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时间:2024-06-10 14:38:21 教案 我要投稿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锦集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锦集15篇)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巩固分数的意义。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并指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含有几个分数单位:4/72/3

  (2)指出下面各题中的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实际意义。

  ①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5

  ②一批水果卖出了2/5

  ③一条公路,已修了1/4

  ④地球表面积约7/10是海洋

  ⑤一项工程,甲队每天做1/20

  (3)分组练习P128(1)

  2、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1)视算。

  1/2+1/21/2+1/32/3+1/63/4+1/6

  1/2―1/21/2―1/32/3―1/63/4―1/6

  (2)说说计算方法。

  (3)分母分数相加减,怎样计算?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样计算?

  (5)通分时,经常会碰到哪三种情况?公分母各应怎么求?

  (6)“竞赛”

  看谁做得对又快ρ129(3)

  二、综合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P129(4)并补充

  (1)1减去1/3的'差,再减去1/2,等于多少?

  (2)3/10与3/5的和,再加上3/4,等于多少?

  (3)1减去3/10的差,再加上1/10,和是多少?

  (4)1/4加上2/5,再减去3/20,差是多少?

  2、题组训练(比较后再列式)

  教学过程

  备 注

  (1)红领巾花圃、计划1/3亩种月季节,1/4亩种杜鹃花,剩下的1/2亩种菊花,这种花圃有多少亩?

  (2)红领巾花圃,计划1/3种月季花,1/4种杜鹃花,剩下的种菊花,种菊花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一条路已修了2/5,还剩多少没有修?

  (4)修一条1千米长的路,已经修了2/5千米,还剩多少没有修?

  3、独立作业:P129(5)

  三、提高练习

  1、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20天,乙队单独做需15天,丙队单独做需18天,三队合做一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1)想:把什么看作单位“1”?

  甲队独做20天完成,每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队呢?丙队呢?

  (2)学生练习

  异分母分数连加如何计算?

  2、讨论思考题。

  (1)1/()+1/()=5/12

  想:把5/12分拆成()与()的和,再约分。

  5/12=1/12+4/12还可以5/12=2/12+3/12

  =1/12+1/3=1/6+1/4

  1/(12)+1/93)=5/121/(6)+1/(4)=5/12

  (2)1/()+1/()+1/()=13/18

  A、学生讨论拆分方法

  B、反馈13/18=1/18+6/18+6/18

  =1/18+1/3+1/3

  13/18=(1/18+3/18+9/18)

  1/18+1/6+1/2

  你能说出几种?有什么规律吗?

  (三个加数的分子都应是18的约数)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作业本》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明白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还能正确解答从整数里减去真分数的应用题。学生解决思考题的能力比较差,今后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2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本第十一册第121-12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组题引新:

  1、老师在投影仪下出示4张卡片:

  (1)现在请你摸2张,有几种可能?(哪几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由摸出的两个数组成一道加、减法算式,共有几道?

  (3)请你把这12道算式写在草稿本上。(写完后学生说,老师板书)

  二、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1、这些题你愿意做一做吗?选择你会做的做。(师巡视,并提示可以用折纸、画图等方法来思考或验证。)

  2、反馈:

  (1)你认为这些题中,哪几题最好算?(+、-)为什么?等于几?板书)

  (2)[1]揭题:

  为什么剩下的题没有这两题好算?(因为它们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2]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画图的.、计算、折纸都用投影出示)

  [3]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的?(通分、化小数、折纸、画图)同学们很会动脑筋。

  [4]那么这儿还有哪几题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算的?

  (-、-、+)结果分别是多少?

  (3)剩下的题你们是怎么算的?(选一题投影说)同意吗?强调格式时指出:看这儿,如果我们用通分的方法来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应该按照***(学生名字)的格式,把通分的过程写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单独列成一步。若错,师板演。

  [1]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折纸、画图)这样的方法算起来太麻烦。为什么没人用化小数的方法?这说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通分。

  [2]计算这样的题,为什么要通分呢?

  [3]剩下的5题你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可以都做。

  [4]反馈。

  3、那你们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生答,教师板书: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巩固反馈:

  1、计算,并验算。(投影显示)P1223

  (1)现在我们来看P1223这儿几个要求,另起一行写出“验算”后再验算。可以任选一道加、一道减完成,快的同学可以都做(中间可提问:怎么验算的?)

  (2)投影反馈,还有做另外两题的吗?

  (3)计算了这几题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化简,验算方法,验算时要用原数)

  四、课堂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卷

  你可以任选A组或B组题进行练习,A组简单点,B组难一点。

  A组:1、计算,并验算。(任选2题)

  +-+-

  2、P1224

  B组:1、同上

  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2)

  (3)(4)

  ……

  2n-11

  2n2n

  这样一直做下去,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10;1=12/();1=20/()

  1=()/8=11/()=()/100=()/()

  2、说说下列各题中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意义: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在一块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墙用去全部的1/4,修操场用去全部的2/5。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题指名答,第(3)题同桌交流再反馈]

  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题为例,请学生补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学生补上问题,尝试列式计算。

  (3)反馈思考过程。

  (4)教师点拨强调:在1-5/8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圆形纸片演示算理。

  (5)设问:你有什么办法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

  (6)学生尝试验算,并谈谈方法。

  (7)专项练习。

  1-2/31-4/71-5/61-7/10

  说说把“1”看作积分知己。

  2、探究连减: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题补上“求剩余”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1)学生常识列式计算。

  (2)反馈方法。

  第二题:1-+7/20-11/20或1-(7/20+11/20)

  第三题:1―1/4―2/5―1/10或1―(1/4+2/5+1/10)

  教学过程

  备 注

  (3)质疑:为什么把第二题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题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

  (4)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专项练习:先说说把“1”看作几分之几,再填空并说出结果。

  (1)1―1/8―3/8=()/()―()/()―()/()=

  (2)1―7/12―1/12=()/()―()/()―()/()=

  (3)1―1/4―3/8=()/()―()/()―()/()=

  (4)1―1/8―3/10―1/4=()/()―()/()―()/()―()/()=

  4、同桌相互出题计算:要求每人出一题,最好是连减。

  从所编习题中让学生感知:有些算式能减,有些算式不能减,因为所编的习题不管后面连续减去几个真分数,这些真分数的和必须小于1才能相减。

  三、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1―1/8―3/8=()。

  A、1又1/9B、8/9C、1/9

  (2)1―1/8―3/10―1/4=()。

  A、1/4B、1/3C、1/12

  2、应用训练。

  (1)一根钢条长1米,截去2/5米,还剩多少米?

  (2)果园里计划用一块地的2/5种桃树,1/3种梨树,剩下的种苹果树。种的苹果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②讨论:为什么第一题要写单位名数,第二题则不写?

  四、课堂

  师生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2、在解答“1减去真分数”的有关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求未知数X:

  X+4/15=11-X=5/21X-1/6=5/187/15+X=4/5

  计算方法学生较易掌握。难点是部分学生尚不能清楚地明白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这是分数应用题不同整数应用题的地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4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 - =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 ",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 "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

  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 (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 + = (个)。

  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

  2 . = + = + + = + + = + + + + + + +

  3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 。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

  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目的是: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 握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宜抓住“化异为同”这一新旧知识 的连接点,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教学过程可照以下的程序设计。

  一、基本训练

  1.通分:5/6和2/9、3/4和1/7、2/3和7/24、11/20和4/15,思考:通分 时,确定公分母有几种情况?

  2.计算1250+125、1.38+6.2、2/9+5/9三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计算整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2)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3)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通分训练及加法运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 垫。】

  二、进行新课

  1.巧引妙转,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题2/4+1/4、32/40-15/40、21 /60-8/60,要求学生口算、回答计算法则及解题依据。学生说清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这一算 理,教师板书计算结果,又布置学生把题目中不是最简分数的约成最简分数。学生边说教师结合前面的板书板 书出以下的形式。对照板书,让学生比较化简前后算式的异同,从而引入新课。

  (附图 {图})

  【设计意图:由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转化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着力,有利于知识 的迁移与渗透,有利于学生发现算法,掌握解题思路。】

  2.启发谈话,引导观察。教师说:“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么算?我们还没有学过,但这3道异分母分 数加减题,我们又都知道了它们的结果。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呢?同座同学互相讨论讨论 。”

  3.尝试练习,共同探究。教师出示尝试题:计算1/2+1/3,4/5-2/15,请俩学生上台板 演,其余学生独立试算。学生尝试练习,师生集体校正后,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讨论下面的思考题:

  (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减,怎么办?

  (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与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较容易想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这时,教师 大胆地让学生试一试,他们能从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兴趣。尝试实践后组织学生讨论思考题,有助于揭示算 理。】

  4.直观演示,验证算理。教师出示3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图,在上两个图中,用阴影分别表示1/ 2和1/3,上下平移相加得出第三图中的阴影(如下图)。然后提问:相加后,图中的阴影部分是2/2吗 ?是2/3吗?是多少呢?继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组织以下操作谈话:

  (附图 {图})

  师:以第三个长方形的空白部分为一份(出示和空白部分完全重合的硬纸片)去量这个长方形,谁来试一 试?量得它有这样的几份?

  生:6份。

  师:阴影部分应是这样的几份?

  生:5份。

  师:阴影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呢?

  生:5/6。

  师:所以1/2+1/3得多少呢?

  生:5/6。

  师:这个5/6是怎么得来的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小硬纸片量一量第一、二个长方形各有这样的几份, 阴影部分各占几份?

  生:都是6份,阴影部分分别占3份和2份。

  师:所以1/2+1/3也就是几分之几与几分之几相加呢?

  生:3/6与2/6相加。

  师:对。刚才同学们的操作思路,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

  完成以上操作谈话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要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统一分数单位后再加 减。

  (附图 {图})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看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 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

  三、课堂质疑

  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四、课堂练习

  1.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3/5+1/4=( )/( )+( )/( )

  1/2-1/8=( )/( )-( )/( )

  1/3-1/24=( )/( )-( )/( )

  5/8+3/7=( )/( )+( )/( )

  3/8+3/10=( )/( )+( )/( )

  5/12-7/18=( )/( )-( )/(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6+2/9 3/4-1/7 2/3+7/24

  11/20-4/15

  3.改错。

  1/3+3/7=4/10=2/5

  7/10-4/15=7/30-4/30=3/30=1/10

  4/9+7/12=16/36+21/36=37/36

  2/3+4/7=14/21-12/12=2/21

  4.计算下面各题,再想想,这些题怎样算比较快?

  1/5+1/3 1/4+1/9 1/5+1/13

  1/5-1/6 1/4-1/7 1/3-1/8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6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这次周末老师到岳麓山游览了趟。我在路标上看到了这样一组信息。

  2、出示信息。

  山脚→山腰 山腰→ 山顶

  步行要 2(1) 小时 乘汽车要 4(1)小时

  乘汽车要 4(1)小时 坐缆车要3(1)小时

  3、师:看到这些信息,你可以选择哪种方式到达山顶,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你所需要的时间。

  (板书得出): 2(1)+ 4(1) 2(1)+3(1) 4(1)+ 4(1) 4(1) +3(1)

  4、 引导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

  (1)上面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1/4+1/4)

  (2)这属于哪一类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谁会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因为分数单位相同)

  (5)那另外3组的分数又叫什么呢?(异分母分数)

  5、揭示课题

  师:XX说的'不错,这类题目叫做“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相加减的方法。

  二、尝试研究

  1、师:我们先来看1/2+1/4这题,请独立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目,需不需要老师或同桌帮忙?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通过集体的智慧,你们小组可以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

  2、 学生操作、交流、反馈(板书)

  (1)1/2+1/4=0。5+0。25=0。75

  (2)先通分1/2=2/4 1/2+1/4=2/4+1/4=3/4

  (3)画图

  ---------------

  3、体会各种方法的优势

  师:以上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化成小数,这样计算简便)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化成小数来计算,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从1/2+1/3、1/3+1/4中任意选择一题,进行计算。

  反馈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重点幻灯演示1/2+1/3=3/6+2/6=5/6,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1/3+1/4=4/12+3/12=7/12

  师:咦,刚才不是很多同学喜欢化成小数进行计算吗?为什么现在全部用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计算了?

  (因为1/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呢?

  (化成小数计算虽然很快,但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这样做的,运用通分的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可以用在所有的异分母加法题中。师:要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幻灯)

  师: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就像我们同学一样,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所以,计算题目选择什么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特点进行选择,那么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方法呢?想一想为什么介绍这种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探究、交流,概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转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有时还可以转化成小数)并能正确地运用。

  2、在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同时,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迁移,能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背景】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浙教版第十册第斯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小数的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

  本课是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学生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通过通分能把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因此学生会从两个纬度思考:

  ⑴将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⑵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化为小数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课前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如果再按教材的课时编排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造成学生认识水平的重复。因此,本人认为可以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关的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整合。

  【教学流程】

  师:我们五年级的.同学本学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员分布情况如下:

  参加航模小组的占全年级人数的1/5;

  参加书画小组的占全年级人数的1/4;

  参加舞蹈小组的占全年级人数的1/6;

  ……

  师:从以上的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计算的问题吗?

  【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素材,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细心观察,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

  生1:我可以求出舞蹈小组和航模小组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1/6+1/5

  生2:我可以求出舞蹈小组和书画小组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1/6+1/4

  生3:我可以求出书画小组比舞蹈小组多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1/4-1/6

  生4:我可以求出航模小组、书画小组和舞蹈小组共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1/5+1/6+1/4

  ……

  师: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方法提出问题。

  生1:你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

  生2:在计算1/6+1/4时,你用12作公分母,我用24做公分母行吗?

  生3:我把他们都化小数来计算行吗?

  ……

  【注】先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进行生生、师生的交流;小组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感受,最后让学生在探究、交流的基础上概括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转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有时还可以转化成小数)

  1、师:看谁的想法多?在以下三个数之间添上“+”、“-”和括号,使它们变成不同的式题。

  4/5 1/7 3/10

  2、师:看谁算得快又对。

  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上式题中选择两题进行比赛,组内交流计算过程与结果,优胜者介绍方法与经验。

  3、师:选选、做做、比比。

  4/7+4/5+3/7;5/6+2/5+3/4;7/12+5/9+5/12+4/9

  师:说说你为什么要选这两题?

  生1:我选第一题和第三题,因为它们利用加法交换律,4/7+3/7;7/12+5/12;5/9+4/9刚好等于1;

  生2:第二题太麻烦了,我和他的意见一样。

  ……

  师:小组交流,从以上的三个比赛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知识与已学过的旧知识有什么联系?

  生: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也同样适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8

  五年级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出示一组数:

  (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

  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教师引入:

  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

  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

  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

  引导学生明确:以为例,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就是,就是,加就等于加.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

  板书:

  4.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干什么?

  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5.反馈练习: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减法算式)

  1.教师提示:请你依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问题.

  2.汇报结果.

  3.填空,并说明理由.

  4.反馈练习:

  (三)整理法则.

  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反馈练习: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应用什么法则及计算过程.

  ③验算.

  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的验算方法相同,都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列式计算.

  (1)与的和是多少?

  (2)减去的差是多少?

  3.填空.

  4.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小时,现在从大桥通过只用小时.现在火车过江比乘轮渡节省多少小时?

  五、布置作业.

  计算

  六、板书设计.

  导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也可能是别的)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通分(3种不同类型)

  1/3和2/5 3/4和7/20 5/12和3/8

  通分时用什么作分母比较简单呢?让学生依次说说每道题分母之间的关系和找公分母的方法。

  2、口算。

  4/7+2/7= 4/5+1/5= 2/9+8/9= 5/6-1/6= 4/5-2/5= 1-3/10=

  回顾: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二、 新授

  ⑴.出示例题 :一节数学课1/8的时间复习,1/2的时间新课,3/8的时间练习.

  出示问题(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的数学问题很多,老师先选择其中一道简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出示问题(2)复习和新课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

  1.学生列式解答(1)复习和练习共占整节课的时间的几分之几?并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2.再看(2)问让学生列式,这题和我们刚才计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⑵.探究方法

  1.1/2+1/8怎样计算呢?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吗?出示问题,生自主探究。

  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

  ⑵.不能直接加减怎么办?你能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吗?

  (3).写出计算过程后和同座说一说你是这样计算的?

  师说:还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自学书110至111页,书上有解决的方法。

  2.板演,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实践验证:同学们都是这样做的,到底结果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要实践证明真理。大屏幕出示:

  ⑴.动手折一折,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红色,再折出这张纸的1/8涂上黑色。

  ⑵.将两部分合起来看占着张纸的几分之几?

  (3)写出算式表示出以上的计算过程。

  4.通过实践证明结论正确,老师在大屏幕上用不同的方式演示计算过程。

  5.小结:异分母分数的计算由于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计算。由此可见,转化的数学思想很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经常用到的。

  ⑶.尝试练习

  为防“流感”,我们学校总务处向老师在六一班消毒用了1/4小时,在六二班消毒用了1/5小时 向老师在六一班比六二班多用多少小时?

  1.学生独立计算

  ①讨论:计算1/4-1/5时,要先做什么? 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②得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板书 约分)

  2.验算。

  3.讨论归纳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板书 验算)

  三、 练习巩固

  1. “数学医院” 把错误的题目改正过来

  ① 1/3+1/2=

  ② 8/15—1/3=

  2.计算

  3/5+1/24= 1/3—1/24= 3/8+7/10=

  3.妈妈买回一个蛋糕,爸爸吃了它的4/15,妈妈吃了它的1/5,小明说“我吃了它的2/3。”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读题并列式计算

  指名说说思考和计算的过程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五、布置课作 (分层)

  1.练习十四第2题(前四题)

  2.全对同学接着练习思考题,有错的同学接着完成“练一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21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分数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和哪个分数做朋友吗?(学生举例,师板书分数,在8个左右)

  2、现在请你任选其中两个分数,组成一个加法或减法算式。比一比:谁写的又快又多

  交流汇报,板书算式

  你愿意给它们分分类吗?同桌合作,并说说你分类的依据。

  根据学生回答,把板书圈成左右两块。

  左边这一组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你能找一个与“同”意思相反的词吗?(异),请同学们猜一猜: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1、巡视导学、自学尝试:

  有勇气向它挑战吗?我们就以+为例,请你用自己的智慧攻克这座新的堡垒。

  学生自主尝试。师巡视,吸取信息,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 + = =1;+ =等。

  2、思考质疑:

  对这些算法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第一种算法是不对的?(得出结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3归纳小结:

  你认为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应怎样进行?

  板书: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进行计算。

  4、尝试巩固

  任选黑板上一加法算式计算,同桌交换批改。

  5、挑战减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请你猜一猜: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应怎样计算?(学生主动猜测)

  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证明,好吗?

  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算式进行计算,然后归纳方法,并再次进行尝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由收集及整理,小组交流。交流渗透验算的方法。

  6、小结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它的方法吗?(补充板书)

  三、课堂百草园

  1.知识窗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4) + = + =

  - = + =

  + = + = =()

  2.比一比:小小神算手

  + = - =

  - = + =

  3.填一填: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应怎样验算

  (1). ( ) + = (2) ( ) - =

  4.小小观察手:先计算,后观察,再总结.

  + = + = + =

  + = + =

  学生计算,相互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

  师生交流:分子为1,分母互质的两分数相加,和的分母是加数分母的乘积,分子等于加数分子之和。

  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结论吗?+ = (a、b>0,且互质)

  如果中间是减号呢?有规律吗?这个问题留待课后同学们自己去探索。

  5.海阔天空:(括号中是两个异分母的最简分数,它们可以是……..)

  + =

  (说明,由于分数没有录入,请老师们根据自已需要适当修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四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估算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或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再现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请学生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直接引起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回忆。)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口算:

  2、解方程

  X+=—x=

  x—=x+=

  3、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

  (1)学生先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合理猜测。(鼓励学生进行有根据地猜测和推想)

  (2)学生每人选做两组题,计算后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

  (3)请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每组题中的两个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也是1,把这样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得数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而分子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和或差。(教师及时学生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三、自主检测、完善

  1、出示练习十四第6题。

  (1)理解题目意思后,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解答。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2、出示练习十四第7题。

  (1)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看看哪几题的结果接近1/2,再计算。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及时。

  3、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十四第8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2)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认真看图,收集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独立思考并解答三个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4、补充练习

  1、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总数的4/15,第二周吃了总数的7/60。这两周一共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2、张大伯收了1/2吨西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5,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减去1,约分后是5/6,原分数是多少?

  4、一个分数,分子、分母之和是29,如果分母增加13,约分后得1/6,原分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同桌之间可互相解答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四、归纳课外延伸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练习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练习课,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还能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性质等进行简便计算,效果比较好。但在拓展练习中,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打不开思路,经提示和部分学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2

  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和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安排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身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种类

  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可回收的垃圾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出算式:+=

  2、研讨“+”的算法。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同学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法计算题中“1”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每人一张长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图书馆购买了一批新图书,其中童话书有3/8,故事书有1/8。童话书和故事书一共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要注意什么?

  2、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在此基础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要求“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

  (3)怎样列式呢?

  (4)这道题的算式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异分母分数相加)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5)取出长方形白纸,表示试验田,你能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涂色表示1/2和1/4吗?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你能根据折的情况说说1/2与1/4相加的和是多少吗?你是怎样看出1/2+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看作了几分之几?

  (6)想一想,计算1/2+1/4时,我们要先做什么?小组内互相说说。(通分)通分的目的是什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指出:在计算1/2+1/4时,要先把1/2和1/4通分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什么方法计算?(同分母分数计算)按这样的`方法,完成例题的填空。

  2、出示“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多几分之几?”。

  (1)要求“种黄瓜的面积比种番茄的面积多几分之几?”实际是求什么?

  (2)怎样列式呢?

  (3)这道算式与前一题有什么不同的呢?(异分母分数减法)补充课题:减法。

  (4)说说你打算怎么办?通分的目的是什么?你能试着独立完成吗?并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尝试解题,小组交流。

  (5)交流汇报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试一试。

  (1)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方法。指出:一般情况下最后结果都应用最简分数表示。

  (3)你是怎样计算1-4/9的?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指出:在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可以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再计算。怎样才能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呢?怎样验算?小组中完成。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在小组中说说。

  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5、完成练一练。

  (1)独立完成计算,并验算。

  (2)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按要求涂色,并写出得数。

  (2)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通分母分数相加应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怎样?

  2、完成第2题。

  (1)独立完成计算。

  (2)展示作业,交流评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第3题。

  (1)理解题意。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列式计算。

  4、完成第4题。

  (1)理解题意。

  (2)求“从体育馆道少年宫一共有多少千米?“实际是求什么?求“从学校道体育馆比从学校到少年宫近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第3各问题应该怎样想?(1-4/5)(3)独立完成计算。

  5、拓展训练。

  ( )/( )-( )/( )=1/5 ( )/( )+( )/( )=1/4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学会解决简单的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卡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1、复习

  上节课学过的计算法则。

  2、课堂练习

  1)计算

  1/4+2/5=5/6+7/12=

  5/7-1/3=2/3-7/24=

  2)解方程

  3/7+x=1/2x-3/5=1/3

  3/4-x=2/3

  说一说怎样计算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

  练习通分

  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合作检查,有错题的同学说说错在那里,怎么改正。

  完成后说说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应该怎样避免。

  学生先说说解方程的.方法和格式并先考虑什么地方容易出错。

  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并学会检查。

  复习解方程的方法,和算理。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填一填

  1/2和1/3的()不同,也就是()不同,不能()相加减。

  3、引导学生看书

  Ρ65的“你知道吗”可以老师一边读学生看书。遇到难理解的地方老师讲解。

  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学生在老师阅读中理解单位分数。

  巩固所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

  知道数学知识的历史知识。

  板书设计:1)计算2)解方程

  1/4+2/5=5/6+7/12=3/7+x=1/2x-3/5=1/3

  5/7-1/3=2/3-7/24=3/4-x=2/3

  3)填一填

  1/2和1/3的()不同,也就是()不同,不能()相加减。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具体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重点)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数学课堂。雾霾天气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状况,某市实施了蓝天工程。下表是该市去年5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你找一找吧,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占全月天数的2/5,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占全月天数的1/2,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的天数占全月天数的1/10。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你想一想。大家可能会提出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

  二、合作探索

  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算式?请你思考一下。并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吧。有想法了吗?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要求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一共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就是把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和

  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合起来,所以用加法,列式为2/5+1/2。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21法有什么不同?之前我们学习的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加52是异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2/5+1/2等于多少吧,请大家通母分数加法,过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吧,完成之后请继续观看。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有的同学可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将异分母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2/5=0.4,1/2=0.5,0.4+0.5=0.9,也就99是所以2/5+1/2=。有的同学可能是通过画一画的方法来计算,1010,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分别表示出2/5和1/2,因为两个圆形中每一份的大小不一样,涂色部分不能直接相加,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两个圆都平均分成10份,圆的2/5用4/10表示,圆的1/2用5/10表示,这样每份的大小就一样了,就可以直接相加,结果是9/10。所以2/5加1/2等于9/10。还有的同学可能是通过通分的方法来计算,2/5和1/2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先通分,2/5转化成4/10,1/2转化成5/10.这样,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等于9/10,所以2/5加1/2等于9/10。

  刚才大家通过把分数转化成小数、画图、以及通分的方法都得出2/5加1/2等于9/10,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我们一起来交流,这三种方法都是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都是将计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计数单位相同的分数,运用了转化的方法。

  那么,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请你说一说。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把分数单位不同的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数,但画图有些麻烦,通分的方法比较简洁,适用于所有的分数。

  下面我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来做两道题,试一试吧,请你在练习本上计算一下吧。对照一下答案,你做对了吗?在这里同学们一定要记得将计算结果约分成最简分数。如果有错误,先修改一下,再继续观看。

  接下来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请你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我们一起来看:要求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多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用空气质量等级为良的天数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减去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的天数占全月天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1/2-1/10,这是异分母分数减法,要用通分的方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的数,再相减,45/10-1/10=4/10,在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定不要忘了把约分成最10简分数,最后的结果是2/5,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学习数学时都能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下面我们再来做两道题,试一试吧,请你在练习本上计算一下吧。对照一下你做对了吗?有错误的同学修改一下吧。

  我们刚刚分别学习了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回想你的做题过程,想一想: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说一说吧!相信善于归纳总结的你一定得出了结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自主练习

  相信同学们一定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进入挑战环节,检验一下你收获的.知识和方法吧!

  这是课本第63页自主练习第一题,请同学们试一试吧!相信大家已经做出了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做对了吗?有错误的同学改一改吧。

  这道题目你会做了,相信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我们来看第13二题,请你涂一涂,算一算吧。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以加为例,48图中的圆是平均分成8份,与1/4的分数单位不同,可以先将1/4用圆的2/8表示,然后分别涂色2份和3份,涂色的部分一共是5份,也就是5/8,所以1/4+3/8等于5/8。 2/3+1/9这道题目,也是同样的道理。对照一下答案,你做对了吗?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试一试吧。请你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吧。对照一下答案,你做对了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对,通分时,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进行通分比较简便,并且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有错误的同学修改一下吧。

  接下来让我们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请你认真读题,独立解决。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要求两项活动的时间一共占在校时间的几分之几,就是把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占在校时间的几

  分之几和参加课外阅读的时间占在校时间的几分之几合起来,列式为1/6+1/8,先通分,再计算,得7/24。你做对了吗?有错误的同学修改一下吧。

  四、回顾反思

  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时光过的总是那么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把你的疑惑记下来,向同学、老师请教一下吧!这是今天的课后作业,相信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会做到认真审题、课就到这儿,严谨细致。今天的同学们,再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04-0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06-28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集锦5篇05-13

分数加减法教案07-08

分数比教案12-18

分数的教案02-27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练习课》06-05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08-28

《加减法的关系》教案08-30

10的加减法教案08-25