横着提的横要稍向右上斜,竖要略带弧度向左凸出。点与横折提中的竖在一条直线上。

  3、学生交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4、师生进行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

  三、出示练写的字,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

  四、学生按照要求临写以上字。

  五、练习,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钢笔字,教师要巡视指导。

  第4课时

  耳刀旁(左),走之底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种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教学准备:

  写有范字的图片。

  五、评优:

  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第12课时

  绞丝旁,女字旁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绞丝旁,女字旁两种偏旁的特点、书写方法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种偏旁的特点、书写方法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准备:

  字帖、毛笔、纸、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画的搭配,我们一共找出了几种笔画搭配规律?只名学生回答。

  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指导学生观察。“纤、嫩、妙”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2、指导分析归纳,认识结构特点。绞丝旁的两个撇折写法不同,虽然两撇基本平行,但上撇略短,向右下折出;下撇略长,向右上提出。女字旁书写时两撇之间要靠近,第二撇与长点的交叉应对准第一撇的起笔。

  3、示范讲解。

  4、指导读本课特点说明。

  四、学生临写:

  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

  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第13课时

  车字旁,金字旁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车字旁金字旁两种偏旁的特点、书写方法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种偏旁的特点、书写方法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准备:

  字帖、毛笔、纸、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作业。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车字旁金字旁的写法。

  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认识特点。轻、钟、较

  2、示范讲解。车字旁撇折的撇稍长,书写时从首横中间偏左处穿过,折画稍向上斜。末画变挑,并与折画平行。金字旁书写时要撇画常、横画短,竖画与撇画的起笔处在同一条垂线上,挑画向右上出锋,横画之间间距基本相等。

  3、学生独自练习,进行交流。

  四、学生临写:

  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

  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第14课时

  弓字旁,马字旁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弓字旁马字旁两种偏旁的形态特点、书写要领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弓字旁,马字旁两种偏旁的形态特点、书写要领以及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写好课文例字。

  教学准备:

  字帖、毛笔、纸、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复习提问。

  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

  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指导学生认识特点?“引、驱、强”

  2、分析结构特点,认识搭配关系及笔画组合方法。弓字旁书写时要上横折短小、下横折钩较大,钩的位置略偏左,三横之间间距相等。马字旁的上半部窄、下半部宽,书写时钩的位置要在两个竖画之间,并向左上方出锋。

  3、示范讲解。

  4、组织学生练习。

  四、学生临写:

  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

  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第15课时

  左耳旁,右耳旁

  教学目标:

  认识和掌握上下相等、上宽下窄、上窄下宽三种结构特点的笔画组合方法和书写要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左右结构特点的笔画组合方法和书写要领。写好本课例字。

  教学准备:

  字帖、毛笔、纸、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

  二、复习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偏旁,只讲汉字结构的一部分结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字的整体结构特点,字的结构类型较多,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左右结构类型的字。

  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指导学生认识结构特点?“阻、邮、都”

  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3、指导学生练习。四、学生临写:

  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

  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第16课时

  立刀旁,单耳旁

  教学目标:

  认识上立刀旁和单耳旁结构特点的笔画组合方法和书写要领。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立刀旁和单耳旁结构特点的笔画组合方法和书写要领。写好课文例字。

  教学准备:

  字帖、毛笔、纸、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课前准备。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立刀旁和单耳旁是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三、学习新知。

  1、出示范字,指导学生分析结构特点。“刷、即、仰”

  2、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观察。

  3、组织学生书空。

  四、学生临写:

  学生将每一个字,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优:

  将自己临写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写得平稳、端正。评出优秀的同学,将作品上墙展示。

  第17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匀称美观。

  2、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准备:

  写有范字的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毛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让学生先进行观察,然后交流。

  2、议一议:怎样把字写的正确、匀称、美观。

  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茅、召、犯”五、临写

  (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

  (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六、练习

  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18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字写得美观、紧凑。

  2、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准备:

  写有范字的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毛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遗、串、弱”

  三、讨论交流

  1、让学生先进行观察,然后交流。

  2、学生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怎样写才最美观?

  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

  五、临写

  (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

  (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六、练习

  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

《书法》教案3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

  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三、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四、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五、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六、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

  七、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书法》教案4

  第1课单人旁和双人旁

  教学目标:

  1、学会书写单人旁、双人旁的字,能准确在田字格中书写。

  2、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能写规范的字。

  3、能自主观察字的结构变化,提高对书法的赏析能力。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谜语:小小身体瘦又长

  五彩衣裳直心肠

  嘴巴尖尖会说话

  只见短来不见长

  2、师:铅笔可是咱们写字时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瞧,林老师把它请来了。

  铅笔头:大家好,我是铅笔。这节课我会陪着大家一起学习,先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吧!

  书法家小故事:《王羲之与鹅》

  3、今天咱们学写单人旁双人旁(板书)

  二、自主观察,儿歌记忆

  (一)学写“单人旁”

  1、过渡:老师先教大家写单人旁。

  师: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但是学会观察是写好字的关键

  2、单人旁怎么写才好看呢?

  师:看看谁的眼睛亮晶晶,最会观察!

  提出观察要求:每一笔如何书写?

  和同桌说说,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别小看这个撇,它不仅决定了竖的位置,而且决定了整个字的`位置。)

  师:老师把大家的意见归纳成一首小儿歌:

  一撇别太平,竖直顶撇腰。(做手势)

  生熟读。

  3、师范写。播放音乐

  4、同学们,想试着写写吗?

  铅笔头提示:坐姿八字口诀执笔六字口诀

  学生描红两个临写一个。

  (描红的时候要注意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描好以后坐起来。)

  出示作品,互动评价。

  (二)学习“带单人旁的字”

  1、师:单人旁和许多字宝宝是好朋友他们合在一起组成了许多新字呢!

  看,老师请来了这学期咱们学的带单人旁的字宝宝们。咱们一起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出示:带单人旁的字

  2、同学们咱们又要仔细观察这些字了,看这次谁的眼睛亮晶晶,最会观察!

  这些字在结构和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师:中国的汉字是非常奇妙的他们不仅有共同之处,每个字也有它独特的一面。

  4、出示:伴

  观察:这个字的左边和右边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生: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出示:演示左短右长

  两名学生演示。

  看老师怎么写的,范写。

  出示:铅笔头提示:写字时,左手和右手一样平放在桌上,并轻轻压住作业本哦!

  学生描红,临写一个。(看得准,记得牢,才能写得好。)

  5、出示:信

  观察:这个字又是怎样的呢?

  生:左窄右宽左长右短

  出示:演示左长右短

  出示:铅笔头提示:我有一个好习惯,写完字后再对照书上的字看看像不像。

  生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一个。

  (三)学写“双人旁”

  1、对比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不同

  双人旁和单人旁是可好的朋友了,他们长得很像,但也有不同之处,谁说说看?

  2、出示:双人旁

  儿歌:一撇短而轻。单人腰下站。

  生熟读。

  3、范写生描红临写。

  4、出示:行很

  生观察:

  行左窄右宽上伸下缩

  很左窄右宽上缩下平

  5、出示:铅笔头提示:我有一个好习惯,写完字后把本子边边角角抹抹平。

  生描红临写播放音乐

  6、作品展示,互动评价。

  三、总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好字,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有收获!

《书法》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四字头和皿字底的书写要领,能写好“罗、罢、罚、罪、孟、盆、盐、益”等字,一般学生要求能写得端正、结构比例基本恰当,优秀的学生要求结构匀称,运笔流畅,有轻重之分。

  2、情感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重审美的渗透,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粮食的来之不易对比学习书法,明白“收获源于耕耘”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四字头和皿字底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态度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明确写字的姿势。

  2.引入新课:现在我们来学习新课(同时出示课题:四皿)

  (二)新课互学习

  1.对比、分析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四字头和皿字底的示范书写。

  (2)学生进行书写,写完后四人小组互批,互相指正哪些笔画写得好?哪些笔画写得不对?

  讨论:这两个偏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此时教师主要是针对观察力进行巡回指导)

  2.派2名小组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书写、讲解(教师在其中要穿插指导)

  3.小结两个偏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注意点:

  相同点:四字头和皿字底均要写得稍宽扁

  不同点:皿字底的底横要写得长一些以托住底部,捎向上斜

  注意点:在把握结构比例的同时要注意每个笔画的用笔

  4.教师范写“置、盗”,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置、盗”进行结构、用笔的分解分析。

  5.学生描描写写,教师巡回,重点对字体结构、用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6.对部分优秀作业进行投影,学生点评,教师穿插指导。

  (三)练习细体会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分析和点评,对四字头和皿字底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老师要求大家独立完成“自己练练”,看看大家到底掌握得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啊?伴着轻音乐,学生完成“自己练练”,此时教师教师巡回对学生的双姿、字体结构、用笔、每个字在方格中的空间分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拓展练习

  像皿字底这样用长横为主笔来托住上部的字还有不少,比如上、要、婴、集、字等字,平时我们书写要仔细观察,接下来我们请进行一次比赛,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到黑板上来进行书写。看哪个组把这个特点掌握得最好,写得最优秀。

  (四)总结谈收获

  1.师总结: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结任何的收获都源于不断地努力,辛勤地耕耘。

  2.学生总结:用五角星对本次学习进行自评,同时,在书上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总结本课的收获。

《书法》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竖心旁、单人旁、羊字旁和右耳旁”。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学习了哪些偏旁部首?你能说出左偏旁的部首有哪些吗?右偏旁的又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4个。(板书,让学生说出部首名称)

  二、自主观察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2个左偏旁和2个右偏旁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3、点名汇报

  4、板书写出“快、他、群、那”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① 左偏旁形窄让右,主笔都为“垂露竖”

  ② 右偏旁左右一致,主笔为“悬针竖”

  三、范写,学生观察

  四、自主练习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作品

  2、全班讲评,好的作品投影出来,予以表扬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提。

  2、学会写“氵、扌、言字旁、提土旁”四个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一课学了什么笔画

  2、今天我们学习了4个部首,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三点水,言字旁,提手旁,提土旁”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 (都是左偏旁,都有提)

  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三点水”以及“江”

  2、三点水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提的长短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范写,认识“言字旁”以及“说”

  1、引导学生“言字旁”竖提不能提的太长,不能超过竖中线

  2、让学生写3个“说”,评议

  五、范写,认识“提手旁”以及“把”

  1、写“提手旁”时,提位于左下格、上横稍短

  2、“巴”字位于竖中线右边,“竖弯钩”与竖中线重合

  3、学生模仿写

  六、范写“提土旁”和“地”

  1、引导学生“提土旁”是一提而不是“土”横

  2、左偏旁稍微小一点

  3、左右分部对称

  4、学生仿写

  七、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撇,捺和点。

  2、学会写“放,外,她,欢”四个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二课学了什么笔画

  2、之前我们学习了4个字,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放,外,她,欢”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都有撇,捺和点) 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放,外,她,欢”

  2、每个字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斜侧要适当,字体才端正平稳。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中竖,提,撇,捺,点的写法。

  2、学会写“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2、让同学们识读

  二、自主观察

  1、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左右结构的字)

  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4、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件的第五画是什么?情的第五画是什么? 桃的第六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件,情,桃,河”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范写

  1、提问:话的第四画是什么?孩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话,扔,块,孩”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六、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独体字变作偏旁时笔画的变换

  2、学会写独体字变换的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禾、女、足”

  2、让同学们识读

  3、‘禾、女、足’是独体字作为部首,有哪些字

  二、自主观察

  1、展示图片: 禾→秋

  女→好

  足→路

  2、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独体字作为偏旁发生了变化)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5、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禾的第五画是什么? 秋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秋”

  3、让学生注意第五画是“点”且不起过竖中线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认识“女”到“好”变化

  1、女的“一”画中是横且稍长

  2、引导学生观察“好”,“女”的变化

  3、作为部首“横”变了“提”

  4、师范写

  5、学生模仿写3个

  五、认识足字旁

  1、引导观察“足”和“路”的第六和第七画分别是什么?

  2、让学生记住足字旁作为部首,“撇”变“竖”,“捺”变“提”

  3、师范写,学生举手跟写

  4、学生模仿写3个

  六、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 左右结构的字

  (二)

  ——左右宽窄,配合得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组合的字

  2、学写左偏旁窄,右偏旁宽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左右结构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话、唱、脸、往

  二、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字结构

  2、写字时左边稍微窄

  3、板书示范

  4、告诉学生在竖中线左侧画一条竖线,然后写左偏旁,后写右边 5、学生模仿写3个“话”

  三、自主练习

  1、板书写“唱”

  2、让学生根据方法练写

  3、小组评议

  四、布置作业写“话、唱、脸、往”各一行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偏旁宽、右偏旁窄的字

  2、写好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指名2个到黑板上写,回顾上一节课

  2、评议

  3、师范写“刻、刚”

  4、作比较,有什么不同

  5、指名汇报

  6、师揭示课时 今天我们学左宽右窄的字

  二、指导书写

  1、首先,我们观察到利刀旁稍向右

  2、分部田字格

  3、在田字格向画一条竖直线

  “亥”占田格中竖式左边,“利刀旁”第一笔与刚画的竖线重合

  4、让学生模仿写3个

  5、检查评议,纠正写错误的同学

  三、拓展

  1、板书左宽右窄的字:刚、影、船

  2、学生仿写

  3、小组3评

  4、选出小组中写得最好的展示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2、写好左右宽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2节课学过左右结构的字

  2、左宽右窄、左窄右宽的字引出这节课内容,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分析左右相同以为左右宽窄一样

  2、板书“林”竖中线左边写“木”,横变提稍短 竖中线右边写“木”,左右一样宽

  3、板书“林借”,边写边指导

  三、学生模仿写

  1、仿写“林,借”

  2、回顾,写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左右相同的.字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左右结构字形写法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上下结构的字

  (一)

  ——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的字

  2、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老师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写的名字,大家猜猜看,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呢?出示“六字亲意”,指名回答

  公布答案:指名分析,楚中天写成林蛋大的原因

  总结:要写好字,首先要把字间架结构放正

  二、引导观察

  1、我们来看“六”是什么机构?(上下结构)

  2、范写指导:从上往下分层写

  3、学生模仿写

  4、点名写,评议

  5、范写“声、岁、尖、走”边写边讲述

  6、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中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2、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看到“林蛋大”的笑话,所以我们深深指导字要写端正才不会闹笑话,今天我们再学习上下结构的汉子

  二、引导观察

  1、范写“井”

  2、学生仿写3个

  3、我们再学习“云”起笔是横,横要平,竖中线一般在横的中间

  4、学生模仿写3个

  5、范写“石,春”让学生仿写

  6、自由练习

  7、布置作业:“瓜、象、多、伞”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上下结构的字,字底要支撑好上面的笔画

  2、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评讲作业:好的投影展示,写的不好的投影指导,让其他学生避免犯错误

  2、展开今天课堂内容,出示“定”的下片

  二、引导观察

  1、让学生观察“定”分析书写结构

  2、分析,下层的“工”是字底,承托上面的笔画

  3、范写引导

  4、让学生在田格上范写3个

  5、小组评议

  6、范写“衣忘变”

  7、学生自由练习

  三、总结

  上下结构的字要整体分析在田字格的占位情况再下笔,上下结构的上下层不能分离成为2个字,要书写规范,多练习多书写才会把字写得工整。

  教学反思:

《书法》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对写毛笔字的兴趣,初步尝试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2、初步学习书写笔画:点、横、竖、撇、横折。

  二、教具准备:

  纸、墨、毛笔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活动,稳定孩子的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2、故事导入:“小小书法家”,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孩子观察并讨论说说。

  3、老师边写边讲解各个笔画书写的.要点:

  点:起笔如飞机着地,向右下稍顿提笔。

  横:起笔似短点,运笔用手腕,稍顿提笔。

  悬针竖:起笔稍顿,行笔轻快,竖收笔要尖。

  平撇:起笔稍顿,边行边提,出锋迅速。

  横折:起笔停顿出动作点,稍微往右上方倾斜着写,折笔起笔也同样停顿点明显。汉字书写教学:

  4、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老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情况。

《书法》教案8

  一、导入新课:

  欣赏教室内悬挂书法作品,激发学生情趣。

  二、新课教学:

  1、为什么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

  (1)、汉字的独特造型;

  (2)、独特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

  2、书法文字发展演变情况:

  (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大篆和小篆)

  (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通过课件图片)

  3、书法审美的'基本要素:

  (1)是结体;

  (2)是章法;

  (3)是用笔;

  (4)是用墨;

  (5)是韵律;

  (6)是风格。

  4、介绍历代大书法家及其书法精品:(播放课件图片)

  (1)王羲之、王献之;

  (2)初唐四大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

  (3)张旭和怀素的草书;

  (4)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

  (5)柳公权楷书;

  (6)宋四家:苏轼、黄公望、米芾、蔡襄;

  (7)元代书法家;

  (8)清代书法家。

  5、对比不同时代书法家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小结:

  通过书法的赏析,学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字的精

  深内涵,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习字如学做人,通过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气质。

《书法》教案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的出锋。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 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一) 像一把刀的尖。 (二) 其在斜线上。 (三) 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书法》教案10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三、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四、 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五、 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 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六、 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

  七、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书法》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写字不仅能反应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了解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于提高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文化素养的熏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抓住小学阶段大好时光,给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硬笔书法课程主要讲述硬笔书法的发展史,介绍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基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进行创作专题讨论,分析学生在硬笔书法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评价作品的优劣。每次讲课都进行一定数量的作品欣赏,分析其风格特点、用笔特点。

  通过硬笔书法课程学习,以及相关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姐妹艺术欣赏,能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笔书法。三年级也是学生从用铅笔向用钢笔的转接期。同为硬笔,铅笔芯质为固体,被木头包裹。用秃了,小刀削一下,写错了,橡皮擦一下。学生初学写字,铅笔比较好控制用力,而且易于改正。但钢笔就不同了。钢笔芯质为液态,钢笔水通过笔管里面的气压来控制,笔尖制造质量的好坏,决定钢笔出水性。所以初学使用钢笔的三年级孩子,熟悉钢笔的属性非常关键。我们常常见到刚刚学习使用钢笔的孩子:

  1、手上用力不会控制,常常把纸戳破;

  2、不熟悉钢笔的'水性,常常弄得满本子、满手的墨汁,写字卫生令人头疼。

  如何对三年级学生写字做好指导,是培养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关键。因此本学期的重点就是立足于课堂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进行写字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运笔的方法;

  2、通过认真进行写字教学,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逐步把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3、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懂得热爱祖国的文化,产生为祖国自豪的感情。

  4、通过在写字教学中对字型的分析,小组合作评价等过程,让学生明白谦让、合作、包容等做人的道理,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品格抹上一缕艳丽的彩色。

  5、通过写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好地书写各种书面作业,而且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的重点是硬笔楷书,并进行大量的常见字的楷书练习。学习的难点是硬笔楷书的创作训练。五、教学方法

  在写字教学中根据现代教学理念,摒弃老一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老师写一个字,学生照着写,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写字的地位上,学生没有自主的权利,也就感受不到写字的快乐。

  现在进行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总结,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写字成绩。这样学生成为了写字教学的主体,有学习的自主权利,通过生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还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点滴的进步,享受到写字的快乐。

《书法》教案1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竖折和走之的写法。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上书写认真、进步较大的同学,尤其是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的,号召同学们学习。

  三、 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说出“凶、运“的笔顺,引导学生总结出”从内到外“。(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请老师不要着急,老师可预备好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同学们,“凶”字先写哪几笔,后写哪几笔,那么谁能说出从哪儿写到哪儿呀?)

  老师板书:第十四课:笔顺规则(四):从内到外。 老师和同学具体分析“凶“和”“运”的写法。范字“凶”:先写第一笔短撇和第二笔长点,两笔交叉在米字格中心偏上,看准位置,不宜过大,第三笔竖折和第四笔竖把“ ”包起来,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竖折的写法应给同学提示一下),这个字呈“ ”形(见课本)。 范字“运”虽然较难,但在分析“凶”字的基础上,可多让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字共七笔,第一笔到第四笔组成“云”,其占据米字格的中心,要小,收紧,这样走之才能把“云”包围起来(走之这几笔,老师可演示,提醒学生)。这个字呈圆形。老师可让同学们说说从内到外的.笔顺还有哪些字(山、远、达、廷、延等),可让学生多动脑子。 硬笔部分也都是笔顺从内到外的字,老师稍强调一下并提出看谁临得像。

  四、 巩固练习:

  五、 完成第十四课作业,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书写中的错误,发现写得好的同学。

  六、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如有全班性的错误,要纠正。

《书法》教案13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

  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

  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1、摹法:

  (1)描红: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

  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2、临法:

  (1)方格临写: 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去格临写: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

  (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3)分临: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

  (4)空临: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临: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3、摹临法: 同时摹临: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最末写到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

  “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在新学写字的时候,笔是塌在纸上,提不起来的。),灵活运笔,纵横挥毫。

  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以上是指练字的一个阶段来讲的。

  写到某一阶段可以达到某种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

  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

  4、读碑、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

  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

《书法》教案14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竖钩的写法、钩的写法。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上书写认真的同学。

  三、 复习竖(垂露竖)的写法。

  垂露竖的写法: 先左上,转笔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收。

  问:如果在垂露竖的末端加点东西,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待学生说出“竖钩”后,出示课题:第九课:竖钩的写法。

  四、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 请学生看图,观察“竖钩”的特点:

  1、其外形像一个钩子;

  2.其是竖和钩组成的;

  3.其在竖中线上。

  竖钩的写法:因为垂露竖已经学过,所以尽量请学生多动脑子,总结出竖钩的写法。 先左上,右下按,转笔下行,顿笔,提笔回锋,出钩。请学生用手指在桌面上书写练习。

  五、 巩固练习:完成第九课作业,范字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图形为“ ”形;

  2.笔顺;

  3.“竖钩”在竖中线上。

  硬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尽量和帖一样,每写完一遍,和帖上的字对照检查一遍,不断地纠正错误,越写越好。学生练习时,配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时的一些错误。

  六、 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表扬方式方法,老师自酌,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佳),对课下练习的学生多加鼓励。

《书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用几何形方方圆圆进行概括事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认识、观察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型乐趣,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好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的能力,使学生从感受生活的乐趣中,发现图形的美。

  3、学会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形观察事物,并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夸张、概括地造型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由几何形展开的想象。

  教法学法

  绘画法、演示法、游戏法、观察法、故事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

  范画、方方圆圆的几何形、生活实物、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启发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方方和圆圆,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方方和圆圆一直在争辩谁的本领大......”到底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

  2、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方方的,圆圆的'?

  3、揭示板书课题。

  二、游戏体验,理解感知。

  1、游戏感知——用两个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2、找朋友——出现包含两种形状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4、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外形分别近似于方形、圆形。(七星瓢虫、刺猬的外形与圆形想死,牛、羊等动物的外形与方形相似,等等)

  5、用几何形概括事物的外形,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外形特征。

  三、欣赏评述,自主探究。

  1、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A、欣赏黄永玉的国画作品《羊》:

  B、欣赏黄永国的国画作品《乌龟》,与真实乌龟图片进行对比:你能找找画与真实的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C、黄永玉的水墨画《猫头鹰》。

  2、了解动物特征: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请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局部。

  3、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与它们近似的动物。画动物时,在概括的外型上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的描画动物。

  四、尝试概括,方法总结。

  1、尝试小练习:选择图中的一种动物,快速的描绘出它的局部特征。描画动物时,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2、说说动物的哪些特征必须添画,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3、采用同一物体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造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

  4、教师示范,总结板书。

  板书设计:

  (1)用几何形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夸张表现外形。

  (2)添加事物的典型特征。

  (3)调整构图,添画背景。

  五、大胆造型,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外形近似圆形或者方形?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2、学生自主表现,播放相关素材和优秀范作。

  六、作业展示,交流评价。

  1、自主展示,生生互评。

  2、教师点评,表扬鼓励。

  七、教学总结,拓展延伸。

  仔细观察生活中各类事物,用各种几何形状总结概括,并尝试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书法》教案】相关文章:

《书法》教案05-15

《书法》教案(优秀)05-24

毛笔书法教案05-22

书法课教案05-18

书法课的教案12-10

硬笔书法教案11-08

硬笔书法教案06-11

书法课教案05-25

小学毛笔书法教案05-18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