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中班教案

时间:2024-06-16 11:37: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弹性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弹性中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弹性中班教案

弹性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难点: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1.操场蹦床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

  3.无弹性的物品(粉笔、金属饭碗、金属水杯)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教师: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教师: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

  二、教师讲解

  1.讲解弹簧回弹现象,并演示弹簧伸缩回弹

  三、幼儿互动

  1.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用身体语言演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带领小朋友一起来跳一跳。

  3.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再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分辨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物体

  1.弹性的物品(弹簧、皮球)弹起来有没有趣?

  2.小朋友们说说看还有那些东西是有弹性的?

  3.小朋友们再说说看那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

  五、结束部分:

  表扬幼儿们的表现,让幼儿们在鼓励中成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弹性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提高幼儿口头表达能力,感知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的用途。

  2、引导幼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事物,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对弹性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内装橡皮筋、海绵、松紧带、弹簧、尼龙袜等。

  活动过程:

  1、感知弹性

  (1)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动脑玩出各种玩法、启发帮助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2)幼儿交流实验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都动脑筋了,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习词语:弹性)这些东西都有弹性,(出示松紧带)你们看,松紧带一拉就会变得比原来长,手一松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为它有弹性。还有尼龙?|,弹簧都有弹性。

  2、扩展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3、了解用途

  (1)我们找了那么多有弹性的物品,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弹性的物品到底有哪些作用。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弹簧)这是弹簧,它是用铁丝做的,一圈圈的,弹簧的用处可大了,做成沙发,坐在上面可舒服了,装在圆珠笔里(出示圆珠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出示拉力器)用弹簧做成拉力器,锻炼身体可好了。

  (出示电话)电话上装上弹簧使用时也很方便。

  小朋友衣服上的松紧带也有弹性,这样穿脱衣服可方便了。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课后去玩海棉垫,进一步感知弹性物品的作用。

  2、在区角活动中安排活动感知弹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引发他们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们平时见过的',玩过的,捏捏海绵,拉拉皮筋,压压气球,通过让幼儿对这些有弹性物、体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从而获得了有关弹性的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弹性中班教案3

  设计意图:

  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有些东西沉在水里,为了满足幼儿接触沉与浮的现象、探索身边科学的好奇心,因此开展了此次科学活动。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获得知识与经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沉浮情况。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探索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毛线、乒乓球、石子、塑料瓶盖、回形针、吸管、纸片。

  2、人手一份小记录表、笔、水盆、抹布。

  3、大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二、探索发现

  1、逐一实验,观察沉浮,并记录在表格中。

  2、老师把小朋友的猜测记在了大记录表上。小朋友对照记录表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三、与小朋友分享实验结果

  1、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与同伴的对比,看看结果是不是都一样。

  2、对有争议物体教师现场实验。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弹性中班教案4

  设计意图:

  有弹性的物品在我们的周围非常的普遍,孩子喜欢玩一些利用弹性的原理制作的小玩具,但是他们只是觉得这类玩具好玩并不知道它的一些科学原理,而作为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适当地对其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操作等来理解物体的弹性。

  重点难点:

  重点: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

  难点: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目标: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二、活动准备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丝袜每人1份。

  2、乒乓球、夹子、橡皮泥、手链。

  3、石头、海绵、毛衣、弹簧、弹力球、玻璃珠、气球、记录表每组1份。

  三、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弹性——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弹性。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小秘密,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玩一玩,可以压一压,拉一拉,去发现他们共同的秘密。

  幼儿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分享:说说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归纳:像刺猬球,羊角球,丝袜,皮筋这些物品,我们一用力,它们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长,还有的会凹进去一些,我们不用力了,它们又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二)比较尝试,认识弹性物品和没有弹性的'物品。

  教师出示夹子,乒乓球,手链,橡皮泥,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注意验证认识有弹性的和没有弹性的物体。

  (三)分组实验,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讨论说说并记录。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卡。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 ”。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幼儿园里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弹性物品?(松紧裤带、袜子、皮筋、皮肤……)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本堂课气氛活跃,孩子兴趣很浓,达到了活动目标,但对于弹性的极限没有阐释清楚,以后备课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弹性中班教案5

  活动目的:

  1、愿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拓展思维,有一定的创新。

  2、在探索、发明、制作、操作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对物体弹性的用途。

  3、通过幼儿,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弹性玩具若干。

  2、有弹性和无弹性的物品若干。

  3、幼儿制作玩具的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1、谈话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今天,老师带来许多好玩的玩具,每样玩具,都有一个小秘密,小朋友可以用很多方法去发现它们的小秘密。比如:用手压一压、拉一拉、捏一捏或者用脚跳一跳等等。玩的时候要小心,别把玩具弄坏了。”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玩具,自由操作、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3、教师巡回观察,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启发幼儿发现“物体有弹性”的秘密。

  4、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及发现,了解物体弹性的基本特征。老师边操作,边引导幼儿小结:“我们玩的.东西很有趣,它们都有弹性。我们用力拉它或压它的时候,它就会改变形状,手一松,它又能变回来,这就是物体的弹性。”

  二、再次探索并对物品分类,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分组投放有弹性与无弹性的物品。

  2、幼儿自由探索。

  3、请幼儿把有弹性的与无弹性的物品分类。

  三、游戏:找一找,想一想。(联系生活了解弹性的用途)

  1、找一找,看谁身上有弹性的东西最多。

  2、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有弹性,看谁最先找到。

  3、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及其他地方,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四、引导幼儿讨论:

  1、如果所有的物体都没有弹性将会怎么样?

  2、怎样利用物体的弹性发明一种用品或玩具?

  五、做一做、玩一玩。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也来动动脑筋,想一想,发明一件有弹性的用品或玩具。”给幼儿介绍材料名称。

  2、鼓励幼儿先想想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做?先和好朋友说说。

  3、提出操作要求。

  4、介绍自己的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材料使幼儿发现了物体的弹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总结了物体的弹性,然后让幼儿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了对弹性的认识。然后让幼儿寻找身边的弹性物品,从而使幼儿了解了弹性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最后让幼儿通过讨论、做做、玩玩激发了幼儿进一步发明创造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都积极性很高,他们亲自操作,探索、并获得了感性经验,又亲自发明创造,很有成就感,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积累了探索科学的经验,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只是在活动中有的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发现,这有待老师进一步帮助、引导,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弹性中班教案6

  教材分析:

  弹性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幼儿很喜欢玩蹦蹦床、跳跳球、气球、皮球、拉力器等有弹性的玩具,但对弹性的特点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准备各种弹性玩具,让幼儿玩一玩、说一说、找一找,探索弹性的特征,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并通过用弹簧秤称重量,引导幼儿感知弹性物品为人们带来的便利。

  活动目标:

  1.感知弹性的特点,了解弹性物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弹性玩具的不同玩法,能利用弹簧秤称出物体的重量。

  3.感受弹性物品为人们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弹性的特点,了解弹性物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难点:探索弹性玩具的不同玩法,能利用弹簧秤称出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搜集各种各样的弹性玩具,如:皮球、气球、橡皮筋、弹簧、拉力器、轮胎等;准备各种弹簧秤、雪花片玩具、盛雪花片用的塑料袋、空白记录纸、水彩笔。

  2.经验准备:活动前练习称重的方法。

  活动建议:

  一、试一试、玩一玩弹性玩具,感知弹性玩具的特点。

  1.玩弹性玩具,探索弹性玩具的多种玩法。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时候,玩具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结:皮球可以拍着玩、踢着玩,气球用力吹会变大,拉力器可以一个人拉,也可以两个人合作拉着玩;弹簧用力按就会变短等。

  2.进一步操作、探究弹性玩具,感知弹性的特点。

  师:为什么这些玩具我们一用力它就会发生变化,不用力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

  小结:皮球用力一拍就会跳起来;气球一吹会变大,松开手就又缩回到原来的样子;拉力器和松紧带用力拉会变长,不用力就弹回去跟原来一样。我们把有这样本领的玩具叫作弹性玩具。

  二、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品。

  1.看一看,找出生活中的弹性物品。

  师:幼儿园、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有弹性?想一想,家里及其他地方,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小结:弹性物品有很多,生活上、学习上需要有弹性的物体,如:我们身上的松紧带、皮筋、袜子、头饰、腰带;家里的沙发、席梦思床垫、弹簧秤;幼儿园里的'轮胎、琴、打击乐器、球;公园里的碰碰车、救生圈、跳跳球等都是有弹性的物体。

  2.出主意、想办法,感受弹性物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师:要解救楼上被大火围困的人员,可以用什么办法?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想出解救办法,如:架云梯、楼下放上有弹性的垫子等,感受弹性物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三、利用弹簧秤称出雪花片玩具的重量,感受使用弹性物品的便利。

  1.观察弹簧秤,回忆弹簧秤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小结:弹簧秤是利用有弹性的弹簧制作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生活用品,用它称重能很快、很准确地知道物体的重量,在生活中经常使用。

  2.尝试用弹簧秤称重,初步学习看弹簧秤的刻度,并用数字记录雪花片的重量,进一步感知弹簧秤的便利。

弹性中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松紧带和麻绳,初步感知物体的弹性,并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尝试利用铅笔制作简易弹簧。

  3、对弹性感兴趣,体验科学探索和制作弹簧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搜集若干有弹性的物体,如弹簧及带弹簧的物品(弹簧秤、拉力器等)、松紧带、橡皮球、海绵等,投放在科学区中,供幼儿自由活动时操作。

  2、长度相同的松紧带一根和麻绳一条,弹簧一根;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松紧带、麻绳、弹簧、扭扭棒、铅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松紧带和麻绳,引入主题。

  1、老师:你们看,这两条东西是什么呀?它们一样长吗?

  教师手拉长松紧带,提问:它们现在还一样长吗?

  2、老师:现在每个小朋友桌子上都有一根松紧带和一条麻绳,请你们现在玩一玩。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物体弹性。

  1、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材料,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多种玩法。

  2、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3、老师:松紧带一拉就会变得比原来长,手一松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三、扩展幼儿生活经验,了解弹性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1、提问: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呢?

  2、引导幼儿联系实际,讲述弹性的作用,以及它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提问:“我们说了那么多有弹性的东西,那这些有弹性的东西在生活中,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四、用扭扭棒制作简易弹簧。

  1、玩弹簧。

  老师:现在你们每人有一根弹簧,你们玩一玩这根弹簧,感受一下它的'弹性。

  2、提问:弹簧是用什么做的呀?铁丝是怎么做成弹簧的呢?

  老师:弹簧是用铁丝做的,一圈圈的,弹簧的用处可大了,做成沙发,坐在上面可舒服了,做成床,躺着睡觉很舒服,还可以装在圆珠笔里(出示圆珠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那今天我们自己来做一做弹簧,好不好?

  3、制作弹簧。

  老师:(出示扭扭棒)桌子上现在有很多直的扭扭棒,还有一根铅笔,你们觉得怎么用直的扭扭棒和铅笔一起做成弹簧呢?(用扭扭棒绕着这根铅笔一圈一圈的)这个方法可行吗?请你们自己试一试。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老师:都做好了吗?你们的弹簧有弹性吗?你们压一压试试。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做的弹簧没有弹性。因为一圈一圈做得太密了,我们把它拉一拉,瞧,这样就有弹性了。你们做的弹簧可真棒!

  活动延伸:

  将扭扭棒投入科学区,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制作简易弹簧。

弹性中班教案8

  活动目标:

  感知、探索物体的弹性,初步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一些弹性的物品和各种球(皮球、塑料球、石球、沙袋球、弹力球、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

  1、师;“小朋友,你喜欢球吗?你都见过哪些球?”

  (幼儿自由回答皮球、弹力球、足球-----)

  2、师:“你们知道哪些球能拍?哪些球不能拍呢?

  3、幼儿一边回答,教师一边画出各种球类并进行分类。

  二、动手操作

  1、师:“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球,我们一起来玩拍球的.游戏。”

  幼儿自愿选择球类来拍。

  2、教师;“小朋友玩的真高兴,那么在玩拍秋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秘密呢?”

  为什么有的球能拍,幼儿球不能拍呢?

  幼儿自己总结:皮球、足球有弹性,能拍起来。玻璃秋、石球没有弹性,不能拍起来。

  3、教师准备一些有弹性的握力,请幼儿玩一玩,拉一拉看看发现了什么,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的物体变化记录下来。

  如有弹性的物体下面画“ ”没有弹性物体下面画“ ”

  三、幼儿探索中尝试

  师:“小朋友,你试一试、想一想能把大海棉塞进小瓶里吗?为什么?”

  师:“你能把很短的橡皮筋变的很长吗?为什么?”

  幼儿通过动手发现后总结经验:橡皮筋、海绵有弹性,手拉、捏都会变形、松开手后这些东西又恢复原状。

  四、发散幼儿思维,生活中寻找弹性物体。

  1、幼儿寻找幼儿园、家里和生活中那些物体有弹性?

  2、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有弹性?

  五、互相交流

  请小朋友说一说“弹性”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带来哪些好处?

  六、幼儿自制弹性玩具。(弹力球)

【弹性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弹性物品》教案03-07

(精选)中班教案09-15

中班教案(经典)12-22

中班教案【精选】01-21

中班教案(精选)07-29

(经典)中班教案09-02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经典]中班教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